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初年,山東人為什麼要闖關東?關東當時是什麼情況?

你好223161303


很多文獻把闖關東行為上升到了精神層面,其實就是窮的沒辦法、沒活路以後的無奈之舉。自古歷代政權就圍著土地轉磨,始終沒有脫離這個圈子,原因無非是沒有有效解決土地分配問題,你方唱罷我登場,無論造反前是什麼身份,最終還是皇帝成為了最大的地主,開國後,對功臣良將、王公貴族的分封賞賜多以土地行賞,列土封疆也不算鮮見,再經過若干年權貴們的侵佔,土地又成了要致命的問題。而中原文明從來都是農耕社會,以小農經濟為主,封建王廷的基本收入來源就是土地,相互依存卻又“相愛相殺”,比如明亡原因之一就是土地問題。

清朝走了明朝的老路,土地的過度集中造成大量世代務農的莊稼漢無田可種,無奈之下背鄉離井的闖關東,而民國初年開始的闖關東,其實一直持續了將近40年,直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期間遷徙人群多以山東人為主,這與山東的特殊情況有關。

民國年間山東的土地耕種面積是一億畝,但是人口也有三千多萬,平均耕地是有3畝左右,還有一個不可忽略的現象,百分之十的地主佔據了百分之七十的土地,這樣一來,所謂“人均”就毫無疑義了,更何況即便平均也很難維持生存,而到了解放前的兩三年,土地情況再次惡化,某些地方,地主階級加富農階層佔兩成人口,卻佔據了百分之九十八的土地。

後來的大災荒和戰亂造成山東六成的平民直接闖關東,而這僅僅是一個小高潮,到了張宗昌盤踞時期,連年的大災荒外加胡亂加稅攤派,人口又遷徙了一部分,又到了日本人佔領時期,日本人的三光政策、漢奸、水災、旱災、蝗災,加在一起,很多地方已經成了無人區,短短几十年,共逃亡關外1800萬人,而迎接這些人口的自然是東北地區。

東北地區土地肥沃,雖古代稍顯偏僻,但是隨著工業文明的到來,變成了聚寶盆般的存在,農業優勢只是其中之一,森林資源,煤炭、鐵等資源也極其豐富,張學良淪為喪家之犬後,日本人佔據東北地區,並將這裡當做自己侵略中國的軍事基地,工商業發展極其迅速,而這又需要更多的人口來解決勞動力不足的情況,這就為山東、河南、河北的遷徙人口提供了工作機會和生存條件。

創造了工作機會就能很好的生存麼?顯然不是。作為受壓迫階層,很多人闖關東後過著還不如家鄉的生活,那個時代可不是朱明開國時期,隨便找個荒地就能種,朝廷還有優撫政策,東北地區的良田一樣被地主把控,交了租子以後,一樣一樣的很難苟活,而上文提到的礦業,林業等相關工作,他們的掌控者也無非是行業不同的“地主”而已,在這些壟斷階層的壓榨下,很多人不甘壓迫,或者覺得還不如自己的山東老家,所以選擇了迴流。

而最大的迴流原因是解放區的不斷擴大,還是以山東為例,隨著打土豪,分田地的進行,收到同鄉消息的人民踴躍迴歸家鄉,這裡有自己夢寐以求的土地,各種耕種資源被政府合理分配,這樣一來不但農民回鄉後有了穩定的生活,也為解放區的農業經濟繁榮做出了巨大貢獻。


古今通史


我是山東煙臺人,我給你說一下膠東人為啥闖關東吧。

膠東人闖關東一般有兩條路,一條是海路,從煙臺可以直接到大連;一條則是走陸路,沿著渤海灣轉一圈,到達東北。

走海路的一般到達遼寧就停了,走陸路的還會走的更往北。如今的大連、營口一帶的方言跟膠東一帶的方言很像。走海路有危險,而且需要船票,對很多膠東人來說,都選擇了一路做點手藝活,半乾活,半走路的到了關東。別問我為什麼知道的,因為我的祖先就這麼走過。

至於為什麼闖關東,就一個字:窮。膠東半島是典型的丘陵地帶,糧食產量低。另外,在那個時候中國的海上貿易不發達,無法以海謀生。在這種情況下,整個膠東半島就是窮,就是吃不飽。為了生計,為了活路就只能去外闖蕩。

河南、山西遭災了,後走西口。我們山東人就是闖關東,因為東北是黑土地,人少地多,去了之後,即使沒有大富大貴,但最起碼不至於餓死。這都是被逼出來的,安土重遷的中國人,如果不是迫於生計,是不會輕易離開自己的故鄉。

除了以上實際的問題以外,還與一個神話故事有關。傳說黑龍江的龍,出自山東。這條龍專門保佑山東人,這或許也是一個重要的理由吧。

闖關東是艱辛的,很多人一去不復返。

不過,現在有些變化,現在很多之前闖關東的膠東人開始迴流了。這也是時代背景下的變革吧。


東東歷史


東北的資源稟賦能夠解決山東人的基本生存矛盾


前鋒讀史


我是遼寧營口人,今年57歲,老家山東省登州府萊陽縣,順治八年,我老祖宗在營口當兵,是個小官,感覺營口很不錯,就把家屬接來了。當時登州府管到營口,加上山東,河北,河南生活很艱難,很多人吃了上頓沒下頓。我身邊的朋友,鄰居祖上大部分都是來自於膠東半島,很少有魯西南和河北河南人。記得我小時候(1969至1979住農村),每當碰到山東討飯的,我爸爸不但要給吃的,還邀請上桌一起吃飯,雖然那時候吃的很簡單,爸爸總是說:這是老家的人,雖然他們有時也會去偷竊,我們也不怪罪。回頭再看看青島人?不但排擠東北人,吃了事還嫁禍東北人,說他們是白眼狼一點都不過份。


酒簍子


關東能讓內地活不下去的貧苦農民活下去,絕大部分闖關東的人其實目的都是為了活下去,而東北作為世界三大黑土帶之一是中國土地最肥沃、資源豐富的地區之一。由於寒冷的氣候和清朝統治的封鎖,這片豐富肥沃的土地上人口十分稀少。再加上與華北地區臨近,關東地區自然成為山東等華北百姓的最好遷徒之地


小有歷史


當年山東人闖關東。是因為當時山東督軍是張宗昌。張無惡不作。收刮民脂民膏。當時的人頭稅就是張提出來的。東北當時是在張作霖統治下。百姓生活很好。據說當時一毛錢能吃一碗餃子。所以。大多數山東人都奔東北來。


熊大湧


闖關東!當時東北地大物博,但人口極其稀少!部分歐洲人和蘇聯人在東北居住!

除了闖關東還有逃戰荒的,逃戰亂的和逃饑荒的全國各省各地的人!所以說東北尤其是黑龍江省是全國各地的人聚集成的河北和山東比例多些!


微服私訪1982


東北地廣人稀倭瓜土豆可以吃飽飯


君子蘭168411877


建議去看電視劇《闖關東》,說的挺清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