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為什麼把婚禮,稱為“昏禮”?有哪些典故?

現代人有時把結婚戲稱為“昏禮”,意思是忙的昏頭了,但是,古代確實是把婚禮稱為“昏禮”。為什麼呢?

從民俗上說,“昏”與迎娶的時間有關,因為遠古迎娶新娘多在黃昏時刻,所以把婚禮稱為“昏禮”也就不奇怪了。可能現代人對古人在昏時迎娶新娘感到好奇,不解,民俗學家解釋:這是與原始社會搶奪婚的遺留習俗,在安徽等一些農村至今還保留天亮前迎娶新娘的習俗。

古代為什麼把婚禮,稱為“昏禮”?有哪些典故?


晚清光緒皇帝迎娶皇后的時間是在半夜的“子”時。

古代為什麼把婚禮,稱為“昏禮”?有哪些典故?


此外,《易經》中說正在陰陽交接之時,男為陽,女為陰,因而於此時成夫婦最符合天地陰陽。

古代為什麼把婚禮,稱為“昏禮”?有哪些典故?


您的家鄉,迎娶新娘是在什麼時候?歡迎大家聊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