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來源於哪裡

印章,無疑是進入階級社會以後的產物。它最先出現的是作為奴隸主壓迫奴隸的一種工具,又是奴隸主與奴隸主之間作為交接憑信的一種手段。這種印章,無論在文獻資料或實物資料中,都已沒有跡象可尋。


甲骨文、金文有“印”字,但它是“抑”字的初文,不是印章的“印”字。


於省吾《雙劍簃古器物圖錄》著錄的安陽出土的三件銅璽 (圖1—3),形象接近銅器圖徽,應該是早期作品。但如定為商代作品,還缺乏科學根據。安陽殷墟的考古發掘工作,解放前做了十五次,解放後也一直在做,但在殷商文化層中從來不曾發現過一件璽印。三璽的出土情況不詳,很可能出自上層堆積中。我們為對歷史負責,暫不肯定它的時代。


印章來源於哪裡

▲圖1—圖3


根據文獻記載,《周禮》書中說到“璽”和“璽節”共有三處。地官司布條下有“凡通貨賄以璽節出入之”的話。掌節條下也有“貨賄用璽節”的話。鄭注:“璽節者,今之印章也”。秋官職金條下有“辨其物之【“女”+“微”右部分】(美)惡與其數量楬而璽之”的話。鄭注:“璽者,印也。既楬書捕其數量,又以印封之。”《周禮》,大家承認是戰國時代的書,所記周代官制應有所本。三處說到的璽和璽節,都與“貨賄”、“物”聯繫,應該是比較早期的資料。這裡可看出印章的起源與社會經濟有密切的關係。


另外有兩處文獻資料:《禮記•月令》孟冬之月“壞(益也)城郭,戒門閭,修鍵閉,慎管籥,固封璽,……”。《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季武子取卞,使公冶問,璽書,追而與之”(《國語•魯語》所載大致相同)。《月令》中說的“固封璽”,封的當是公有財物,也可能是庫房門戶,總之都屬於經濟方面。《左傳》中記載了季武子派公冶攜送公文向魯襄公彙報取卞邑的經過,說明那時印章的使用已經發展到文書上來了①。


朱白文古璽,見於諸家收藏實物和印譜著錄的數量不少,並且還有編成專譜的(如吳大瀓《幹璽齋古璽選》)。這些珍貴的大量古璽,可惜不是經過科學發掘而獲得,不知道原來存在的地層,也看不到與其他遺物的共存關係,無從確定其時代。


解放十多年來,在全國範圍內考古發掘工作中所發現的古璽,我們知道有不少處。已經看到報告的,如長沙伍家嶺第 260號墓②,巴縣冬筍壩冬2、冬49、冬50、寶6等船棺墓③,都發現過或多或少的小型銅璽(圖4-8)。汲縣山彪鎮第一號墓中發現過石璽④(圖9)。……這些古璽,考古學者都定為戰國時代的遺物。到現在為止,考古發掘中還沒有發現過可以肯定是春秋時代的璽印。


印章來源於哪裡

▲圖4—圖9


從以上實物資料結合文獻資料來看,印章的起源應該是社會經濟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以後。那時,商品交換日益頻繁,需要有一種信用的憑證,保證貨物的安全轉徙或存放,印章就在這個需要上通過群眾的創造而產生。劉熙《釋名》卷六《釋書契》:“璽,徙也。封物使可轉徙而不可發也。”雖然未必是璽的本義,卻道出了早期璽印的作用。


至於早期使用印章的時代,今天推斷,社會經濟發展到春秋時代,鐵工具已經開始使用,農業生產力的逐步提高,促進了手工業與商業在列國間的廣泛發展,作為保證貨物安全轉徙或存放的信用憑證的印章,必然已經通行。春秋中期季武子用璽書的故事,便是一個很好的例證。今天遺存的大量古璽,其中可能有一部分是春秋時代的,不過我們目前還無法加以鑑別罷了。進入戰國時代,中國的社會性質起了根本的變化,隨著生產發展的需要,印章更被大量使用,並且達到了全面發展的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