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放抗疫補助就需要“論功行賞”

武漢第五醫院有醫務人員向記者反映,醫院領導及行政人員拿到的抗疫補助金額,是一線醫務人員的兩倍,明顯不公。3月8日,漢陽區委宣傳部回應表示,醫院核算並無失誤,但鑑於今日國家衛健委已明確“醫生輪休算出勤”,醫院將重新核算,併發放相關補助。(3月9日 《新京報》)

疫情防控戰作為一個“熱點”也是一個“焦點”,關乎它的話題自然也是備受關注,而發放抗疫補助更不是小事,如果在分配上不能夠讓人信服,自然容易產生消極的情緒,對於整個疫情防控的工作顯然是非常不利的,在這樣的時刻,應該針對特殊的問題,在思考上要更完善一些,更好地發揮制度的優勢。

據瞭解,抗疫補助標準是一線醫務人員每天300元,行政人員每天200元。該醫院發放的是2月8日至2月23日的補助。由於一線工作特殊性,醫生是24小時輪班制,5小時輪一班,兩三天輪值一次,其餘時間要在指定地點休息隔離。假如輪休隔離不算出勤,醫生只有5天出勤,而行政人員幾乎全勤16天。行政人員補助高於一線醫務兩倍,就是如此計算出來的。

當然,按照這樣的計算方式,行政人員的工作時間固然要長一些,但是發放抗疫補助,我們不應該只是以時間論長短,我們更應該看到,不管是在“臺前”還是在“幕後”,都是在為抗疫做鬥爭,而作為一個整體,我們需要的是“論功行賞”,針對在疫情防控中面臨的危險和付出的多少來衡量,這樣的計算方式,才能夠讓最危險的一線工作者更有獲得感。

發放抗疫補貼的根本出發點是對始終堅守在一線的疫情防控工作者的一種關心和關愛,讓他們的付出有回報,也是通過這樣的方式增強他們的獲得感,讓他們能夠在自己的崗位上更好地擔當作為,顯然,不能夠以“官職”“工齡”等作為參考的條件,應該把每一個人都當成“戰士”,才能夠“一碗水端平”。

抗疫補助是對疫情防控一線的特殊激勵,也是對擔當者的擔當,自然需要讓真正豁出生命去捍衛大家的生命健康的一線工作人員受到優待,享受到更好的政策,才能夠讓崇尚英雄看得見、摸得著,這就需要進一步完善制度,加大監督,切實讓補助能夠補到疫情防控工作人員的心坎上。(婧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