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克-25和圖-128截擊機的性能如何?

迷彩情


上世紀50年代冷戰開啟之後,美蘇兩大國發展出大量先進的遠程戰略轟炸機配套核彈作為主要威懾手段,由於戰略轟炸機從螺旋槳進入噴氣式時代。大航程、高速度、大載彈成為標配,對於飛的又高又快的轟炸機以當時的防空手段壓力很大,很顯然以地制空不大現實。於是掛載大威力遠程制空武器、大功率雷達的專用全天候截擊機誕生了,將對手消滅於半路,打了就跑成了截擊機唯一的目標。

不過雅克-25和圖-128兩款機型定位有點差異,前者體量較小屬於戰術截擊型,後者體積大航程遠可以在蘇聯廣袤的荒原上四處巡獵。

雅科夫設計局響應軍方號召,研製出雅克-25“手電筒”截擊機,該機1952年首飛,1954年正式服役。由於截擊性質的要求必須裝備一個大雷達,於是一個大腦袋版雅克-25就此出現,這也是蘇聯第一款裝了雷達的全天候噴氣式戰鬥機。

雅克-25是一款雙座截擊型,最大飛行速度1090千米/小時、最大升限14000米、最大航程2730公里。由於裝備了大功率雷達以及遠程空空導彈,可以執行全天候截擊任務,同樣開創了蘇聯遠程截的先河。

圖-128作戰定位有所不同,由於蘇聯飽受西方高空高速偵察機、遠程戰略轟炸機的侵擾,雖然在部署了大量先進戰鬥機和防空導彈外有所好轉。但蘇聯國土面積太大特別是西伯利亞、遠東、極北等區域都是人煙稀少,不可能大量部署防空力量,因此需要一款航程更大威力更強的巡獵截擊機。

作戰模式就是在空中四處巡弋,彌補荒原大地上嚴重匱乏的防空系統所帶來的漏洞,然後找到敵方大型轟炸機之後。飛速趕到所裝備的R-4射程之內,一次齊射4枚空空導彈打了就跑。

1963年服役的圖-128最大起飛重量43000千克,最大飛行速度1920千米/小時,實用升限15600米,航程2565千米。


河東三叔


20世紀50年代,北約引入新的核武器運載工具,包括能夠攜帶熱核炸彈的戰略噴氣式飛機和攜帶核彈頭的遠程巡航導彈。此時的蘇聯彷彿籠罩在敵人的核武器下,蘇聯被迫採取措施裝備防空武器,以消除威脅。第一批部署的S-25和S-75防空導彈射程和機動性有限。於是蘇聯防空軍提出,要研製和裝備一種全所未有的全天候截擊機,航程遠,速度快,配備自動火控系統、大功率雷達和遠程空空導彈,由防空自動化指揮引導系統將神經一樣將各個武器系統連接為一個整體,在遼闊的國土上進行防空截擊作戰,其實就是一架帶雷達的遠程地空導彈發射架。
於是,蘇聯特色的攔截機遠程打擊體系應運而生,它由載彈飛機,重型空空導彈,大功率雷達,機載和地面無線電指揮和導航系統組成。重型截擊機的射程更遠,速度更快,航程更長,同時幾架飛機可以組成雷達陣列,滿足廣域空間的作戰要求。蘇聯雅科夫列夫設計局以此指導思想,首先研製出雅克-25截擊機。
1951年夏天,蘇聯雅科夫列夫設計局開始研製雙座截擊機,改機裝備前所未有的強大武器和設備,用於搜索,探測和摧毀敵機。1952年6月19日原型機首次試飛,1954年進入蘇軍服役,一直生產到1958年停產時共生產了480架。1955年7月,雅克-25首次在莫斯科圖什諾機場舉行的航展上公開露面,把北約震驚的外焦裡嫩,獲得了“手電筒”的北約代號。雅克-25開創了蘇聯遠程截擊機家族的先河,是世界第一架裝備了遠程雷達和空空導彈的全天候噴氣式截擊機。此時全世界其他國家都還沒有雅克-25這樣系統完備、火力強大的截擊機。
雅克-25截擊機安裝兩臺AM-5發動機,推力為2600公斤。機組人員為兩人,包括駕駛員和雷達武器操作員,配備RP-1“祖母綠”大功率雷達瞄準器。機長16.2米,高度4.4米,翼展12.4米。最大起飛重量9450公斤,最高時速1090公里,實際升限14500米,航程達2700公里,武器裝備為兩門37毫米航炮。
雅克-25系列的變型機很多,其中雅克-25K裝備現代雷達和空空導彈;雅克-25M擁有新的機載電子設備和雷達系統,改裝了RP-6“獵鷹”雷達;雅克-25R和雅克-25RV用於執行高空偵察任務。雅克-25截擊機一直服役到1967年,雅克-25截擊機的出現標誌蘇聯防空系統的新發展。
除了雅克-25,還有圖-128雙座重型截擊機,它起源於中途下馬的圖-98轟炸機,由蘇聯圖波列夫設計局研製,是世界上服役的最大的截擊機。直到20世紀80年代末,這些噴氣式截擊機一直是蘇聯防空部隊的基礎,覆蓋西伯利亞和遠東的廣大地區。與圖-98轟炸機相比,圖-128採用了大功率的對空機載雷達,目標探測範圍變大,配備了遠程空空導彈。
圖-128長30.06米,高度7.15米,翼展17.53米,最大飛行重量43700千克。動力裝置包括兩臺AL-7F2渦輪發動機,推力10100公斤。最高時速為1910公里,實際升限為15600米,航程為2665公里。武器裝備空空導彈,兩枚雷達制導的R-4R遠程空空導彈和兩枚紅外製導的R-4T遠程空空導彈。該系列導彈是蘇聯的第一代遠距空空導彈,採用半主動雷達制導體制,最大有效射程達到40公里,其53公斤的巨大戰鬥部,單發就能轟爆B-52轟炸機。配備兩種不同制導體制的導彈,可以極大地增加攔截作戰的成功率。
圖-128其實就是一部空中導彈發射平臺,蘇聯國防空軍僅僅賦予它一個戰術:在上百公里外發現美國的B-52轟炸機,然後加速飛行,在50公里外一口氣發射4枚空空導彈,然後立即撤退,絕不戀戰。圖-128主要與圖-126預警機協同使用,在預警機的指揮下作戰,主要任務是攔截美軍的B-52轟炸機。此外,蘇聯還裝備了少量該型的雙座教練機,代號為圖-128U。
經升級的圖-128M截擊機,配備“龍捲風”型I波段雷達,搜索距離200公里,跟蹤距離80公里,具有更強的攔截低空目標的能力,而圖-128B則改裝為前線轟炸機。圖-128截擊機一共裝備了六個防空集團軍,一直服役到1980年代中期(此後是蘇-15和米格31截擊機的輝煌時代),圖-128長期警戒著北極方向襲來的B-52同溫層堡壘轟炸機,防止它們對著蘇聯大城市和核導彈基地先發制人。。這些截擊機都是蘇聯國土防空的重器,兢兢業業的保衛著蘇聯領空,從沒讓人失望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