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為先,孝順老人就一定要事事順從嗎?

清水彎彎hrp


俗話說的好:“百善孝為先”。孝,一個簡簡單單的字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從一個嬰兒呱呱墜地的那一刻,我們的父母就要為我們操勞了,他們日夜不停,無時無刻地守護著我們。如今,他們的雙鬢已經斑白,我們更應該從現在開始用心去關心、愛護,孝順我們的父母。

時至今日,我們以為文明的觀念,使得‘孝’這個文明傳統已經倍加深入人心。可是我卻要說“不”。其實,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還存在著不孝之人。我曾經讀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對夫妻,他們的父親老了,吃飯時,不是把菜弄掉就是把碗打碎,他們很嫌棄他,就拿一個木碗給他,到吃飯時把他趕到小黑屋裡,這個父親每天只能在小黑屋裡默默的流著眼淚。

後來,這對夫妻有了孩子。一天,吃完飯後,孩子對媽媽要了錢,說是要到集市上買小木碗,媽媽問他要買木碗幹什麼?兒子義正言辭地說:“等你們老了以後,給你們到黑屋子裡吃飯呀!”這對夫妻聽了,馬上把父親從黑屋子裡接出來,好好的侍奉他。是啊,這對夫妻開始沒有想過,自己也有老的那一天,就把父親趕出去,這是多麼不孝啊!直到這個孩子的一席話語,他們才意識到錯誤,都說父母是孩子的榜樣。你不孝父母,必有孩子不孝你。父母是給我們生命的恩人,我們有責任義不容辭地照顧他們。如果不盡人情地去孝順父母,那麼這跟禽畜有什麼區別呢?

古時的孔融從小就知道要把大的梨讓給弟弟妹妹和哥哥姐姐,自己卻吃最小的。要知道,從小就孝順是一種美德。仔細回想:夏天那一盤甘爽的西瓜,冬天那一碗溫熱的湯麵,學習時那一句溫馨的提示……父母總是在暗處默默地做我們成長的基石,卻從不會抱怨苦和累。父母給了我生命,撫養我長大,這份重於泰山的養育之恩我們究竟該如何報答呢?是要做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還是要做個舉世聞名的偉人?不,這些都不需要,我們只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就可以讓父母為我們的孝順之心而感動,會讓父母心中湧起很大的波瀾。如:幫父母捶捶背,在父母勞累之餘的一杯溫開水,幫父母洗洗腳,認真學習……這些事足以讓父母感受到愛,這就是我們對他們最好的回報!孝不能等待,不要等到父母都白髮蒼蒼了再報答。孝,就如同冬日裡暖心的熱茶,如同沙漠裡的一滴水。那麼平凡卻又是那麼的必須。讓我們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傳承我國幾千年來的孝道文化,讓孝道之花在我心中永遠綻放!


觸動de心絃


大叔是一個70年代的老知識分子,他和嬸嬸都是70年代的大學生。他們老兩口在我們企業裡德高望重,而且還都是中層領導退下來了。人們看著他倆每天手牽著手在夕陽的暮色當中散步的時候都很羨慕他。可是我大叔和大嬸兒的工資也是很高的。但是他們自己來講卻從來感覺到錢是不夠花的。為什麼?那是因為他們養的那個兒子確實是不爭氣。小時候就經常逃學惹禍,也不想學習,長大了以後吊兒郎當也沒有啥正經工作,在父母們金錢的幫助下,總算是成家立業。可結了婚,人家老婆也看不慣他這出就把孩子丟給了他兩個人離婚了。現在我這弟弟每天都是吃住在父母家裡,沒錢就拿著父母的卡去銀行取退休金。我想說這樣的兒女哪有孝心的存在,內心哪能體會的到父母的辛苦和心酸。

我還有一個親屬,為人是很孝道,熱情真誠。自己誰也沒告訴就把工作辭了,而是留在家裡陪著80歲的老父親。用他的話說,爸爸再有幾年可能就離開了這個人,是我不想讓這幾年父親的情感得不到兒女的孝順而悲傷。所以他天天陪著80歲的老父親,手中的積蓄也花沒了,有的時候錢不夠花就得管自己的老爸要。弄得身邊的兄弟姐妹都對她有意見,她卻說我能把工作都辭掉照顧父親,我是最孝順的了。其實我和他的兄弟姐妹們都一樣,感覺他這種孝順是愚孝。因為父親把你培養成人,希望你有所作為,而不是希望你為坐在他的身邊天天陪伴,而你沒有一點生活的能力,你的父親怎能放心。所以我說這樣孝順的兒女也是孝順中的不孝順。

我覺得孝順老人那是我們的美好傳統也是美德,但是作為孝順的兒女有很多孝順的方式,所以說千萬不要做那種你覺得很孝順了父母卻接受的心驚膽跳。父母卻不把這種孝順當做是最好的饋贈和報恩。那麼你的孝順就是沒有什麼用途的了。


伊春美食美客


百善孝為先。孝順老人是應該的,如果腦子好使的老人,不能盲從,做無用功,能讓他們安享晚年就好。但對於腦子不好使的老人,比如痴呆,神經老人,你自己就繃緊神經也要自覺照顧他們,不然會出意外,不做無用功是不行的,我家四個老人公婆老了腦子都不很好使,後來比較折磨人。公婆過世後還有我的爸媽,現在有錢能解決生活就行,我爸今年八十五歲,腦子沒以前好使,脾氣不太好,我們會時常給他講道理,希望他能好好靜心過晚年生活,別潑我弟弟們。以後很難說了。


吳安秀13


百善孝為先,我覺得孝敬老人不用事事順從,作為男人要懂得衡量,什麼是錯的,什麼是對的,該不該順從老人,不要愚孝。

有時候你你愚孝可能會使你的太太受很多委屈,人家都是自己爹媽生的,結婚前在家裡是爸媽心中的寶貝,結婚後憑什麼要受你這麼多無用的委屈呢?

我婆婆剛剛過來跟我們一起生活的時候,有什麼做的不好,讓我老公跟婆婆說,他不肯說,他說他媽媽一直以來為他付出了很多,不好跟她說,還有婆婆不高興他也怪我[捂臉]可是一次這樣就算了,每次都這樣,總有一天女人心中的怒火會爆發的!

我推崇一定要尊敬老人,但不是愚孝!



睿睿媽的日常生活記


沒有那麼絕對,吃飽穿暖有個好的居所是前提,是大方向。我早就說過,養老是養兒的反過程。養兒是希望一天比一天大,養老是失望一天比一天大。我父母年齡也很大,身體機能不斷下降,為兒女的只能盡一些幫助讓他們過得好一些。由於年齡大了,個人衛生方面是他們最不願意做的,老爸有時候幾天都不洗臉,洗澡也得老媽督促,有時候就得我去吼他才能去,我小的時候老爸動不動就打我,自從他八十幾歲以後,不聽老媽的話的時候我去吼他,他還真怕我,挺靈的。之前我要是說話語氣不對他都得罵上我三天!所以吧,養兒的手段除了打罵都適合對待老人!我也是這樣做的。我自認為對得起自己的父母!


金海岸上的老船長


我覺得不能事事順從,要分情況。

以我自己親身經歷,今年春節因為疫情只能呆在家裡不出門,政府也宣導儘量不出門 ,但是我的爸爸不聽,仍然堅持頻繁出門,我無法認同,好言相勸,講事情的嚴重性,仍然不聽,最後我們大吵了一架。雖然和長輩吵架不對,但是我還是覺得如果長輩錯了,還是應該要講出來.......


小胖兒和小墩兒


我愛自己的爸爸媽媽,結婚後也想盡百分之百的能力善待公婆,可是公婆討厭我的柔弱無能體弱多病,不喜歡我的老實本份善良,公婆非常喜愛自己的女兒機靈活潑貌美如花心眼多,兩個女兒是心肝寶貝,我就成了他們疼愛女兒的眼中釘肉中刺,我受不了被歧視冷落仇恨的家庭氣氛,逃離了家庭擺脫了黑暗的社。孔雀東南飛中的惡婆婆不值得兒媳婦孝順!


我愛中國


你的思想真是侷限的夠可以的!

你老公比你聰明,想在幾個子女中脫穎而出,將來遺產佔的比重大!老太太這個歲數子女肯定不止一個!你不配合這個事就做不成,將來你別後悔!

老太太活到百歲的可能性不大,在她的有生之年,你老公希望盡到子女的責任,將來奈何橋邊喝完孟婆湯,他和他母親的緣份就盡了,他不想他的有生之年後悔沒對父母盡孝!

老小孩老小孩,老人老了就是小孩!在你老公看來,現在他是爸爸的角色,你不是也會滿足你的孩子的所有願望?

你認為的無意義是因為你不是事件的主角,體會不到裡面的親情、幸福和快樂!

孝順就是要又孝又順!佛說:不孝父母,諸事不順!

沒有多少的時光給你老公展現孝心,善待他們,你也忍耐不了幾年!

不如假意配合一下?無論怎樣你都是收穫最大的那位。好媳婦的名聲,老公的愛,還有老婆婆的金銀珠寶!

這個事,值 !



老胖與小民


孝不是讓你事事順從!每個人都有犯錯的時候,當然父母也不是聖人,事事順從反稱愚孝!你說呢?

可話要說回來,父母把我們養大不容易,他們老了,需要我們的時候,自然我們也要好不猶豫的在他們生邊照顧!你養我小,我養你老!

我很幸運,不管是爸媽還是公婆都是很講理的!因遠嫁不能經常回孃家,每逢過節都會給爸媽轉點錢過去,網上買些他們需要的吃的穿的等等寄回去,抽空就回去看看二老,幹些力所能及的事,現在網絡時代,幾乎倆天跟爸媽視頻一次!

公公婆婆吧!起初我生完孩子那年,跟婆婆有過一次摩擦,後來想想也不怪她,畢竟我那會生孩子在醫院花了不少錢,都是婆婆出的,難免她心裡有些怨言,所以我不怪她!公公也是在我家寶一歲多點的時候,因為我小姑家的孩子一直是我公婆看的,我家寶一歲前一直我媽幫忙看,一歲多才回的婆婆家。所以公婆對孩子還是有點隔閡。這不為倆孩子的事公公跟我吵過一次,後來老公在外邊租了房子,我們就搬出去了住!

從那以後很少回婆婆家,這樣過了倆年,剛開始我心裡真的恨他們,發誓以後不會管他們!直至公公摔著住院,我這心吧看了又不忍心,畢竟老公對我很好,他是老公的爸,女人就是心軟!這不,我跟老公一直在醫院照顧著,直到出院!

打公公出院以後,公公對我的態度就變了,慢慢的也喜歡我家孩子了,有啥吃的趕緊給送過來,現在吧,隔三差五的回婆婆家吃頓飯,回去幫他們收拾收拾房間,陪他們說說話!這樣的感覺還是蠻幸福的!

所以,我就發誓:在以後的日子裡,我會全力以赴 毫無怨言的照顧好我們家四個寶!不讓他們老無所依!


銅娃娃的故事


孝是孝敬,順是順從。孝順就是對老人最大程度順意和滿意。所以子女對得老人如果能滿足的儘量滿足,因為道理很簡單,十個月懷胎孕育,出生後養活18歲成人,父母基本上都是捨不得花捨不得用,別人給的稀罕物捨不得吃,拿回來讓孩子嘗,把好吃好喝的東西留給孩子,可以說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是父母的希望和一切。然而當變老之後,身體不靈便了,牙也咬不動了,眼耳也不好使了,還有操勞一輩子落下渾身病痛的。當孩子的想一想,父母含辛茹苦忙碌一生為了啥為了誰?他們翻蓋的房子攢下的家業給了誰?一分都沒給別人除了給孩子。那作為孩子為什麼就不能買點可吃管喝的食品讓父母嚐嚐品品,就如同當年他們對你一樣,他們還能吃多少喝多少用多少,鹿羊等動物還有跪食母乳的感恩爹孃情懷呢,何況人哩!

有個鄰居小夥父親不在了。在母親八十大壽時告訴媽;從今開始回報母親養育十八年的恩情。此後凡在家不出外,每天到母親身邊床前陪伴盡孝,洗衣端飯從未間斷,此事傳出後,鄰居都以他為榜樣侍候爹孃,事蹟傳遍幾條街,影響帶動很多人,連市長書記都給他頒了獎。可見孝敬父母問題本來是小事也很正常,但政府獎勵提倡說明了什麼。當前社會上孝老愛老仍沒有達到或成為普遍現象,仍要大力倡導推廣。你們養活我小,我必養活您老,不離不棄,唇齒相依,難道不該麼朋友們?

當然,滿足老人意願也並非事事都放縱滿足,條件有限滿足不了的解釋清楚,但能滿足的儘量滿足。因為現實情況下有很多遺憾,那就是:子欲孝而親不待。

但願每個子女都不要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