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戰爭期間,薩達姆與美國作戰時,俄羅斯為何不救薩達姆呢?

說到俄羅斯、美國和薩達姆,自然要先理一下俄、美、伊三國之間的微妙關係和恩怨情仇了。

局勢變換,薩達姆與美國反目成仇。

中東地區位處歐、亞、非三大洲的樞紐地帶。拋開其豐富的石油資源不講,單就這地理位置不管是經濟還是軍事領域那都是黃金地帶。

這也自然而然的吸引了他國覬覦的目光,首當其衝就是美國了。美國這個“老大哥”在世界上具有舉足輕重的位置,而當時伊拉克雖然不弱,但軍事實力遠不如美國。

於是美國和伊拉克開始了“友好幫扶”之路。伊拉克方面承諾可以無條件優先優惠供給美國黃金和石油資源,看在外交利益的面子上,美國也就欣然接受了這位小弟。

直到薩達姆上臺,兩國之間依然維持著這種合作的關係。薩達姆是為了找一個靠山,美國則是為了找一個有利的中東根據地。

伊拉克戰爭期間,薩達姆與美國作戰時,俄羅斯為何不救薩達姆呢?


也可以說薩達姆是在美國的幫扶下,才能成為伊拉克的總統。在兩伊戰爭期間,美國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選擇了幫助伊拉克,並在戰時為其提供大量進口先進武器設備。

不過,薩達姆也是盡耍滑頭,心思算計難以猜測。兩伊戰爭結束後,說好給美國應有的利益並沒有兌現。美國覺得他言而無信,自己吃了虧。

並且作為兩伊戰爭的戰勝方,伊拉克又佔領了鄰國科威特。不僅對科威特的油井進行了轟炸,還用水雷封鎖了波斯灣等等。

這些做法無異於挑釁美國在中東地區的霸權地位。側面反映出薩達姆方面覺得翅膀硬了,與美國的聯繫合作沒有那麼重要了。

於是種種原因加在一起,使得美國於2003年發動了對伊戰爭,並且推翻了薩達姆政權,將薩達姆定義為恐怖分子。這是一場以伊拉克私藏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由,繞開聯合國所發動的戰爭。

然而直到戰爭結束,也沒發現什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說到底,這場戰爭其實就是一場抓捕薩達姆的“躲貓貓”。

伊拉克戰爭期間,薩達姆與美國作戰時,俄羅斯為何不救薩達姆呢?


伊俄關係密切,薩達姆卻不求救,這是為何?

前面我們知道了美國為什麼追捕薩達姆,接下來就說一說俄羅斯為什麼不救薩達姆。

在伊拉克戰爭期間,英國《每日電訊報》刊登了一篇由大衛·哈里森撰寫的《解密:俄羅斯幫助薩達姆監視布萊爾》的文章。

文章內容顯示,有多份機密文件指示俄羅斯在戰前的數個月曾向薩達姆提供了包括西方國家領導人私密談話內容以及刺殺名單、間諜情報等“援助”。

種種跡象表明,作為盟國,俄羅斯和伊拉克的關係一直是非常緊密的。並且在薩達姆在位期間,蘇聯是他唯一出訪過的國家。

為什麼沒幫薩達姆呢?首先我們談一談俄羅斯方面的原因。1991年蘇聯解體,國內局勢動盪經濟不景氣。國外與美國的關係一直不溫不火,俄羅斯方面正忙的焦頭爛額。

然而,美國正處於經濟和軍事的高速發展階段,所以俄羅斯方面也沒辦法和美國正面交涉。

其實俄羅斯也曾阻止過戰爭,在美國攻打伊拉克之前曾向聯合國遞交提議。作為伊拉克的盟國,俄羅斯選擇了一票否決,但美國卻繞過聯合國方面發動戰爭。

另外,伊拉克在經歷多次大小規模的戰爭之後,其軍事實力已經非常強大了。饒是誰也沒有想到,竟連與美國抗衡的能力都沒有。

那麼接下來就是薩達姆方面的原因了。俄羅斯想既然沒辦法幫薩達姆直接攻打美國,但是保全一個薩達姆還是可以的。

早在美國攻打伊拉克之前,俄羅斯就曾提出可以為薩達姆提供政權上以及他人身安全上的保護。但被薩達姆果斷拒絕了。

薩達姆這個人態度強硬不肯服軟,又有自己的小算盤。估計也是想著自己有一天會東山再起,卻不料美國這次是鐵了心要把他追殺到底。

2003年12月13日,薩達姆在其家鄉附近被美軍生擒。不久後,美軍為了防止薩達姆的家族復興,又將其孫子兒子捕殺。2006年12月30日被伊拉克當局處絞刑,2015年,墳墓又被炸燬。

所以說,不是俄羅斯見死不救,而是薩達姆過於自信,低估了美國殺他的決心。人心還隔了一層肚皮,更何況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哪能真的做到兩肋插刀呢?

伊拉克戰爭期間,薩達姆與美國作戰時,俄羅斯為何不救薩達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