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孫孫論人微言輕


令狐孫孫論人微言輕

中國人的名字姓在前名在後,可以說先有姓後有名,顯示出對家庭家族的認同感。這種認同感要遠遠超越對國家的認同感,與我們所熟聽的先有國後有家是存在衝突的,更有甚者,提出了先有公司後有員工的觀點,好像員工是公司生的。

很多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首先信仰不一定是什麼好事,歐洲在地理上長期四分五裂,歷史上也基本沒有過大一統時期。雖然被基督教一統天下,但基督教也不是鐵板一塊,又下分為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和印度的種姓制度一樣往下還有無數的細分,每個細分的上帝都不一致。

基督教又是唯一教,並不寬容,就是隻承認一個上帝,而且必須承認,各派別之間的鬥爭是不斷的。比較典型的宗教戰爭,如持續200餘年的十字軍東征,十字架是基督教的象徵,東征穆斯林國家。還有中東戰爭,阿拉伯國家與猶太國家以色列之間的宗教戰爭,以色列在一個四戰之地建國,在美國的支持下,多次狠狠的錘了周邊的阿拉伯國家,也是一個奇蹟。

其次中國人也並非沒有信仰,當然不是佛教,佛教有八戒之說,寺廟裡的和尚都做不到,別說普羅大眾了,一年逛一趟廟會不叫信佛。中國人的信仰是祖先,大多數中國家庭逢年過節都要祭拜祖先,祖墳也必看風水,相關的活動都是非常隆重的。

根據《葬書》的理論,人是有氣的,父母孩子之間的氣是相通的,無論多遠都可以感應到,像量子糾纏一樣難以理解。根據這個理論,如果祖先在下面過不好,子孫後代在上面也別想好,什麼樣的墓穴是好的呢,就是藏風得水的地方。

迴歸主題,兒孫作為一個概念出現發生在農業社會以後,顧名思義,農業社會是以農業生產為主的社會。農業社會之前是採集者社會,採集者社會主要以狩獵和採集野生菜果為生。男人打獵女人採集,為什麼不叫打獵者社會,因為女人採集的食物往往多於男人打獵獲取的食物,那個時候也不存在男尊女卑。

男尊女卑是在農業社會出現的,人微言輕,一個人在組織裡起的作用越小就越被輕視。農業社會里,需要使用耕畜、修築灌溉設施、運送糧食,這些活女人是不擅長的。而且,農業社會導致糧食劇增,女人開始生養更多的孩子,就要花更多的時間照顧家庭,男人因此更進一步壟斷了行政、外交權利,女人就更受輕視了。

採集者社會為什麼沒有出現兒孫的概念呢,當時的男人根本不在乎誰是自己的後代,男女之間也沒有一對一之說。生了孩子就放一塊養,因為食物太少,孩子養活的概率本身也很小,自己都吃不飽,還有什麼心思管哪個是自己的孩子,知道了不是更心痛嗎?

一個女人在一段時間內也只能養活一個孩子,所以在第一個孩子還需要照顧之前,生的其他孩子很可能會被殺掉。在嚴重缺乏食物的時期,老人、病人和孩子也會被殺掉,這是種族延續的需要。

農業社會來臨之後,糧食劇增,可以養活的人多了,人口大增,有了盈餘,盈餘就是私有財產。大家才開始想把私有財產留給自己的親生兒子,就開始出現兒孫的概念。這個時候,女人就必須對男人保持忠貞了,因為男人逛妓院對後代的辯識不會有什麼影響,而女人一旦去外面玩耍,後代的真偽就無法辨別了。

鑑於此,古代社會出現了青樓妓院,出現了一夫多妻(妾),對通姦者直接除以死刑,開始給女人立貞節牌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