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搬運是什麼意思?自媒體搬運小技巧,我們是內容的搬運工

自媒體搬運是什麼意思?


自媒體搬運就是把一個平臺上的文章、視頻,用複製或者下載的方式傳到另一個自媒體平臺上去。

對於自媒體搬運,很多原創作者對他們非常不恥,然而這個群體能夠存在有它存在的意義。每日心選,做了自媒體3年,突然發現,自媒體搬運不能算一件好事,但也不是一件壞事。

就我個人而言,我以前自己寫原創,因為所有的自媒體平臺都是用機器算法確定文章是否值得被推,那麼就產生了一個尷尬!你寫的東西機器愛看,給了你推薦量,但用戶就不愛看了。最終的體現就是打開率低,讀完率低。你寫的東西用戶愛看,但機器這邊讀不懂,可能推薦就慘淡,甚至沒有推薦或者駁回扣分。後來,雖然我琢磨出了能讓機器高推薦,用戶愛看的自媒體寫作技巧。但這個時候我發現,在某些制度不完整或時期不到的時候,原創雖然永遠站在道德高地,但真正賺錢的還是搬用工首先,搬運工對於原創來說,原創寫一篇內容可能用時2個小時,但搬一篇基本上5分鐘搞定。因此他們在時間上,數量上,就比原創更容易出現爆文。收益自然就高。而且,說句不當講的話。任何新的自媒體平臺,創立初期。這就給了搬運工機會。同時對於新自媒體平臺來說,他們那個時期需要的就是大量的內容充實,所以這個事情一般審核寬鬆、特別是男人愛看的美女內容、女人愛看的倫理類,這些其他平臺不讓過的,他們為了吸引用戶也給推薦了,這時原創作者就算入駐,可是平臺規則不完善,得到的權益和搬運工也一樣,所以,原創作者從內容量、喜愛度方面肯定搞不過搬運工。這個套路做過自媒體的人都能隱約感到。

所以,哪些自媒體平臺比較新?你打開他們的app就能看出來,搬用氾濫,閱讀量老高的那種,一般都還在野蠻增長期。這段時期,平臺和搬運工之間互相都離不開。但搬用並不長久……平臺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平臺自己的用戶基礎有了,或者更上面的規定緊了。這時候,平臺就會開始注重原創,出各種獎勵機制給原創作者。這時平臺就算虧點錢也要把整體的b格提升,不然的話哪天連app都找不到了。所以說,目前4大主流自媒體平臺圖文內容已經全部進入了原創時代,前期賺夠錢的搬運工有兩種下場:1、認清形勢,跟著平臺轉型做原創。這類搬運工有大局觀,如果能跟著轉型,平臺一般會對之前的行為既往不咎,還能拿個高權重。這也是不少自媒體工作室近幾年從搬用轉原創的原動力。2、沒跟上節奏被平臺封號。這類搬運工如果搬運上癮,會找一個新平臺搬,繼續賺快錢。道理就是這麼簡單,搬運工就像自媒體這個生態中的倒爺,他們倒的是信息。新平臺離不開他們,他們能賺錢也是因為他們不嫌棄新平臺。每日心選現在也在做一個新短視頻平臺的搬用,一來我自己不會做視頻,二來看到這個平臺遲早會成功。現在那個平臺正在紅利期,補貼很猛,整體上搬用氾濫,一個15秒視頻動輒就能賺成千上萬的收入,隨便做一下年前賺個年貨錢很輕鬆,搬用一下就當把自己喜歡的視頻保持了。也許自己把控的好,前期能賺一桶金,後期與平臺一起轉原創,就能在這個平臺成為一個頭部玩家了。(自媒體大咖的套路) 但是如果我已經是一個老平臺的達人,我肯定就不會這麼操作,因為很多平臺要求自己的內容要首發、獨家。這樣才會給你高點的收益,這時,我如果不要獨家,只要首發(不首發,會減權重),等我過1個小時首發保護期,再把自己的視頻搬到新平臺時,說不定已經被搬運工捷足先登。到時我對於這個新平臺來說就是一個“抄襲者”。而新平臺這時的發展重點是快!誰先來,說明你看得起我,我就打心底裡保護誰。原創作者再去申訴,舉報,流程繁瑣,再說時間也是成本。你說尷尬不尷尬?對於自媒體搬運的問題,我已經講了很多。應該你也明白了,其實做自媒體不要死腦筋,如果你能站在平臺的角度看問題,在行業就算中上游。但你能從整個生態審視它的發展,自己再去做自媒體的時候,那絕對的降維打擊。方法不對努力白費,找對思路事半功倍。互聯網真的遍地都是錢,當所有人彎腰撿的時候,你只要張開口袋,站在那個掉錢的口上,連腰都不用彎就賺了。而其他人只能撿你剩下的。


互聯網最大的魅力在於它的可能性,農村小夥一夜暴富的神話筆筆皆是,當路飛說要成為海賊王的時候會有一大堆人嘲笑他,因為很難實現,但是當別人說靠自媒體一年賺了幾千萬的時候卻很少有人去懷疑他的真實性,因為這確實有可能,因為誰都知道自媒體很賺錢。

一、自媒體到底有多賺錢?

大致可以分為幾種:

賺廣告費:各種貼片廣告,平臺廣告分成,軟文等等,廣告主會通過文章或者視頻的閱讀量與作者進行分。

以今日頭條為例,閱讀量1萬的文章,能賺3塊左右,原創文章能達到10塊左右,1萬播放量的視頻賺4塊錢左右,原創視頻,1萬次播放可高達20元的收入.

粉絲經濟:在各大自媒體平臺吸引流量,然後通過打賞或者自建商城,淘寶店鋪,微商等方式向方式銷售產品,進行粉絲變現。

以時下最火的抖音為例,15秒造富神話,粉絲轉化率在1%左右,一個十萬級的播主,自營淘寶女裝店一天幾百單不是什麼難事。

第三方分潤:當你有了足夠大的流量,其實你什麼都不需要操心,專心的研究如何用更快的速度做到無傷頭開紅牛就可以了,會有很多商家來找你合作,怎麼轉化是他們的事,你只需要把流量引到他的平臺就可以了,最典型的就是淘客。

以去年最流行的付費小說漫畫項目來說,今年依然火爆,高達30%的付費率,一個頭條閱讀量1000+的公眾號日輕鬆過千。

二、極底的門檻,人人可操作

殷素素死前對張無忌說:”漂亮的女人都不能相信,越是好看的女人,越會騙人“,事實也是如此,當那些漂亮的女人卸了妝以後,你就會發現你被騙了,實際長得很一般。

自媒體也是如此,這一行看起來很神秘,實際上門檻比任何行業都低,不需要你有太多的技巧和文化底蘊,只要你四肢健全,會識字就可以做,大概最大門檻就是信息差了。

以文字內容式自媒體來說,主要是原創文章,其實有很多現成的工具

比如這種爆文自動採集工具,使用簡單,自動過濾生成偽原創(洗稿,以逃過平臺檢測,變成原創),你可以選各種話題,和各種關鍵詞,自動採集文章並生成原創,你要做的只是改改標題,然後複製粘貼,再通過多平臺同發佈工具一鍵發佈。

媽媽說過,年輕就要保持對這個世界的懷疑,永遠不要停止你對這個世界的探索,凡事你能手動完成的事情,就一定有人用軟件實現了自動化。

實現自動化以後就意味著可以量產,用最少的人力獲得最大的收益。

一個帳號,一篇文章可能帶不來多少收益,如果10個、100個帳號呢?每個帳號每天發幾十上百篇內容呢?

事實上三五個人的小團隊就可以操作大量的帳號,每天只要動動手指搬運這些內容,不需要動腦,只需要機械化操作,一個帳號一天收入200以上絕對不成問題。

視頻內容也是一樣,包括直播,有各種各樣的軟件,視頻去水印解析,自動發佈其它平臺,你甚至可以發佈到YouTube去賺刀了,直播同步轉播,多個平臺同步直播都是可以實現的。

三、自媒體這塊蛋糕到底有多大?

如果你錯過了第一波淘金熱,那就去賣鏟子。

如果你沒有鏟子可以賣,那就去投資鏟子生產商。

如果你沒機會投資,那就去教別人怎麼挖金子,怎麼挑鏟子。

如果以上你都不行,那就推著小車去金礦上賣瓜子汽水八寶粥。

賺錢的方法從來不會回為錯過最佳時機而過時,也不會因為沒有資源而停滯。

聰明的人從來不會因為上帝關了一扇門而去祈求它開一扇窗,他會告訴上帝走的時候順便把窗戶也帶上,因為我要開空調了,家境和學歷從來不會是阻止你前行和成功的阻礙,這個世界沒有幾個生來就富有,人生多磨難,如果輕易就放棄,那說明你也就僅此而以。

於是,不放棄的人多了,需求也就多了,有些人生來就被上天眷顧,上課睡覺下課網吧,照樣985,211,或者沒有任何才華,可就是好死不死長得漂亮,而那些沒有被上天眷顧的人則需要一點點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