車市寒冬、降薪裁員、直播賣車,一成首付以租代購的“疫情大考”


車市寒冬、降薪裁員、直播賣車,一成首付以租代購的“疫情大考”


文 | 木子


隨著汽車市場需求擴大,金融滲透率不斷提升,汽車融資租賃近年來乘勢興起。


伴隨監管政策收緊及各大玩家紛紛入局,不少市場參與者感覺生存空間受到擠壓。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這隻“黑天鵝”又突然從天而降,早已叫苦不迭的玩家,又將如何應對並立足於市場?


“屋漏偏逢連夜雨”


汽車行業日子不好過,這已經是業界共識。


“今年(指2019年)環境不好,我從2005年開始做二手車,

在20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都沒感覺到市場像今年這樣。


這是優信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戴琨對汽車市場低迷的感嘆,從宏觀數據看,事實確實如此。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汽車產銷量為2572.1萬輛和2576.9萬輛,較2018年下滑7.5%和8.2%。


走完2019年的艱難時刻,剛踏入2020年,又遇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


一般來說,每年的12月份至春節,可以說是汽車銷售的旺季,如今卻變成了”春劫“。


一位汽車金融行業資深人士告訴消金社,“疫情發展階段肯定會嚴重影響汽車銷量,一月份的數據是新車銷量下降18%,二月份估計下降會更高,所以整個一季度可能會有超過30%的降幅。


而與汽車行業息息相關的汽車金融業務,受疫情影響,亦同樣是“雪上加霜”。除了銷售端業務開展受限,貸後管理同樣面臨考驗。


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部分用戶收入受到影響,導致短期內汽車金融公司資產質量局部呈惡化趨勢。一家汽車金融公司員工在接受零壹財經採訪時表示,目前逾期3天以上的人數在不斷上升,並驚歎“逾期率爆炸了!”


鑑於此情況,部分汽車金融公司立馬出臺了延長還款期限等政策,以緩解因疫情產生的逾期。


除了新車業務外,疫情也影響了汽車金融另外一塊重要市場——二手車交易。


有業內專家如此表示,“疫情衝擊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消費者對未來經濟不樂觀,在這種情況下誰去換車?

沒人換車,二手車貨源端就卡住了,預計整個二手車交易量也會隨之下滑。


“樂觀預測,疫情對汽車行業所產生的陰影也要持續到4月份才能消除。”有業內人士如此判斷。


2020開年,有部分汽車金融機構的最新目標是:活下去。與此同時,它們也開啟了降薪、裁員等自救措施。


近日,知名汽車融資租賃平臺花生好車有員工爆料,技術部門八成人員待崗,有的部門一個月只發1000多元的當地最低工資,公司強制執行。


消金社向花生好車西南某分公司員工求證,對方表示公司確實有部分營銷端人員降薪,並表示是非常時期所採取的一種非常舉措。


車市寒冬、降薪裁員、直播賣車,一成首付以租代購的“疫情大考”

花生好車降薪通知,圖片來自:投資界


此外,近期有消息稱,彈個車的運營主體大搜車汽車服務有限公司正在進行裁員。有員工抱怨道“大搜車線下團隊裁員比例70%,臨時通知,直接關係統”, “這特殊時期咋找工作?”


大搜車CEO姚軍紅在接受汽車商業評論採訪時明確承認,公司為了長遠發展,確實進行了人員優化。“裁員比例沒有那麼高,在13%-14%左右,而且離職員工都給了N+1的補償,這麼做的目的是跟疫情影響緊密相關。從一個創業者的角度認為,現在該做的動作還是不得不做的。”


新零售模式


賣車首先需要有車賣,因此車企的復工十分關鍵。據媒體抽查,上週已經有超過7成主流車企復工或雲復工,但是復工不等於復產,更不等於復市。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統計,目前汽車經銷商開業率不足2成。受疫情影響,線下客流銳減,遭遇兩年市場下滑重壓下的車企們,為了保銷量,為了維護購買意願,不得不想方設法地把車送到消費者眼前。


“線上”成了眼下最熱門的選項。直播、VR看車、雲看車……一時間各家車企和汽車金融平臺通過一些電商平臺或者自建平臺提供了各種線上購車的選項,甚至能讓消費者足不出門完成選車到交車的整個過程。


據瞭解,目前一汽豐田、東風日產、上汽大眾等多個品牌的經銷商,都在疫情期間開設了直播間,他們在抖音官方主頁上明確列出了每天的直播時間和直播主題,有些甚至還邀請了網紅“坐鎮”。


近日,彈個車天貓汽車旗艦店開展了一場2個小時的賣車直播,觀眾達到了187萬,收穫高意向用戶5400人,一共成交了44臺。


一家以租代購平臺的銷售告訴消金社,”我們目前是直接手機APP下單,不用見面,審核通過後,直接上門交車,並保證交車前車輛進行全方位消毒。“


網上買車,看似熱鬧,但大多人對線上購車都持保留態度。不少人表示,“大宗消費,必須到線下交易,摸到車試駕一圈才能買”、“買車之後保險購置稅等項目仍需線下進行”。


根據鳳凰網與車雲網聯合進行的車友調查顯示,傾向於線下交易在總計2921位車友中佔比達到68.7%,而另外26.5%則不置可否,接受全程線上購車的網友不足5%。


在業內專家看來,汽車作為大宗消費,線下交易目前看來依然是最保守最穩妥的方式,但隨著新零售模式進一步發展和成熟,以及此次疫情爆發深刻影響了人們的思維認知、行為習慣和消費方式,線上購車將越來越受關注,未來線上+線下結合的消費模式將會成為主流。


在購車選擇上,對消費者來說,汽車融資租賃作為一種新型大額分期購車方式,通過“先租後買”,首付低、可以根據需要在“租”和“買”之間靈活選擇,無疑能大大降低購車門檻。


目前汽車融資租賃行業一方面因受疫情影響,通過降薪裁員、直播賣車等方式渡過難關,另一方面,各參與者也正面臨愈加嚴酷的市場環境。


2019年12月31日,汽車融資租賃公司喜相逢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喜相逢”)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根據其招股書,2016年、2017年、2018年,喜相逢收入分別為5.37億元、7.84億元、10.24億元,截至2019年6月,喜相逢2019上半年營收為5.47億元。


與快速增長營收相反的是,2019年上半年,喜相逢利潤約為2167萬元,2018年同期為2710萬元。2016年~2018年,喜相逢利潤分別為6148萬元、6081萬元和5994萬元。


利潤下滑的其中一大原因是競爭的加劇。近年來,中國汽車銷量下滑。與此同時,包括東風、上汽、一汽等汽車廠商紛紛入局,各自新設融資租賃公司,這意味著汽車融資租賃賽道更加擁堵。


此外,汽車融資租賃目前面臨的風險也值得注意。


喜相逢在招股書中坦承,客戶欠付、拖欠還款、無法收回融資租賃服務的汽車、所收回汽車的剩餘價值或法律程序收回的金額可能不足以彌補此前提供給客戶的融資餘留款項等,這些都會對公司的流動資金帶來重大不利影響。


據瞭解,相較一般銀行貸款和車企自身的金融服務公司,由於客群更加下沉,融資租賃對於車輛買家的資質要求更低。


一家知名融資租賃公司員工曾向消金社透露,

他們公司白戶、黑戶都能做,甚至欠款幾萬沒還的老賴都能過。此外,多家融資租賃公司的推廣文案顯示的購車條件也是“不查徵信,不看流水,4S辦不了的,我們99%通過。”


契機與搏殺


業內人士分析,融資租賃存在的意義就是作為傳統金融貸款機構的補充,覆蓋信用次級客戶,利用使用權和所有權的分離的行業特性為大量信用次級客戶提供金融服務。但由於行業發展還不成熟,目前還存在宣傳不實、費率高、強行拖車等種種亂象。


實際操作中,有部分平臺只強調“首付低”,卻不強調一開始所有權實際不在客戶手中,缺少金融知識的客戶誤以為自己是在“買車”,之後糾紛不斷。


此外,也有部分公司設置較低客戶准入門檻,簽約時只審核駕駛證、身份證、信用卡等基本信息,風控能力不足,而客戶逾期後便私自開走車輛,迫使客戶支付高額“違約金”、“拖車費”。


2020年1月,銀保監會下發的《融資租賃業務經營監管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對融資租賃行業規範提出嚴格要求,有效打擊了各種市場亂象。


而接下來,汽車融資租賃市場將迎來發展新階段,一方面監管趨嚴,市場被整治淨化。另一方面,這次疫情的出現,在壓制汽車短期消費的同時,事實上也為長期剛性需求的爆發創造了條件。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黃浩在接受汽車之家採訪時表示,介於事物的兩面性,短期之內雖然會影響汽車交易,但長期剛性需求一定會釋放。傳染性疫情可能會讓消費者對地鐵公交甚至網約車等公共交通有恐懼心理,因此對私家車需求會起到一定的刺激,加速或提前消費者的購車計劃。


車市寒冬、降薪裁員、直播賣車,一成首付以租代購的“疫情大考”


根據車咖院做的關於“疫情結束後,您會考慮買車嗎?”的問卷調查統計中,有接近70%(69%)的無車調查者都明確疫情結束後會買車。


數據顯示,2001年至2005年,中國車市每年都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幅度,2003年更是直線飆升,銷量同比增幅達到了70%。


“很顯然,非典並未對2003年的中國車市產生明顯負面影響,反而似乎還有促進作用。”車咖院創始人兼CEO黃成偉對消金社表示。


在黃成偉看來,新冠肺炎疫情結束後,汽車融資租賃將迎來一波明顯的發展機會。因為疫情雖激發了消費者的購車意願,但由於整個社會經濟發展受到衝擊,絕大部分人的經濟收入都會受一定影響。具體來看,一二線城市限購、汽車擁有率比較高,所以新增消費者絕大部分將以三四線城市以下為主。


“部分高購車意願,低購車能力(即低經濟收入)的消費者,非常適合定位於三四線以下城市客戶群,同時擁有低首付,方案靈活的汽車融資租賃。”黃成偉說道。


不僅如此,最新出臺的激勵政策也正在推動汽車消費金融的發展。


《求是》雜誌近日發表文章傳達中央決定,其中明確指出:要積極穩定汽車等傳統大宗消費,鼓勵汽車限購地區適當增加汽車號牌配額,帶動汽車及相關產品消費。這無疑為汽車行業發展注入強心劑。


隨後,廣東省佛山市成為今年第一個出臺促進汽車消費政策的地區:對於購買新車補貼2000-5000元不等。此外提到“鼓勵銀行等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創新汽車金融消費信貸產品,提供特色金融服務,適應多樣化汽車消費需求。”業內人士預計,2020年會有更多地區跟進出臺相關的刺激政策。


艾媒諮詢《2019年中國汽車融資租賃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汽車融資租賃的市場規模約為2255億元,預計未來三年的複合增速為20%左右,2021年市場規模將達4000億元。


另外,相比於發達經濟體,中國汽車融資租賃服務的滲透率仍然偏低。2018年,國內汽車融資租賃服務的滲透率約為4.4%,而同期的美國、德國和法國分別約為32.0%、21.3%及18.5%。


展現在汽車融資租賃行業面前的是未來一片廣闊的藍海市場,但值得注意的是,各家參與者近期還需充分考慮應對疫情過後的市場搏殺。


因疫情過後,屆時消費將會有一波反彈,對一段時間沒有進帳的商家來講,加速現金流回籠是最為迫切的需求,而各家車企也會集中發力擴大促銷,以期挽回疫情期間的銷量損失,庫存壓力大的商家或不得以啟動價格戰。


短兵交接,直面競爭,如何應對一場不可避免的銷量廝殺?預計各汽車融資租賃平臺也將經受一番考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