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種豇豆,如何避免“倒春寒”?預防和補救措施一定要學會

進入3月以來,北方天氣逐步回暖,讓人感覺春天越來越近。但冷空氣又時不時強行出場,帶來劇烈降溫。這種情況下,如果蔬菜生產管理馬虎,有些蔬菜可能就會遭遇低溫冷害,甚至直接被凍死,產量、效益都會大打折扣。

今天就以豇豆為例,跟大家分享一下低溫冷害前如何預防,以及遭遇低溫冷害後如何補救。

近幾年,為了實現豇豆提早上市,生產上多采用春大棚提早栽培模式,將播種期提前到3月上、中旬,南方地區最早可在2月中、下旬播種。

而春季低溫冷害一般發生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有時甚至會在發生在4月底,此時正是露地長豇豆播種出苗期、定植緩苗期以及春大棚長豇豆開花結莢初期,如持續低溫或遇溫度驟降,極易造成低溫冷害。

低溫冷害對長豇豆的影響

1、根系吸收能力下降 

遭受低溫冷害後,長豇豆根系的吸收能力會明顯下降,水分平衡遭到破壞,失水大於吸水,從而使植株萎蔫甚至乾枯。露地直播長豇豆正值苗期,或定植後正值緩苗期,低溫冷害嚴重會影響新根的形成,如遇持續低溫,

極易造成漚根、爛根,根腐病的發病幾率也大大提高(圖1)。

早春種豇豆,如何避免“倒春寒”?預防和補救措施一定要學會

▲圖1, 露地長豇豆幼苗遇持續低溫後根部腐爛

2、植株嫩莖萎蔫、倒伏

處於苗期的長豇豆植株小、抵抗力差,尤其是正處在緩苗期的植株,如果遇到溫度驟降,會導致嫩莖失水、萎蔫(圖2、圖3),嚴重時植株倒伏(圖4)。

早春種豇豆,如何避免“倒春寒”?預防和補救措施一定要學會

早春種豇豆,如何避免“倒春寒”?預防和補救措施一定要學會

▲圖2、圖3,植株嫩莖萎蔫

早春種豇豆,如何避免“倒春寒”?預防和補救措施一定要學會

▲圖4, 露地栽培的長豇豆,苗期遇溫度驟降出現倒伏

低溫還會造成花青素的形成和積累,在莖部出現大量的花青素褐色斑塊(圖5),莖部輕微木栓化。

早春種豇豆,如何避免“倒春寒”?預防和補救措施一定要學會

▲圖4, 低溫使得莖部出現大量花青素褐色斑塊

3、頂芽受害,主蔓停止生長

無論是春露地栽培,還是早春大棚栽培的長豇豆,低溫冷害嚴重時,生長點遭受危害甚至頂芽凍死,頂葉變小或主蔓停止生長(圖6),受害程度因品種不同而有所差異。

早春種豇豆,如何避免“倒春寒”?預防和補救措施一定要學會

▲圖6, 長豇豆頂芽生長受阻,頂葉變小

4、葉片黃化、失綠 

春季低溫還常常伴隨著弱光,低溫弱光下植物光合速率會下降,葉綠素合成受阻,受冷害葉片發生褪綠、黃化現象或出現壞死斑(圖7)。如果低溫後又突然遇到晴天,受害葉片組織會變軟、萎蔫,最終乾枯。

早春種豇豆,如何避免“倒春寒”?預防和補救措施一定要學會

▲圖7, 受冷害葉片發生褪綠、黃化

5、開花延遲或落花落果

春大棚長豇豆苗期如過遭受低溫冷害,還會影響花芽分化,從而延遲開花期延遲,或造成畸形花、畸形果;如開花結莢期遭遇低溫,落花、落果現象嚴重,直接影響產量。

低溫冷害前的預防措施

1、選用耐寒品種 

春大棚及春露地栽培長豇豆宜選用耐寒性較強的品種。

2、培育壯苗

長豇豆生產多以直播為主,但目前生產上提倡育苗移栽,尤其是早春大棚栽培。育苗移栽可以抑制營養生長過旺,促進開花結莢,同時還能有效避免早春低溫的危害。

育苗時要通過合理控制水肥和溫度管理,培育壯苗。移栽前進行適當的低溫鍛鍊,白天溫度不超過20 ℃,夜間降到8~12 ℃,通過低溫煉苗提高幼苗定植後的抗逆能力。

3、及時關注天氣預報,提前採取合理有效的預防措施 

3 月中旬至 4 月底,是長豇豆低溫冷害的易發階段,此期應及時關注天氣預報。降溫天氣來臨前,

溫室大棚應提早加蓋薄膜、保溫被等保溫材料;及時噴施磷酸二氫鉀500~800倍液,或按使用說明噴施海藻肥、魚蛋白等功能性肥料,提高植株抗寒能力。

露地栽培長豇豆在低溫冷害來臨前一天下午,用稻草、塑料薄膜等覆蓋植株,可預防冷害發生。

另外發現,澆水量大的地塊受冷害程度較輕,僅10% 左右的植株表現為莖部有花青素積累,植株長勢正常,無倒伏;澆水量較少的地塊植株受害嚴重,表現為 100% 植株莖部出現花青素積累,部分品種有 20% 左右的植株直接被凍死。分析原因:可能是由於田間溼度大,水汽能夠增加大氣逆輻射,從而能提高氣溫。因此,在低溫來臨前,田間澆水能有效降低冷害程度。

低溫冷害後的補救措施

1、養根護根 

低溫冷害發生後,要及時進行中耕培土,疏鬆土壤,提高地溫。若冷害比較嚴重,尤其是低溫寡照、土壤溼度大時,極易發生根腐病,要及時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或 15%惡黴靈水劑450倍液等藥劑進行灌根。

結合後期澆水,可按使用說明用量追施海藻肥、水溶有機碳肥等有機質肥,促進植株早發新根、多發新根,提高植株吸水、吸肥能力,減輕低溫冷害對長豇豆生長後期的持續影響。通過養根護根措施,植株在受害 7天后陸續萌發新根,開始恢復生長。

2、及時葉面噴水 

長豇豆受低溫冷害後根系吸水能力下降,水分平衡遭到破壞,植株極易失水、萎蔫。冷害多發生在凌晨到日出前,根據天氣預報,如有急劇天氣變化,應隨時關注氣溫變化情況,當確認冷害發生後,日出前應多次向植株噴灑大量清水

,可以有效避免植株萎蔫,緩解冷害程度。

如果出現萎蔫後再進行地面補水是錯誤的,此時根系活力低,吸水能力弱,不僅達不到補水的效果,反而還容易發生漚根、爛根現象。

如果冷害後突遇晴天,由於溫度回升快,尤其是大棚內溫度快速上升時,葉片更容易出現急性萎蔫,這時要採取措施儘可能讓棚內溫度緩慢上升,比如加蓋遮陽網、提早打開風口等,以利於植株恢復生長。

3、補充營養 

長豇豆受低溫冷害後,要及時給植株補充營養。可噴施25%葡萄糖水劑800~1000倍液,或180g/L氨基酸水劑1000~1500倍液等含糖類、氨基酸類葉面肥;

還可噴施0.01%蕓薹素內酯3000倍液等植物生長調節劑,刺激葉片伸展和莖節伸長,促進植株儘快恢復生長。同時,還要結合澆水增施磷鉀肥,如每畝衝施磷酸二氫鉀2~3kg,以提高植株的抗逆性。

4、及時防病 

長豇豆受低溫冷害後抗病能力顯著下降,尤其是露地栽培長豇豆

,此時正值苗期,植株弱小,更易感染病害。因此,在葉面噴施營養液的同時,可噴施2%春雷黴素水劑700~800倍液等預防細菌性病害的發生;還應及時剪除受害的枯枝爛葉,避免其黴變而誘發病害。

2019年春季,研究人員對遭受嚴重低溫冷害後的長豇豆,綜合採取以上措施,結果表明,受害植株雖然緩苗期比較長,但90%以上受害株在冷害7天后均能恢復生長,表現為新根陸續形成,頂芽轉綠並伸長,或頂芽受害植株莖基部的側芽開始萌發並伸長,田間幾乎無缺苗現象。

不過仍需注意的是,受害植株雖能恢復生長,但田間最終仍有1%左右的植株根系受損嚴重而不能恢復,主要症狀表現類似於根腐病:主根褐變甚至腐爛,側根少,植株長勢弱,葉片小,開花結莢期容易整株萎蔫甚至死亡。這對長豇豆生產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相對於低溫最初造成的危害,已經得到很大程度的緩解。

早春種豇豆,如何避免“倒春寒”?預防和補救措施一定要學會

早春種豇豆,如何避免“倒春寒”?預防和補救措施一定要學會

(作者:方貫娜,龐淑敏,魏文霞,遊微,單位:鄭州市蔬菜研究所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