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窯系——龍泉窯

吳銳一一瓷器、雜項鑑定專家,藝術品投資顧問。

文旅部:國寶工程


中央電視臺《一槌定音》收藏講座文稿

八大窯系——龍泉窯

八大窯系——龍泉窯

龍泉窯是中國青瓷史上燒造時間最長的窯口之一,從三國兩晉的創燒期到清代晚期,共計1600多年的歷史,在歷史上的作用及對陶瓷史的發展都具有深遠的影響。

八大窯系——龍泉窯

龍泉窯瓷的清澈明亮,青翠欲滴,溫潤如玉,以及迷人的開片,還有那多彩的青色,在中國陶瓷史上是其他窯口都無法比肩的。龍泉窯的精湛的工藝,精美的藝術造詣不是偶然出現的,它是經過龍泉多少代人吸收其他窯口的燒造工藝,加上自己的不斷創新,然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特色。

八大窯系——龍泉窯

據考古發掘證明,龍泉窯在三國、兩晉時期已經開始燒造青瓷,其主要的工藝特徵與越窯相近,這一時期的龍泉瓷還不能是真正意義上的龍泉,而應當稱之為越窯系青瓷。

八大窯系——龍泉窯

龍泉瓷的燒造,據史書記載及考古發掘來看,其形成實際應發分為四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北宋時期至南宋時期,第二個時期為南宋中期至元代早期,第三個時期為元代中期至明代早期,第四個時期為明代中期至清代。

八大窯系——龍泉窯

龍泉窯的時期劃分,從它的製作工藝、釉質特點來劃分,應該比較科學,因為,工藝特徵的變化決定著瓷器工藝的歷史變化,體現出時代的特徵和特性,因此我們來劃分瓷器的分期也是基於它的歷史特性來考量的。

八大窯系——龍泉窯

從歷史遺存及出土產品來看,龍泉窯青瓷早期,也就是第一個時期為龍泉的初創期。這一時期龍泉青瓷的釉色為淡青色、青綠色釉質,由於使用石灰釉,其釉質較為透明,玻璃質感較強,胎色呈白色、灰白色,胎體較厚 ,器底部一般不施釉,裝飾有刻花工藝、劃花工藝。裝飾的題材一般以荷花、纏枝花等較為常見。

八大窯系——龍泉窯

第二個時期為龍泉窯瓷器的輝煌時期,其工藝的精湛將龍泉窯青瓷的地位,推向了中國青瓷的一個巔峰。龍泉瓷進入南宋中後期,釉質由原來的石灰釉,改為石灰鹼釉,石灰鹼釉較稠粘度大,這樣在瓷器上釉裝飾過程中,釉質不會出現流釉現象,釉質粘度大,釉面光澤比較柔和,手感較為溫潤,再者加上南宋龍泉採用多次施釉的方式,這種施釉方式,只有較高粘度的釉質,才能符合多次施釉的要求,這種多次施釉的方法,可以增加釉面的厚度,從而使釉面形似凝脂,溫潤如玉。

八大窯系——龍泉窯

這個過程是“坯件素燒”,上第一次釉,二次素燒上第二次釉,三次素燒上第三次釉,最後入窯正燒。由此可見南宋龍泉青瓷梅子青及粉青釉,其製造工藝的複雜和成本的高昂。

在胎體方面,南宋中期改用薄胎厚釉和後胎薄釉兩種製作工藝,厚胎薄釉的製作一般都是生產較為普通的生活用瓷較多,厚釉薄胎青瓷主要為一些精品瓷,厚釉的產品有多次施釉的方式,有的器物施兩到三次釉,這種施釉將龍泉瓷的釉面水準達到一定的高度,清脆純淨,溫潤細膩的程度也就呈現了出來。

八大窯系——龍泉窯

八大窯系——龍泉窯

由於十分注重於釉質的美感,龍泉窯的工匠大師們在不斷的研究進取,創造性地燒出了最著名的梅子青和粉青兩種色彩。梅子青青翠欲滴,光潔明亮,醉人心肺,一種青綠的色彩讓人沉醉於春天般的遐想之中,而粉青那粉白色的基調,柔和的光澤,迷霧般的顏色,給人以身臨仙境的色彩之中。

八大窯系——龍泉窯

在龍泉青瓷的釉色中,當以這兩種顏色最為珍貴,但也有其他的釉色,如:米黃釉、黃釉、灰青釉、青綠釉等多種顏色,造成多種顏色的原因,是由於窯溫的不同,所產生的不同的效果。

龍泉薄胎厚釉青瓷中,還有一些官窯器和哥窯開片的瓷器,關於這一類青瓷,胎質都較黑,胎體較薄,釉色近似於官窯,通過文博界專家的論證,這類龍泉青瓷應屬於龍泉仿官的產品,這類產品通過考古發掘來看胎質一般呈黑、深黑色,釉色有青灰、灰白、米黃等,我們也可以將這些龍泉青瓷稱之為龍泉貢瓷。

八大窯系——龍泉窯

八大窯系——龍泉窯

另外在龍泉窯這種方還發現一些哥釉的標本,通過對比,這些哥釉標本與龍泉窯的一些屬性基本一致。

八大窯系——龍泉窯

八大窯系——龍泉窯

另外在龍泉窯之中還發現一些哥釉的標本,通過對比,這些哥釉標本與龍泉窯瓷的一些屬性基本一致。

八大窯系——龍泉窯

八大窯系——龍泉窯

據史料記載,在南宋時有章生一和章生二的傳說,據《浙江通志》雲:“處州縣南北里曰琉華山,山下即琉田,居民多以陶為業,相傳就有章生一和章生二兄弟,二人未詳何時人,主琉田窯造青瓷器。粹美冠,當時兄曰“哥窯”,弟曰“生二窯”。

另據《處州府志》記載,“章生二不知何時人,嘗主琉田窯;凡器出自生二者,極青瑩,純粹無暇,如美玉;然一瓶一缽動輒十數金。其兄名“章生一,所主之窯皆淺白,斷紋;號“百圾碎,亦冠絕當世”。今人家藏者,尤為難得”。

另外還有《龍泉縣誌》及明代人陸深的《春雨堂雜鈔》朗英的《七修續稿》,文震享的《長物志》等等一些明代文獻都有所記載,關於章氏兄弟燒瓷的記述文獻不計其數。

南宋龍泉窯,不僅釉色清澈醉人,其型制也豐富多彩,碗、盤、盞、壺、託、各種瓶、爐及高足杯等品種相當豐富;同時還有一些仿古器等,雙魚盤是這一時期較為流行的常見使用器。


八大窯系——龍泉窯

龍泉窯在其歷史的發展中進入元代,早期有許多器型及製作工藝,仍然和南宋後期的製作工藝和使用方式保持著延續和傳承,但這時期出現了雞心式底足,裝飾工藝上已有所變化,逐步豐富。如堆塑的大量使用,各種刻畫工藝也逐步增多,在制胎工藝上胎體加厚,大件器物增多,釉色雖然還有南宋龍泉的青綠色,但釉色明顯淺薄,大盤、盂、碗、瓶等器物底部出現一週澀圈,一些佛像開臉不施釉,或者施一層透明釉。這一時期的龍泉窯胎質一般含鐵量較高,常常在露胎處,都有很明顯的火石紅出現。

八大窯系——龍泉窯

龍泉窯燒瓷技術的高超,所生產的厚釉黑胎龍泉瓷,受到了宮廷的青睞,從而被南宋皇帝選入宮廷。最早的文獻記載是宋朝人莊綽的《雞肋篇》記載;“錢氏所貢(秘色瓷)蓋取於此”,並記載“宣和中,禁庭制樣,索益加工巧”,這是龍泉瓷進入宮廷最早的記載。

另據《大明會典》記載,“洪武二十六年訂燒造貢用器皿等物,需要定奪樣制,計算人工物料“,這段話記述了明代洪武二十六年,有以饒、處州燒造,饒州即是景德鎮,這州即為龍泉,從出土的實物資料來看,明代龍泉窯燒造官窯器的有了明確證據,在2006年對龍泉窯內的幾處窯址挖掘來看,龍泉小梅鎮、大窯村,封凍窯子等窯口的挖掘,也找到了有力的證據,這些資料和文獻以及實物完全吻合,說明了龍泉窯在歷史上有為宮廷燒造官窯器的歷史記載,同時也說明了龍泉窯在歷史上所創造的輝煌的成就,以及它精湛的工藝,同時也可看出,它在中國瓷器史上的地位,也是我們收藏界特別關注的焦點。

八大窯系——龍泉窯

八大窯系——龍泉窯

龍泉窯精美的瓷器不僅為國人所喜愛,同時也為西方歐美國家以及東南亞、阿拉伯地區人民的喜愛。南宋是龍泉窯高速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在南宋王朝建立時,由於政權剛剛確立,社會相對還不太穩定,經濟受到很大的破壞。為了穩定政權,南宋朝廷將瓷器出口作為發展經濟的一項重要措施,因此大批龍泉瓷出口海外,在今天我們時常看到東南亞、西亞有南宋龍泉瓷出水,反映了中國與東南亞、西亞以及歐洲的出口貿易,這種貿易一直進行到明和清代。特別是在鄭和下西洋的海上絲綢之路上,更可見到一些商業貿易所留下的龍泉青瓷的歷史遺存。

八大窯系——龍泉窯

龍泉青瓷的出口,直接影響著世界經濟發展和文化的交流,明代中期中國對外出口的貨物中,茶葉,絲綢,瓷器佔據著出口的80%以上,我們曾看到過東南亞海域出土的,明代萬曆年間寫有英文chind的縮寫體,因此在西方人的眼中,生產瓷器的地方就是中國。中國既是瓷器的代名詞,那麼 ,作為中國對外出口瓷器的第二大生產基地龍泉瓷,在國外特別是在歐洲,他們是如何的看待龍泉瓷的呢?

八大窯系——龍泉窯

在16世紀的歐美,中國的龍泉瓷被歐洲人稱之為“賽拉登”,這種稱呼的緣由是什麼呢?賽拉登一詞,源於16世紀歐洲文化復興時期的法國,法國著名喜劇作家烏爾菲, 在他的喜劇作品《阿斯特萊的傳奇》,這部在當時歐洲風靡一時的喜劇故事中,有位牧羊人叫賽拉登,賽拉登的衣服恰好是青綠色,這種青綠色同當時出口歐洲市場的龍泉青瓷的顏色十分的接近,因此,歐洲人就以這位牧羊人的名字來直呼龍泉青瓷叫塞拉登。

八大窯系——龍泉窯

龍泉青瓷進入明代晚期和清代,已經很難再燒出具有自己優勢的好青瓷了,隨著青花瓷的飛速的發展,單一以釉色取勝的時代已經過去,龍泉青瓷由此進入它的衰落期,雖然在明中後期宮廷也有定製御用,清代也有燒造,但青花瓷及豐富多彩的顏色瓷,給其帶來巨大的市場衝擊,作為以釉色而取勝的單色釉時代已經過去。作為青瓷最高藝術成就的龍泉青瓷逐步走向衰落。

八大窯系——龍泉窯

八大窯系——龍泉窯

如何鑑別龍泉瓷呢?

一、分期要明確。

從龍泉瓷的釉質、釉色,裝飾工藝及製作特點來劃分。

第一時期的北宋時期,由於釉質採用石灰釉,石灰釉質較透明,釉色偏青綠,器物底部以墊餅墊燒為主要燒造方式,裝飾工藝以纖細的劃花、刻花、篦花、篦線為主要手法,胎質為白色,灰白色。

第二期為南宋至元早期,也是龍泉窯發展的巔峰時期,創造性的使用了十分簡陋,並採取多次施釉的方法,創造出了舉世聞名的梅子清、粉青。將龍泉青瓷釉色推到了青瓷單色釉的巔峰,從釉質看有一種乳濁有基本不透明色澤基調較為沉穩,內在氣泡較小或者較少。胎色有青灰、灰白、黑色、紫黑、褐色,這類的胎體是仿官或者龍泉官,哥釉也正是在這一時期所出現的產品。裝飾工藝以及性質特點主要有。龍泉五管器、多管器,仿青銅器、仿官窯器為這一時期的主要產品特點。

八大窯系——龍泉窯

第三個時期為元中期到明代早期。元代中期龍泉施釉方式同南宋晚期的一些方式基本未變,但釉質有細微的變化,釉質逐漸有透明的釉質出現,元代晚期到明代早期龍泉瓷釉的裝飾呈多元化態勢,各種龍紋大盤,刻花、劃花、堆塑等,器物底部胎體有一些澀圈,還有一些小型器物底部有雞心底,佛像及人物塑像面部多不施釉或者施一層透明釉,這些都是元代晚期到明代早期龍泉窯青瓷燒造的基本特徵。

八大窯系——龍泉窯

八大窯系——龍泉窯

第四個時期為明代中期到清代,龍泉窯除部分官窯定燒御用瓷比較精美外,民間用瓷已基本沒有特別精緻的,民間用瓷都比較粗糙,在鑑定環節首先要分析龍泉窯的各個時期特點,對於我們如何鑑別龍泉窯就有了科學的依據。

八大窯系——龍泉窯

八大窯系——龍泉窯

如何鑑定新仿龍泉窯呢?

龍泉窯最輝煌的時期為南宋至元、明早明;現在市場上大部分仿品都是仿這個時期的,首先我們要掌握豐富的理論鑑別知識,對南宋時期、元明時期的龍泉有深刻的認識,積攢這個時期的標本;最根本的是我們要有參考的實物資料,鑑定本身也是標型學的範疇,如果我們手裡有大量豐富的標本,可以看出龍泉窯釉水較為溫潤細膩,釉色多樣,這即是龍泉窯的釉色特點,同時也給我們的鑑定帶來諸多的難點。而新仿品主要仿梅子青和粉青色,右面經過人工處理,經過處理的龍泉窯瓷器光澤相對較暗,並有澀阻的感覺,釉面常常有很一致的摩擦痕。真品的底部露胎處大部分有很自然的火石紅,但也有火石紅較淺的或者是沒有的。大部分龍泉窯瓷胎體都是較為乾枯,新仿品的火石紅都不自然,有的胎體在仿製的過程中,加入鐵水而入窯燒到,火石紅飄浮於胎體的表面,象是上一層透明釉。新仿品的胎體出現生硬的胎體,一般都是過於緻密。沒有土痕或者“飯漬”痕。如果是出土或者出水的龍泉窯,我們有時會發現,器物的右面會有一些像“飯漬”一樣的物質附著在釉面上,我們很難用手刮掉,因此這也是我們鑑別龍泉瓷的一個最重要的參考依據。龍泉窯在不同的環境中,它會產生不同的老化效果。我們一定要掌握一些鑑別的知識,由於龍泉窯在不同的時期會呈現不同的光澤,有時我們會把一些寶光四射的龍泉窯看成新仿產品,這也是在所難免的,因此我們一定要有大量的標本,要掌握這方面實戰的鑑別知識,創造上手的機會,我們在鑑別龍泉窯的新舊就不太難了。在龍泉窯的鑑定和鑑別方面,一定要牢記;多看一些標本,多上手一些實物,這樣在收藏中就不至於交太多的學費,走太多的彎路,這是我們每一位做收藏的人都要謹記的。

現代龍泉

八大窯系——龍泉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