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這條千年古道,看天下絕世美景

這是一條縱跨天山南北的130公里風光之路,囊括草原、密林、雪山、冰川、湖泊等各類景觀,移步易景,令人歎為觀止!

走這條千年古道,看天下絕世美景

這是一條體驗滄桑遷徙之路,從北疆走到南疆,沿途尚存許多戍堡、烽燧和關隘遺蹟,踏足其中,彷彿誤入千年時空。

走這條千年古道,看天下絕世美景

這是一條一眼看四季,承載千年風光的夢幻之路,從湛藍幽靜的天堂湖-阿克庫勒湖到氣勢洶湧的河流-闊克蘇河,再到著名的網紅打卡點-老虎口,在北緯42°55′-42°40′上編制出一曲關於遠方的小曲;

走這條千年古道,看天下絕世美景

烏孫古道是新疆最為知名的頂級的徒步線路之一,對愛好徒步的人群具有極大的誘惑力。古道有數百年滄桑的歷史,在這些需要跋山涉水才能通過的古道上曾經走過屯墾戍邊的軍人、負笈西遊的僧侶、遠託異國的和親公主,還有那些逐水草而居的牧人……穿行在這樣的古道上,感受到古人留下的氣息,山沒有變水亦沒有變,和當年一樣在耳邊掠過的山風,和當年一樣冰涼刺骨的河水……所有的一切,沒有走過的人,是永遠體會不到那種感覺的。

走這條千年古道,看天下絕世美景

龜茲古國是現新疆庫車,拜城一帶。所說的烏孫古道是指烏孫國到龜茲國穿越天山南北的古道,廣義的烏孫古道被分為東、西、中線三條。其中東線已經被修建217國道(獨庫公路),西線指從伊犁昭蘇到阿克蘇溫宿,指現在夏特古道一帶,中線即狹義的烏孫古道即北起特克斯縣的瓊庫什臺牧業村,或溫泉線,南出拜城縣黑英山。

走這條千年古道,看天下絕世美景

它北銜準噶爾盆地,南控塔里木綠洲,是貫通天山南北的咽喉,歷史上許多遊牧民族都設法爭奪這塊寶地。公元前漢武帝為了與烏孫結好而對抗匈奴;隋唐時期西突厥控制天山統治塔里木盆地;唐代西征突厥及與突騎施的交好等,都是通過烏孫古道來實現的。

1945年三區革命軍從穹庫什臺出發,經阿克布拉克達坂,到達拜城的黑英山,也就是包紮墩烏孫古道,以此為基地,攻下了拜城。而在繼續向西攻打阿克蘇的戰鬥中,遭遇頑強抵抗和反擊,最終奪取了夏特古道南口,經夏特古道返回伊犁。

走這條千年古道,看天下絕世美景

現在的217國道(獨庫公路)就是當時通行人數最多的一條烏孫古道。

走這條千年古道,看天下絕世美景

獨庫公路

走這條千年古道,看天下絕世美景


走這條千年古道,看天下絕世美景


走這條千年古道,看天下絕世美景

烏孫古國原來面積很大,現新疆伊寧市及附近的昭蘇,鞏留,新源,特克斯,尼勒克幾個縣是烏孫古國的一部分,絕大部分被沙皇俄國侵佔。

走這條千年古道,看天下絕世美景

原來生活在河西走廊的烏孫族,由於匈奴族的誘逼西遷,沿著一條鮮為人知的通道進入天山腹地的伊犁河谷,趕走了同樣因為匈奴驅逐而遷移到這裡的大月氐人,從此在這塊肥沃的河谷草原上繁衍生息,人畜興旺,成為當時西域三十六國中最大的國家――烏孫國。

龜茲古國是現新疆庫車,拜城一帶。

據有關文獻記載,當年烏孫人西遷所走的通道就是這條道路。

走這條千年古道,看天下絕世美景

烏孫古道北銜準噶爾盆地,南控塔里木綠洲,是貫通天山南北的咽喉,歷史上許多遊牧民族都要爭奪這塊寶地。公元前的漢武帝為了對抗匈奴與烏孫結盟;隋唐時期西突厥控制天山統治塔里木盆地;唐代西征突厥及與突騎施的交好等,都是通過烏孫古道來實現的。

走這條千年古道,看天下絕世美景


走這條千年古道,看天下絕世美景

新疆特克斯喀拉峻草原是烏孫國的夏季牧場。喀拉峻的山頂卻是渾然一體向南傾斜的高臺地貌,芳草萋萎,繁花似錦,猶如一幅舒展的碧色地毯,一直鋪展到皚皚冰雪的高山腳下。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專家們曾專程前來考察,為之傾倒,認為喀拉峻草原是世界上少有的第一流的天然草場。

走這條千年古道,看天下絕世美景


走這條千年古道,看天下絕世美景


走這條千年古道,看天下絕世美景


走這條千年古道,看天下絕世美景

歷史象星空一樣在閃爍,而古道歷經了幾千年的滄桑.現在我們再去探尋,就象打開了一本塵封多年的書,從中體會和領略那古道的沉積.....

走這條千年古道,看天下絕世美景


走這條千年古道,看天下絕世美景

新疆鞏留縣庫爾德寧風景區是烏孫古道的必經之處。天山山脈森林最繁茂的地方, 擁有單位蓄材量世界 罕見的雲杉森林資源,完整的原始森林類型及植被是整個天山森林生態系統最為典型的代表,這裡雲杉要類型齊全,野生動物種類豐富,早在1984年這裡就被闢為新疆雪嶺雲杉自然保護區,2000年4月又被確定為西天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內有1000餘種高等植物、146種陸棲脊物和196種昆蟲,其中國家重點保護動物達30餘種,就連人們認為最平常不過和最不起眼的野蘋果,野杏都已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名錄。雄奇而富饒美麗的為爾德寧是天山深處的一塊瑰寶,是鞏留人的驕傲與自豪。她給文人墨客以創作的靈感,給遊客以振憾心靈的美的感受,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國內外遊客她的絕色天姿和超凡脫俗的自然景觀令人歎為觀止,使人無限嚮往。堪稱是歐亞大陸腹地野生生物物種“天然基因庫”。

走這條千年古道,看天下絕世美景


走這條千年古道,看天下絕世美景


走這條千年古道,看天下絕世美景


走這條千年古道,看天下絕世美景


走這條千年古道,看天下絕世美景


走這條千年古道,看天下絕世美景


走這條千年古道,看天下絕世美景

烏孫古道北銜準噶爾盆地,南控塔里木綠洲,是貫通天山南北的咽喉,歷史上許多遊牧民族都要爭奪這塊寶地。公元前的漢武帝為了對抗匈奴而與烏孫結盟;隋唐時期西突厥控制天山統治塔里木盆地;唐代西征突厥及與突騎施的交好等,都是通過烏孫古道來實現的。

走這條千年古道,看天下絕世美景


走這條千年古道,看天下絕世美景

新疆新源縣那拉提草原,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評全國六大最美的草原之一。

走這條千年古道,看天下絕世美景


走這條千年古道,看天下絕世美景


走這條千年古道,看天下絕世美景


走這條千年古道,看天下絕世美景


走這條千年古道,看天下絕世美景


走這條千年古道,看天下絕世美景

新疆昭蘇縣是漢朝烏孫古國的所在地,名聞天下的天馬——汗血寶馬即出於此。昭蘇縣現有馬品種5個:伊犁馬、英純馬、吉爾吉斯、阿爾登、德國溫血馬,其中伊犁馬有6萬多匹。伊犁馬是我國優良的馬種,是寶貴的畜牧資源,是各族人民,牧別是哈薩克族、蒙古族人民經過幾十年漫長歲月的辛勤勞動,精心培育的結晶。 2003年昭蘇縣被國家農業部命名為中國天馬之鄉。

走這條千年古道,看天下絕世美景


走這條千年古道,看天下絕世美景


走這條千年古道,看天下絕世美景


走這條千年古道,看天下絕世美景


走這條千年古道,看天下絕世美景


伊犁河是亞洲中部內陸河,跨越中國和哈薩克斯坦的國際河流。伊犁河的主源特克斯河發源於天山汗騰格里峰北側,向東流經中國新疆的昭蘇盆地和特克斯谷地,又向北穿越伊什格力克山,與右岸支流鞏乃斯河匯合後稱伊犁河,西流至霍爾果斯河進入哈薩克斯坦境內,流經峽谷、沙漠地區,注入中亞的巴爾喀什湖。從河源至入湖口,全長1236公里,流域面積15.1萬平方公里,其中中國境內河長442公里,流域面積5.6平方公里。

走這條千年古道,看天下絕世美景


走這條千年古道,看天下絕世美景


走這條千年古道,看天下絕世美景


走這條千年古道,看天下絕世美景


走這條千年古道,看天下絕世美景

注:本文素材來源於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如若圖文資源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