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0《精神分裂症》:來自“受困者”的一紙申訴信

文|尢曰

禍與福,是世間的兩種常態。在最近的社會新聞裡,我能體會到在面對這兩者間不同人的情緒起伏。正如

法國作家蒙田所說的:“生活本身既不是禍,也不是福;它是禍福的容器,就看你自己把它變成什麼”。誠然,不同的選擇自然有不同的走向。我今天介紹的,就是一部來自法國的高分短片《精神分裂症》。

豆瓣9.0《精神分裂症》:來自“受困者”的一紙申訴信

該短片又名為《91公分之外》,該影片是於2008年由法國導演傑赫米·克拉潘所執導,且在第61屆戛納電影節上,該片榮獲柯達短片電影獎。從2008年直至今日,這部僅長達13分鐘的法國短片仍持續保持著豆瓣9.0的高分,也曾在獲獎中得到高度評價:“這是一則通過動畫講述了一個用其他任何形式都無法表現的故事”。

在這部享譽高讚的短片裡,講述的是男主人公亨利在無意間被一顆隕石砸中,直接與所有物體間產生了“偏移”,且距離在91公分;而這樣的改變讓亨利的生活變得艱難不便,於是在他試圖接受的過程中,他也開始追溯這其中的原因。

在這部結構簡單,脈絡連貫的短片中,卻暗藏著諸多真實而心酸的現實含義。導演傑赫米·克拉潘在情緒的把控、細節的巧妙上做到簡而實,側重具體人物內心的情感糾葛。下面我將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剖析這部高贊短片帶給我們的獨到見解。

豆瓣9.0《精神分裂症》:來自“受困者”的一紙申訴信


一、從場景氛圍、拍攝角度為切入點,探討主人公亨利表現出的“不尋常”。

片名就能很清楚的知道主人公亨利在短片裡的人設,鏡頭的開始便是亨利在講述著自己在遭遇隕石後身體所出現的異常現象,簡單的結構直切正題。

豆瓣9.0《精神分裂症》:來自“受困者”的一紙申訴信

①灰暗的色調氛圍

鏡頭一開始,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一陣陰鬱灰黃的畫面,簡單勾勒的人物形象也與場景更為貼合。通常,色調與人的情緒是有一定聯繫的,特別是在短片、電影裡,整體色調的呈現趨勢容易隨著事件和人物情緒的改變而改變,牽動著觀眾觀影時的情緒起伏。

在短片裡,一個片段沒有過多的修飾,只用少量的道具突出不同場景下的明顯特徵。顯然,灰黃的色調也讓每一個場景的氛圍凸顯的格外明顯。

例如,在亨利與醫生(有人說是教授)交談時所處的環境,寬敞亮麗的諮詢室,由於那扇巨大的窗戶,即便是在灰黃色調的渲染下,也依舊能泛出一絲希望的色彩。而鏡頭一轉,來到亨利的家裡時,整個氛圍如同改頭換面,彷彿一下子掉進一個深不見底的黑洞裡。在不考慮房間的大小,但在沉重的灰暗色調下,顯得陰鬱而低沉,一時讓人透不過氣來。

在我看來,無論是現實還是虛擬,人在可見的視野下,需要外界的因素來支撐處在黑暗中的自己;人的內心本就脆弱不堪,如果連自己都不願給灰暗的人生添上亮麗的色彩,那又怎能指望其他人拼盡全力去救贖你。

因此,在整部作品中,在基於短片主題的安排上,傑赫米·克拉潘在觀眾的角度作了分析,灰暗的色調正好對應了情緒低落的觀眾,身臨其境之下更好的引起觀眾的共鳴。

豆瓣9.0《精神分裂症》:來自“受困者”的一紙申訴信

②多角度的視覺呈現

從“精神分裂症”這一詞入手,通常指的是對客觀事物能夠正確認識,但對個別屬性如大小、形狀、距離等產生錯誤的知覺體驗,恰好,亨利就是在空間距離上,產生了錯誤認知,在精神疾病上被稱為“空間知覺綜合障礙”。

而傑赫米·克拉潘在短片情節中設定亨利在看到隕石的瞬間,一下子與身邊的物體產生“偏移”,雖然在觀眾看來,這無非是一種腦洞大開的想象;可實際上,這正是傑赫米·克拉潘做到“用其他任何形式都無法表現”的最重要的方式。

豆瓣9.0《精神分裂症》:來自“受困者”的一紙申訴信

首先,鏡頭以直觀的角度圍繞主人公亨利的生活日常為主調,可是在鏡頭的轉換處,卻出人意料的將亨利患有“空間知覺綜合障礙”的這一症狀表現出來:第一鏡頭出現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亨利是漂浮在空中的,他與旁邊的沙發隔著91公分的距離;緊接著,在切換第二鏡頭時,拉遠的鏡頭一下子從不同角度呈現出的他,卻又是剛好躺在沙發上。與短篇後半部分一樣,在亨利開車去追隕石的路上,車裡的後視鏡也能看到他是坐著車裡的,而在他個人的意識形態裡,他與所接觸的物品有著91公分的距離。所以,不難看出,亨利是在空間意識上接收了來自內心的錯誤信號。

這就是明顯的症狀體現,傑赫米·克拉潘借用鏡頭不同的拍攝角度,將主人公亨利的“臆想”行為間接的用不同人的視覺體現出來;把亨利的家用立體模型式的角度呈現在觀眾眼前。

我認為,我們所能感知的,絕不僅僅是亨利在物品間隔91公分之間畫下的指令圖,而是他作為被精神疾病纏身的“受困者”,為了證明自己在別人眼中的正確,而努力謀求生存的意志力。

豆瓣9.0《精神分裂症》:來自“受困者”的一紙申訴信


二、基於影片的主線內容,揣摩現實世界裡“受困者”的內心旁白。

在短片中,亨利還在認為自己的“不尋常”是因隕石造成時,費盡心思的去測量“偏移”的距離,整個房間裡,隨著粉筆畫下的物品輪廓,彷彿看到基於現實之上的另一個虛擬人生。與其說這是亨利在自我意識上,對精神疾病帶來的混餚概念的接受,不如說是在黑暗的夾縫中渴望留住暫且還歸於理智的一縷光。

如若留心發現身邊的人和事,你會發現如同亨利一樣的人與現實生活中的人毫無二致。在精神患者的世界裡,他們也有眼睛能看、能想、能注意到周圍人對他們的打量。

豆瓣9.0《精神分裂症》:來自“受困者”的一紙申訴信

可是他們看待事物的角度和別人是不一樣的。他們有在努力的用這總與自己本意偏差的行為操縱身體去生存,去做他們認為力所能及的事。可往往這樣的行動,在正常人眼裡就顯得反常,還未在反應過來的時候,就會被人掛上獨有的標籤。可是也從來沒有人想過,在他們心裡:

我不想被特殊對待,我想嘗試著被理解,我所做出的行為確實是在我意識尚且理智的範圍內,做出我認為的,最正確的選擇。

但說出這番話,卻需要極大的勇氣。在頂著來自外界的壓力和蜚語,他們本就脆弱的內心變得極其敏感。和亨利一樣,無論是在工作崗位、與人溝通方面,在人群裡他都是格格不入的。究其原因,那91公分的距離就像一道近在咫尺的鴻溝,劃定精神患者與正常人的不同領域;而那一道道仿照現實勾勒出的虛擬線條,成了精神患者觸及現實世界唯一的媒介。

閉上眼就身處絕境,就像亨利第二次與隕石相撞,讓他的身體比原先的情況更為嚴重,距離更遠。他努力地讓自己保持清醒取得取得進步,卻依舊錯誤百出;盡全力瞭解行為實施的身體在哪裡,該在哪裡做什麼合適的事,可最終得來的,還是人們的不理解和不耐煩。

豆瓣9.0《精神分裂症》:來自“受困者”的一紙申訴信

終於,他迷失了。

他主動退出了這個世界,拒絕接受外界的一切,在陰鬱空洞的房間裡,感知一個和別人不一樣的世界,他選擇與孤獨為友,與黑暗為鄰。他失去了那個本來清醒著想要努力生存下去的自己,卻接受了自己勾勒出來的幻想人設:

“我現在唯一確定的是,我在哪兒對我來說已經不重要了”。

其實,人作為個體的自己,是無法被旁人所理解的,甚至是本人也無從考證。在每個人的內心,其實有著一種更深層次卻不為我們所知的渴望,那就是被接納、被認可。在短片的最後,我們聽到亨利在黑暗裡無助的呼聲:“我在這裡!”這四個字像是對社會控訴,又像是對世界的絕望——我在這裡,我需要被看見。

豆瓣9.0《精神分裂症》:來自“受困者”的一紙申訴信

三、結合整部影片的情感基調,陳述該片給予我們重新審視身邊人的心得體會。

於我而言,短片用第一人稱的敘述,全程圍繞亨利的自話自說,這觀者的眼裡,像是一個自導自演的小人物。一系列的行為,是出於這個角色所要表達出——“擺脫這個怪異能力給我帶來生活的不便”為主線任務。

主人公與奇幻能力的對抗,就像是人與自己內心的鬥爭;他們迫切的想要呈現這番抗戰的過程,無非就是在向正常人的我們展示精神患者在思想上、心理上的糾葛

其實,患有精神疾病的他們,並不需要我們所謂的聲援,他們不希望我們站在一個制高點去俯瞰他們,給予自己同情心。相反,他們需要的是傾聽和關心,渴望自己的表達有意義,而我們能做的是幫他們理清思路,挖掘他們想法中的正向的部分,引導他們向前邁步;而不是約束,認為他們只會給自己造成麻煩,這會讓他們在產生一種自己愧為累贅的錯覺,陷入更深的精神誤區

換位思考,如果身患重症的是自己親近的家人,亦或是自己,那自然不會有審視和陌生的眼光。所以,無論是家人還是外面的陌生人,我們都應該一視同仁,尊重他們的想法,因為在思想鬥爭上已經尤為艱難的他們,贏得一份尊重和接納,足以讓他們繼續堅持下去。

豆瓣9.0《精神分裂症》:來自“受困者”的一紙申訴信

※結語

短片中主人公亨利,對於這種發生率極低的症狀,仍不乏有人患病,而世界的醫學歷史上,這種疾病仍然有治癒的案例。希望在觀看完這部短片後,作為普通觀眾的我們,也能清楚的認識在我們之間的“特殊人群”不要戴著有色眼鏡看待他們。因為他們與正常的我們一樣,內心脆弱而敏感。不需要高調關注的他們,也與眾多數人一樣,想在這個世界繼續堅持下去,追尋一份恬淡自然的天地。


作者簡介:尢曰,有思想,有憂傷和理想,這才是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