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風華》:皇太子夫婦的日常對壘,教會你夫妻吵架的哲學

正在熱播的電視劇《大明風華》,幾乎每一集都有皇太子朱高熾夫婦的日常鬥嘴,給吃瓜群眾帶來了不少笑聲,初看時,以為這是對平添樂趣的逗比夫婦,皇太子“慫”,太子妃“潑”,不過是故事主線外的幾筆風趣而已,越往後看卻越明白,這兩位才是男女關係中最智慧的典範,如果說皇太孫朱瞻基與孫若微是轟轟烈烈的愛情,上面兩位便是婚姻生活的楷模,

前者只能像童話故事最好在“從此,他們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結局,而後者,在一起才是童話故事的開始

《大明風華》:皇太子夫婦的日常對壘,教會你夫妻吵架的哲學

二十歲的時候,我們都羨慕轟轟烈烈的愛情,而人到三十,尤其步入婚姻以後,我們才明白細水長流的愛情彌足珍貴。皇太子朱高熾與太子妃張妍或許沒辦法一見鍾情,但是他們在婚姻裡彼此尊重,即便是先婚後愛,也活出了多數人想要的樣子。剛開始,以為朱高熾是怕老婆的,似乎太子妃總是在數落他,將朱高熾的“窩囊”從婚姻中也體現出來,事實上呢,越往後越證明不過是“大智若愚”,而張妍呢,看似市井潑辣,實則“潑”而不辣,不然,你真以為一個市井潑婦可以主管一個沒有婆婆的後宮那麼多年?

《大明風華》:皇太子夫婦的日常對壘,教會你夫妻吵架的哲學

皇太子滿院子裡打犯了錯的太子妃的弟弟的時候,太子妃雖然說“你滿院子打他還不如直接打我的臉呢”,卻也嘆著氣承認“你以為我不心疼那些錢,我還不是想多賺些錢”,兩句話不僅承認了錯誤,卻也表達了初衷,而自始至終,朱高熾也沒有將矛頭指向自己妻子的樣子,甚至沒有一句責怪,將妻子和妻弟分的很清。別說還是皇家子弟,即便是在尋常家裡,這種事也不可能不了了之的,而這對夫妻卻可以做到這樣,為什麼呢?因為在朱高熾心裡,張妍始終拿著自己當一家人,然後才是迴護孃家。人們常說夫妻一體、夫妻同心,真正做到的又有幾個人呢?

《大明風華》:皇太子夫婦的日常對壘,教會你夫妻吵架的哲學

大多數人因為孃家或者婆家甚至只是因為對方吵架的時候,說的最多的是“我家”、“你家”怎樣怎樣,有幾人會在吵架時先想到,站在對面的人和自己,才是“我們的家”?而皇太子夫婦恰好這點做到了極致,他們從內心深處將“夫妻共同體”貫徹成了習慣和潛意識,才能將夫妻做成真正的利益共同體。所以關於吵架,倘若堅守夫妻同心這個底線,就算你有一千次吵架出現一千次想離婚的念頭,也會終究只是念頭而已。

此外,在兩人日常對壘中,表面上看身為妻子的張妍是強勢的,似乎她也認為自己的夫君“慫”,而事實上呢,即便身為兒子的朱瞻基都那麼以為,身為皇太子妃的她卻從不那麼認為,即便偶有怨念,她也理解並認同丈夫的政治敏感性,因為她知道,與她朝夕相處的這個“慫人”,不僅僅大智若愚,還才識過人,之所以表現如此,不過是公公朱棣太過強勢。所以認同、理解並尊重,她是堅守了這些夫妻相守的信條,所以每次吵架都是雷聲大雨點小,每次吵架都不會傷其自尊要害,她給予自己的夫君應得的尊重,同樣她也獲得了皇太子的尊重。

《大明風華》:皇太子夫婦的日常對壘,教會你夫妻吵架的哲學

最重要的,皇太子妃在自己擅長的地方輔佐著大明的儲君,她深知政治是男人的戰場,所以她守好了大後方,將無主的後宮管理的井井有條,知進退、識大體又有謀略,不做皇太子的軟肋,朱高熾才能後顧無憂。而皇太子呢,從不參與夫人的爭執,這位心寬體胖的儲君,小事不計較,給予妻子足夠大的信任與舞臺,而大事上,腦中清明,把握著大方向,所以東宮這艘船,才能在強勢多疑的皇帝眼皮底下安穩這許多年。

儘管世間的夫妻,大都沒有“皇位”繼承,但是夫妻共同努力獲得家庭生活的更高檔次也需要互相協作,各自做好彼此擅長的,這樣生活哪裡還會有那麼多雞毛,不信你看,那些不靠父母從無到有的夫妻,哪個不是背靠背相互扶持才拼搏出來的?

最後,管住嘴,不撒鹽,吵架才不會留下傷痕。現在的人活的越來越通透,因為古人說“刀子嘴豆腐心”,可我們越來越明白,“刀子嘴”未必“豆腐心”,吵架時候的吐出的傷人言語,是控制不住的怨念,傷在對方身上,便是每一次想起都會覺得像是傷口處的鹽,讓人瀝瀝的疼。所以,何必?倘若你們仍然相愛,並仍打算繼續相愛,吵架的時候拿些不痛不癢的話罵一罵彼此,等平和了再好好聊一聊,吵架便雁過無痕,你們或許會更相愛了也說不定。

觀劇偶感,與天下間所有難免吵架的夫妻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