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懂得節制,才能主宰人生


王陽明:懂得節制,才能主宰人生


王陽明曾說:人須有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真正為自己著想的人,都懂得節制;節制真正的意義,在於萬事有度、過猶不及。懂得節制,才能主宰自己的人生。

王陽明:懂得節制,才能主宰人生


我們為何需要節制?

01 節制,是一種智慧

王陽明曾在寫給胤子正憲的家規中強調:“節飲食,戒遊戲”。《論語》又有云:“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黃帝內經》亦講, “飲食有節”。

但是,隨著如今生活水平的提高,吃的內容和樣式是越來越豐富,有的人也因此有了很多“富貴病”。

真正的智者,從飲食上就開始了自律,懂得掌握享受之“度”。節飲食,方得健康,方得自在。戒遊戲,則是為了立志。如過分沉迷遊戲,日子長了,志氣也會隨之消磨殆盡,更遑論成就事業。

真正的智者,更懂得節制脾氣。王陽明因軍功卓著,遭小人記恨。他們散播各種謠言,對王陽明百般侮辱。王陽明卻全當沒聽見,一點火氣沒有。他說:

“心狹為禍之根,心曠為福之門。”

節制脾氣,是往寬處想,往好處想,不把芝麻小事放在心上。節制脾氣,是有了情緒不積累,及時疏解。節制脾氣,是一旦無法控制情緒,能夠想到先平復情緒再處理問題。

日子久了,人便擁有了紓解怒氣的修養和智慧,也會慢慢顯露平和安靜的氣質。

02 節制,是一種自由

“節制”和“自由”,看似是兩個相對立的詞語。但其實,只有學會節制,才懂什麼是真正的自由。

“節制”不同於“限制”,限制來自於外界的約束。而節制,則是內心的自我約束,是對自由的成全。如果不懂節制自己的行為,觸犯法律的底線,所有的自由都將無從談起。

自由和節制,本就是一對雙生子,所有自由,都生於節制。有人說,想吃就吃,想睡就睡是自由;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是自由;想不上班就不上班是自由……

但這些,並不是自由,真正的自由,不是你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而是你不想做什麼,就不做什麼。

03 節制,是一種幸福

王陽明說:“吾輩用功,只求日減,不求日增。減得一分人慾,便是復得一分天理,何等輕快灑脫,何等簡易!”

人生的幸福,源於不斷減少自己的慾望,物質無需太多,夠用就好。懂得滿足,是一種莫大的幸福。

滿足你的房子,無需太大,溫馨就好。滿足你的車子,無需奢華,代步即可。滿足於你的衣服,無需華貴,合身就好。滿足於你的工作,無需偉大,熱愛就好。

王陽明:懂得節制,才能主宰人生


我們需要節制什麼?

01 節制情緒

“心狹為禍之根,心曠為福之門。”王陽明一生坎坷不斷、危機四伏,但他卻認為心胸狹隘才是真正的禍根。歷史也無數次證明,容易鑽牛角尖的人,容易將自己逼進死衚衕,就算手握再好的牌也能打出最壞的結局。

紅樓夢裡的林黛玉,多麼伶牙俐齒、才氣逼人。偏偏愛使小性子,脾氣上來誰也勸不住。憂思過度最傷身,以至於年紀輕輕便香消玉殞。

而心胸寬廣的人,懂得節制情緒。不會讓壞情緒糟蹋自己的身體,妨礙自己的生活。唯有靠自身的節制,紛亂的情緒才能得以調伏。

王陽明一生中的最低谷,當是被貶到貴州龍場當個小驛丞。隨行僕從先後病倒,王陽明便親自生火給他們煮粥。甚至還為他們唱起故鄉的民謠,驅散人們心中的陰霾。

後來不管是在南贛剿匪,還是平定宸濠之亂,別人耿耿於懷過不去的事情,他可以一笑了之;別人患得患失睡不著覺,他也可以輕鬆放下。

不給自己增添過多壓力,自然身心健康、快樂吉祥。

02 節制慾望

王陽明初到龍場時,驛站破敗不堪、四周荒涼無比。為了棲身,他發現了一處石洞,壘好灶臺、放好床具,便搬入洞中生活。洞中缺衣少食,他就焚燒草木、開墾土地。堅持勞作,糧食漸漸就有了剩餘,他就開始用剩餘的糧食接濟窮人,又用散落的稻穀餵養鳥獸。在王陽明看來,“可欲者是我物,不可放失;不可欲者非是我物,不可留藏。”

節制,是一種樂觀的生活態度:因為節制,所以淡然;因為簡樸,所以安樂。

《論語》雲:“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衣食用度無需奢華,能維持正常生活所需,足矣。貪圖享受,慾望就會被不斷強化,心智也會日漸迷失。

當你控制不住慾望時,請記住:廣廈萬間只睡臥榻三尺,良田千傾不過一日三餐。

慾望如油門,節制如剎車。只有慾望而不懂節制,好比猛踩油門而不踩剎車。短時間內也許能夠超速行駛,但也終將收到生命的罰單。

03 節制思慮

曾經有人向一位禪師請教,生活中應當如何修行。禪師答:“飢來吃飯,困來眠。”那人不解道:“吃飯睡覺也算修行?”禪師答:“常人吃飯時心裡想著事,睡覺時心裡想著事,自然不算修行。倘若吃飯就是吃飯,睡覺就是睡覺,那便是修行。”

很多人之所以活得累,就是因為想得太多。王陽明曾說:“過去未來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

多餘的思慮堆積在心裡,只會憑白佔用我們的精力和時間。譬如種樹,須得修剪掉多餘的枝杈,主幹才能得到足夠的養分。我們也要定期為心靈除草,把精力留給更重要的事。

思慮太多,歸根結底是雜念太多。王陽明曾說:“汝若於貨、色、名、利等心,都消滅了,看有甚閒思慮?”

拋開虛名浮利,本心清淨了,雜念自然也就隨之消除。

王陽明:懂得節制,才能主宰人生


節制,是一種智慧,是一種自由,更是一種幸福。

當一個人懂得了節制,人生的智慧、生命的自由、生活的幸福就會如約而至。

親愛的朋友,願你學會節制,把握自由,享有幸福。

來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