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獨七師猛如雄獅

1932年7月,基本由三明籍子弟組成的獨立七團與獨立五團,準備進攻寧化縣城守敵馬鴻興匪部。陳樹湘率領獨立五團和曹坊游擊隊從曹坊出發,張瑞標則率領獨立七團從禾口(現石壁鎮)出發,加上其他城鄉游擊隊和赤衛隊,分別從東、南、西三面包圍縣城。然而部隊還未進城,駐敵早已聞風而逃。部隊一槍未發,便佔領了縣城。

攻下寧化縣城後,獨立七師在縣城正式宣佈成立。這是一支以獨立七團和獨立五團為主,包括寧化各地游擊隊、赤衛隊等地方武裝力量組建起來的能攻能守、英勇善戰的戰鬥部隊。

第二天,敵軍獲悉不是主力紅軍而且人數不多,便糾集保衛團、童子軍、大刀會等約千餘人,向獨立七師發起進攻。下午3時左右,敵人利用大刀會、童子軍在前面衝鋒,馬鴻興匪部在後壓陣,氣勢洶洶地衝來。待敵人進入師部陣地前沿,獨立七師全體指戰員奮起迎戰,一陣猛烈炮火過後,使用大刀、刺刀與敵拼刺肉搏。

令敵人萬萬沒想到,“飛彪隊”和“虎五團”聯合起來則是如虎添翼。獨立七師很快取了這次戰鬥勝利,消滅80多個刀團匪,活捉了200餘人,繳獲槍百餘支,梭標、大刀無數。

獨立七師由陳樹湘任師長、範世英任政委,轄兩個團:第一團由獨立五團為主改編,團長邱國元;第二團由獨立七團為主改編,團長張瑞標。每團四個連,師直屬有機槍連、特務排、偵察排、傳令排等,近2000人,隸屬福建軍區。

8月8日,朱德、王稼祥、彭德懷在中央蘇區整個軍事佈置的訓令中指出:“紅十二軍之六十四師配合獨立七師消滅盤踞在寧化的馬鴻興匪部,相機佔領寧化城後,再進攻寧化安遠周志群匪部,發展閩北游擊戰爭,擴大蘇區。”8月20日,紅十二軍及獨立七師徹底消滅了縣城駐敵馬鴻興部,佔領了寧化縣城。

1932年9月6日,寧化縣蘇根據上級要求開展擴紅工作,獨立七師擴大到3個團,並且每個團都得到充實,人數近3000人。接著,獨立七師奉命到中沙、河龍、安遠等地開展遊擊鬥爭活動。10月6日至7日攻佔清流,大獲全勝。

此後,獨立七師轉戰建寧、泰寧、將樂、歸化、清流等地,軍威大振,令敵人聞風喪膽。

張瑞標作戰經驗豐富,指揮有方,被任命為副師長。

1933年3月6日,獨立七師開赴上杭舊縣整訓,編入紅十九軍五十六師,師長陳樹湘,直屬福建軍區。

在獨立七師編入紅十九軍後,為發揮原獨立七師在寧化周邊的軍威,3月16日,由寧化地方武裝和石城獨立團合編新組建獨立師,稱為“中國工農紅軍新編獨立第七師”。新編獨立第七師成立後,當晚就出發進攻湖村、泉上獲得勝利,斃敵、繳槍俘獲甚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