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再現“巴鐵友誼”有感,記錄在巴國的日子


疫情下,再現“巴鐵友誼”有感,記錄在巴國的日子

費薩爾清真寺


前往中國的鐵哥們——巴國,開工

2月8日,是大年十五,舉家團圓的日子,老陳卻要趕著去巴基斯坦。他遠在巴國的天然氣工地沒有因為春節和疫情停工,項目上還有十幾個同事、幾十個當地工作照常上班。所以在回國的20多天,即使是在休假,每天在家也是不停的電話、郵件、會議。所以,在自行隔離期,他沒有常人的無聊,更多的是在網上處理工作,忙碌不堪:因為疫情的影響,致使他們的設備在中國港口停留,無法發出,最大的損失會導致工期延後,涉及到國際賠償,這樣的金額將是數億萬計美元。所以他不斷地和律師為了爭取“不可抗力因素”下免責而周璇。

這次疫情波及全球,雖然世界衛生組織一再申明,這次事件僅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但還是有不少國家中斷了與中國的航班,並對中國人和物品進行嚴格檢驗。

老陳擔心疫情升級,到巴國的航班也會中斷,所以定在8日出發。

巴國是中國的友好朋友,深厚的友誼是經過幾十年曆史見證的,從印巴戰爭的軍事支持到發展中的民生基建,兩國間寫下了無數感人的篇章,2014年春節,有幸去了一趟巴國,見證了老巴對中國的擁護和感恩,這種情感,不僅在行動上,還是寫入了教科書,融入了他們一代代的血脈裡。

老陳是2003年參加工作的,畢業後應聘到了一家企業國際事業部,一待就是15年,就幹了巴國兩個項目,如果說巴國是他的第二個故鄉,一點也不為過。

據老陳說,疫情擴散後,他們的工地受到了當地政府的高度重視,特意從伊斯蘭堡派遣了一直醫療隊到工地驗血收樣,對每一位在場人員,無論中國人還是本國人,都進行了驗血檢查。老陳的工地僅僅是中國在其中之一,隨著中巴友誼的深化,巴國的很多基建都與中國合作完成,我相信,對於其他的工地,巴國也給予了充分的重視。

疫情下,再現“巴鐵友誼”有感,記錄在巴國的日子

春節、疫情繼續工作的現場人員


面對疫情,巴國再次出手

在得知中國遭受疫情災難後,巴國第一時間從公立醫院庫存調集了30萬隻醫用口罩、800套醫用防護服和6800副手套,卻不知,此時的巴國也在經歷蝗蟲之災。

最近,搜索了撤僑國家以及對中國入境有限制的名家名單,和想象中一樣,沒有巴國的名字。2月2日,巴國駐華大使哈什米重申了巴國不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從中國撤僑的決定。2月3日,巴國總理衛生顧問米爾扎表示,在此困難時刻,巴國政府和人民堅定地與兄弟國站在一起,堅定支持中方防控病毒的努力,願為中方抗擊疫情提供一切幫助,支持中巴雙方正常人員往來

,相信中國政府、中國醫療,對中方戰勝疫情充滿信心。

回憶 我在巴國受到的禮遇

寫到這裡,讓我不禁想起2014年春節去巴國的經歷。

因為受邀奔赴巴國,所以巴國給予了很高了禮遇,也許像我這樣的平凡人,一輩子都難忘的,且以作為中國人而自豪。

去巴國有兩條航線,一條途徑新疆,另外一條途徑泰國。就路途舒適度來說,一般選擇走泰國。從泰航落地卡拉奇機場後,就被一名乘務人員單獨引導出機場,直接引到一車隊前。此次接待,就是中國某公司駐巴的老陳。所謂車隊,也沒那麼誇張,老陳和他司機的車,外加兩輛當地警車,8名持槍警察。老陳看我一臉驚愕,解釋說,這很正常,中國政府與巴國簽署和受保護條約,凡是在巴國的受中國政府委派的中國人的出行,都要受到警局的保護和監管。於是,我在巴國10天的行程,就是在警察24小時的守護下進行的,意味著,無論走到哪裡,甚至睡覺,警察都會在隔壁陪同,當然他們所產生的交通、食宿等費用,由巴國政府自己買單。

因公務繁忙,抽空老陳還是帶我去了幾處地方:拉哈爾古堡、印巴升旗儀式、費薩爾清真寺。

——拉哈爾古堡:很多人知道印度泰姬陵,卻對拉哈爾古堡陌生,其他們息息相關。

泰姬陵,是一座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巨大陵墓清真寺,是莫臥兒皇帝沙賈汗為紀念他心愛的妃子於1631年至1648年在阿格拉而建的。

而拉合爾古堡,就是沙賈汗和泰姬的寢宮。古堡最為動人心魄的倒不是那些高大的宮殿,而是一段兒女情長的宮廷愛情故事。傳說來自波斯的女子阿姬曼美麗聰慧,多才多藝,被沙·賈汗封為“泰姬·瑪哈爾”,意為“宮廷的皇冠”,兩人發誓同生共死、形影不離。

一天晚上,阿姬曼在古堡的宮牆上仰頭觀賞燦爛的夜空,並動情地對沙·賈汗說,她多麼希望自己能擁有一座神奇的寢宮,即使躺在床上也能在一睜眼時便看見那滿天的星斗。於是,對愛妃從來不說半個“不”字的沙·賈汗,下令調集全國的能工巧匠為泰姬修建這樣一座寢宮。

198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拉合爾古堡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在此,我希望巴國能做好保護和建設工作,古堡未來能和泰姬陵一樣耀眼。

進入古堡是需要門票的,當地人30盧比,外國人200盧比,看我們是中國人,隨行的警察與門衛咕嚕了幾句,就免了我們的門票。

疫情下,再現“巴鐵友誼”有感,記錄在巴國的日子


——印巴升旗儀式:這是每天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兩國邊界進行的升旗和降旗儀式,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到邊界已經是下午了,所以,還是有幸觀看了降旗儀式。

雖然,升降旗是每天的必做動作,卻沒有那麼簡單,氣勢、動作和方隊都代表著兩國在進行著較勁。不光禮賓隊是主角,連看臺的觀眾們,也在比拼哪國的吶喊氣勢能壓倒對方。

也是因為我是中國人,且是有警察護衛的中國人,就直接被工作人員迎進了女士看臺區(因為巴國是穆斯林,公共場合男女分開)最尊貴的位置,當然就是第一排了。

正式而嚴肅的國家級活動,被這些軍人們演繹得忍俊不住。不是踢著大正步,就是甩著大胳膊,加上故意瞪大眼、怒睜的表情,惹得眾人一片笑聲和掌聲。也許兩國軍隊已經形成默契,這邊一吼,那邊一鼓的,配合得有聲有色。

儀式結束了,又享受到了與軍隊們的合影留念。

——費薩爾清真寺

疫情下,再現“巴鐵友誼”有感,記錄在巴國的日子

我的背影


相信很多人不陌生,在《追風箏的人》中,寫到: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費薩爾清真寺,那裡聳立著巨大的水泥柱和直插雲霄的尖塔。看到清真寺,索拉博神色一振,趴在車窗上,一直看著它。

費薩爾清真寺是由沙特阿拉伯前國王費薩爾捐資興建的,作為禮物送給巴國人民的。於1976年始建,歷時10年建設完成的。

按照穆斯林的規定,進入清真寺必須脫鞋,趕上當天下雨,天氣涼颼颼的,光著腳在淨白的大理石上走著,不僅涼得鑽心,還滑得如旱冰,我被老陳和司機架著,才逛完了。

對伊斯蘭教了解不多,在巴國的那幾天,聽到每天從周邊清真寺按時傳來的誦經聲,會被這一肅穆、神聖的聲音感染,瞬間新生清涼。隨從的司機告訴我,每天的誦經是他們例行的事情,無論是事情都得停下來。如果遇到齋月,他們將停止一切的工作,一心誦經祈禱。

老陳也給我講到,中國在巴的第一個水電項目,曾遇到巴方營地的清真寺剛修建好,請阿翁在裡面誦經,不知道遇到了什麼事情,一名負責後勤的中國人與巴國人發生了爭執,打翻了《古蘭經》,引發了該地區巴國人大罷工事件,幾十輛卡車的穆斯林趕來,圍住了營地,讓營地交出此人,按照教法處置。此人嚇得屁滾尿流,經過中國政府協商,悄悄遣送回國。

可見,去巴國,最重要的是要了解伊斯蘭教及他們的注意事項。

——巴國的安全

巴國不是旅遊地,再加上經常發生槍機和爆炸,常人去的不多,所以對我們普通人來說有些神秘。確實,巴國處處都是武裝分子。記得,我當時出機場,就被機場周圍持槍守護的軍隊嚇得夠嗆,如果沒有那8名警察的保護,也許,我也不敢輕易走動。

期間,我到伊斯蘭堡拜訪了水電局的朋友,他也是當局的駐巴代表,他帶我去了伊斯蘭堡的酒店和餐廳,當然都是五星級的,其中賽琳娜酒店,據朋友說是巴國最好的全球五星級連鎖酒店。我們開車入場時,車身和人身要全面進行安檢,尤其是車的後備箱以及發動機部分要單獨安檢。

可見,整個國家其實對於安全也是不敢鬆懈的。

聽朋友說,2008年9月21日 伊斯蘭堡的萬豪酒店發生爆炸,已經造成至少50人死亡,多人受傷,至此後,全程主要酒店基本啟動了人車安檢。

對於巴國,還有很多值得回憶和寫道的,以後有時間慢慢再寫。此文寫在老陳出行之際,一是向他疫情復工致敬;二是希望他在巴國平安。但老陳說,營地有很多軍隊守護,安全是放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