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你們覺得怎麼樣?

陪你走過小學六年


我覺得《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是我目前看過的最好的一本育兒書,增廣了我以往在各方面的認知,讓我對孩子對閱讀,對目前的教育體制比以往看得更遠更深刻一些。

沒看之前就有幾個好友向我推薦,說是評價很好的一本育兒書籍,值得一看。

看過之後我也極力地向朋友推薦了,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很受用的一本書,不管您有沒有孩子,都該看一看的,一定會對您有特別大的幫助。

尤其是書中對一直以來的語文學習,說了自己的看法,顛覆了我一直以來對語文的理解,受教太多了。一本智慧,有深度的書!

這本書差不多是我三年前看過的,那會兒老二還在我肚子裡,老大才三週,但現在想起書中的內容還印象深刻。書中的觀點完全認可,裡面好多育兒方法也很實用,對我醍醐灌頂。

現在還清晰的記得我在看到尹建莉老師說寶寶睡覺時不用刻意壓低音量,要按著自己平時的節奏來,這樣反而有助於孩子睡眠。一下子就覺得自己看這本書太晚了,以至於大寶三週了,我才意識到帶她時的一些弊端和不足,走了好多的彎路。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小天使,我們不是要培育相同的孩子,也不是要養出翻版的自己,這就需要我們做父母的瞭解孩子的成長規律,欣賞並鼓勵孩子的特質,因材施教。

“每個孩子就像是一朵花,花期是不同的。有的春天開,也有的開在別的季節。當別人的花在春天開放時,不要急,也許你家的花是在夏天開。如果到秋天還沒有開,也不用急,說不定你家的這棵是臘梅,開時會更動人。如果到冬天還沒開,也不要生氣,沒準你家的花就是一棵鐵樹,鐵樹不開花,開花驚豔四方,且炫麗無比。真正的園丁不會在意花開的時間,只會默默耕耘,靜待花開……”

最後感謝尹建莉老師,您是多少媽媽的老師,陪伴了多少的媽媽們,感恩!


A朵朵花開借閱館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我個人很推薦這本書,因為我有一本這本書是我剛生完大寶的時候老公送給我的,說讓我多學習一下怎麼帶小孩,之前孩子還小的時候看的一些,然後沒有怎麼放到心上,現在我的大兒子已經九歲了,上三年級了,在學習當中啊,也會碰到一些,比如說不自律啊,難管教。要叛逆的行為,然後看了這本書,我發現不管是孩子的問題也有很多事我都原因,所以我又把這本書拿出來看,然後一直在看,現在我的小寶已經五歲了,他吃飯的時候也有一些墨跡呀,不想吃挑食的毛病,然後我一直沒有辦法,而且會經常大發脾氣,現在我就會看這本書中的怎樣教小孩子吃飯,其中講的她不吃就不要理他,不管他,嗯,也規定他不可以吃零食一直餓,它餓幾天也餓不壞,然後要讓他親身感受到不吃是他事情,她要接受這個後果,結果真的有用,所以我們有時候也要心狠一點。

還有就是之前兒子是婆婆帶的,後面看了這篇書中其中有一個是小孩還是自己帶,嗯,說的觀點挺真實客觀的,感覺還是挺好的。聽說這本書出了第二部,所以打算又買第二本來看看。






二胎寶媽小燕燕


這本書我在養育大女兒時,不經意間在同事那裡看到,借閱了一下。看完了一本書,留下最深刻的影響是要對孩子從小進行古詩的浸潤,還有就是要對孩子進行閱讀的引領。

可能自己從書中得到並最後記住的理念,也是自己認可的吧。

在大女兒

小時候買了一些唐詩,到背誦的過程太枯燥沒有堅持下來。

但是早期閱讀,因為有趣孩子會不停的讓你講故事,這個到是堅持下來了,我女兒在上小學一年級以前都自然而然地能進行自主閱讀了。閱讀習慣的養成,可能就是由於這本書的機緣。

無論是什麼育兒書,父母看完後都得自己思考要內化成了自己的育兒風格,教育說到底是風格培養。父母的言傳身教非常重要,父母不能內化成自己的習慣,看再多的育兒書都無濟於事。


三千金媽媽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是一本由尹建莉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平裝圖書,本書定價:28.00元,頁數:344,文章吧小編精心整理的一些讀者的讀後感,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一):如果我媽媽讀過這本書。。。

我還沒擁有自己的寶寶,讀這本書更多的是用來對照自己父母,對照自己,看看父母從小對我的教育在我身上留下多大的痕跡?

我是個害羞、自卑的人,一直害怕面對社會,面對陌生環境。小時候,媽媽說女孩子要文靜,結果行為處處受限制,不愛說話反而成了她心中優點。長大後,媽媽發現我實在太“文靜”了,反而要求我活躍,說她那麼活潑的人卻生了我這樣的人。其實,我好想對她說,小孩子出生就是一張白紙,除了先天遺傳,後天的更多也是父母教育。每當我說道育兒這個話題,她也不會和我討論,總不耐煩說一句,等你有了孩子就懂了。。。這一句話也恰好是她與我地位不平等體現,不容我辯駁,絕對權威。小時候被塑造成那樣的人,長大後又如何輕易改變呢?蒙臺梭利博士說:“每種性格缺陷都是由兒童早期經受的某種錯誤對待造成的。”正如書中說的,父母暗示孩子是什麼樣的人,孩子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但是她不會懂的,正如她現在逢人就不停說,我太文靜,太不敢面對社會。說多了,我更加不會當著她的面去和人們聊天、溝通。

“一個被管制太多的孩子,他會逐漸從權威家長手下的“聽差”,變成自身壞習慣的“奴隸”;他的壞習慣正是束縛他的、讓他痛苦的枉格。不是他心裡不想擺脫,是他沒有能力擺脫。“

我不願成為自卑、害羞的奴隸,可是我實在無法擺脫。

我不知道這樣的媽媽是好是壞,她塑造了我性格不好的一面,但也塑造了將來好的一面:學會如何對待我將來的孩子。



啃書的老鼠


個人強烈推薦這本書。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我就買了這本書,當時對育兒懵懵懂懂,也不知道該看些什麼書,就在網上搜索亂買,看過一次後就擱置了。隨著孩子的長大和自己的學習,對育兒有了自己淺顯的認識,但始終沒有形成統一的系統。大概在孩子6歲時,孩子上興趣班,我等著無聊就找那裡的書看,無意中看到,就打開來看。我現在還清晰的記得當時的感覺,覺得一下子被吸引了,覺得以前看過怎麼竟然全忘了呢,太及時的一本書。當時孩子剛上小學,面臨作業學習的問題。回到家就又找出來,細細的閱讀。讀過之後,就覺得我個人對育兒零零散散的觀念被串起來了,一下子清晰了。這本書中講了尹老師教育女兒的一些經驗,比如如何對待作業和成績,閱讀的重要性,如何培養閱讀習慣,如何愛孩子,如何和孩子相處。她認為,不能陪孩子寫作業和學習,不求不應,但有求必應,讓孩子為自己學習負責。家長要閱讀,樹立一個好榜樣,同時用一些小技巧吸引孩子閱讀,要把孩子當成和我們平等的人對待,真正的尊重孩子,還有日常記功不記過,還有家是有愛的地方,不宜對孩子嚴厲教育等等。閱讀和作業方面我照搬了他的經驗,很有成效,一年級下學期就不再陪同孩子做作業了,孩子的成績也不錯,也很愛閱讀。後續我又看了她的其他書,參加了她們學堂的一些課程,每次都覺得收益匪淺,可以這麼說,如果說我在育兒方面有一些心得的話,那幾乎全部來自於她的書和課程,結合自己實際生活得來。孩子在成長,家長也要不斷學習啊。


風靈01


個人強烈推薦這本書。小孩在幼兒園的時候,把他們送到學校,就去書店逛逛,無意之中拿起了這本書。就覺得一下就被這本書吸引住了。書皮上的字。 媽媽是朋友,媽媽是老師,媽媽是孩子的引路人,媽媽教育方法的差別。常常影響孩子的一生。韋老師這本書的內容也很適合我現在,我就把它買回家。

然後我就在書上學到的。每一次都覺得受益匪淺。我在肓兒的過程中也跟著尹老師書上的方法。慢慢的學,慢慢的去教我的孩子。

最深體會到的教育方面,平常心和小孩說,你並和他進行真誠溝通。家長放低心態要多和孩子溝通。多看孩子的最近內心深處的想法。好去(對症下藥)教育去愛小孩。

還有孩子的興趣。這個也是很重要的問題。讓孩子慢慢的有自覺意識。如寫作業,這個應該。都是家長們最困難的問題。就要從小還很小的時候多陪她。一起做作業。但他每完成一次,給與鼓勵。一定要對信任的方法對待小孩。讓小孩擁有足夠的空間。一切皆有可能。

我在書中學的對小孩方式方法太多了。我就沒在這裡一一說了。如果家長需要,可以去參考。

想要一個孩子的快樂成長,我們要實踐證明去愛小孩。

家長每天好好看書。孩子天天向上。




廣東細妹


這本書剛聽過,覺得挺好的。這本書不是說老師不好,或者沒有媽媽優秀,而是從父母的角度,讓父母做好,更優秀,才能影響孩子的成長。

從幾個方面來講述培養孩子的一些觀點。

第一,培養孩子獨立學習的習慣,獨立思考,不陪伴孩子寫作業,讓孩子獨立完成作業。

第二,科學看待孩子的考試成績,合理對待孩子掌握知識的進度。分析考試錯題的原因。

第三,讓孩子自己學會少看電視。電視只是輸出,不能輸入,沒法交流,父母可以選擇性的給孩子看有教育意義的動畫片。孩子三歲以前儘量少接觸電子產品,這樣對孩子的眼睛和身心發展都有好處。

第四,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父母也要做出榜樣,如果自己都不喜歡看書,試問孩子又怎麼可能愛上閱讀。

第五,對孩子要進行品德教育,比如講誠信,答應別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當孩子忘了,也要按原則。

第六,讓孩子具有批判精神,對事實提出質疑,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媽媽在平時溝通中就要引導孩子獨立思考,解決問題能力。



樂壇丸子


近期讀尹建莉老師寫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收穫頗豐。

一、如何讓孩子“聽話”?

最近,因為疫情的關係,孩子在奶奶家,每天晚上我們打視頻,我都會問他,“兒子今天你乖不乖呀?”。我發現兒子對於這個問題,不願意回答,還有一點反感,他雖然每次都說“乖呀”,但能看出他有一點不耐煩,想很快轉移下一個話題。看了尹建莉老師的書,我才明白,可能問題出在我身上。

因為我潛意識裡沒有平等對待他。無論大人如何愛自己的孩子,經常向孩子提出聽話的要求,並總是要求孩子服從自己,那麼這樣的大人從骨子裡就是個權威主義者,他從來不懷疑自己對孩子提出要求的正確性和不容否定性,他潛意識中從未和孩子平等過。但是在孩子眼中,他們只不過是些不聽話的家長。

聽話的實質是如何理解孩子,如何平等對待孩子。要想有一個聽話的好孩子,一定要記住,在孩子面前首先要做個聽話的家長。

不要因為孩子聽話才愛他,不要因為他取得了某個成績才欣賞他,更不要因為他不隨我們的心就去打罵他,父母之愛應該是無條件的,對孩子的尊重也應該是無條件的。

二、如何避免孩子過於固執?

每週一是兒子幼兒園的玩具分享日。有一次,我忘記給兒子帶他的小恐龍,放學去接他的時候,我有些愧疚的蹲下身跟他道歉,“對不起兒子,媽媽忘了給你帶玩具”。結果,兒子特別懂事,很快原諒了我,他說,“媽媽,也怨我沒有提醒你”。其實孩子是非常容易原諒我們的。從某種角度說,孩子們的胸懷是很大的。

父母要勇於認錯,如果父母永遠沒有錯,孩子就看不到認錯的榜樣,雖然孩子經常被要求要認錯,但他學到的卻是,我從來沒有錯,所以孩子會養成愛自己的想法,超過愛一切的這種固執。

優秀的家長他們一般都很民主,遇到事情總能心平氣和的和孩子探討解決,非常講究方式方法,最基本的態度是尊重孩子,欣賞孩子,即使孩子犯了錯,也只是就事論事,絕不牽扯其他。

家長每天友好的對待孩子,在任何事上都想辦法理解孩子,不和孩子鬥狠,孩子就會學會理解他人,學會溫和的化解矛盾。

允許孩子犯錯誤給孩子自由,本質上就是在教會孩子寬容,寬容是這個世界的潤滑劑,這個世上有多少痛苦和悲劇是不寬容造成的,而一個人不寬容性格的形成很可能就是從嬰兒時期的一些小事上開始的。

就一個孩子來說,他內心自信平和,比謹小慎微重要,他凡事有好奇心,比凡事不出錯重要,他有自我選擇的勇氣比選擇正確更重要。

三、孩子進商店要亂買東西怎麼辦?

尹老師的書裡,教了一招,我照著做,發現很有效果。

有一次兒子進商店要亂買一個玩具(已經給他買了一個),我不給他買,他就鬧,最後乾脆躺在地上哭鬧。

我呢不生氣,就像沒看到一樣,若無其事的等著他。

他發現我不生氣,不在意他的脾氣,哭鬧得更厲害。地面很涼也很髒,他的衣服全弄髒了,路過的人都在看他,我有些尷尬。

但我沉住氣,繼續等待。

等他哭不動了,我蹲下身用商量的、溫柔的口吻問他,“可以走了嗎?”

他見我又關心他了,就又開始哭鬧。

我就又跟沒事人一樣站起來,在他跟前溜達。

這樣好幾個回合後,他意識到再鬧也就這樣了,乖乖的站起來拉我,我們大手拉著小手,就像事情沒有發生一樣高高興興的走了。

這件事,讓我明白,解決問題也是有套路可循的。只要你掌握了科學的方法。

父母們常常想給孩子攢更多的錢,實際上多少錢都買不來孩子的快樂,給孩子一個幸福的家,讓孩子在生理和心理兩方面都健康的成長,成為一個身心和諧發育的人,這才是父母所能給予孩子的最豐厚的一生都享用不完的財富,而母親對於生命的熱愛,對於生活的熱愛,會感染孩子,對孩子的整個人格產生很深的影響。

四、如何看待自己內心的愧疚?

近期因為疫情的關係,我把孩子留在奶奶家,自己來所在的城市上班,其實我心裡是有愧疚的。

有人說,人生真正的財富是你花掉的錢和陪伴孩子的時間,我想,可能我的愧疚來源於我沒有花足夠的時間去陪兒子吧。

在跟我回家還是留在奶奶家的選擇題裡,兒子根本就沒有選擇權。是我出於客觀情況直接就決定了,兒子只是被迫營業、被迫犧牲、被迫讓步的那一個。當成人的利益與孩子利益發生衝突時,成人總是選擇的主動者,是強勢的一方,孩子總是選擇的被動方是弱勢的一方,所以做出的犧牲和讓步總是孩子。

孩子比雷達還靈敏,他能從你的眼神語氣中捕捉到你所持有的真實態度。

五、不要求100分

家長要改變對100分的愛好,滿分是一個成績的極限,正常情況下大多數孩子根本達不到,家長對於100分的愛好愛好,只是不斷的製造孩子的失落與內疚感,孩子從偶爾的好成績中雖然可以獲得暫時的愉悅,但是大多數時間裡他們內心的不安和痛苦,源於不知道下一次考試會怎樣,會不會讓家長滿意,他們的心裡面沒有把握,惴惴不安,一直惦記著分數,卻忘記了真正的學習目標。

六、如何科學的引導孩子?

孩子其實是很要面子的,如果你想讓他做什麼事,應該恰當地對著外人流露出對他這方面的讚賞。

在教育中,想要孩子接受什麼就去誘惑他,想要他排斥什麼就去強迫他,這個是非常有效的一招,凡達不到目的,做的事與願違的家長,一定是把方法用反了。

比如,想教孩子數學,可以和孩子玩開小賣部的遊戲,這是一項非常好的活動,通過這個遊戲教孩子加減乘除,可以有效的促進孩子的數學運算能力,這是一種真正的寓教於樂的學習方法。而不是強迫他去做題、刷題。

七、孩子的友誼

昨天跟兒子打視頻的時候,我得知他的幾個哥哥(老公姐姐家的孩子)也回老家奶奶那裡了。兒子特別的激動、興奮、開心,終於有人跟他玩了。

給我一種兒子在過年的感覺。

其實對於孩子來說,一個人孤零零的穿著新衣服是過年嗎?不是。

熱熱鬧鬧的,有小夥伴陪他一起玩耍,手裡抓著糖果,手上拿著炮竹,彼此分享著、吵嚷著,縱使有小摩擦,但最終,小夥伴們一起開開心心熱熱鬧鬧的玩,才是真正的過年啊。

哲學家弗洛姆認為利己主義與孤獨是同義詞,而人不可能在與外界毫無關係的情況下,實現自己的目的,人只有和他的同胞休慼相關,團結一致,才能求得滿足與幸福,愛你周圍的人並不是一種超越於人之上的現象,而是某些內在於人之中從人心中迸發出來的東西,它是人自己的力量,憑藉這種力量使自己和世界聯繫在一起,並使世界真正成為他的世界。

以上就是這本書帶給我的一些感想。

正如書的序言所說:一個有心的小夥夫可以成為一名高級廚師,一名有心的媽媽也可以成為一名孩子教育專家。原來,每個女人的職業生涯都有無數種可能。啥時候都不算晚。一切才剛剛開始


我不是田螺菇涼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推薦大家看一看,做好家長不容易,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每位家長都需要學習。

一、這本書的內容通俗易懂,提出了一些實用的家庭教育原則和方法,家長可以尋找自己的影子,一些案例我們就可以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二、書中有很多實例,理論結合實際,我們可以獲得很多有效的經驗,去借鑑一下。

三、教育孩子的過程其實也是自己成長的過程,育人即育己。我們教育孩子有禮貌、懂規矩,自信,獨立等等,我們要以身作則,榜樣的力量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四、現在很多原生家庭存在很多問題,有的家庭溺愛孩子,有的家庭很專治,我們可以從中瞭解自己,從而更好的教育孩子。

媽媽是朋友,媽媽是老師,媽媽是孩子的引路人,影響孩子的一生。



夏天69478


回答這個問題,是因為我剛剛好正在看這本書,個人感覺寫的非常好,作者真是一個非常有智慧的教育者,書中大量的列舉了作者自己孩子小時候遇到的各種問題,她的解決方法對我們有非常好的借鑑意義,其實現在很多家庭教育方面的書,讀的時候覺得句句在理,放下書缺什麼也不會,但這本書會教會我們在面對孩子的時候應該如何想,怎麼做;媽媽教育方法的差別,常常會影響孩子的一生,真的很希望有更多的爸爸媽媽能看到這本書,在面對孩子問題的時候能多一點理解,少一點責備,多一點智慧,少一些簡單粗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