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徐坤的粉丝“撕番位”,说到底还是骨子里没有“安全感”

“明争暗斗”历来是娱乐圈中的常见戏码。

今日情同姐妹,明日互相开撕;昔日为好兄弟两肋插刀,明天插兄弟两刀的事情,比比皆是。

年轻艺人,拼命往上爬;资深前辈,辛苦守住劳苦打下的事业江山。你不让我,我不避你。

于是,就有了“番位”之争。

所谓“番位”原指演员在海报或电影中的排位顺序。在普通人眼里,排位如何本是无关紧要的事情。

可这“番位”放到明星身上,就成了人气、流量、名望等诸多方面的“争斗”。

蔡徐坤的粉丝“撕番位”,说到底还是骨子里没有“安全感”

前有“芭莎慈善夜”张韶涵误站C位,被喷成“筛子”;后有《小小的心愿》电影海报,彭昱畅排位不符,引粉丝狂怼剧组。

所以,千万别小看了站位的问题,搞不好就会引起轩然大波。

随着综艺节目《青春有你2》的亮相,前有网红选手参选引争议,后又曝出蔡徐坤粉丝怼节目组蹭蔡徐坤人气和流量。

蔡徐坤以顶流之姿问鼎“青春制作人”,海报C位却保不住,与Lisa平番,粉丝们这哪能受得了。

ikun(蔡徐坤粉丝团名称)强势维权,势要为偶像讨回公道,呼吁节目组修改海报。

蔡徐坤的粉丝“撕番位”,说到底还是骨子里没有“安全感”

娱乐圈有一条隐形规律:谁越红,谁越招黑。

说到现在娱乐圈里的“招黑体”,蔡徐坤一定榜上有名。

“黑红”并存,招黑无数。自出道伊始,蔡徐坤的演艺道路,始终夹杂着非议。

蔡徐坤的粉丝“撕番位”,说到底还是骨子里没有“安全感”

“海报C位”的维权斗争,已经不是ikun们第一次“护犊”行为了。

此前蔡徐坤发博称“染个黑发当700万福利怎么样”。

蔡徐坤的粉丝“撕番位”,说到底还是骨子里没有“安全感”

对于粉丝来说是相当幸福的事情,但当路人发出不同声音后,得到的结果是什么?

蔡徐坤的粉丝“撕番位”,说到底还是骨子里没有“安全感”

疯狂的粉丝不但人肉网友的个人信息,还质问学校为何会有如此素质的学生。

人肉、辱骂、质问……这就是疯狂粉丝们的“素质”。

蔡徐坤的粉丝“撕番位”,说到底还是骨子里没有“安全感”

殊不知,粉丝们对偶像的激烈的爱,除了为偶像招黑,让偶像被粉丝的不理智行为背锅外,丝毫没有任何积极作用。

看看被推上风口浪尖的肖战,如今的状况,不可说是拜粉丝疯狂而不理智的爱所连累。分明与自己无关,可是仍要为粉丝的行为买单。

“溺爱式宠偶像”已经倒下了一个顶流肖战,粉丝们就千万别再让蔡徐坤重蹈覆辙了。

蔡徐坤的粉丝“撕番位”,说到底还是骨子里没有“安全感”

为何明明一件小事,在粉丝的催化下却成了蔡徐坤的又一个“黑点”。这源于粉丝没有“不安全感”。

常言道:“一个人越缺乏什么,就越要彰显什么”。

在海报番位的争议中,ikun高喊维权,用声嘶力竭的动作,掩饰心虚。

蔡徐坤的粉丝“撕番位”,说到底还是骨子里没有“安全感”

没有出色的作品是原罪。

世间万物都是相互联系,互有牵连。在错综复杂的娱乐圈中,更是如此。

蔡徐坤自出道以来,确无亮眼的出圈代表作。之前凭借一首全英文歌,获得“华语金曲奖”也引来极大争议。

蔡徐坤的粉丝“撕番位”,说到底还是骨子里没有“安全感”

他的作品无论从传唱度,还是歌曲内涵来讲,都是“粉丝专属”的定制作品。过多电音修饰的live表演,更是为人诟病。

粉丝追捧,路人无人知晓,口碑两极分化。这些既定事实,蔡徐坤和ikun难道不自知?

ikun们自然也是清楚但凡与蔡徐坤扯上的新闻,这些“黑点”会被重复提及。倒不如“先下手为强”,占得先机,抢占舆论制高点,反客为主。

蔡徐坤的粉丝“撕番位”,说到底还是骨子里没有“安全感”

只是这波“神操作”,殊不知,只是再一次刷低了蔡徐坤的路人缘。

所以说,过硬的作品,才是蔡徐坤维持顶流位置的核心竞争力。

一群没有扎实基础和优秀实力的明星,占据着热搜。簇拥者们不允许旁人有丝毫诋毁,对的是对的,错的也得是对的。

“洗脑式”崇拜,让人失去分辨事物对错、真伪的能力。

严重的说,现在的舆论风向已然是变了,甚至向着病态的方向发展。

所有言论发展方向受粉丝情绪左右,偶像们“神”一样的地位,不容有失。

在这种“溺爱式”的粉丝关爱下,明星失了分寸和方向,粉丝们倒是多了干涉舆论的能力。

蔡徐坤的粉丝“撕番位”,说到底还是骨子里没有“安全感”

在这个相对封闭的“娱乐圈”里,凡是贴上“偶像”标签的明星,都积攒了一定的粉丝基础,出圈也只是早晚问题。

也正是因为新老顶流的更迭交替速度,远超从前。是做恒星还是流星,由不得偶像自己说了算,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粉丝们的爱就像是六月的天气——说变就变。顶流们千万别高估了自己的魅力,也别低估了粉丝“移情别恋”的速度。

因公开恋情掉粉80万的鹿晗为例,2017年商业价值名列前茅,到了2018年已经跌出前五,排名第十。

蔡徐坤的粉丝“撕番位”,说到底还是骨子里没有“安全感”

从以李易峰、杨洋、鹿晗、吴亦凡的“流量四大天王”,再到后来的邓伦、朱一龙,直至现如今的顶流肖战、李现、王一博。

一个艺人的话题持久度越来越低,粉丝“跳台”频率反而越来越高。因为一部剧、一个节目爆红的明星数不胜数,奈何昙花一现的态势却比比皆是。

这几年,我们见证了顶流的坚挺,也目睹了转瞬即逝的陨落。

明星们在担心自己随时被取代,粉丝们同样如履薄冰。双方内心的“不安全感”被无限放大。

有人渐渐糊掉,就有人日益升起,继续继承“顶流”的title。

正因如此,ikun对《青春有你2》节目组发起的“攻击”,将蔡徐坤海报C位事件推上热搜,却恰恰印证了他们心中的不安。

为了稳固蔡徐坤的顶流地位,必须时刻制造话题热点和看点。要把大众的视线牢牢绑定在蔡徐坤身上,即便是负面的,至少还有讨论度。

这倒让人想起一句话:被人利用并不可怕,至少证明了你还有可被利用的价值。

现在想来,联系到ikun们的种种作为,与这句话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蔡徐坤的粉丝“撕番位”,说到底还是骨子里没有“安全感”

娱乐圈本就是瞬息万变,前一秒万人追捧,后一秒消失殆尽。这不是玩笑,而是事实真相。

虽说舆论走向总是为粉丝左右,但大体来看,娱乐大环境风向变更已成定局。

偶像明星再不如从前那般吃香,危机四伏的环境中,粉丝们更是胆战心惊。生怕一个不小心,“战火”就会烧到自家偶像身上。

在双面夹击的境况下,粉丝更是要不遗余力的抓住机会,捍卫偶像权益,不容有失。

节目组欲借助蔡徐坤名气,先声夺人,给《青春有你2》再添一把柴火,炒热话题,带波热搜。

ikun们自认以蔡徐坤时至今日的娱乐圈地位,受到如此不公平待遇,实属不能接受。

蔡徐坤的粉丝“撕番位”,说到底还是骨子里没有“安全感”

不过要论到在娱乐圈的地位、资历和影响力,一旁已出道将近20年的Ella,似乎更有话语权。

难怪《青春有你2》导演朋友圈曝光后,暗指粉丝手撕节目组纯属“无理取闹”。

蔡徐坤的粉丝“撕番位”,说到底还是骨子里没有“安全感”

当然更多的ikun们愤怒的聚焦点在于,同样作为“全民制作人”,在之前的节目中,为何张艺兴稳稳占据海报C位。到了蔡徐坤这里,就被区别对待?

如此显而易见的不公平,难道不应当为蔡徐坤讨要说法吗?

蔡徐坤的粉丝“撕番位”,说到底还是骨子里没有“安全感”

诚实的讲,无论从娱乐圈经历,还是音乐、影视作品,亦或是个人实力、外界风评。蔡徐坤跟张艺兴之间的差距,大家心知肚明。

如若非要强行对比,恐最后只能落得让蔡徐坤更加难堪。

顶流需要曝光度,但凡事要量力而行,过犹不及。过度营销之下,只会遭人反感。

“理智追星”从来不是一句空口号,顶流每分每秒本就如履薄冰,粉丝们不能成为助力,至少不要扯偶像的后腿。

“溺爱式”的支持,顶流真的承受不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