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學說道(六十四)求真 道者 合道 無我 民心……


太學說道(六十四)求真 道者 合道 無我 民心……


(1)說話摻假語言失去自然含義,做人摻假人生失去自然價值。老子說道只法自然,只代表和反映事物的本來面目,絕不法一切私假虛飾。有道之人法自然,按客觀規律做人做事;無道之人法自我,按私利之需做人做事。歷史事實證明一切成功最終都屬於有道之人。

太學說道(六十四)求真 道者 合道 無我 民心……


(2)道是人生之重,人生之根,人生之君。道,性自然,喜寧靜。道者,情不為外物所牽,心不為外物所累。道者視道為須臾不可離的人生輜重,其所思所言所行絕不離道。道者處富貴之位恬淡超然,看功名聲色猶如負擔。道性之本重之又重,能制輕薄之狂,道性之君靜之又靜,能制嗜慾之躁。

太學說道(六十四)求真 道者 合道 無我 民心……


(3)作戰的勝利保障是糧草輜重,人生的成功保障是合道之德,心身不離道,做事不離德,內心有底氣。老子認為,視道為人生輜重,終日行不離道的是聖人。握重權“燕處超然”的人,可做“萬乘之主”。

太學說道(六十四)求真 道者 合道 無我 民心……


(4)“我將無我,不負人民”,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高超境界和博大胸懷。這種境界和胸懷植根於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沃土。由此想到老子“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的千古名言,後其身、外其身的無我無私情懷,是成就偉大事業的保證。置身名利後,風範領人先,甘居人下,境界必高。

太學說道(六十四)求真 道者 合道 無我 民心……


(5)老子教我們“以百姓心為心”。只有無私無我的領導人,才能以百姓之心為心,以百姓之願為願。百姓所思所想是他們所思所想,百姓所喜所厭是他們所喜所厭,百姓的期盼是他們的期盼,百姓的幸福是他們的追求。

太學說道(六十四)求真 道者 合道 無我 民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