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與傳統、創新與保守、個體與集體、理想與現實

《死亡詩社》是由彼得·威爾執導,羅賓·威廉姆斯、伊桑·霍克、羅伯特·肖恩·萊納德領銜主演的一部勵志電影。

該片講述的是一個有思想的老師和一群希望突破的學生之間的故事。

該片於1989年6月2日在多倫多首映 。

大家好,這裡是嘻哈說電影!

今天嘻哈君給大家帶來一部勵志電影《死亡詩社》。

個性與傳統、創新與保守、個體與集體、理想與現實

如果光看電影的名字是不是很恐怖?其實不是的,《死亡詩社》是一部正能量滿滿的勵志片。

個性與傳統、創新與保守、個體與集體、理想與現實

從世界的另一個角度,才能看懂自己。

劇情介紹

威爾頓貴族學校1959年度開學典禮暨建校100週年華誕正隆重舉行。校長諾倫博士驕傲地回顧著學校的輝煌,為學校一百年來始終堅持傳統、榮譽、紀律和卓越四大信條並因此成為美國最好大學預備學校而驕傲。也就在這一天,威爾頓的榮譽畢業生、從倫敦回來執教的新教師約翰·基廷回校出任英文教師。

個性與傳統、創新與保守、個體與集體、理想與現實

新學期開始了。沉悶的氛圍、陳腐的說教,讓威爾頓的大男孩們倍感壓抑,同學們私下裡咒罵威爾頓是地獄學校,篡改威爾頓四大信條以示嘲弄。此時,同學們怎麼也不會想到,新來的基廷老師和他們心中原始的渴望一樣,與眾不同離經叛道的上課方式,立刻在同學們中掀起波瀾。基廷哼著的《揚基進行曲》、及時行樂的信條、撕去教科書上伊凡所·普利查矯作的詩歌分析,在威爾頓學生長期被窒息的心靈中引發了一場地震。不久,尼爾在學校圖書館裡意外發現了一本刊登著基廷簡歷的威爾頓年鑑。原來基廷曾是橄欖球隊的隊長,參加過一個名叫“死亡詩社”的組織。

個性與傳統、創新與保守、個體與集體、理想與現實

何謂“死亡詩社”,基廷給同學們講述了詩社的秘密。在尼爾同學的倡導下,“死亡詩社”得以重建,查理、納克斯、米克、卡麥隆等同學熱烈響應,怯懦的託德也加入進來。從此,“死亡詩社”的成員們在當年基廷聚會的地方和著優美的詩句,扭動起節奏強烈的非洲原始舞蹈,釋放著青春生命的激情。

個性與傳統、創新與保守、個體與集體、理想與現實

威爾頓學校發生著悄然的變化,麻煩和不幸在這悄然的變化中也隨之而來。尼爾參加《仲夏夜之夢》演出遭到父親的極力阻攔;納克斯暗戀上名花有主的克莉絲姑娘;“死亡詩社”發表主張招收女生的文章。一切的一切引起諾倫校長的注意。《仲夏夜之夢》演出結束的那天晚上,尼爾用父親的手槍讓自己的靈魂飄向了遙遠的天國。

個性與傳統、創新與保守、個體與集體、理想與現實

尼爾的死震驚了威爾頓。校方迫於輿論壓力,開始調查尼爾自殺的原因。調查結果表明,基廷對於威爾頓開學所發生的事情負完全責任。又是一堂英語課。同學們在諾倫的引導下朗讀著伊凡斯·普利查的“鬼話”文章時,基廷前來告別。同學們以站上課桌大聲朗讀詩歌的莊重形式,目送著臉上盪漾著微笑離開教室的基廷 。

個性與傳統、創新與保守、個體與集體、理想與現實

人只有在夢中才能獲得真正自由,但心靈不是。

在《死亡詩社》中,美國名牌大學的預備學校威爾頓學院的治學格言是“傳統、榮譽、紀律、卓越”,這是該學校辦學成功的一大法寶。然而通過離經叛道的約翰•基廷老師的教學理念,我們就會明白:所謂傳統,只是禁錮學生的思想,讓他們循規蹈矩一心只讀聖賢書,將來按照父母的意願實現人生目標,個人的選擇是被禁止的;所謂榮譽,變成了違心告密者的開脫之詞,讓真正的心靈自由和榮譽蒙羞;所謂紀律,只是培養馴服者的枷鎖;所謂卓越,只在家庭的期望中獲得優秀成績,然後進入理想的高等學府。

個性與傳統、創新與保守、個體與集體、理想與現實

然而,羅賓扮演的心靈導師,卻與學校的辦學理念格格不入,他用詩歌作為鑰匙,開啟了一扇大門,使得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們的心靈掙脫了桎梏,獲得了最大限度的提升。讓他們明白,世界上最廣闊的不是天空,不是大地,不是海洋,而是人的心靈。

“及時行樂,讓你的生命超凡脫俗。”“詩歌、美麗、浪漫、愛情,才是我們活著的意義”,這不是蠱惑,而是啟示和指引,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能夠把握自己的命運,“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把非生命的一切都擊潰,以免當我生命終結,發現自己從沒有活過。”

個性與傳統、創新與保守、個體與集體、理想與現實

影片中,酷愛表演的尼爾無法擺脫嚴厲父親的禁錮,終於用極端方式實現了自由之夢。而船長約翰•基廷老師,也影響了影片之外的千千萬萬的人。他溫和、儒雅,卻熾熱如火;他幽默、博學,獲得了學生們由衷的尊敬。當他因為尼爾之死被學校當替罪羊開除離開之際,學生們跳上課桌,高喊:“船長,我的船長。”看到這一幕,相信每個人都會心情激盪。

個性與傳統、創新與保守、個體與集體、理想與現實

當一個死水般的體制內出現一個活躍的變數時,所有的腐臭都站在了光明的對面。

看完電影,嘻哈君回顧自己的整個學生時代,還真沒有遇到過一位基丁般的老師。初中時期的老師常對我們說:等你們順利進入高中,一切就好了。高中時期的老師常對我們說:等你們熬過高中,上了大學就好了。直到上了大學,讀了研究生,一切也都沒有就“好”了。當嘻哈君第一次看《死亡詩社》的電影,當時的感受也不過是,原來美國也有這樣在應試教育之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啊,原來大家都是這樣過來的啊!

個性與傳統、創新與保守、個體與集體、理想與現實

但嘻哈君從不認為,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就會喪失掉追尋詩意生活的能力。整個故事中,我最欣賞的是託德。從最初的怯懦緊張,到後來的勇敢堅強,似乎在忽然間就長大成熟了,成為了一個內心強大的人。超越原來的自己是多麼不容易的事啊?他能戰勝自己,有基丁老師的啟發與感染,更有他自己的努力與堅持。即便沒有遇見基丁老師,也會有另外一個人,或者另外一件事來昇華他的內心。

個性與傳統、創新與保守、個體與集體、理想與現實

身邊有很多活得自在的人,活得自在並非是不受束縛,而是活得真實,在大千世界裡找準自己的那方天地,不抱怨,不苛求,依憑自己的能力活得自信灑脫。有大學上到一半休學一年去印度和東歐做志願者,沿途寫下自己的所見所聞,感謝那一路的美好;有一路奔騰可以叱吒風雲的金融才女,轉頭投奔藝術,從心做起;也有捨棄安穩生活、雲遊大江南北;也有絢爛過後,重歸平淡,安然做起教書匠。人生原本就有著各種可能性,好與不好,動盪與安寧,在乎自己個人的感受。無論如何,都值得用這短暫的一輩子去好好體驗。

個性與傳統、創新與保守、個體與集體、理想與現實

生在這天地間,誰能不受束縛,誰能沒有那“不得已”與“不如意”,誰能有那完完全全的自由?不管選擇什麼樣的道路,總會付出相應的代價,也總有不為人知的掙扎。同時,誰也無法預料在這段人生路途上,會遇到什麼樣的風景,而剎那的相遇之後又會給生活帶來什麼樣的改變?充滿情節的書本,總是從一半開始。人就是在這般披荊斬棘,這般與世界的周旋,這般對未來的期待中成長的。或許能這樣覺悟了,就不會有尼爾的悲劇了。

個性與傳統、創新與保守、個體與集體、理想與現實

我們不會忘記生活中的那些美好,就像那些詩句一樣熠熠閃光,“我步入叢林,因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義,我希望活得深刻,吸取生命中所有精華”,“每一年既是一個快要破滅的夢,也是一個將要來臨的新生”。而詩意不僅存在於書本中,更存在於生活中,等待著善感的心靈去捕捉。“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即便沒有人為我在黃昏的窗邊念上那麼一首詩,我自己也可以在晨曦的窗邊給自己念上一首詩。

個性與傳統、創新與保守、個體與集體、理想與現實

我步入叢林,因為我希望生活有意義,我希望活得深刻,吸取生命中所有精華,把非生命的一切都擊潰,以免當我生命終結,發現自己從沒有活過。

今天就是嘻哈君為大家帶來的電影,你喜歡這樣的老師嗎?

歡迎來評!


感謝觀看,我是嘻哈君。

嘻哈說電影,電影不無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