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寫了兩個與蝙蝠有關的人物:飛天蝙蝠和青翼蝠王

柯鎮惡使用一種毒菱暗器,這種武器沾有劇毒,見血封喉,很讓人忌憚。蝙蝠也被人當作有毒之物。柯鎮惡輕功也不錯,雖然與頂尖高手相比還有很大的距離,但總算配得上“飛天蝙蝠”這個外號了。

彷彿一夜之間,蝙蝠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作為一種遍佈全球的生物,蝙蝠與人類的生活圈子若即若離。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裡,古人類居住在洞穴裡,與


金庸寫了兩個與蝙蝠有關的人物:飛天蝙蝠和青翼蝠王

蝙蝠毒王

蝙蝠朝夕相處。所以,蝙蝠也被人類記載進入各種典籍。

香港武俠小說家金庸寫了兩個與蝙蝠有關的人物。他們分別是飛天蝙蝠柯鎮惡和青翼蝠王韋一笑。

柯鎮惡是貫穿《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兩部小說的重要角色。柯鎮惡是江南七怪之首,帶著兄弟們歷經艱難險阻來到大漠,找到了郭靖,並教授他武功,從而帶出了郭靖的故事。柯鎮惡武功不高,可嫉惡如仇,路見不平一聲吼,並對郭靖言傳身教,在郭靖成為一名大俠的路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柯鎮惡有一個外號,就是“飛天蝙蝠”。這個外號的得來,有兩個原因。

一是柯鎮惡在年輕時看到黑風雙煞梅超風和陳玄風用活人來練習武功,出手制止,但由於武功遠不及黑風雙煞,反被弄瞎了雙目。在古代,蝙蝠因為經常在夜間活動,被人們認為“眼盲”。所以柯鎮惡有了這個外號。

金庸寫了兩個與蝙蝠有關的人物:飛天蝙蝠和青翼蝠王

飛天蝙蝠

二是柯鎮惡使用一種毒菱暗器,這種武器沾有劇毒,見血封喉,很讓人忌憚。蝙蝠也被人當作有毒之物。柯鎮惡輕功也不錯,雖然與頂尖高手相比還有很大的距離,但總算配得上“飛天蝙蝠”這個外號了。

當然,現代科學已經證明,蝙蝠並不是瞎子,它們有眼睛,而且視力很好。雖然蝙蝠的嘴能夠發出高出2萬赫茲的超聲波,超聲波遇到障礙物會反射回來,傳到蝙蝠靈敏的耳朵裡,但蝙蝠的眼睛並沒有退化。而且,生活在東南亞的大蝙蝠,不能發出超聲波,它們只能靠眼睛來活動。

韋一笑是《倚天屠龍記》裡的人物,外號叫青翼蝠王,是明教四大護教法王之一(金毛獅王謝遜、青翼蝠王韋一笑、紫衫龍王黛綺絲、白眉鷹王殷天正)。

韋一笑為什麼會得到“青翼蝠王”,也有兩個原因。

一是韋一笑長得像一隻蝙蝠。《倚天屠龍記》裡寫了韋一笑的面貌,“削腮尖嘴,臉上灰撲撲地無半分血色”,他又喜愛“穿身披青條子白色長袍”,如此一來,跟一隻蝙蝠沒啥兩樣。

二是韋一笑輕功非常厲害,就連張三丰都誇他“青翼蝠王輕功絕頂,世所罕有,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韋一笑這麼好的輕功,並非勤學苦練而來,而是天賦異稟。在《倚天屠龍記》裡,韋一笑仗著自己的絕世輕功,跟蝙蝠一樣神出鬼沒。

金庸寫了兩個與蝙蝠有關的人物:飛天蝙蝠和青翼蝠王

青翼蝠王韋一笑

在六大派圍攻光明頂之前,韋一笑屢次戲弄峨眉派,吸了一個峨眉弟子的血,無聲無息地潛入峨眉大營,並吸了意欲上前教訓他的靜虛師太的血。峨嵋掌門滅絕師太也算是一位頂尖高手了,可面對倏忽而來、倏忽而去的韋一笑,一點辦法都沒有,只能悻悻然說道:“韋一笑輕功天下無雙,名不虛傳,遠勝於己!”

韋一笑為什麼要吸血呢?這是因為,當年韋一笑修煉至陰至寒的寒冰綿掌時出了差錯,經脈中鬱積了至寒陰毒,只要一用內力,寒毒就會發作,導致全身血脈凝結成冰。為了抵禦寒毒,韋一笑就不得不吸食鮮血。

幸運的是,韋一笑遇到了張無忌。張無忌以高超的醫術和九陽神功相助,最終幫助韋一笑去了寒毒,擺脫了吸食鮮血的“不良嗜好”,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參考資料:《射鵰英雄傳》《倚天屠龍記》等】

(一)

武俠小說中的人物通常都會有各種各樣的外號,有的是根據為人、在大家心中的印象而被人們冠以帶有尊敬稱謂的綽號,比如“鐵面判官”、“小旋風”、“賽孟嘗”等,有的是因為武功高,而成名絕技就成為了自己的代號,如“修羅刀”秦紅棉、“越女劍”韓小瑩等。

今天說到的兩個人物都出自金庸筆下,他們都有著自己的綽號,而又均與一種動物“蝙蝠”有關,兩個人的外號甚至比自己的名字還要廣為人知,當筆者說出“飛天蝙蝠”、“青翼蝠王”這兩個綽號後,相信大家的心中會馬上浮現出他們的名字和形象,沒錯,他們便是柯鎮惡和韋一笑。

(二)

網上曾經有人編排過一個段子,柯鎮惡不管遇到的對手有多強大,總會喊上一句“無恥之徒拿命來”,而十秒之後話鋒完全逆轉“要殺要剮悉聽尊便”,因此網友總結柯鎮惡的一生是“打架沒贏過,裝B沒輸過”。

事實是這樣嗎?柯鎮惡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呢?翻開《射鵰》這部書,從他在醉仙樓正式出場後,一路看下去,就會發現他是一個正義感爆棚的人,渾身充滿正能量,不論是對人對己都有著嚴格要求。

他的正義感體現在方方面面,從為焦木大師這個朋友仗義出手,對敵丘處機,而當得知事實真相竟是受到了段天德這種小人的愚弄後,又悔恨交加,並最終與丘處機達成和解,決定找尋郭靖母子開始,只要有他出現的地方,便總會伴隨一種正氣的存在。

(三)

柯鎮惡雖然非常正義,可是有時也過於耿直,非常執拗,體現在外面的便是性格暴躁、面相較兇,給人以難以接近之感,要不怎麼能成為“江南七怪”之首呢?

人如果過於耿直,就會缺少一些權謀和心機,有時比較容易相信別人,而這些人的武功能力不一定最強,但說出的話卻一定能令很多人相信,這也直接導致了“江南七怪”的結局,六個人都先後喪命,只剩下柯鎮惡一個人成為了歐陽鋒對付黃藥師的宣傳“工具”。

(四)

金庸寫了兩個與蝙蝠有關的人物:飛天蝙蝠和青翼蝠王

飛天蝙蝠 柯鎮惡

說完了柯大俠,我們再來看一下另一位韋蝠王,他之所以得了這樣的一個外號,一是因為他的輕功極佳,不論白天夜間都可以來去如風,可以用神出鬼沒來形容,六大派圍剿光明頂時,他可以在頂尖高手滅絕師太的眼皮底下擄走她的弟子,而使她無計可施。

另一個原因是因為韋一笑練習“寒冰綿掌”時走火入魔,因而在使用內力後需要吸食人血,否則就會全身凍僵而死,這也是正派中人對他恨之入骨,攻打明教的理由之一。

(五)

他的為人也亦正亦邪,對於很多名門正派的弟子絕不手軟,而對於本派弟子卻又非常講義氣,在馬上要凍死的情況下,本可以將抓到的殷離殺死,吸血活命,但由於她是同為護教法王的殷天正的孫女兒,便寧可自己凍死,也沒有傷害她。

他的為人雖然令很多人感到痛恨,而他的結局卻與柯鎮惡完全不同,在張無忌的醫治下徹底治好了身上的病,不再吸食人血,而他的江湖名聲和地位也得到了洗白和提高。

(六)

柯鎮惡與韋一笑從性格到能力等各方面都有著與蝙蝠相似的特點,比如靠聽聲辨形、輕功極高等,而他們的性格卻有著很大的不同,因此也導致了他們完全不同的結局,按理說柯鎮惡這樣的正義之士,結局應該更好一些,可事實卻並非如此,這是武俠小說情節的需要還是體現出了作者的某些觀點和看法?對此,大家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