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前,若不是這位中國人的一封信,日本東京已成一片火海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最近在網絡上,這句印製於日本援華貨物上的話可謂是讓人心中一暖,有人說,在災難面前,人類才會真正團結起來,日本友人這次的行為的確是值得所有人點個贊。而在二戰結束前,一位中國人的一封信,也同樣是基於人類天性的悲憫,從美國人的手下救下了千萬日本人。

75年前,若不是這位中國人的一封信,日本東京已成一片火海


這位中國人的名字叫做梁思成,或許很多人聽到這個名字,想到的都會是民國奇女林徽因和徐志摩梁思成這三人之間的複雜感情。“沉默是今晚的康橋。”這句名句被後人認為是徐志摩寫給林徽因最動人的情詩。雖然林徽因對待徐志摩究竟是否有情直到今天已經無人可知,可這依舊不妨礙人們質疑,相比于徐志摩,梁思成配得上林徽因這位民國才女嗎?

75年前,若不是這位中國人的一封信,日本東京已成一片火海


其實,梁思成同樣是一位傑出的青年才俊,只不過其所從事的領域相比于徐志摩這樣的詩人,缺乏了幾分浪漫,公眾因此對此也少了幾分好奇心罷了。此人是一位著名的建築家,而在那個動亂的時代,他一直致力於古代建築的保護和研究。雖然梁思成林徽因居住在美國,卻一直關注著中日之間的戰鬥。

在抗日戰爭接近尾聲之時,梁思成人在美國,心卻時時刻刻牽在中國的同胞身上。而這時候,梁思成也聽說了美國政府準備對日本動用原子彈的事情。

75年前,若不是這位中國人的一封信,日本東京已成一片火海


在珍珠港事變之後,美國便一改過去對法西斯勢力的中立態度,美國人在這次受偷襲以後全民抗戰情緒高漲,戰爭如火如荼的進行,日本人也是節節敗退。可是,就算日本已經明知自己不會是戰爭的勝利者,在法西斯思想的作用下,整個日本依舊是戰爭情緒不滅。美國為了早日結束這一場戰爭,不得不動用了原子彈逼迫日本天皇投降。

愛因斯坦在發明原子彈之前,從沒有想過自己的研究會為人類帶來這樣的災難,在第一顆原子彈降落後,全世界的人都感到了極大的危機感,倘若這樣的武器不經過遏制,整個世界都會因此而毀滅。愛因斯坦和各領域頂尖科學家聯名,簽訂了反原子彈的協定。

75年前,若不是這位中國人的一封信,日本東京已成一片火海


在美國定下了轟炸東京的計劃後,梁思成得知後卻馬上寫了一封信給美國政府,希望更換目標,而不是選擇日本首都的東京城。

梁思成為何要請求日本政府更換目標呢?其實有背後兩點理由,首先第一條原因是當時的日本整個國家被法西斯洗腦,倘若日本東京被轟炸後,天皇去世或者是東京淪落,對日本來說都是奇恥大辱,整個日本反而會戰死到最後一個人。

第二點則是東京是日本的政治文化中心,其背後有巨大的文化價值,身為一個建築學家,梁思成不能坐視這樣的淪落髮生。

75年前,若不是這位中國人的一封信,日本東京已成一片火海


文章開頭提到的名句後兩句是“寄諸佛子,共結來緣。”千年前的鑑真和尚感召於此言,不遠萬里,穿山過海,來到了大洋彼岸的中國求得經書,並且留下了中日友誼的種子。可滄海桑田,時間跳轉到百年前,日本帝國主義抬頭,忘卻了和平和友誼的來之不易,中華大地因此遭受的劫難是所有中國人心中的痛。

我們不應該忘卻日本侵略的苦痛,可我們也不應該忘記千年前中日之間的歷史友誼,我們更應該關注的,則是中日兩國和平共處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