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糖糖姑娘
有誰還記得童年的觸感?
是春日裡和煦的春風?還是炎炎夏日裡的聒噪?亦或是冬日裡的一絲暖陽?
或許什麼都不是,因為這個問題沒有標準可言,每個人的經歷不同感受自然也不同。但在電影《小鞋子》中,我們似乎找到了一份非常有意義的答案,那是一種用善意和堅韌堆砌起來的溫情,一段屬於1997年代裡特有的記憶,一場艱難心酸卻飽含深情的奔跑。
故事發生在伊朗貧民區的一條陋巷裡,窮人家的孩子阿里不小心弄丟了妹妹唯一的鞋子,他自責、懊悔,但因為家庭拮据,不想給勞累的父親和臥病在床的母親增添負擔的他,決絕地隱藏了這個“嚴重”的錯誤,和妹妹相約守護這個秘密,隨後兩兄妹輪流穿一雙鞋子去上學,由於時間緊張,兩兄妹只能通過奔跑來完成這項“任務”。
故事很簡單,情節也基於平淡,但觀影的過程中,你會發現有一種無形的魔力,穿過屏幕,直擊人心,大概是因為鏡頭下的人物、場景沒有一絲的表演痕跡,而生動細膩的細節刻畫又能讓你快速融入其中,忘記一切形式技巧,全然沉浸在故事中,與人物同悲歡共離合。
影片以一雙丟失的鞋子為主線,家庭生活為輔線,用看似淡然實則深情的方式探討了人性、成長、親情、生命的沉痛與希望,以及殘酷又包裹著溫情的人生。難能可貴的是,整部影片中,導演並沒有給予這對兄妹廉價的同情,而是深刻挖掘出隱藏在他們內心深處最寶貴的東西,一種關乎善良、純真、美好的生命情感,這是一種全新的視角,它告訴我們,階層分化下,對待弱者最大的善意不是同情而是平視。
01 刻意放大的不僅是“鞋子”,更是一顆想守護你的心
故事的開篇,一位衣衫襤褸的老者,表情安詳平和,專注投入地縫補著一雙破舊不堪的鞋子,那是一雙多處開膠,形態模糊,甚至已經看不出顏色的鞋子。鏡頭下那雙粗糙黝黑的手,麻利而堅定。
鏡頭對鞋子的特寫,以及老者一針一線的動作的刻畫,為影片渲染了氣氛,奠定了略微憂鬱的情感基調,同時也突出了底層生活的質樸和艱難,這才有了後面的故事。
男孩阿里穿過破舊的巷道,接過老者手上已經修補好的鞋子,轉身跑向蔬菜店,他要去購買(賒賬)一些蔬菜。他把剛修好的鞋子放在了門外的菜攤上,但很不幸的是,這雙包裹嚴實的鞋子被當做垃圾收走了。
阿里發現不妙後,瘋狂地在菜攤上一遍又一遍地翻滕著,卻始終不見鞋子的蹤影,頓時自責、懊悔、擔憂等複雜情緒湧上心頭。
這一段細節描寫特別深刻,導演以微妙的方式捕捉到了阿里心理上的變化,由不符合年齡的成熟到瘋狂找鞋時心理上的坍塌,來突出鞋子對他的重要性,同時也與開頭對鞋子的特寫的伏筆相呼應,一雙破舊的鞋子,足夠讓一個小男孩接近崩潰,這背後的艱難也即將浮出水面。
原來倆兄妹一人只有一雙鞋子,唯一的鞋子弄丟了,就意味著妹妹上不了學,這讓阿里忐忑不安,更讓他為難的是,即便把丟鞋子的事告訴父母,他們也拿不出買鞋子的錢,因為這個家實在太貧寒了,拖欠的房租,染病臥床的母親,尚在襁褓中的弟弟,一家生計都壓在父親一個人身上,此時意外的開支定會壓垮這個搖搖欲墜的家,想到這些,懂事的阿里請求妹妹不要告訴父母。
兩個小孩子經過一番商量之後,決定輪流穿一雙鞋子去上學,妹妹放學後奔跑回來,把鞋子換給穿著拖鞋早已等候在巷口、上學快遲到的哥哥。
電影裡,鏡頭最多的就是兄妹倆疾速奔跑接力的畫面,雖然有時候哥哥會抱怨妹妹回來得太晚,妹妹也會抱怨哥哥的鞋子太大太髒,但兄妹倆始終沒有把秘密告訴父母。
我想,看過電影的你定會被這份契約精神所感動,兩個幼小的孩子用愛和純真編織的“謊言”,讓人心酸的同時又體會到了殘酷悲苦中所包裹的溫情,讓人心底微微作痛的同時又傳來淡淡的希望。
這就是馬基德馬基迪導演最擅長的表達方式,恰到好處的煽情,既不會極力突出悲苦,也不會刻畫美化現實。
比如在描寫兄妹倆上學路上所遇到的窘境時,導演著重刻畫小孩子內心最真實的世界。
當妹妹穿著不合腳又突兀的鞋子走到學校門外時,她沒有直接走進去,而是偷偷觀察周圍有沒有人經過,這份小心思的描寫既符合小女孩愛美的天性,又表達了孩子內心因為貧窮而產生的自卑感。
哥哥阿里也因為時間的關係常常遲到,校領導誤以為他是不守校規的壞孩子,並訓斥他,如果上學再遲到就會被開除。阿里哭泣很符合9歲小男孩的形象,在我看來,他哭的原因有二,一是對老師和知識的敬畏,二是害怕自己“闖的禍”會給父母帶來困擾。
從這兩個心思細膩又懂事的小孩子身上,我們看到了一股堅定的力量,這份力量的背後源於他們對家庭的熱愛,因為熱愛,所以不想給貧寒的家庭再增添一丁點的壓力,也因為熱愛,兩個不到10歲的小孩子用堅韌和善意守護著那個充滿親情的家。
一雙丟失的鞋子改變了兩個小孩的生活軌跡,但並不能改變他們對親情的守護以及對人性中真善美的堅守。
02 即使生活在“廢墟”裡,“我”仍然期望心中的善意能夠恣意生長
貧窮分為物質貧窮和精神貧窮,暫時的物質貧窮不會將一個人的意志磨滅,也不會將人徹底打倒,因為只要擁有良好的品質,善良的心,富足的精神樂園,即使生長在物質匱乏的環境中,人性也可以恣意生長,就像廢墟中的野花一般,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阿里的父親是個本分的工人,勤勞善良,對妻子體貼入微,對孩子百般疼愛。即使家境貧寒,他們一家人也努力的生活著,從未有過一絲的抱怨和沮喪。
租來的房子雖然破舊狹窄,屋內卻是乾淨整潔、樸素溫馨的。兩個孩子是可愛懂事的,妹妹時常幫助父母做家務,一有空就抱小寶,阿里的父親一邊敲打著糖塊一邊唱詩,竟會情不自禁地痛哭起來,可見其內心有著虔誠的信仰,這一點在他的生活中得以充分的印證。雖然家境拮据,但他沒有挪用一顆清真寺的糖塊,而是吩咐女兒用自家的糖塊泡茶,從這可以看出父親品德的高尚,為人的正直。
雖然臥病在床,阿里的媽媽也不忘叫阿里送一碗湯給鄰居,鄰居的大爺為表示感激,抓了一把糖豆給阿里,從他們夫妻的目光中,可以看出他們對小阿里的喜愛。這些細節的刻畫體現了生活在底層的人民互幫互助,友善和諧的鄰里之情。
最讓人難忘的是,妹妹丟失的鞋子被尋到時,已經穿在了另一個漂亮的小姑娘腳上,兄妹倆本打算索要,但發現小姑娘的家境也很貧窮,其父還是個盲人的時候,他們打消了這個念頭。這一段情節沒有語言,鏡頭只是鎖住了兄妹倆的目光和思緒,那兩張稚嫩的小臉讓我們看到了最美的善意、博愛以及同情心。
後來,那個盲人家的小姑娘撿到了妹妹莎拉的自動鉛筆,這裡有一個細節刻畫得特別好,小姑娘用小手來回擺弄著鉛筆,還在本子上寫了幾個字,從這個特寫來看,小姑娘是很喜愛這支鉛筆的,但下一個鏡頭,小姑娘卻主動把鉛筆還給了妹妹莎拉。
莎拉收到鉛筆時,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彷彿整個世界都變成了彩色的。
這就是人性,雖然生活在夾縫中,但這些天真的孩子,老實本分的大人,他們從未放棄生長的姿態,用骨子裡的善良將殘酷的生活變得柔軟起來,讓黑暗的生活中雜糅著一絲希望的曙光。
人性這東西,你覺得它很弱的時候,它突然變得很強大,而當你覺得它很強大的時候,它又會變得弱不禁風。
就像在這次突發的“疫情”災難面前,有的人忙著哄抬物價,“炒”口罩,發國難財,而有的人冒著被感染的風險,離開舒適的家和最愛的親人,決然地奔赴“戰場”。
堅守人性中的真善美,不能立馬讓生活發生巨大的變化,也不會使窮人立馬變得富裕,但它足夠讓一顆飄浮的心堅定下來,去相信生命的美好,感動之餘,去收穫成長。我想,這便是人性中最閃耀的時刻。
03 階層分化下,對他人最大的善意不是同情而是平視
說到階層分化,很多讀者朋友會看到影片裡為數不多的幾處對比,一是阿里父子騎自行車去富人區打臨工時,父子兩單薄弱小的身影和繁華整潔的街道、兩旁的高樓林立形成鮮明的對比;二是富人家別墅的寬敞奢華與主人的寂寞無趣形成對比。
這是一種階層貧富分化下,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窮人和富人的生活狀態相差十萬八千里,看到這裡,或許有人會問,差別化的階層一定是對立的嗎?
在大部分人固有的觀念中,兩個不同階層是很難融入到一起的,這種認知來源於我們的經驗之談,難以辨別對錯。但細細想來,你會發現,任何一個時代,都會有階層之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金字塔理論”,一定的物質總和,分配到個人手裡,定是不均等的,而這不均等的背後是社會地位、個人能力的角逐。從另一個層面來說,物質的不均等分配,促進了生產力發展的同時也提高了競爭力的總和。
坦然接受了“階層分化一定存在”的事實之後,我們再來看看“差別化的階層之間的關係”這個問題。
其實關於這個問題,導演馬基德馬基迪已經給出了明確的答案。
阿里的父親是個糙漢子,除本職工作外,他還可以勝任零時園丁的工作,他到富人區打零工換取勞動報酬,這是一種價值的等價交換,是不同階層之間的交易,某種程度上來看,存在公平性。
而阿里和富人家的小孩之間的陪伴打鬧更是這種公平的延伸。小男孩和阿里分享玩具,這是付出,他得到阿里的陪伴是收穫;而阿里花費了時間陪伴小男孩的同時也得到了快樂,這種付出與回報的關係並不會因為階層的產生而變質。
從這裡可以看出,導演沒有刻意用貧窮來博取同情,更不會用階層分化挑起爭議,而是把兩個不同的階層放在同一層面,用平視的眼光看待其中的差異。
而作為弱勢群體,更需要認清自己所處的位置,正視階層差距的事實,努力找到實現階層躍遷的途徑,而不是一味地妄自菲薄或者祈求憐憫。
這一點阿里做到了,在面對校領導的責備甚至是恐嚇時,他依然沒有說出遲到的緣由,這在成年人看來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如果阿里告訴老師事實的真相,我相信學校肯定會幫他解決鞋子的問題,但阿里並沒有用貧窮作為換取同情的籌碼,而是決定靠自己的努力去守護好自己的小家,通過勤奮學習獲得獎勵,來減輕家庭的負擔。
馬基德馬基迪導演很擅長用情,在悲苦中注入溫情是他一貫的手法,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解讀這份“溫情”時,
我們看到的是階層分化下一種難得的“平視”,換言之,對待弱者最大的善意不是同情而是平視,尊重他們之餘,你只需俯下身來,靜靜地看著,假以時日,他們定會像廢墟里的白花一般,堅韌又挺拔。04 結合影片所塑造的角色以及故事所展現的溫度,談談影片帶給觀眾的幾點現實思考和意義。
《小鞋子》從孩童的視角出發,講述了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但這並不是一部給小孩子看的電影,而是一部獻給成年人的童話,它喚起了人們對於童年遙遠的記憶。
從這部影片中,我們看到了關於“生命”價值體系的探索,而主宰生命深度的權利掌握在每個人的手上,人的一生,世界還是那個世界,活成什麼樣的人取決於你內心的選擇。
接下來談談這部影片帶來的現實意義和思考:
一:即使生活在陰溝裡,也需有仰望星空的勇氣
奧斯卡·王爾德說:“即使生活在陰溝裡,也有仰望星空的權利。”
在我看來,權利是外界賦予自身的,而勇氣卻是自給的,比起權利我們更需要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生活的不堪。
羅曼羅蘭曾說:“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後還依然熱愛它。”
這種英雄主義不就是我們所需的那份直面生活的勇氣嗎?這一點,我覺得阿里一家做到了。
雖然一家人生活極度貧窮,房子是租來的,還時常面臨著被房東催房租時囊中羞澀的窘迫;一家人的吃穿用度還需要賒賬來維持;這個家甚至連買一雙鞋子的餘錢都拿不出來。儘管如此,你依然看不到他們有任何的抱怨和不滿。你看到的依舊是大人們努力操持著家,小孩努力讀書,一幅熱氣騰騰的生活景象。
從兩個小孩用傳遞紙條的方式商量“大計”到洗鞋子時愜意地吹起泡泡,再到阿里的父親規劃打零工的報酬時的喜悅,這一幅幅生動細膩的畫卷,讓我看到了生命中為數不多的希望,而撐起這份希望的背後是那份直面生活的勇氣。
二:努力不一定成功,但砥礪前行是人的本分
阿里因為弄丟了妹妹的鞋子而感到自責,為此他做了很多努力。他把自己獲獎所得的自動鉛筆送給了妹妹,並告訴妹妹自己要參加跑步比賽,第三名可以獲得一雙漂亮的球鞋,而他一定會得獎。
當他穿著破舊的球鞋在賽道上奔跑時,周圍的一切都變成了無聲的畫面,此刻,他的內心只出現了妹妹對鞋子極度渴望的畫面,一定要贏,這是他對妹妹的承諾。他不顧腳上磨出的血泡,也不管摔倒多少次,依然堅定地爬起來,繼續向前奔跑。
雖然阿里最終沒能贏得那雙漂亮的球鞋,失信於妹妹,但他努力為愛奔跑的姿態感動了所有人。
有時候,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砥礪前行是我們的本分,更是一種不畏艱難的精神狀態。
三:容得下生命中的不公平、不完美,是一個人從稚嫩邁向成熟的標誌
曾經看過一段文字,很是喜歡。
“人總要學會長大,成熟,容得下生命的不完美,也經得起世事的顛簸”。
而貧富分化下所產生的不完美,往往是人們過度追求物質化的產物,過度的物質追求使人們逐漸產生了弱者的代入感,即一種很常見的聲音:我如此努力卻得不到回報,太不公平了。
這個不公平的背後,卻是一種相對公平的競爭機制,而每個人都需要尊守這個共同的約定。
因此,人不需妄自菲薄,也無需刻意仰視強者,就踏踏實實做好自己,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努力找到生命的價值所在。
尊重每一個生命個體,接受生活的殘缺,容得下生命的不完美,這是一個人從稚嫩走向成熟的標誌。
特別感謝《小鞋子》這部電影,讓我們看到了生命的燦爛之光,也讓我們思考了人性和生命的最終方向,更讓我們堅定信心,去尋找內心的那一片淨土。
閱讀更多 你好糖糖姑娘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