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國家行政學院汪玉凱教授:談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上線“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服務專欄”

近日,國家政務服務平臺正式上線“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服務專欄”。對此,我們特別連線採訪了國家信息化專家諮詢委員會、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從政務服務、數字政府、營商環境三個角度談其對該專欄、政策服務的看法。以下是核心採訪內容:

Q1(政務服務角度):國家政務服務平臺(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兼具政務服務、政策服務。政策服務和政務服務是怎樣的關係?

汪玉凱:

國家政務服務平臺(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是一項國家重大舉措,已構建多年。疫情爆發後,為加大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這一特定群體的服務,國家政務服務平臺開闢了一個通道/模塊——“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服務專欄”。這是一個特殊舉措,但我認為未來可能會長期存在下去,即如何在國家政務服務平臺為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開闢服務通道。

關於“政策服務和政務服務的關係”這一提問有兩個層面,一個是政策服務,一個是辦事服務。我國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的數量非常巨大,有超過1億市場主體,其中小微企業2000多萬戶,個體工商戶7000多萬戶。但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的人比較少,從每個單位來講,不像大企業擁有那麼多的人。有些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連自己的定位、對政府機構的服務都搞不清楚。

疫情期間,各部委、各地政府都出臺了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的優惠政策,零零總總有很多,各地還不完全一樣。有“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服務專欄”,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就能第一時間獲取政府對他們提供的優惠政策,對他們復工復產後工作的組織、實施等有重要指導意義。

無論是辦事服務,還是政策服務,首先要把政策彙總起來,便於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自行查詢、瞭解政策,為下步復工後如何行動指明方向;政策服務是首先的,然後才能知道可以辦哪些事、政府提供了哪些便捷的網上辦事服務;政策服務和辦事服務是相輔相成的,人們只有“知情”後才會主動在政務服務平臺上辦事。

Q2(數字政府角度):當前政策落實存在政策難匯聚、難查詢、不能送、難辦理、效果不可知等問題,數字政府對解決政策落地問題有哪些作用?

汪玉凱:

各地各部委都出臺了很多具體政策,關鍵看是否能落地,落地是最重要的,政策不能落地就是“一紙空文”,如能有效落地,對復工復產意義重大。

現在為什麼關注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因為其數量和涉及的就業人數眾多。有高校開展了調研:小企業的資金鍊最多可支撐2個月,少量能支撐3個月,有些甚至只有1個月。這段時間如果解決不了問題,這些企業就可能大面積倒閉,並形成數以億計的失業大潮,這是非常可怕的。且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從事的主要是餐飲、住宿、娛樂、旅遊、零售等行業,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如果這些企業不能首先恢復起來,恢復正常社會秩序將非常困難。

現在很多地方都出臺了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的優惠政策,但我認為不是政策落在“書面上”就能解決問題。把政策信息匯聚起來使企業儘快獲取,這僅僅是第一步,關鍵是各地政府和主要部委如何把優惠政策落到實處,這恐怕也是最大的一個難題。要通過數字化政府、改善政府服務和管理水平,來解決政策落實難問題。

我看到一個數字,2000多萬小微企業、7000多萬個體工商戶中,能獲取銀行貸款的只有1700多萬市場主體,也就是絕大多數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都得不到貸款。在資金困難的情況下,政府若不幫一把,企業資金斷裂後可能就會倒閉。這個時候銀行也出臺了很多優惠政策,為小微企業提供資金服務。政策亟需儘快落地,落地晚了可能很多企業就倒閉了。

地方政府在助力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復工復產的過程中,應首先了解情況,包括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遇到的主要問題、亟需解決的問題,做好問題排序,有關信息和數據共享給投資企業,指導投資企業提供個性化服務,這樣才能使復工復產有序推進,避免大面積失業狀況的到來。政府在這個過程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政策落地過程中要用數字政府功能來實現目標。比如“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服務專欄”支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訴求反饋,政府機構可通過反饋系統及時瞭解、掌握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在復工復產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問題是什麼,並有針對性地制定解決辦法,減少時間差。

Q3(數字政府角度):推進數字政府建設的目的之一,是提高政府治理能力。本次疫情,也是對各地政府治理(能力)的考驗。政策是政府履行行政職能、實施公共管理的重要手段;且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服務專欄”的核心是政策服務,使各項(惠企)政策易於知曉,一站辦理。那麼,政策與政府治理是怎樣的關係?“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服務專欄”等此類政策服務專欄對政府治理體系建設有哪些促進作用?

汪玉凱:

國務院辦公廳是國家政務服務平臺的構建主體,致力打造一體化、跨層級、跨區域、跨行業的政務服務平臺。如何豐富這個平臺的服務內容是很關鍵的話題。這次疫情爆發後,我們出臺了很多優惠政策,針對企業不好找、老百姓不知情,把所有政策匯聚、收錄到一起,統一渠道展示給社會後,確實能解決老百姓獲取信息難、知情難問題,這是非常有意義的。第一時間把政策傳遞給社會、企業、公眾,是一個聚焦點和這個服務專欄的主要內容。企業不會因為不知曉政策而延誤復工復產,是這個平臺的作用發揮到比較極致的水平。

長期來講,國務院辦公廳有個重要的服務內容,就是政策服務。政策應該是比較完整、系統的,包括法律法規政策,包括“過去的、進行中、失效的”政策狀態,都應該系統地把政策信息反映上去,這樣就給老百姓提供了極大方便,可查現行政策、知道哪些政策有變化,政策變化的歷程在系統中也能查到,按政策指令實施企業經營。

Q4(營商環境角度):“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服務專欄”的初衷是幫助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復工復產。此類服務專欄對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企業家信心指數的意義?

汪玉凱:

營商環境與政策息息相關。營商環境包含很多內容,如市場準入、辦事便捷度、政策透明度等。“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服務專欄”主要體現了政策的公開性和透明度,不僅國內的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可以及時查詢瞭解,其他市場主體也可以查詢瞭解,甚至國外、世界各國也可以瞭解中國推出政策的變化和導向、在疫情期間出臺哪些優秀政策。

通過網絡廣泛的傳播途徑、24小時提供在線服務及平臺相關強大功能,可以把政策服務優勢發揮到極致。及時反饋主要政策指令,對改善營商環境、提升企業家信心(包括提升投資信心)有很大意義。反過來看,如果政策指令不清晰、主要優惠政策大家不能及時獲取,可能很多企業想投資卻不敢投資。政策導向清晰、透明、公開,不僅能穩定人們的社會情緒,還能增加社會投資、提升企業家信心,對儘快恢復生產、工作秩序也有很大的指導意義。

附:國脈政策通(又名“國脈一體化惠企政策服務平臺”),是對標中央關於“各項惠企政策落實到位、易於知曉、一站辦理”要求,打通政策服務、優化營商環境的幫手級產品。以“惠企政策精準送、補貼申報一次辦”為核心,提供政策“發佈、匯聚、查看、送達、辦理、督查、評價”全套解決方案。基於市場主體、民生服務和營商環境優化,從最小顆粒化、數源標準化、數據共享化、組織協同化、業務融合化五個方面著手打造,實現群眾與企業真正“知政策、懂政策、享政策”,依託政策紅利更好發展。截至目前,該系統已於深圳市、杭州市、佛山市、浦東新區、南山區等地應用,獲企業群眾普遍好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