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之冬——張則欽畫牡丹


己亥之冬——張則欽畫牡丹

張則欽 山東菏澤人 先後就讀於北京畫院、中國美術學院。現為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擅花鳥畫。




己亥之冬——張則欽畫牡丹

凝香 45cm X 68cm



在我小時候是蔣大為先生的一首《牡丹之歌》教我認識了牡丹並且喜歡上了牡丹。春風吹來的時候,她把美麗帶給人間。

牡丹沒有梅花那樣的孤傲、也沒有菊花那樣的楚楚動人。但她依然在每年的四五月間如約而至,最欣賞的是她花開的倍自信。氣溫適宜的時候她兩天就能盛開,近一個月的花期。



己亥之冬——張則欽畫牡丹

金盤承露 45cm X 68cm



看牡丹還是到牡丹園裡去看。我每年都要陪著老公去菏澤牡丹園看花,更愜意的是帶上老人和孩子一同前往。菏澤的牡丹園子有三四個可以看,只是園子面積不同,花開的都好看。菏澤的牡丹品種最豐富,花頭開的也大,再加上這幾年園子建設的不錯,進了園子就如同進了花的海洋,豐滿碩大的、五顏六色的花一起散發著沁人心脾的清香,可謂是鮮豔又壯觀,孩子喜歡的跑來跑去,老人都有點跟不上趟了。



己亥之冬——張則欽畫牡丹

如日初升起宏圖 45cm X 68cm



最喜歡那首唐代詩人劉禹錫的《賞牡丹》: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詩人讚頌手法,是抑彼揚此的反襯之法,用“芍藥妖無格”和“芙蕖淨少情”以襯托牡丹之高標格和富於情韻之美。芍藥的嫵媚,荷花的潔白難道不美嗎?當然也美,但嫵媚總覺得少點端莊雍容,高潔清淨如荷花似乎就少了些溫情。“唯有”一詞用的多好呀,把對牡丹的審美上升到一個至高的層次。詩的後兩句常被畫家用來牡丹畫的落款,大概是畫家們不願意過於貶低“芍藥和芙蕖”吧。



己亥之冬——張則欽畫牡丹

春風 45cm X 68cm



畫家張則欽近些年牡丹畫的創作有很多,人至中年,靜水流深,在他筆下的牡丹是鮮活的、色彩亮麗而不俗。激賞先生牡丹畫的理由還有一個就是他勇於探索的精神,也偶而聽先生談及畫牡丹的筆法、墨法、水法方面的心得。先生的牡丹畫風不斷改變,這種改變是潛在的、默默的進步。先生常說:“沒有改變就沒有進步”。

欣賞牡丹花帶給人們富貴吉祥的美,激賞張則欽牡丹畫帶給我們藝術美。

2020年1月3日 清華/文



\u0006

己亥之冬——張則欽畫牡丹

花開富貴 45cm X 68cm




己亥之冬——張則欽畫牡丹

45cm X 68cm




己亥之冬——張則欽畫牡丹

牡丹 45cm X 68cm




己亥之冬——張則欽畫牡丹

雪豔迎春 136cm X 68c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