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尚香和劉備在一起後,為何不繁育後代?

溫兒兒


沒辦法啊,這個女人劉備駕馭不住啊!

在正史中,孫尚香(據說是叫孫尚香)是孫權的妹妹,從小嬌生慣養,頗好武藝。對於劉備,她更是不喜歡。這跟小說中愛劉備愛得死去活來,不惜和家人翻臉,甚至於投江殉情而死的大叔控。完全就大相徑庭。

沒辦法,這才是真實的歷史,也更符合孫劉政治聯姻的現實。

由於性格跋扈,且不喜歡劉備,孫尚香嫁給劉備之後,身邊的侍婢那可都是帶著刀的。試想哪個男人,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能有心情行雲雨之事!

“初,孫權以妹妻先主,妹才捷剛猛,有諸兄之風,侍婢百餘人,皆親執刀侍立,先主每入,衷心常凜凜。”——《三國志.蜀書·龐統法正傳 》。

既然沒有機會發生關係,自然也就不會有新生命誕生了,這是生理常識嘛!

所以啊,孫尚香對於劉備來說,是個威脅。所以後來孫尚香南歸,劉備也沒有說多加阻攔,只是把孩子搶回來就行了。只當是送走了一個瘟神。

而且從當時的環境來說,二人的聯姻並非是普通的男婚女嫁,而是有著一定的政治色彩。事情跟政治扯上了關係,就顯得極為複雜。

因為孫尚香是孫權的妹妹,對於孫權來說,是不想把自己的年輕美貌的妹妹嫁給年齡較大的劉備的。只是孫權心裡惦記著荊州這個地方,因為劉備不妥協,便採用了這個聯姻。希望劉備在跟自己有了親戚關係之後,可以在領土上有所妥協。

但是,這個只是孫權的一廂情願,劉備固執得很,領土問題根本不鬆口,孫權拿不到自己的利益。由此,這個大舅子和妹夫的關係並不怎麼樣。

有了這樣的原因,劉備也是不太敢讓孫夫人懷上孩子的。因為,一旦有了孩子,孩子稱呼孫權為舅舅,這樣如果以後打天下,就會給劉備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當然,還有人說是劉備不行,畢竟當時都五十歲的人了,這個我是不贊成的。劉備那方面的能力還是比較強的,劉備在之前是已經有過孩子的人。即使是後來孫尚香南歸,他後來跟吳夫人也有了孩子兩個孩子。


所以劉備的身體是絕對沒問題的,就算是有,那也應該是孫尚香的身體有毛病,不適合生育。


白話歷史君


孫尚香是孫權的親妹妹,是東吳“賠了夫人又折兵”作為政治聯姻嫁給劉備的,據《三國演義》和其他的史料記載,孫尚香是沒有子嗣的,而且孫尚香嫁給劉備時,也不過剛剛成年不久,這正處在女性生育的高峰期中,三年的時間中,她還是沒有子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我們先看看排除一下不育的問題,當時劉備快50歲了,而且之前還和甘夫人生下了劉禪,更早之前他還有別的子女,孫尚香回了孃家之後,劉備又娶了吳夫人,並生下劉永、劉理兩個兒子。說明不是劉備的問題,那就是孫尚香的問題了,她到底能不能生育,我們也不知,因為書上說,沒過多長時間孫尚香就鬱鬱而終了。孫尚香為什麼鬱鬱而終,我覺得她還是喜歡劉備的,從她幫助劉備逃脫東吳的追擊就可以看出,孫尚香的心裡是有劉備的。

那劉備為什麼不和孫尚香生個孩子呢?我們還得迴歸到事情的本質來看問題,孫尚香和劉備本就是基於政治因素才結婚的,而荊州的歸屬問題,也是困擾孫劉兩家的心結,在這樣的前提之下,劉備知道早晚有一天要與東吳撕破臉皮的,與其事到臨頭,還不如早作打算。因此,孫尚香生不生孩子就被提到了事關劉氏集團長遠發展的決策上。如果孫尚香有了孩子,這個孩子不僅是劉備的骨血,而且也是孫權的外甥,無形之中就為劉備掃平天下設置了障礙。出於這樣的考慮,劉備是斷斷不會讓孫夫人有懷孕的機會的。

還有,《三國演義》中劉備專門為孫尚香建了一座城。關於這座城,也不會是我們想象的那樣,我覺得可能是為了“軟禁”孫尚香,同時也不讓東吳有意見才不得已而為之吧!諸葛亮也曾對劉備說:“近則慎夫人生變於肘掖之下”意思就是提醒劉備莫要過於接近孫夫人,劉備自然銘記於心,可這著實是冷落了那如花似玉的孫尚香,所以說兩人有沒有夫妻之實也是問題了。

我覺得孫尚香是一個痴情女子,回到東吳後不久就鬱鬱而終了,為什麼鬱鬱而終呢?一個女人受到了自己深愛著的男人的冷落,本想帶著這個男人的兒子回去,想讓自己的男人回孃家接自己,而這也被趙雲阻止了,沒有男人的疼愛,又沒有愛子纏膝,你說這對於一個女人來講是多麼的不幸啊。自古以來多是痴情女子負心漢,劉備雖然算不上是負心人,但他是政治家,為了自己的前途,他辜負了這個深愛他的這個女子。孫尚香的婚姻就是一出悲劇,從一開始到她生命的結束,她沒有得到過這個男人對她的疼愛。她這樣的結局也只能讓人扼腕而嘆了!可惜啊!


昭昭暮暮


劉備和孫尚香是“老夫配少妻”,屬於典型的政治聯姻。孫權為了“留下”劉備在江東,聽從了周瑜的建議,結果“賠了夫人又折兵”。而兩人在一起生活了好幾年,也沒有留下一個子嗣,著實可惜。

由於阿斗的生母在長坂坡的時候死了,劉備這期間也沒有續絃。所以孫尚香在嫁過來後就成了劉備集團的主母,阿斗也是由她照顧。一個沒有母親,一個沒有子嗣,所以兩人感情很好。孫尚香在離開荊州的時候,甚至還想帶走阿斗,結果被趙雲攔下。

我們知道劉備不僅有阿斗一個兒子,他在後來拿下益州後,還生了好幾個兒子。這說明兩人沒有子嗣並不是劉備的原因,問題出在孫尚香身上!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一、劉備軍務繁忙

劉備和孫尚香結婚以後,正值曹操大軍壓境,赤壁之戰一觸即發的緊要關頭。劉備身為一方諸侯,又不是昏庸無能的那種,面對強大的敵人,他不得不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事業當中。這樣一來,兩人在一起的時間就少了。


劉備肯定不會只有孫尚香一個正室夫人,必然還有其他侍妾。這期間不僅孫尚香沒有生養,其他侍妾也沒有聽說有懷孕的。

那麼答案呼之欲出:由於軍務繁忙,工作壓力大,夫妻,聚少離多,根本沒有多少耕田的機會,所以沒有後代。

二、孫尚香身體有問題

孫尚香自小喜歡舞槍弄棒,喜歡練武,所以後來《三國》系列遊戲中,孫尚香都是作為武將的身份而存在的,《三國志11》中武力值更高達86,和劉備不相上下。

極有可能是小時候練武練壞了身子,所以不能生育。

三、其他原因

1、古代新生兒成活率很低,即便是皇室也有很多夭折的。極有可能兩人有生養,但是過早的流產或者夭折,所以不見於史書。

2、劉備頭上帶了綠帽。有野史說孫尚香一直喜歡後來的東吳大都督陸遜,後來回到江東,兩人還暗中幽會。可能孫尚香心有所屬,不喜歡劉備這個大叔,所以不配合,當然就沒有後代了。


歷史小跟班


孫尚香是吳主孫權之妹。

赤壁之戰後,劉備趁勢收服荊南四郡。廬江的雷緒又率幾萬人來歸降,劉備集團向外擴張的勢頭很猛。

孫權畏懼劉備會進攻自己,又打聽到劉備的糜夫人病逝,於是將妹妹孫尚香嫁給劉備。向劉備示好,已結其心。《三國志》稱為孫夫人。

劉備和孫夫人的婚姻是一樁典型的政治婚姻。當時劉備臨年近半百,孫夫人正當妙齡,是典型的老少配,正所謂“一樹梨花壓海棠。”

孫夫人對孫權把自己嫁給一個糟老頭很不滿。孫夫人尚武,每次劉備來時,看到孫夫人身邊近百名待婢都執刀守衛在她身邊,心裡忐忑不安,恐懼害怕。

《蜀地紀勝》:孱陵故城,又名孫夫人城,在縣,相傳此乃劉備之妻,孫夫人所族,夫人權之妹,疑備,故作此城,不與備同住。

建安14年(209年),孫夫人嫁給劉備。自建安16年(211年)劉備入川,劉、孫的婚姻存續期只有三年。由於是政治婚姻,老夫少妻,毫無感情基礎,互相猜疑,他倆實際在一起的時間很少,更別題“魚水之歡”了,所以孫夫人沒有給劉備生孩子也在情理之中。

正因為夫妻關係緊張,劉備入川時,才不帶孫夫人同往。劉備入川不久,孫夫人便回了東吳,此後山水阻隔,生前再無緣相見。



段輝時


劉備迎娶孫尚香的時候已經花甲之年了,要知道男人到了50歲就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床上功夫那是一天不如一天,何況劉備連年征戰,操心過多,成天的提心吊膽,自然是體力不支,心有餘而力不足。


而孫尚香此時僅有十八九歲,正是如狼似虎的年齡,再加上她從小就喜歡刀槍棍棒,身體是格外的好,一天沒有個兩三次自然是滿足不了她的,劉備這個老棒子怎麼能滿足於她,只能疲於應付,匆匆的交完公糧,據《三國志》記載,劉備每次進房都是瑟瑟發抖,因為他心裡苦啊。


因為他們這只是一樁政治婚姻,都是逢場作戲罷了,劉備也是人老精絕了,哪來的種子啊,孫尚香從劉備那裡也得不到他想要的東西,兩個人原本也不是同一路人,最後只能好合好散,誰也不欠誰的。




遺產君




“孫尚香” 為三國演義中杜撰的人物,歷史上是否真實是個疑問。

在正史《三國志》中,陳壽並沒有提到這位孫夫人的真實姓名。

而在小說《三國演義》中,羅貫中提到孫堅之女名曰“孫仁”,後文出現的孫夫人則有可能就是這位“孫仁”了。

但是這個說也是不準確的,因為裴松之在給《三國志》作注時曾提到:“孫仁”乃是孫堅庶子孫朗的別名,也就是說,孫仁其實是一位男子。

顯然,《三國演義》對於這一點記載有誤,或有意杜撰。而史書《漢晉春秋》記載:"孫夫人者,漢破虜將軍(孫)堅之女也,名仁獻。這裡又於三國志記載存在矛盾,孫朗既然又叫孫仁,那孫夫人叫孫仁獻也是不合理。所以孫夫人的真實姓名現在最終還是個迷。

至於“孫尚香”這個名字,據說最早是在戲劇《甘露寺》當中出現的,而成為一般人所熟知。而甘露寺出自京劇《龍鳳呈祥》選段,由馬連良先生改編創作而成。



而史書上對於劉備子嗣除後主劉禪,以及劉永、劉理,其它並無明確記載,但劉備多次被呂布、曹操擄去妻女的記載,再者劉備視兄弟為手足,女人為衣服的態度,表面劉備至少妻子眾多。

不管是小說還是戲劇,都是藝術的再創作,但需要有理有據,既歷史無據可查,就沒必要在杜撰一個孩子出來。


萌寵獵奇志


孫尚香,孫權的妹妹。建安十四年,荊州牧劉琦病死,劉備趁機佔據荊州。孫權對此很是忌憚,因為荊州地理位置險要,東可水路進攻孫權,北可由此出兵曹魏。於是孫權與劉備聯姻,把自己的妹妹孫尚香嫁給了劉備。


建安十六年,孫尚香帶阿斗返回孃家,趙雲截江救阿斗。此後,孫尚香與劉備不復相見,傳說,孫尚香在得知劉備白帝城病死後,鬱鬱寡歡,不久後也隨之而去。

至於他們兩人之間為什麼沒有子嗣?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孫尚香太強了,史載:孫夫人才捷剛勇,有諸兄之風,身邊侍俾百餘人,皆親自執刀侍立,劉備每入,心內常覺凜然驚懼。你說,在這樣的環境下,劉皇叔還有那個心情幹那種羞羞的事嗎?這要是那天老婆不高興了,想來個家暴,劉皇叔打得過嗎?在這種壓力下,估計是個男人都夠嗆。


二是可能劉備就不想和孫尚香有子嗣。試想一下,如果有子嗣了,還是個男孩。要知道孫尚香是正妻啊,那孩子就是嫡子了,背後又有東吳的支持,如果這孩子當上了接班人,要是那一天想和舅舅把酒言歡了,蜀吳合為一體了,那劉備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不就吹了嗎?

三是劉備的正室基本就沒給他生過兒子。劉備的三個兒子都是妾室生的。除了甘夫人因為阿斗當了皇帝,在史書上留下了名字外,其他正妻連名字都沒留下。史書說到這個,只說了劉備“數喪正室”。這也算是劉皇叔這邊的原因了,總得一視同仁吧,不能因為你是孫權的妹妹就破例吧。


四是考慮到劉備在這兩年和孫尚香情投意合了,習慣了周圍總有帶刀侍衛,可以搞出點羞羞的事來。那在這一兩年中,還是有可能有孩子的,只是是女孩,史書沒記載罷了。如果是男孩,絕對會記的。


小默1428


都別搶,我來答。

儘管孫尚香和劉備屬於政治聯姻,但兩人好歹也是夫妻,總不可能一直沒有同過床,那麼孫尚香和劉備結婚三年,為什麼一直沒有後代呢?
  • 劉備忌憚孫尚香

根據《三國志》記載,孫尚香這個人頗有巾幗英雄的風采,性格剛強,身邊的婢女都隨身帶著刀具。史書上說她有自己的哥哥孫權的風範,凡此種種都是為了說明孫尚香這個女人的“男性化”。

初,孫權以妹妻先主,妹才捷剛猛,有諸兄之風——《三國志·吳主傳》

赤壁之戰以後,孫權為了減輕北方的軍事壓力,不僅將南郡借給劉備,還把自己的妹妹嫁給孫尚香,劉備當然也知道這是孫權再討好自己。為什麼說孫權再討好劉備呢?因為當時劉琦死後,劉備被荊州士紳推選為“荊州牧”,而且他還佔據荊州南部四郡。

聲勢在荊州達到了巔峰,這不得不讓孫權感到忌憚,“琦病死,群下推先主為荊州牧,治公安。權稍畏之,進妹固好”,不管孫權對於劉備是什麼態度,總之一樁政治聯姻就這麼達成了。劉備搖身一變就成為了抒孫權的妹夫。

不過當時的孫尚香恐怕是帶著某種使命前去,那就是監視或者出於政治利益拉攏劉備,這一點想必孫權、劉備和孫尚香三個人都心知肚明,所以誰都沒有點穿。從後面孫權在偷襲荊州之前將孫尚香從荊州接回去,孫尚香毫不留戀的態度恐怕也說明自己完成了“使命”。

據《三國志·龐統法正傳》記載,劉備每次到孫尚香那裡都感到提心吊膽,就是因為孫尚香帶來的那些婢女,這些婢女確實是非常另類的存在。按理來說,即便孫尚香平時喜歡舞刀弄槍,但她畢竟已經嫁給劉備成為妻子,大可不必再讓這些婢女手執武器保護她。

難道堂堂一個劉備還不能保護她嗎?

這些婢女的存在恐怕也多少說明孫尚香帶著某種使命而來,同時這些婢女肩負著保護孫尚香的責任,畢竟孫權不信任劉備,所以這些婢女就成為在關鍵時刻用來保護孫尚香的重要私人武裝部隊。因此每次劉備去見孫尚香,這些婢女的存在都讓他感到十分不舒服。

生怕這些人哪根筋不對就把自己給砍了,所以當時作為劉備身邊很重要的謀士法正就勸說劉備要堤防和小心這些人。

侍婢百餘人,皆親執刀侍立,先主每入,衷心常凜凜;亮又知先主雅愛信正,故言如此——《三國志·龐統法正傳》;孫夫人才捷剛猛,有諸兄風,侍婢百人,皆仗劍侍立。先主每下車,心常凜凜。正勸先主還之——《華陽國志》;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強,東憚孫權之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於肘腋之下——《三國志·法正傳》

這些資料都證明劉備和孫尚香雖然名為夫妻,但實際上相互提防,貌合神離,有名無實。據說,當時孫尚香嫁到荊州來以後,劉備還專門在公安附近給她修了一座“孱陵城(孫夫人城)”,讓她自行居住在那裡。

孱陵故城,又名孫夫人城,在縣,相傳此乃劉備妻孫夫人所築。夫人權之妹,疑備,故別作此城 不與備同住——《輿地紀勝》

這些事例恐怕都說明劉備還真的沒有和孫尚香同過房,畢竟為了性命,恐怕劉備也不敢“慾令智昏”,所以這才成為劉備和孫尚香雖然結婚三年,但是卻沒有後代。

  • 時間上不吻合

而且從劉備的活動軌跡來看,孫尚香和劉備待在一起的時間也沒有三年,大概連一年的時間都沒有。劉備是在赤壁之戰以後才迎娶孫尚香的,也就是建安十五年,這一年劉備佔領了荊州南部四郡,成為荊州牧,並和孫權達成聯姻。

但是在建安十六年的時候,劉備就入蜀幫助劉璋對抗張魯去了。而劉備一離開荊州沒有多久,孫權就把自己的妹妹給接了回去,走的時候還順便想把劉備的兒子劉禪一起帶走,估計是想把劉禪當成人質,幸虧被趙雲和張飛救了回來。

從此以後劉備和孫尚香再也沒有見過面。

先主入益州,雲領留營司馬。此時先主孫夫人以權妹驕豪,多將吳吏兵,縱橫不法。先主以雲嚴重,必能整齊,特任掌內事。權聞備西征,大遣舟船迎妹,而夫人內欲將後主還吳,雲與張飛勒兵截江,乃得後主還——《三國志·趙雲傳》

三年以後,劉備在益州迎娶了吳懿的妹妹為正室夫人,算是斷絕了和孫尚香的婚姻關係。

先主既定益州,而孫夫人還吳,群下勸先主聘後,先主疑與瑁同族,法正進曰:“論其親疏,何與晉文之於子圉乎?”於是納後為夫人——《三國志·二主妃子傳》

所以,就時間上來說,恐怕劉備和孫尚香待在一起的時間只有半年多,這從時間推算上就可以得知,劉琦是在建安十四年(209年)病逝的,隨即劉備才得以結果劉琦的位置,而這一年已經是建安十五年,建安十六年劉備就離開荊州去了成都。

所以他們相處的時間是非常短的,加上又分開居住,恐怕還真的沒有同過房,即使同過房,估計次數也不多,因此才導致兩人沒有後代。


圍爐談史


劉備年老,孫尚香年少,倆人單從年齡就不般配所以沒有愛,完全的政治婚姻,還有在正事上並未記載孫權妹妹的名字 ,史秋稱之她為“孫夫人”

有一句話想必大家都聽過那就是“賠了夫人又折兵”這個夫人就是指的孫小妹,這個點子是東吳大都督周瑜出的,劉備新死了老婆,於是周瑜就想出了一條計策,假借聯姻之名將劉備騙到東吳。目的就是殺了他,俗話說擒賊先擒王,只要殺了劉備,蜀漢暫時就會大亂,那麼蜀國就會不戰而敗,東吳也就會少了一個敵人。這樣就可以全身心的對付曹操。



周瑜這一條看似天衣無縫的妙計,其實一開始早就被諸葛亮所識破,劉備來找諸葛亮商量,問問他要不要去東吳,諸葛亮斬釘截鐵地說要去,並且給劉備制定了一條很完美的破解計劃,劉備這才帶著趙雲高高興興的去了,劉備帶著保鏢,趙雲來到了東吳屬地,一來到目的地之後,他並沒有先去拜見孫權,而去去找了當地的名流~喬國老,這個喬國老不是別人,正是孫策和周瑜的老丈人,大喬小喬的父親。


找到喬國老之後,劉備把前因後果給他說了個明白,喬國老高高興興的去吳國太那裡道喜,吳國泰不是別人,正是孫尚香的母親,老夫人,老太后,吳國泰被這突如其來的喜事弄得一臉懵逼,帶到問清楚之後才知道是怎麼回事,她馬上怒氣衝衝的派把孫權叫來了,問這是怎麼回事?孫權告訴母親,這只是一條計策而已,吳國泰一聽來了個一哭二鬧三上吊,你怎麼能不顧你親密的名譽呢,他可是未出閣的黃花大閨女啊,孫權架不住母親的哭鬧,只好硬著頭皮答應下來。


這邊找了吳國太。那邊劉備又派趙雲去到街,上來了個張燈結綵,告訴全城的百姓,劉皇叔要迎娶孫小妹,這一下弄得滿城盡人皆知了,周瑜和孫權只能乾著急也無計可施,在吳國泰見到劉備之後,對他很是滿意,雖然劉備上了一些歲數,但是人長的儀表堂堂,身高七尺五寸(摺合現在1米78)吳國才一眼就相中了準女婿,孫尚香也沒有意見只好就這麼嫁了。

但是嫁歸嫁了,兩個人實在沒有感情基礎,再加上年齡實在是懸殊,孫尚香喜歡舞槍弄棒,劉備一看就害怕,一見到她就戰戰兢兢,別說有愛了

《三國志》法正傳記載:“初,孫權以妹妻先主,妹才捷剛猛,有諸兄之風,侍婢百餘人,皆親執刀侍立,先主每入,衷心常凜凜。”

此可見劉備對他沒有愛,只有害怕,孫夫人在蜀國待的時間不長,其兄就以母親為有病,為名將其叫回,回去的時候她想帶上阿斗,結果被張飛劫回以後再無音信。


據我分析,他們二人之所以沒有孩子,第一是因為年齡相差太大,劉備是一個50歲的知天命之人,而孫夫人不到20歲,第二,二人完全是政治婚姻,沒有愛,孫夫人武槍弄棒的劉備一看就害怕,哪裡還敢親近她,哪裡還會有肌膚之親。


佳寧說歷史


小說和電視劇的演繹有時真是會混淆真正的歷史,如按小說和電視劇的說法,劉備與孫尚香恩愛異常,那早晚會有小孩(當然這是歷史小說,情愛非主線,後文沒交代)。但在正史中,劉備與孫尚香是不可能有小孩的:

首先,劉備和孫尚香是政治婚姻,無感情可言。當時,孫劉聯合,打敗了曹操,劉備又用計佔得荊州,孫權懼怕劉備繼續東擴,因此,將妹妹嫁給他,以便穩住劉備,因此兩人是典型的政治婚姻。

其次,孫尚香可不是普通女人,史書載“妹才捷剛猛,有諸兄之風,侍婢百餘人,皆親執刀侍立,先主每入,衷心常凜凜。”孫尚香絕逼俠女本色,連侍女都全部帶刀,哪個男的也怕啊。所以後來,劉備乾脆單獨另建房屋給孫尚香居住,兩人有沒有夫妻生活都不一定,何來小孩。

最後,夫妻倆互相防備。劉備處處防備她,派趙雲監視她。孫尚香呢,逮著機會就想坑劉備一把,劉備入川的時候,孫尚香就想拐帶劉備兒子阿斗到東吳去,要是拐帶成功,那將來劉備要想攻打東吳就難免投鼠忌器,最後虧得趙雲攔了下來,不過孫尚香還是回了孃家,之後再無記載。

史上沒有記載劉備與孫尚香具體結婚和婚姻存續時間,如按赤壁之戰後劉備佔據荊州(208年)和劉備入川(211年)的時間算,他們婚姻只存續3年,正常的夫妻都不一定能造人成功,何況他們這種你防著我我防著你的政治婚姻,所以,他們是不可能有小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