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永久居留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為何反響劇烈?

  近幾日,《外國人永久居留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發佈,引起網友強烈關注。很多人不明覺厲,為何一個徵求意見稿能夠引起這麼多反對的聲音?本文就針對改條例進行闡述,自己的觀點,僅供閱讀。


《外國人永久居留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為何反響劇烈?


  一、永久居留門檻降低,其主要目的:引進高端人才

  外國人永久居留權被稱之為中國的“綠卡”,其實在之前我國對於永久拘留是很嚴格的,拿到所謂的“綠卡”是非常困難的。但是為何本次管理條例意見稿將門檻放的如此低?重要的原因就是,人才流失嚴重。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個國家的人才交流都是頻繁的,特別是進入21世界,中國的高速發展,為外國高端人才提供了更有利的發展平臺,但是他們在國內沒有相應的社會福利,特別是子女教育等,就因此留不住人才,那麼本意見稿著重點就是為了引進人才。

  外國人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在各個領域有傑出貢獻的外國人,可以申請永久拘留資格,從條例多處出現了“高端人員”等相關詞彙,說明其立法的目的就是為了緩解人才流失。

  二、申請門檻到底有多低?其實也不低

  申請條件:一類是為社會主義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一類是政府引進高端人才的計劃所規定的;一類是至少工作滿3年以上並且實際居留不少於1年至4年不等的,對於工資水平也有要求;一類是通過在國內投資超過一定投資數的;最後就是通過親屬的關係達到一定年限可申請。

  總結起來就是通過幾種方式取得永久居住的權利,包括了傑出人才、政府推薦引進人才、長期工作以及親屬關係。這麼看來其實門檻也不是很低,而且需要同時滿足幾個條件才能夠獲得永久居留權。

  三、為何引起網友的討論

  1、超國民待遇在做怪,其實一直以來我國都是海納百川的國度,歷史就不追溯了,對待外國都是友好的交流,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但是在近代由於受到了侵擾,加之現有的社會案例反映,確實存在外國人在國內的待遇比國民更好,有人稱之為“洋大人”但是筆者認為還是少數的。其實大家也不必擔心門檻低,一旦存在很大外國人永久定居國內,那麼這些人的待遇不可能都“超國民”,那超國民待遇還有何存在的現實意義?目前能做的就是,無論是本國居民還是外國居民都一視同仁。

  2、資源的爭奪戰。這是一場資源的爭奪的思考。本身國內就業問題以及教育問題就比較緊張,網友擔心一旦全面開房永久居住權利,那麼這些人會分掉我們原本就不多的部分資源,給我們造成損害。比如外國人在國內購房、外國人在國內就業,甚至是外國人子女在國內受教育等等,都是涉及到國民資源的大問題,因此難免會受到關注。

  3、雙國籍問題。國內是絕對的反對雙國籍的。但是如果一旦該條例實施,很多網友認為其就是相當於承認“雙國籍”,在此筆者只說區別很大,其它有興趣的可以查詢相關的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