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可以無知,但不可以無趣。

人可以無知,但不可以無趣。

人可以無知,但不可以無趣。

時下大多中國人評價一個人成功與否的標準,大體不外乎是通過一些很剛性的指標,比如身份、地位,職業、收入,房子、車子,孩子的教育、本人的遊歷等等,似乎一旦擁有這些也就可以稱之為成功了。

在國外評價一個人是用“有趣”來界定,如果被人說“沒趣”,那將是很失敗的。

為此有人說,人生最大的敵人是——無趣。

人可以無知,但不可以無趣。

無趣是有歷史源淵的。我們這幾代人恰巧碰到我們這個時代簡直讓你無法有趣:上一輩人經歷了一個灰色年代的洗禮,看世界的眼光是階級鬥爭是非觀,有趣的含義基本等同於“小資情調”,是無產階級專政對象。

我們的下一輩過著色彩炫目的新生活,世界變化之快讓你都來不及想有趣這件事。

而俺們這輩人在上下夾擊下,負擔之沉重,思想之矛盾,成就了咱舒展不開的眉頭。

所以我們的身邊有很多人很善良,很能幹,事業成功,財富不少,只是一點也沒趣。

有些女人,美是美,靚是靚,也讓人很乏味。

人可以無知,但不可以無趣。

什麼是“有趣”呢?

按照拆字的方法來解釋,有趣二字的關鍵是“趣”字,“趣味”“情趣”“興趣”。

人一旦“沒有趣”了,就會變得粗糙、麻木、膚淺,變得不再可愛了。

整天愁眉苦臉、憂心忡忡、唉聲嘆氣,面目可憎,好像這個世界誰都欠著你似的。

這樣的人活著,只會給別人添堵。

而一個有趣的人則不然,由於他、她的存在,而使周圍的人群變得熱鬧起來,他、她的“氣場”催化著人生的精義,叫人奮發,讓人快樂。

有趣的人,是生活中的“開心果”,是人群中的“快樂源”,與有趣的人相處,你會覺得世界變得有趣,生活變得有趣,自己似乎也變得有趣起來。

人可以無知,但不可以無趣。

有趣的人,是熱愛生活的人。

生活中的吃穿住食行哪樣沒有深奧廣博的學問,光吃一樣,他就能巴嚼出不少趣味來,吃得好看,吃得稀罕,吃得興趣盎然,吃得陽光燦爛,都是可以追求的境界。

需要提醒的是:有趣是這個世界上的稀缺資源,有趣與讀書多少無關,與掙錢多少無關。有趣和身份、地位,男女、年齡,環境、條件無關。有趣之人是很容易被曲解的,有人誤認為打架泡妞、吃喝嫖賭、粗言爛語、舉止猥瑣就是有趣,那就大錯特錯了。

有趣是人性的最高境界。

做個有趣的人並不難,首要之事便是自己要先覺得這個世界有趣。

趣味主義是一種生活態度。

有趣的人大抵聰明、樂觀、幽默,並且感性。有趣的人才是懂得生命真諦的人,也是懂得享受生命的人。

人可以無知,但不可以無趣。

有趣的人越多,我們的幸福指數就越高,但願我們都能變得有趣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