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後10年,城裡這3類人恐怕會被“淘汰”,要提前做好準備

在改革開放的紅利之下,城市裡有了更多的工作崗位,農民可以放心大膽的進城,挑選合適的工作。目前各行各業都迎來了迸發式的發展,農民也從中創收,獲得了滿意的薪水。

今後10年,城裡這3類人恐怕會被“淘汰”,要提前做好準備

多年的打工之路,富裕了農村近3億人,2019年國家還放開了進城落戶的門檻,希望農村的貧困人口也能進入城市裡,找到合適的工作,從而可以儘快的脫貧。

確實,部分農村的社會資源不是太充足,也沒有特色的農業產業,農民想要依靠農業致富,難度比較大。反而在城市裡,大家的選擇更多,機會也多一些,只要肯努力,那就不會窮。

只是這幾年裡,城市裡也不是那麼好“混”了,如果不提升自己的能力,那隻會被淘汰。今後10年,城裡這3類人,恐怕要打道回府趕往農村,要提前做好準備了。

今後10年,城裡這3類人恐怕會被“淘汰”,要提前做好準備

1、流水線工人

農村人的學歷普遍不是太高,很多人只能勝任流水線的工作,他們只要是在電子廠中打拼,過去大家只要努力,一個月拿4000元並不難。

隨著工業的2.0轉型,很多工廠開啟了自動化的發展模式,利用這些先進的器材,自主實現產品的包裝等流程,大大解放了勞動力。

這就意味工廠對流水線工人的招聘需求減弱,農民也需要與時俱進,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從而勝任技術員的工作。

如果還不願意學習,那隻能被淘汰,回到農村中種地。

今後10年,城裡這3類人恐怕會被“淘汰”,要提前做好準備

2、農民工

目前在工地上的農民工,多數都是50歲以上的人群,他們為了能夠賺取更多的錢財,還堅持在一線崗位中,儘管工作強度比較大,他們也不會抱怨什麼。

只是隨著建築工地實名制的開啟,這個行業的准入門檻也在增加,那些沒有技術、沒經過培訓的老農,只會被淘汰。

10年後,很多農民工年滿60歲,到時候就徹底離開這個行業!

今後10年,城裡這3類人恐怕會被“淘汰”,要提前做好準備

3、擺攤小販

城市裡的人流量大,居民的購買力度比較高,因此在這裡做生意,收益還算不錯。只是因高昂的房租費用,不少人忙後一年還是給房東打工。

為此,不少人則是擺攤沿街販賣產品,他們主要是在城中村附近,城管管理起來很困難。可隨著城中村的陸續改造,這些小商販們沒有了紮根的地方,今後只能被迫去往農村。

今後10年,城裡這3類人恐怕會被“淘汰”,要提前做好準備

農民想要一直留在城市裡,那就要提升自己的能力,讓自己可以適應社會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