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學黨史(71)——紅色小上海

居家學黨史(71)


紅色小上海

  中央蘇區時期,長汀的工商業非常發達,成為中央蘇區的經濟中心,被人譽為中央蘇區的“紅色小上海”。當時,長汀的汀江航運非常發達。汀江繞城南流,經上杭下永定、大浦、至韓江、經汕頭流入南海。僅航運民船每天就有“上八百、下三千”之稱。可見航運之繁忙,自然成為閩西、贛南的物資集散地。長汀的手工業自明清以來就頗負盛名,商業也相當繁榮。

  1929年春紅四軍首次入閩後,就頒發了毛澤東起草的《告商人及知識分子書》,指出共產黨的政策是“取消苛捐雜稅,保護商人貿易”。後來,蘇區政府採取了各種保護和鼓勵發展私營工商業的政策。同時又組織領導發展公營和集團工商業及其它經濟組織。長汀的經濟日趨繁榮,成為中央蘇區的經濟中心。

  為了粉碎國民黨的經濟封鎖,長汀大力發展商業,積極開展對外經貿活動。主要措施有:興辦公營商業,發展合作社商業,成立糧食合作社、消費合作社和販賣合作社。同時,恢復了私營商業,允許商人自由買賣。據不完全統計,長汀城僅私營商戶就有367家。長汀城內公營的中華貿易公司負責收購菸草、茶葉、香菇、木材、樟腦等土特產,運往白區銷售,又從蘇區外換購大量的中西藥、布匹、煤油、火柴、食鹽等緊缺物質,供給軍需民用。公營商業購銷額大,生意十分興隆。

  長汀的工商業活動大大地活躍了蘇區市場,調節了蘇區工農業產品價格,促進了蘇區經濟的發展,並有力地支援了整個中央蘇區的革命戰爭。

(中共龍巖市委黨史和地方誌研究室 策劃 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