咂,摸 幸,福

蔡東剛 廣饒一中

咂,摸  幸,福

咂 摸 幸 福

咂,摸  幸,福


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更有腳下的苦難、心中的傷痛,但我們不能把自己時刻淪陷在這些低沉蕭索中,我們要抬頭看看遠方美麗的風景和夢,側身尋覓每天都在上演的幸福瞬間,不斷咂摸品嚐普通平凡光影的味道,從而確認自己不是那個永遠被上帝踢開的人。

郇老師又拿著一個蘋果走進辦公室,喜滋滋地向我們炫耀他的“獎品”——學生為“表彰”他這節課的精彩表現而頒發的。

賈老師含蓄地向我們透露她剛上班的兒子要給她買一塊新款手機,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趙老師大冬天裡只穿著一件自己設計的,帶有艾佛森頭像的體恤,來向我們展示他的傑作,並對正被感冒折磨的郇老師說:“就是感冒不了,你說氣人不。”那哂然竊笑的表情真可愛。

李老師看到我腳上穿的耐克鞋說:“老蔡,我知道你這雙鞋多少錢”,原來他在暗示我們看他剛買的新款耐克,我們齊聲點贊。

楊老師邊倒水邊跟我們學,他小兒子怎麼跟他爺爺鬥智,樂得我們前仰後合……我們辦公室12個人,這樣的和樂鏡頭幸福細節幾乎每天都在直播,我們經常被這些再普通不過的課餘邊角料,樂呵得一塌糊塗而渾然不覺,我們身在福中不知福,其實這也是一種享受。

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發明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詞叫“小確幸”,即“微小而確實的幸福”。的確,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散落著許許多多實實在在又簡簡單單,不值一提的算不上幸福卻快樂愜意,起碼順心安然的小事,只要我們俯身撿拾,可以一抓一大把。細細想來,人生哪有那麼多讓人欣喜若狂,幸福之至快意無比的事呢?反而人們常說,人生之不如意,常十之八九。所以,不遭災禍不遇磨難,即使平淡如水地過活,都是一種幸事。更何況,上天還時時賜賞我們以無窮的“小確幸”,所謂知足常樂,不過如此吧。

自我觀照,從小到大,雖也經歷過大大小小的無數所謂的坎坷曲折,但自認為總體還算順當。一個出身普通農家的子弟,能夠通過努力學習考上一所大學,然後獲得一份穩定工作,從而跳出農門,吃上公家飯,對當時的我來說就算最大的幸福了。

1995年剛參加工作時,我拿到第一個月的工資252元,那種喜悅和激動,簡直無以言說,比現在拿到手的超過那時的30倍的工資都高興。我第一次站在講臺上面對我的學生開始我的執教生涯時,我表面非常嚴肅,按照備課的內容一板一眼講給學生聽,現在想來那時是多麼得青澀和幼稚,但內心卻是無比的興奮。當把兩個班的課上完回到辦公室時,衣服早已被汗水溼透,我顧不得那些,而是趕快將自己的心情記錄在了筆記本上,用心去體會和享受那種幸福感。

真正的幸福是什麼?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理解和闡釋,其實都在自我的切身感受中,沒有固定的答案和標準。隨著教齡的延長,畢業的學生越來越多,我的幸福感也越來越強。以往,每年的教師節,我都會收到大量學生的來信,後來有了手機逐漸變成了祝福的短信和微信。學生在信中大都會回憶在校時和我相處的情景,書寫我對他們的關心與教導,真誠表達對我的感謝和祝福。其實,每每此時,我內心雖然被感動著,但也是心有愧怍的,我本沒有他們所說的那麼好,自知做得很不夠,可學生們早已忽略掉了我的缺點,有的只是對老師的感激。有些心細的學生還隨信寄上精心製作的卡片或小禮物,寫上他們優美動人的祝福語;有的學生還專門從廣饒的花店訂製鮮花給我送到學校;有的學生從外地給我寄來當地的特產……讀者話語,看著禮物,品著特產,我的幸福感一陣陣爆棚,當然享受幸福的同時,也更增強了我對每一級學生的使命感和責任心。

不必細數那麼多被感恩與回饋來增強幸福感,只要稍稍留意日常生活,就幸福滿滿自在飄搖。

下班回家,老婆早已做好晚飯等在桌旁,一聲開飯不僅氤氳了飯香而且頓時溫暖了心房。突然收到上大學的閨女的一條微信,“老爹,元旦快樂,我好想你啊!”即使忙不迭地發個紅包,以示謝意也樂得合不攏嘴,還扭頭問老婆“你收到了嗎?”以贏得嫉妒。

中午下班了,給老媽打個電話,老媽接起電話第一句話就是“飯快做好了,快回來吧”,我爽快地答應著,似乎已看到了母親倖福的表情,已聞到了家的味道。

週末故意賴床不起,即使睡不著也要把一週早起去學校上自習耽誤的覺給補回來,其實躺在床上想了很多有趣的事情。獨坐窗前,泡一壺綠茶,一邊呷茶品茗一邊望著窗外粲然開放的各種花朵,凝神靜思,遐想聯翩,悠然自得。捧一本名著,回味那精彩紛呈寓意深遠的情節故事,感悟那跌宕起伏峰迴路轉的曲折人生,共鳴於書中人物命運的巧妙設計,不禁擊節叫好,感慨油然而生,或暢快或沉痛或激奮又或啞然失笑,情不自已。沿湖漫步,盡賞春秋冬夏各色景緻,縱觀漁夫舞者持久操練,人在畫中游,景入人眼眸,輕鬆來健身,悅目又賞心。忽見一絕佳景色,趕快拿出手機,選位調焦定格,連拍數張以供選擇。回家坐定慢慢“鑑賞”自己的“採風之作”,或放大或比較或甄選,然後據圖賦詩一首,發個朋友圈,自娛自樂,一天的心情都很好。

偶爾看到一句話:人生有兩大幸福,一是擁有後細細品味,二是追求之中倍感充實。樸實的感悟裡包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人們總是在忙於追求美好,卻從不知品味過程的快樂,導致整日痛苦不堪牢騷滿腹身心俱疲。其實,我們應懂得,幸福的感覺絕不止那個結果的完美和成功時的激動。所以,貪婪才是最真實的貧窮,滿足才是最豐厚的財富。這絕不是什麼精神勝利法,也不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更不是消極頹廢不作為的思想,相反是對平凡人生的一種激勵,是對幸福生活的一種執著追求。

2020呼嘯而來,我們要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甩開膀子加油幹,因為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但我要告訴每一位奮鬥者,前進的征程中莫忘咂摸幸福,品味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