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蔥如何種植?大蔥的管理要點是什麼?

新大風歌


大蔥,一年四季市場上都有銷售,在我們東北,大蔥的種植面積更是廣泛,尤其是快到冬天了,人們有冬儲蔬菜的習慣,大蔥可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種,僅冬儲這一項,數量就十分驚人。

大蔥有溫室種植的也有陸地種植的。今天與大家分享一下我們這陸地大蔥的種植技術和方法。



陸地大蔥種植時間

全國市場大蔥一年四季都有種植,為了滿足市場不同時間的需要。在我們這,由於氣候因素,大蔥的種植一般分為三個時間段。

春天種植:春天在土壤解凍後就可以播種了,主要是以青蔥(小蔥)銷售,這個時間段的市場價格一般會比較高,但是產量偏低。

夏天種植:夏天種植一般是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羊角蔥之後上市銷售。

秋天種植:秋天種植的比夏天種植的延後一個月進行,也就是9月上旬。幼苗越冬,次年5-6月份上市銷售。



品種選擇

選擇大蔥品種的時候注意選擇耐寒、耐旱、耐熱、適應性強、蔥白長、不分櫱的品種,我們這裡一般種植巨蔥、章丘大蔥(高腳白)等。

怎麼種植

選擇地勢高,排水好,土壤肥沃的地塊,施足底肥,底肥可畝施農家肥5000公斤,磷肥100公斤,尿素10公斤,鉀肥15公斤,或二氨30公斤,或複合肥50公斤,然後耕翻曬土,以消滅病源、雜草,提高肥力,後按溝距80釐米,溝深、寬各25釐米左右開溝。播種前先從田內取出蓋土,然後灌足水(灌水量一定要大),待水滲完之後,將種子拌沙土,撒進去(撒均勻),後蓋履土,履土厚度1.5釐米-2釐米,蓋土要均勻,這樣就行了。



後期的移栽,定值,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收穫,貯藏等環節也都十分關鍵,不可忽視。

我是“雙韻白山印象”,期待你的關注!


雙韻白山印象


大片田地種大蔥的方法不知道是不是和我的一樣。我把我家院子裡種大蔥程序與大家分享一下啊。

秋天白露過後,種蔥籽,一定要白露過後,如果白露前種,第二年的蔥會長蔥苞,蔥心就容易變成順子,就很快變老了。種蔥籽時,先把菜畦裡的土刨松,接著用專用工具拉溝,然後將買來的蔥籽或者頭年自家產的蔥籽撒到溝裡,再用土蓋上,最後用腳輕輕的踩一踩,這樣是為了防止有縫隙。

第二年春天,蔥籽長出的小蔥大約有一公分粗的時候,把小蔥挖出來,把菜畦拉大些的溝,在溝裡撒上有機肥,再在肥上面撒上一層土,然後把蔥在溝裡排開,為了讓蔥長的粗,蔥與蔥之間的距離在三公分的樣子,最後培上土,土的高度不能超過蔥徑,也就是不能沒過蔥心,否則影響生長。隨著蔥的生長,當外露的蔥徑高度大約十公分的時候,就培一次土,直到差不多出蔥時停止。這樣長的蔥就會又粗蔥白又長。


珍有生活


種地裡的大蔥沒種過,只在自家陽臺上種過。起因是要出差,但是家裡還有兩個蔥沒吃完,扔了可惜,正好有個花盆空著,隨手種了下去,沒想到挺好養活的,記得日常給澆點水就行,每次隨手到陽臺一摘,就能吃到新鮮的大蔥。

市場上也有賣種子的,要是覺得不知道種子能不能長出自己想要的,就可以像我無意中發現的一樣,買新鮮的種上。


楊小楊兒


由於時間問題,我簡單地回答一下。我們都知道了有的白露育大蔥苗還有地方秋分育大蔥苗,。把大蔥苗育好後等明年割麥前就要種植和管理了。而今年栽的大蔥現在就開始上市賣了。

關於大蔥的種植和管理下面說一下:

首先把地整理好,再把大蔥苗按大小分開,大的蔥苗栽一塊,小點的再栽一塊。栽蔥的時候先把溝挖好,再往溝裡撒點肥科(適量)如有麥糠的最好再撒些麥糠,再用鐵鍁或鏤子把肥科和麥糠摻和摻和,把摻好一後再把蔥苗一棵一棵挨著擺好,把蔥苗擺好後再用鐵鍁把土溝給封上,這樣就把大蔥種植上了。

種完蔥苗後,就要開始澆水了,開始封蔥溝的時候先要少封點土,以後每下一場雨或澆一次水後等水分耗了了一定要用鏤子鏤一下,鬆鬆土(好叫大蔥苗的根部透透風喘喘氣,這是大蔥成長快的關鍵時刻,一定要鏤一下。)再封一次土,以此類推,一直封的蔥苗兩邊都是溝封到蔥長大為止。

此方法僅是個人意見,僅供參考。(草草)


張太順734


一、大蔥育苗

1、播種時間:一般種植大蔥,產量比較高的時候,大多都是秋天播種,溫度在17.2度左右,基本都是在10月初播種。

2、整理苗床:所使用的苗床,最好選擇方便排水,肥力充足,平坦的田地。先使田地進行淺耕細耙,讓上面的土壤比較松,下面的土壤比較實。1畝田地的基肥可以使用51公斤的複合肥,2.6公斤的呋喃丹,0.6公斤的多菌靈粉劑,這樣就可以起到減少病害和地下害蟲。畦長21-26米,內寬1.2米,畦埂31釐米,之後進行細整,使畦上面沒有土坷垃為止。

3、播種:先灌水,等到水都下滲的時候,把種子撒在畦的兩邊,在覆蓋上土壤大概1.6釐米-2.1釐米厚,1畝育苗田大概要用1.4公斤,這樣可以移栽4畝左右的大蔥。

二、苗期管理

1、春天播種基本會9天到13天就會生長出苗,在秋天播種的話,大概8天左右就會出苗,在子葉還沒有完全伸直的時候,一定要控制澆水,不要讓田地裡面有板結的情況。等到苗生長到2釐米時,就要每過5天噴一次相應的藥物,防治病害。等到生長到5.1釐米以上的時候,就要看地利的情況,可以適量的追尿素,使苗生長的更好。

2、在冬前的時候,一定要做好壯苗,就是使株高8.1-10.1釐米,要生長出來兩葉一心,基部直徑在0.4釐米以下。澆好凍前封凍水,在鋪上細圈肥,或者是土雜肥。

3、秋天播撒的種子,在立春之後,就要把田地裡面的雜物都要清理乾淨。在3月初,就叫澆返青水,但是澆的不要太早,同時在澆水的時候,1畝要施11公斤的尿素。等到苗生長到31釐米時,間苗要進行2次左右,苗距3.1-5.1釐米。等到苗生長到51釐米時,這時蔥苗生長的最旺盛的時候,所以肥水管理一定要做好。

三、移栽定植

1、在選擇號的田地裡面一定要施足底肥,1畝施5010公斤農家肥,101公斤磷肥,11公斤尿素,16公斤鉀肥,或者是31公斤二氨。之後開溝。溝距81釐米,溝深、寬各26釐米。

2、大多數都會在6月中到7月初栽種,在挖苗之前的2天,就要澆一次水,同時把不好的苗都淘汰掉,移栽株距3.5釐米左右最好

3、等到定植之後,如果雨水比較多,溫度比較高的情況,就要及時排水。如果是乾旱的情況,就要馬上澆水,讓溫度降低,使大蔥生長的更好一些。蔥白的部分不斷的在生長的同時,要做好培土、追肥,一直到壟高71-81釐米為止。等到立秋的時候,要進行第一次,1畝施5010公斤農家肥,11公斤到16公斤尿素,之後施後澆水。第二次要等到處暑的時候進行,1畝施16公斤到21公斤尿素,51公斤餅肥。等到白露進行第三次,這時肥水管理一定要弄好,可順溝施1010公斤人糞尿,16公斤尿素,51公斤磷肥,6公斤到11公斤鉀肥,之後要澆水。等到秋分第四次追,1畝施11公斤到16公斤尿素,培土澆水。





陝南小夥子


我是安信種苗,專注於蔬菜種苗的培育,大蔥如何種植,我來回答你的問題。希望能夠多多交流,一起發展。

大蔥可分為四大類:普通大蔥,胡蔥,分蔥,樓蔥四種,味道辛辣,可以有利於,對感冒溼熱,發汗,鼻塞這些病症有非常明顯的效果。

蔥作為一種普通的蔬菜調味品,在東方烹飪中有著不可或缺的主要地位。蔥是西伯拉亞傳入中國的,早在唐朝就有關於蔥的記載,比較著名的:

自摘霜蔥宜薦俎 --- 宋 · 吳文英,

這個時候就已經把蔥作為重要的調味品。

大蔥種植環境

溫度:發芽溫度:15-25℃ ;蔥葉生長溫度:20-25℃,蔥白生長溫度:15-20℃。蔥在生長過程中如果溫度長期保持25℃以上,生長緩慢,不利於提高產量。

光照:蔥對光照要求不高,不耐強光直照,但也不能再陰處一直見不到陽光。

水分:蔥葉為管狀葉面,表面有防止水分蒸發的蠟質物,耐乾旱,生長期間只要保持水分就可以,無須大量澆水。

土壤:大蔥對土壤適應性非常好,只要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就可以適應大蔥的種植。

大蔥種植管理要點

第一,種植時間:秋季育苗時間10月份,早播種容易抽薹,影響蔥的生長,產量。晚播種的話不容易越冬。春季育苗時間3月底-4月初為宜。


第二,田間管理,最為重要,大蔥的適應性很強,但是缺少了科學的田間管理就會導致減產,品質降低等狀況的發生。以秋季舉例

立秋後,溫度逐漸降低,這個溫度剛好適合大蔥的生長,這個時候應該大蔥進入發葉期,蔥葉生長茂盛,需要追水追肥,立秋到白露這個時間段要做到,勤澆水,少澆水,早晚澆水。追加鉀肥促進葉面生長。白露過後,天氣涼爽,這個時候適合蔥白的生長,勤澆,重澆,保持土壤溼潤,為蔥白生長創造良好的條件。注意收穫前7-8天,停止澆水,提高大蔥的耐儲存性。

寒露不收蔥,越長心越空

收穫期注意收穫時間,提前,延後都會影響收穫的質量跟數量。早收生長不充分,膨脹不夠,產量降低,晚收假莖失去水分,造成空心,影響質量。


我是安信種苗,致力於蔬菜種苗的培育,關注我,一起關注蔬菜生長。


王大哥說


大蔥的傳統種植方法都是夏天種植,秋天收穫,現在的科學技術手段已經可以實現全年供應,其次通過改善栽培的方法和管理技術,有的甚至利用上大棚種植,小拱棚,簡單的遮陽布打造的日光溫室,大蔥一年四季都可以種植

1選種

大蔥是很常見的農作物,全國大部分都有大蔥種植,大蔥的適應力很強。但因為每個地方的氣候環境不同,需要選擇適合當地的品種,才能提高質量和品質,根據市場需求,才能得到最好的經濟性,種植之前,大蔥的品種選擇很重要,直接關係到後期收益

2整理土地

因為大蔥的超強適應能力,對土壤要求不高,種植的土地陽光充足,方便灌溉就可以種植大蔥,最好的土質就是富含有機物的土地。將土地深翻30公分以上,處理掉雜草和害蟲,再進行平整就可以了

3種植

大蔥基本都是採取移栽的方法,適合栽種的季節一般是夏天五月和六月,種植過程要注意種植密度,密度過大,大蔥的質量會降低,密度過小,會影響產量,合理的密度是每行之間距離30釐米左右,蔥距為6到9釐米,合理的密度,才能提高大蔥產量和質量

4施肥

大蔥種植要根據大蔥的生長進行施肥,大蔥種植時第一次施肥結束,大部分都在立秋後開始第二次追肥,一般大蔥都是使用土雜肥或者油餅肥,混合使用尿素就可以了,根據生長情況判斷肥料用量,一般在處暑過後第三次追肥,大多以尿素為主,也可以增加鉀肥。大蔥種植過程要注意施肥,才能種植出高品質,高產量的大蔥,獲得最好的經濟效益

5管理

夏天陰雨天氣較多,大蔥要注意排水防澇,避免出現病蟲害,要經常深翻深耕疏鬆土質,避免土地板結,加強病蟲害防治,出現病蟲害要處理及時,避免病蟲害影響到產量和質量

以上就是總結的大蔥種植與管理,希望對題主有所幫助


車城老文


大蔥多采取溝栽,首先挖栽植溝,其次是溝內施肥鬆土,然後於溝內灌水,待水滲下後插蔥。

挖栽植溝:一般開溝深度為蔥白高度—培土高度—1/4蔥白高度。1/4蔥白高度是培土以上到蔥葉五叉股以下的蔥白部分。開溝前要首先了解所選用大蔥品種的一般蔥白高度。溝(行)距一般為80~100釐米。培土時取土寬度為行距的1/3,深度為開溝深度的1/2。

溝內施肥鬆土:栽植溝開挖好以後,在溝底施入腐熟的有機肥和速效化肥,翻鬆溝底土將土壤與肥料充分混合。

定植:起苗前將苗床表層用適量水潤透。拔起的秧苗,抖淨泥土,剔除病殘株和細弱株,然後將秧苗按大、中、小分三級堆放。大蔥多采取水插定植。先將栽植溝內灌水,待水滲下去後,人站在壟背上插蔥,插蔥深度不要超過五叉股。

高蔥白類型品種,一般行距80~100釐米,株距4~5釐米,每畝 18000~22000株。矮蔥白類型品種,一般行距50~70釐米,株距3~4釐米,每畝25000株左右。









小溫豫生活


你好,作為一名三農領域的原創作者,在這裡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首先白露過後,種蔥籽,一定要白露過後,如果白露前種,第二年的蔥會長蔥苞,蔥心就容易變成順子,就很快變老了。種蔥籽時,先把菜畦裡的土刨松,接著用專用工具拉溝,然後將買來的蔥籽或者頭年自家產的蔥籽撒到溝裡,再用土蓋上,最後用腳輕輕的踩一踩,這樣是為了防止有縫隙。

其次要把事先翻曬好的菜地認真碎垡整平,然後撒種,澆上清水。第一天澆清糞水拌馬糞,要澆得馬糞在菜地上鋪起一層。第二天又澆清水,要澆得汪起來。以後根據墒情,過幾天澆一次水。次年農曆四月至中秋節前移植三次,移植時排一溝蔥、施一溝農家肥然後不斷追施水肥。第三次移植,每次舊根鬚腐爛,又從緊靠蔥頭的地方長出鬚根,這樣,莖盤就向下突出增大。這基本上就成形了。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謝謝。


草悠生態農場


你好,作為一名三農領域的原創作者,在這裡很高心回答你的問題。

首先說一下整地管理,對於高蔥白類型的大蔥品種,溝距以80至100釐米為宜,過窄的話在栽種過程中不利於培土,過寬的話對於土地的利用又不合理,影響大蔥單位面積的產量,每畝地可栽18000到22000株大蔥;而對於矮蔥白類型的大蔥,溝距之間的距離可適當縮至50至70釐米,每畝地可栽22000到28000株大蔥。


其次一定要注意施肥,在種植大蔥期間,如不施或少施鉀肥,會出現土壤速效鉀含量大幅度下降,氮磷鉀比例嚴重失調,導致大蔥病蟲害加劇,產量降低,品質變差,種植大蔥的經濟效益下降。 事實上,鉀肥可以促進大蔥的生長,提高抗病蟲害能力。大蔥缺鉀則生長髮育遲緩,植株矮小,蔥白短小,產量低。對大蔥施肥的過程中要注重平衡施肥的原則,平衡施肥能提高大蔥維生素C和可溶性糖份含量,降低硝酸鹽等有害物質含量,改善大蔥的內在和外觀品質,更重要的在於,平衡施肥對於大蔥增產有著極其顯著的效果。

這就是我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