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環包,阡陌縱橫,環境清幽,風景宜人,江西黎川壽昌禪寺

壽昌禪寺,位於江西黎川縣洵口鎮香爐山村附近。包括大雄寶殿、天王殿、觀音堂、僧眾宿舍、膳房及齋堂等,總建築面積達1萬平方米,這裡青山環立,阡陌縱橫,風景十分優美,它與福山寺、妙法寺構成黎川三大佛教勝地。

群山環包,阡陌縱橫,環境清幽,風景宜人,江西黎川壽昌禪寺


壽昌寺,始建於唐鹹通年間(860),時名為"永居院",佔地60餘畝。據史料記載,壽昌寺原共有18個佛殿,前有壽昌橋、青燭巖,後有明眼井,四周古塔林立,有的潔白如雪,亮如明鏡。發展至明、清時最為興盛。這是一群由建築、繪畫、雕塑組成的綜合藝術體。整個禪寺線條流暢舒朗,造型靈動婉麗,凸現了唐式建築的風采神韻,生動地再現了盛唐風韻與大唐雄風,彌散出天人合一的人文底蘊。

千年勝蹟,必

群山環包,阡陌縱橫,環境清幽,風景宜人,江西黎川壽昌禪寺


有與之相隨的千年吟詠,壽昌禪寺歷代詩人墨客題詠甚多,尤以清代署名煙霞散人在寺前“養生池”畔即興題的迴文詩最為別緻,詩的全文是:“花開菊白桂爭妍,好景留人宜晚天,霞落潭中波漾影,沙籠樹色月籠煙。”這首詩據說經過摺合取捨可演繹出一百首詩來,例如倒唸“煙籠月色樹籠煙,影漾波中潭落霞,天晚宜人留景好,妍爭桂白菊開花”亦是一首好詩。

群山環包,阡陌縱橫,環境清幽,風景宜人,江西黎川壽昌禪寺


元末明初,曹洞宗二十五世法嗣常忠禪師,發願為中興曹洞宗-修道,他隱於新城(今黎川),潛修20年,悟透禪機,了明大道,傳二十六世法嗣於無明禪師。無明禪師承傳法嗣後,初住持寶方禪寺,後遊歷海內名山大川古寺,再返黎川,住持壽昌禪寺。

在這人傑地靈的風水寶地,歷代高僧輩出,僧侶過千,成佛作祖者甚多,佛法曾遠傳至日本等國家和地區。如福建省福州鼓山湧泉寺是本寺祖師無明禪師的弟子元賢禪師所開創,湧泉寺至今還有“壽昌堂”,,並存有《壽昌語錄記經板》一百多塊、二百餘頁。而今所有曹洞宗派系,都是壽昌禪寺誕生的。

1996年12月29日(農曆丙子年11月19日),壽昌禪寺隆重舉行了大殿落成暨佛像開光典禮。新建成的壽昌禪寺建築群,包括大雄寶殿、天王殿、觀音堂、僧眾宿舍、膳房及齋堂等。昂立於舊寺址第二層高階臺基上的大雄寶殿,磚木結構,雙層重簷,桔黃色琉璃瓦覆頂,雙龍戲珠頂脊,攢頭飛角,樑棟拱掾均朱漆描金繪彩,氣勢雄偉,色彩富麗堂皇。大殿內正中一米多高的繪彩蓮座上,塑有如來、彌勒、觀音三尊大佛坐像。如來佛兩旁前側分塑兩尊脅侍弟子菩薩立像。三世佛身後左右側地上,分別塑有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坐像。大殿左右兩旁壁前的高臺座上,十八尊羅漢分兩排列座。殿中所塑諸佛菩薩羅漢等,全部金箔貼身,燦爛耀眼。大雄寶殿側旁的觀音堂,佔地約300平方米,亦為桔黃琉璃瓦頂,朱漆樑柱。堂內蓮座上的觀音坐像,高一丈餘,形體豐潤,神態慈祥,衣飾飄逸華美。天王殿聳立於大雄寶殿前,殿內氣氛肅穆,四大護法金剛挺立四隅,儀態威嚴,極具威懾感。新建的僧舍佔地400餘平方米,為雙排對合式磚木結構平房,中間內院砌有條形花壇,壇中花木繁茂。膳房、齋堂、浴室等生活用房基本配套完備,且設計大方,分佈合理,內部粉飾潔白,寬敞明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