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年間,大同人發明了一種棋類遊戲,如今在大同面臨失傳

在大同,很多人小時候都玩過一種棋類遊戲,叫做“狼吃羊”,這種棋年代久遠,是由大同人發明的。

北魏年間,大同人發明了一種棋類遊戲,如今在大同面臨失傳

相傳,北魏年間,駐守平城(大同)的衛戍官員於烈(大同籍)因秉公執法而得罪當時的權貴被黜,閒居家中無事可做。他以平城和東西山(白登山、七峰山)為依據,發明了這種消遣棋藝。

棋盤呈正方形,由五經、五緯、六斜線交叉組成25個點,象徵城池;棋盤兩端各有一座小山,為"狼"的大本營。

開局擺法

北魏年間,大同人發明了一種棋類遊戲,如今在大同面臨失傳

黃色為兩隻狼 白色為羊

這種棋由兩人對弈,一方執兩枚大棋子為"狼",另一方執24枚小棋子為"羊"。這種棋雖沒象棋、圍棋深奧,但雙方攻守圍劫,拼殺激烈,變化多端,也十分有趣,一直延續至今。狼棋先走,步法類似於跳棋,但只能跳一步,只能越過羊棋跳到下一個空點,如果同一條線上(直線、對角線都可以)有相鄰兩隻羊,狼是無法吃掉羊的,而這條路就被堵死了。羊下子時,一次只能下一顆,如果狼無路可走,狼輸;狼把羊吃光,狼贏。

過去人們拿個石頭子兒在地上畫好棋陣,找兩個大石頭當狼,24個小石子兒當做羊,一玩就是大半天,不但促進了好友之間的交流,還能開動大腦。

北魏年間,大同人發明了一種棋類遊戲,如今在大同面臨失傳

由於各種原因,流傳了上千年的“狼吃羊”遊戲,現在在大同已經基本沒有什麼人玩了,小孩子會玩乃至知道的就更加少了。目前,有城市已經將“狼吃羊”這種遊戲列為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但在其發源地的大同,由於未受到相關部門的重視保護,已經面臨失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