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都在漲價,為什麼我們這裡魚價這麼低?我家養魚的?

一夢六七年Z


回答一下:現在是市場經濟,供需平衡一切由市場見證,產品價格高低由市場主導。魚價提不上來 ,說明什麼呢?分析一下,第一你們所養的魚質量好不好,有沒有市場競爭力,顧客可能優選其它產品,第二產品供量大,都想這個時期賣高價,市場需求小,導致價格上不去。第三非常時期 ,全國人民保命。外地需要進魚的車進不來,要賣的魚賣不出去,所以導致價格低廉了。當然還有其它種種原因。


必須折騰


我也是搞養殖的,賣的魚價格低,是由以下幾個原因所造成的:

1.市場供需矛盾突出,供大於求。

從各地方菜市場每日上市魚的總量看,大部分水產區可供魚的品種多樣,數量很大,常常會出現有魚卻賣不完的現象。

2.季節性帶來魚的上市量巨大。

拿我們江蘇淮安地區來說,從每年的九月末,十月初開始,廣大蝦蟹養殖戶便絡續開始清理自己的養殖塘口裡面的各種野雜魚,這樣的現象會持續到春節前,這階段對於養魚戶來說是一個極為不利的市場衝擊,會大大降低了魚的售賣價格,我們這裡有時一斤小規格的魚,市場零售價格還不到一元錢。

3.肉食品多樣化,消費觀念的提升,降低了每日上市魚的銷售量。

現代社會信息靈通,交通發達,各地市場上每日可供消費者選擇的肉類食品品種繁多、琳琅滿目。再者,現在人們的生活、消費觀念已和以前有較大區別,多數人並不十分糾結於所購買產品的價格,這也間接地導致了人們對水產品的日需求量。

綜上所述:要想自己養殖的水產品,有一個好的銷售價格,您可以在品種選擇、調整上市時間上多動腦筋。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您,謝謝!


淮安農民老陳


魚價的高低,並不能說明養殖附加值低。好比說白鰱養殖,養殖成本低,價格自然低;好比說鱔魚,養殖成本高,即便現在是行情低谷期,商品鱔魚每公斤低於40元你也購買不到,別說高峰期每公斤70元左右。養殖的魚類品質、養殖成本和養殖技術的高低,和銷售環境,決定了某種魚類價格的高低。不過,這次魚價比較低,原因是由於銷售環境不利引起的,還是因為疫情的影響。但是,只要堅持住,很快就會好轉起來。


好比題主說的,目前什麼都漲價?據我所知,目前消費者購買的東西在漲價,很多養殖戶銷售的養殖產品並沒有漲價,還落價了。就以鱔魚來說,去年沒有疫情之前,高峰期的商品鱔魚價格三十多一斤,現在不過二十多一斤。雞蛋去年下半年高峰期6塊錢左右一斤,現在呢?跌價一半吧!

這就不難看出,並不是你那裡的魚價不理想,而是,大部分養殖業的養殖戶,銷售價格都不理想。造成部分生活用品漲價,養殖戶的產品價格低下的原因,還是因為今年的疫情,直接影響到養魚的產業鏈,短暫“脫節”,從銷售、運輸等相關產業,陷入短暫的停頓,那麼,就會影響到市場行情,消費者購買不到,零售商沒貨,價格上漲;養殖戶賣不出去,價格下跌。


不過,這都是暫時的現象。今年你們那裡魚價低,主要還是受到疫情的影響,也就是銷售環境不暢通造成的問題。這只是短暫的問題,隨著全國疫情遏制住了,人們有條不紊的返程復工,消費市場、銷售渠道和運輸渠道等相關產業恢復正常運轉,那麼,水產業以及各個行業都會好轉起來。

從這件事給我們的警鐘,我們養殖戶更應該優化產業結構,提高養殖技術,降低養殖成本,結合加工產業和消費市場需求,養殖當下消費者喜歡的魚類,加強養殖產業的“抗風險”能力,才能在競爭激烈和養殖風險中脫穎而出。


冀豫耕耘


物價漲,但是魚的價格漲不上去,因為吃魚的人不多,我可以這麼告訴你,魚的價格高低在於每個地區控制賣魚的魚販子手裡,只要是他們價格統一,你們的價格就上不去,再說你們也不能終端送貨,黑魚還能活的時間長點,江團麼有氧氣也就不到半小時就死了,所以說你們的價格上不去。那是你們的魚貨源充足,所以上不去,如果說養魚的少了,魚價格自然就上去了,或者就是哪類魚買的斷貨了,價格自然也就上去了。


80後創業毛毛


要好好反思自已是怎麼養的。我過去很喜歡吃魚,也經常買魚,後來發現魚怎麼做都不好吃,以為是廚藝問題,讓別人幫做,還是很難吃,甚至魚肉都燉不爛,絲很多。我估計現在養魚密度太大,飼養比重太多,各種生長素過量。是否如此我沒有依據,但魚品質下降太多卻是不爭的事實。看到電視裡介紹沿海發展魚業都是網格化,跟煮餃子似的,純粹用飼料就有點不想吃魚了,但戒掉吃魚又談何容易,所以就吃鯧魚,看電視以後才知鯧魚也是網格養的,而且密度更大,吃魚的衝動就徹底沒有了!


lq732


很高興回答這個話題,關於這個問題,我來說說我個人的看法,首先是我國資源太遼闊了,山多,水多,海也多,在加上我國人民太勤勞了,導致了市場飽和了,雖說我國是人口大國,吃的多,但是養的也多,哪個地沒有溝湖河,是有溝湖河的地方,就會有人想著養點魚,目標只有一個就是錢,別說魚了,就連糧食現在都賣不上價格,因為糧食多了,物以稀為貴,今年豬肉為什麼這麼貴,就是因為養豬的人少了,如果養魚少了,那麼魚的價格也不會便宜的,每年光海里捕魚就夠多少吃的,年產魚量是人口的幾倍,十幾億人口每年全部吃魚,都吃不完,不信你可以去做個調查,養魚和種糧食不一樣,什麼天災了,糧食減產了,但養魚不一樣,養魚是旱澇保收,比種地還要輕鬆,好多人都把自家的土地挖成魚塘,放點魚苗開始養殖,朋友們,什麼都不好乾,一個項目有多少隻眼睛盯著,都想掙錢,競爭太激烈了,想著掙大錢的人太多了








阿偉漫旅


商品價格要看你所在哪個銷售環節,比如原料供給價格自然上不去,比如終端銷售,那價格就會好得多,因為越靠近終端銷售渠道利潤越高。







小涼山好漢


我說句你不太高興的話,養魚想發財希望不是很大,現在魚價格低、銷量少的主要原因是:大多數魚都是飼料養的,品質差,口感不好,好多人不愛吃,隨著湖泊的禁捕,以後的魚會越來越多。所以,漲價的希望不大,最好搞些其他特色養殖,更有出路。


由於我沒有證件證明我


不是魚價低,是你賣的時間低,消費者買的時候貴,當中多了兩個環節,魚販和經銷商。


lzfzc


確實存在這樣的問題,因為我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同學養的中華鱘,質量好,但是在農村,價格是很低的,城裡賣60左右,在他們養殖基地,減半。問題主要主要就出在營銷上,1,營銷渠道沒有打好,有技術養魚的,但不知道怎麼賣出去。2,不知道本地之外養魚市場的行情3,沒有充分利用現代營銷手段,網絡,各平臺,ai應用.4,營銷手段單一,還主要把銷售本地,上門買魚作為基本的手段,沒有走出去。

曾經看到過,山東的中華鱘養殖大戶,收貨季節,直接發往廣東,抓住了大的消費群體和地區差價,所以價格不會低。所以一定多瞭解這個產業的消費市場。同時考慮深加工,把魚做成成品,就增加了附加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