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農村還要每年放電影?都沒幾個人去看了,有這個必要嗎?

農夫也瘋狂


說起農村的露天電影,腦海裡面就不由自主的浮現出小時候的一幕幕。在物資匱乏的年代,誰家裡有一臺黑白電視機,那就是非常有面兒的人。尋常人家可買不起電視,所以農村的露天電影,就成為所有人熱追的東西。那會兒,只要聽說方圓一二十公里以內,某個村裡晚上有電影看,必定會吸引到非常多的人,前往觀看。



要是放電影的時間,剛好碰到農閒,甚至會出現“萬人空巷”的情況。整個村裡的男女老少,都會早早的吃好晚飯,拿著一把蒲扇子,提上一個小板凳,或者扛把木椅子,兜裡裝上幾把花生或者瓜子,就三三兩兩的趕往露天電影的放影地。去的早,就可以佔得一個最佳的看電影的位置,不然去遲了,隔得遠不說,有時候還得站高點兒,才能看到。

那些年,經常看到的還是抗戰片,比如《地雷戰》等等這樣的片子。現在自己看到的最近的一場露天電影是在15年的時候,自己還在村裡任職村幹部。記得比較清楚的是,支部書記通知我當天晚上有電影放,讓我在廣播裡面通知一下,讓大家前去觀看。不過,當時因為是十月末,晚上比較涼,所以當天到場的人比較少,只有一二十人,最後堅持看完的只有七八個人。


當時,看著觀看電影的人少了,心裡也覺得缺少了什麼。因為現在的信息技術發達了,手機成了人們瞭解外界最快最便捷的方式,以至於人人離不開手機。高效、便捷、豐富等等的優點,取代了露天黑白電影,所以現在看電影的人越來越少了。

那麼電影還有必要繼續放映下去嗎?

答:有必要!其實,現在的農村電影,就像一種快消失的民俗文化一樣,它承載著老一輩們兒時的夢,也傳遞了時代發展的進程。就像很多民俗文化一樣,即使懂的人越來越少,但是它是一種文化的傳承。


其實,現在農村電影還在各村播放,背後是國家對於這項事業的大力支持。國家都明確的支持這項活動繼續進行,那麼說明這項活動必定有存在的意義。其實,觀看者的人多人少,只是影響到文化宣傳的效果的強和弱,但是在弱,它也起到了宣傳。

大家覺得農村露天電影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著迷大鄉村


說到村子裡大隊放電影就想到了小時候,那個時候電視還沒普及,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子,一到了夏天就會期盼村子裡放電影,大家也能從電影中知道外面的世界。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家家戶戶不僅有了電視電腦,手機也是人手一個,雖然村子裡一到了夏天還會時不時放電影,但是卻沒有幾個人看,那麼還有在村子裡放電影的必要嗎?

記得小時候村子裡放的電影都是戰爭片,什麼《地雷陣》、《地道戰》、《白毛女》等等,記得看《白毛女》的時候,雖然楊白勞嘴裡唱的是“紅頭繩“,但是從電影中卻看不到紅色的頭繩,因為是黑白色的電影,儘管如此我們還是看的津津有味。後來我家買了電視機,到了夏天一家人吃完飯以後會坐在一起看電視,雖然節目沒有幾個,但是卻度過了美好的童年時光。

去年夏天我們村子裡組織了幾次放電影,有一次放《湄公河行動》,我便叫上小侄女一起去看,看過這個電影的朋友都知道,這個電影拍的特別好,看完也會很有感觸,但是小侄女卻不喜歡看,剛看了十幾分鍾便吵吵著回家玩手機吹空調,在我的一再堅持下看了多半個小時我倆便帶著板凳回家了。

村子裡放的電影多是關於愛國系列的,現在很多孩子並不喜歡這樣的電影,在加上現在農村通訊設備越來越好,家家戶戶都有電視手機,想看什麼電影自己搜索就能看到,所以即便是喜歡愛國系列的成年人,也不喜歡在大夏天一堆人擠在一起看電影。

那麼在村子裡放電影還有必要嗎?個人覺得這件事情要分具體情況來判斷,就拿我們村子來說,每次放電影時看電影的人不會超過10個,很多人都是看一會便回家睡覺,可能只有放電影的工作人員能從頭堅持到結束,這樣的情況放電影一點意義都沒有。而在一些偏遠、通訊設施很差的地方,放電影卻可以讓人們更直觀的瞭解到外面的世界,也能通過觀看愛國系列的電影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瞭解到我們現在的國家多麼的強大,所以這樣的地方每年多放幾次電影還是很有必要的。

你們小時候有沒有看過村子裡放的電影呢?你們覺得現在在村子裡放電影還有沒有必要呢?歡迎大家回覆討論。


悠悠鄉村路


其實是一個過場而已,我們那裡偶爾也放,不過人不知道。因為農民有的季節太忙,沒人通知放電影嘛。


用戶54363868199


我是鄉下小三哥,土生土長的農村小夥。

農村放電影當然有這個必要,農村放電影這工程已經存在了幾十年了,是一個服務於我們農村群眾的文化娛樂活動,在我國一些貧困地區偏遠地區更有存在的必要性。


小三哥是90年出生的,以前我爸爸是村裡放映員,曾經放電影的時候,也是我童年極少的一部分樂趣。我記得小時候爸爸和我叔叔,他們在村裡放電影,是自己買的放電影設備,那會兒村裡面只要有白事或者喜事,晚上都會找放電影的。平時就是應召政府的需求定期在村裡放電影,讓我們農村的生活增添了很多樂趣。

晚上放什麼電影都會提前,去出租片子的地方進行租用,晚上在村裡放一部電影,我記得那會放電影的時候,大街小巷裡全是人,由於人太多後面的看不到,都會在牆頭上或者房頂上看。由於那個年代家裡沒有各種娛樂項目,所以對我們農村孩子們來說,村裡放電影就是最吸引我們的。



目前農村放電影一直保留下來,我們村每個月有兩次的放映時間,當天會有專門的放映員來放電影,放一些愛國主義情懷的電影。平時沒事我會帶著我家閨女晚上出去玩,發現晚上看電影的人特別少,而且是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在看。其實有一個主要因素,現在人們在家裡什麼電影都可以看而且還舒服,另外現在看電影對現在的孩子們來說完全沒有吸引力,比較不是一個年代的人群。

我是鄉下小三哥,一個年代感比較懷舊的人,容易有感而發,農村電影放映員也記錄下我爸爸曾經的工作,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

你還記得小時候看電影的日子嗎?小時候的我們是那麼容易滿足?你看過印象最深的是哪部電影呢?


鄉下小三哥


我們城裡也常放電影,看者無幾人,還連放兩天或三天。早該取消了。還可少養一批人,節省不少開支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