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玉被匪徒擄走後,到底遭遇了什麼,結果如何?癩頭和尚給出答案

妙玉的判詞是: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可憐金玉質,終陷淖泥中。

對應妙玉的曲子是【世難容】:氣質美如蘭,才華馥比仙。天生成孤僻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羶,視綺羅俗厭;卻不知太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可嘆這,青燈古佛人將老;辜負了,紅粉朱樓春色闌。到頭來,依舊是風塵骯髒違心願。好一似,無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須,王孫公子嘆無緣。

妙玉被匪徒擄走後,到底遭遇了什麼,結果如何?癩頭和尚給出答案

無論是妙玉的判詞還是對應的《紅樓夢》金陵十二釵神曲,都暗示妙玉最後的結局是骯髒不堪的。被匪徒擄走,遭受蹂躪侮辱。

原文裡有一段關於妙玉走火入魔的描寫,是她在惜春處邂逅寶玉,兩人有幾句短暫的對話。原本對話並無不妥,只因那妙玉素日對寶玉有情,心中暗自浮想聯翩,便忍不住臉紅心跳,未語先羞,心生盪漾難以自持,才有了以下那場噩夢。

原文是:“那妙玉忽想起日間寶玉之言,不覺一陣心跳耳熱,自己連忙收攝心神,走進禪房,仍到禪床上坐了。怎奈神不守舍,一時如萬馬奔馳,覺得“禪床便恍蕩起來”,身子已不在庵中。便有許多王孫公子要來娶他,又有些媒婆扯扯拽拽扶他上車。自己不肯去。一回兒又有盜賊劫他,持刀執棍的逼勒”……

妙玉被匪徒擄走後,到底遭遇了什麼,結果如何?癩頭和尚給出答案

從“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的角度分析,這段噩夢,不就是妙玉醉心於紅塵最好的證據麼?一會兒“禪床晃盪”,一會兒“王孫公子爭相求娶”,一會兒媒婆促好事拉她上車——

際上,這夢中的情節與順序是反著的。作者故意弄混了順序,為妙玉的春心蕩漾遮羞避臊。應該是這樣:“先有媒婆拉她上車,再見到王孫公子求配姻緣,最後才是“禪床晃盪”如萬馬奔騰……”

讀者們可以自行腦補一下,妙玉的這段夢串聯起來,暗示了什麼?倘若露骨解讀,必是十分香豔的。她雖身在佛門之中,心卻在紅塵之內,六根不淨,身心分離、這才導致走火入魔——

妙玉被匪徒擄走後,到底遭遇了什麼,結果如何?癩頭和尚給出答案

佛門淨地心不淨,遁入空門情未空,匪徒誤撞心腹事,擄至荒郊“緣事”成

關於妙玉被擄走的具體事,原文裡也有一段描寫:

“妙玉自己坐著,覺得一股香氣透入囟門,便手足麻木不能動彈,口裡也說不出話來,心中更自著急。只見一個人拿著明晃晃的刀進來。此時妙玉心中卻是明白,只不能動,想是要殺自己,索性橫了心,倒也不怕。

哪知那個人把刀插在背後,騰出手來,將妙玉輕輕地抱起,輕薄了一會子,便拖起背在身上。此時妙玉心中只是如醉如痴。可憐一個極潔極淨的女兒,被這強盜的悶香薰住,由著他掇弄了去了。卻說這賊背了妙玉來到園後牆邊,搭了軟梯,爬上牆跳出去了”……

妙玉被匪徒擄走後,到底遭遇了什麼,結果如何?癩頭和尚給出答案

話說,那妙玉也不知置身何處,只覺得一路顛簸許久方才停下來。此時的妙玉被冷風一吹,已有五分清醒,待要吶喊,又恐激怒匪徒越發難開交了。索性聽天由命,大不了一死,又有何懼?打定了主意,便安心了不少,竟在車裡昏昏睡去。

正睡得深沉,忽覺有人對自己上下其手,亂摸亂抓起來。妙玉大驚,這回竟顧不得許多,欲開口大喊,卻被人死死捂住嘴巴,欲要睜眼細看何人,怎奈眼睛也被矇住。妙玉本想掙扎著坐起,卻不料四肢已被“大”字形狀固定於床腿之上。妙玉驚懼異常,卻動彈不得,內心絕望不已。

妙玉被匪徒擄走後,到底遭遇了什麼,結果如何?癩頭和尚給出答案

接下來的事,竟果真如那場噩夢一般“禪床晃盪”如“萬馬奔騰”了。但眼下求配“姻緣”的,卻不是夢裡的“王孫公子”,而是一群粗暴淫邪、極盡下流的匪徒……

欲死不能死,欲生以何生?受累骯髒軀,保潔已不能。

妙玉自覺如死屍一般,掙脫不得,只得任由他們肆意妄為了。

事畢,只聽得一個沙啞男人的聲音問另一個匪徒:“這姑子如何處置,是賣,還是扔在這裡?”另一個壓低聲音說道:“這姑子是榮國府的官犯,沒準已被官府通緝捉拿,你我兄弟如今已不差這幾個錢,何必再留這禍患,不如一刀結果了了事。”

另一個匪徒說道:“這店雖荒遠偏僻,卻也是人來人往,倘或出了人命,那店家豈不要報官?這事更鬧大了。且念她供咱們弟兄歡娛一場,倒不如趁夜色扔到荒郊野外,隨她生死自便罷。”眾匪徒皆覺此事妥當。

妙玉被匪徒擄走後,到底遭遇了什麼,結果如何?癩頭和尚給出答案

隨後,妙玉被裝入布袋之中,復又被背上車去。不知行了多遠,一匪徒把妙玉手腳繩索解開,扔下車去,且正在一處河岸邊,匪徒們行色匆忙不及回顧,便打馬揚鞭而去。按下不提。

且說那妙玉,此刻自覺身體骯髒不堪,急於求死,又恰在河邊,料那幫匪徒也是在幫她“解脫尋短的”。妙玉生怕再憶起方才那不堪回首的一幕,便片刻不想容留於世,爬到河邊,毅然縱身一躍——

不料身子卻被凍住了一般,難以動彈,妙玉正暗思忖:是否被繩索捆麻手腳之故?卻忽聽的耳邊有人說道:“你孽未滿,苦未足,壽未終,緣未盡,怎可尋死?”妙玉吃了一驚,回首四望,卻見茫茫夜色中站著一位癩頭和尚。

妙玉被匪徒擄走後,到底遭遇了什麼,結果如何?癩頭和尚給出答案

那癩頭和尚通身金光,竟如彌勒佛一般。妙玉說道:“師傅休管閒事。”

受苦是了苦,佛不懲無辜,修行清業障,只為因果故

癩頭和尚說道:“倘若是紅塵中人,我自不會干涉。你是我佛門弟子,吾豈能袖手允你自行夭折?”

妙玉想起受辱那幕,不由羞憤異常,嗔怒道:“佛既不能普渡眾生,救我於危難,何苦再來多事?”

癩頭和尚笑道:“你六根不淨,禍福自招,如何又來嗔怨我佛?”

妙玉道:“既是我禍福自招,為何卻不容我自行了斷?”

和尚又笑道:“佛家雲,受苦是了苦。你苦未受盡,餘孽未清,倘或自行夭折,定會萬劫不復、永世不得投生。”

妙玉被匪徒擄走後,到底遭遇了什麼,結果如何?癩頭和尚給出答案

妙玉強辯道:“我自小出家,侍奉佛祖,潛心向佛,今日卻遭此惡報,可見佛祖無眼,菩薩非善。我自修自苦,竟不能保全自身,既然如此,修行何用?”

癩頭和尚搖頭笑道:“身在佛門中,六慾在紅塵,俗眼觀塵世刻毒貧苦人。自稱修行苦,難以斷情根,心魔招禍患,卻對佛祖嗔。”

妙玉不解其意,正欲細細揣度,只聽那癩頭和尚又說道:“你且聽我一言,去世間繼續修行,了卻這一世業障,來世自有你的結果……”癩頭和尚說罷,便隱身遁形消失不見了。

妙玉此時只覺得肚內空空、飢腸轆轆,口乾舌苦,飢困交加。既然求死不能,那也只好聽從癩頭和尚警言,繼續修行了。

妙玉被匪徒擄走後,到底遭遇了什麼,結果如何?癩頭和尚給出答案

妙玉衣袍襤褸,沿街化緣,如同乞討。某日,她隨性遊走到一座村莊之中,見一院落整齊別緻,頗具氣勢,便暗自揣度:“這家院落在這茅簷草舍的村落之中,竟如鶴立雞群一般。想必這家人定是識書通禮、樂善好施的……”

想罷,妙玉舉手扣門。

開門的竟是個面目清秀,舉止得體的小哥兒。妙玉便向開門者闡明來意,懇求賜齋。小哥兒憨厚的笑道:“師傅且進來用吧,我姥姥最是熱心好客的,且小師傅又是佛道中人,理應虔誠迎待。”

妙玉被匪徒擄走後,到底遭遇了什麼,結果如何?癩頭和尚給出答案

妙玉心內感激不已,便隨著小哥兒往裡走,小哥兒為其打起門簾,喊了一聲:“姥姥,有位小師傅前來化緣。”

隨著聲音落地,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走了出來,那妙玉抬頭一看,頓覺五臟如焚,羞愧難當:此老嫗不是別人,竟是當年陪賈母去櫳翠庵喝茶的劉姥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