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夷陵之戰中,魏國為何不偷襲呢?

雲飝颺9


要想明白魏國為什麼不偷襲,就得站在曹魏皇帝曹丕的立場看問題,換句話說,如果你是曹丕,會不會偷襲?

曹丕嚴格算來只是一個官二代,他能繼承曹操的職位,只因為他是曹操的兒子兼接班人,曹丕是魏朝的開創者,僅僅因為他繼承曹操所開創的一切,在禪讓了劉協的皇帝位,作為魏朝的開國之君,一定很想做一番事業,讓自已成為一代明君。



夷陵之戰時,曹丕剛剛繼位半年時間,早在曹操時代,孫權因為要配合西進荊州的大戰略,於公元217年就開始與曹操交好,並派遣使都徐詳出使魏國,向曹操稱臣,雙方罷兵言和,並重開政治聯姻。

換句話說,孫權從217年開始,為了配合自已西進荊州的戰略,與曹操交好,為的是使自已不要兩面受敵,因為西進荊州必然要與劉備集團發生嚴重衝突,孫權已經做好了與劉備集團決裂的打算,三國三國,與一國決裂就必然與另一國和好,這是三國鼎立的不變原則。



接下來就發生了關羽北伐襄樊的戰役,孫權就覺得機會來了,其實關羽一北伐就註定了要失敗了,因為曹操暗地裡已經和孫權講和,關羽始終避免不了兩線作戰或都腹背受敵,當關羽在襄樊前線浴血奮戰時,孫權就在關羽的後方白衣渡江、偷襲荊州。

接下去就是荊州被佔,關羽被殺,孫權將關羽的首級送給了曹操,孫權這麼做有兩個目的,一是讓天下人認為這是曹操的命令,有嫁禍曹操的嫌疑;二是孫權向曹操納了投名狀,以示與劉備的聯盟決裂,關羽是劉備的兄弟加親密戰友和蜀漢二號人物,殺了關羽,就是向曹操示好,意昧著孫劉聯盟的破裂。



之所以在前面作了這麼多鋪墊,就是為了說明在劉備夷陵之戰前後,三家的政治關係,就是孫權與劉備徹底決裂,而孫權與曹操暗中勾結,當曹操去世後,孫權繼續向曹丕示好稱臣,對於剛剛登上皇帝寶座的曹丕來說,他的畢生最大心願就是完成曹操都沒有完成的心願:統一天下。

曹丕是個政治家,夷陵之戰時天下的局勢是這樣的:

曹魏的西南方是劉備的蜀漢政權,與曹魏是死敵的關係,並且無法調和;曹魏的東南及南邊是孫權的東吳政權,已經向曹丕稱臣,在名義上,孫權是曹丕的下屬,並且曹丕還特意封孫權為吳王,就是為了彰顯自已的權威。



曹魏的西南及西北是當時的烏桓人、匈奴人、鮮卑人,當時對曹魏並不完全服從,而在曹丕稱帝的前一年,西北還發生過叛亂,代北烏桓無臣氐發生叛亂,而鮮卑人則在一旁虎視眈眈,還是曹彰帶兵平定了叛亂。

曹魏的北邊也有烏桓人,還有遼東的公孫氏對曹魏一向時降時叛,也並不太平,就算是曹魏內部,在徐州及青州一帶,藏霸及孫觀等勢力仍然處於半獨立狀態,並不完全讓曹丕放心。



從曹魏整個周邊的情況來看,當曹丕繼位半年時,周邊的不服從勢力只有孫權稱臣,這對剛剛即位的曹丕來說,是政治上的一面旗幟,曹丕的目的一定是統一天下,不用懷疑,但是曹丕也需要周邊勢力的臣服來統一天下,而孫權此時就成為一個榜樣。

雖然當時劉曄曾經向曹丕建議,在夷陵之戰時,可以聯合蜀漢攻打東吳,但是這個建議被曹丕否決了,曹丕並不是糊塗,是有原因的,劉曄的建議是單純從軍事上考慮的,而曹丕的立場則是從政治角度考慮問題。



如果聯合蜀漢攻打東吳,等於是聯合自已的敵人去攻打臣服自已的同盟,會造成很惡劣的政治影響,從曹丕的角度來考慮,是得不償失的,我們從事後諸葛亮的角度來看劉曄的建議,也並不一定正確,沒有走到那一步,誰也不敢說自已的建議絕對正確。

曹丕首先否決了劉曄的建議,當時的曹丕原來是想聯合東吳,共同攻打蜀漢的,但是要攻打蜀漢,面臨重重困難,首先就是兵力的部署,當時曹魏的重兵全部部署在與東吳交界的荊州、淮南、合肥一線,與蜀漢交界的關中地區兵力很少,大規模調動軍隊的成本很高,而且東吳還不一定配合,所以之後曹丕放棄了聯合東吳攻打蜀漢的想法。



曹丕沒有偷襲,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夷陵之戰打得相當詭異,從221年7月開始,劉備發動戰爭,東吳一直採取了戰略後撤的方法,避免了主力直接交鋒,從221年7月打到222年5月時,雙方其實都在耗著,沒有進行主力對決。

之所以這麼奇怪,就是因為參戰雙方都在防備著曹魏的偷襲,劉備這邊讓黃權率領一萬名士兵在夷陵的長江北岸防備曹魏的偷襲,而東吳的陸遜及孫權更是在荊州、淮南、合肥作好了防備曹魏的準備。



參戰雙方的劉備和陸遜都明白,如果兩敗俱傷,兩家都會被曹魏吞掉,因此雙方都避免主力對決,而想速戰速決,而劉備更是一幅豁出去的樣子,不惜大軍壓上,挑戰陸遜,而陸遜更是小心謹慎,積極尋找劉備破綻,以求速戰破敵。

其實夷陵之戰的真正對決就是那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進行的戰略決戰,在很短的時間內,劉備軍隊被擊潰,曹丕一直在等待雙方兩敗俱傷的機會,卻一直沒有等到,等來的卻是蜀漢在極短的時間內大潰敗。



雖然曹丕早就猜出來劉備會敗,但是仍然沒有想到劉備敗得這麼快,曹丕根本還來不及作出反應,劉備就已經敗退逃回永安了,而東吳軍隊幾乎沒有損失,曹丕如果想偷襲也失去了最佳時機,只能無奈的接收事實。

夷陵之戰結束後,孫權在解除了蜀漢可能的威脅後,就開始對曹魏不再恭敬,不願意派出世子到曹魏為人質,由此引起了曹丕大軍伐吳,這時已經距離夷陵之戰過去兩個月了,已經失去了最佳時機。



曹丕應該是在政治上還對孫權抱有幻想,以致於出兵偷襲左右猶豫,喪失了最佳時機,話又說回來,就算曹丕及時出兵偷襲,也只能偷襲東吳軍隊,因為曹丕並沒有調兵遣將攻打蜀漢的計劃和動向。

再一個就是孫權向曹丕稱臣的政治遺產,曹丕一直想保存下來,以此為榜樣號召天下臣服,畢竟統一才是天下大業,這對任何一個想有所作為的皇帝來說,都是最重要的事,可惜顧及了政治的影響 ,就失去了軍事上的先機,這就是曹丕沒有偷襲的原因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公元221年七月,在劉備稱帝后的第三個月,他以替二弟關羽報仇為理由,揮兵伐吳。孫權在多次求和不成的情況下,派遣陸遜率軍五萬人開赴前線,抵禦蜀軍,夷陵之戰由此爆發。

在蜀漢與東吳開戰後不久,魏國的謀士劉曄就建議曹丕乘虛領兵偷襲東吳,以絕後患,但曹丕卻認為孫權已然稱臣,若再舉兵討伐,於情於理都不妥,於是拒絕了劉曄的建議。


相信很多人讀到這段歷史上,都會忍不住罵曹丕真傻,白白浪費這麼好的一個機會。因為,在大家看來,孫權的軍事主力都在夷陵地區和劉備對峙,這個時候曹丕如果能夠派出大軍從淮南方向進攻東吳,孫權肯定招架不住。

而且,孫權的首都建業距離合肥也就不到200公里的路程,曹丕的軍事主力是很容易將孫權打崩盤,即便到時候,劉備趁亂重新奪回荊州,但整個揚州肯定是被曹丕佔據,到時候魏國攜天下十州之力攻打劉備的荊、益兩州,難道會失敗嗎?



也正因為此,大家才會覺得曹丕應該果斷趁機偷襲東吳,因為這實在是統一天下的大好機會。但問題是,偷襲東吳,真的對曹丕有好處嗎?有一句話大家應該都聽說過,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息。如果曹丕真的從淮南大舉進攻東吳,孫權所面臨的那就是亡國之患,在這種背景下,他還會全力和劉備爭奪荊州嗎?

當時劉備東征孫權的目的,雖然號稱是為關羽報仇,但其實就是想重新奪回荊州,既然如此,最壞的情況下,孫權大不了把荊州再還給劉備,甚至而言,再多割讓點地盤給劉備,相信到時劉備和孫權重新和好的概率會非常大。

這就如同當年劉備奪取漢中後,孫權要求劉備歸還荊州,結果劉備不願意,以至於雙方都派出大軍對峙。而後來劉備一聽說曹操進軍漢中,就立馬找孫權和好,並主動把長沙和桂陽還給東吳。

事實上,劉備也好,孫權也好,他們都清楚自己最大的敵人是曹魏,如果他們兩個無止境的鬥下去,最後只能是兩敗俱傷。所以更多時候,他們兩個人的爭鬥,都是點到為止。

換句話說,劉備舉兵東征孫權,心裡可能就是期望著曹丕能趁機出兵,這樣劉備不僅能夠趁機奪回荊州,甚至而言,如果到時候孫權和劉備達成同盟,一個迅速撤兵回去給曹丕一記回馬槍,一個趁機從荊州偷襲襄陽,曹丕恐怕就成了典型的偷雞不成蝕把米。

事實上,劉備從公元222年正月進入夷陵地區,一直到六月,蜀軍始終沒有任何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其實就是在等曹丕的動向。曹丕自然也不是傻子,你劉備如果真想進攻東吳,那就直接順江而下急攻江陵,那我曹丕自然會進擊淮南。

但問題是,你劉備躲在夷陵龜縮不前,卻想讓我去進攻淮南,這個是明擺著讓我給你打白工,替你當炮灰,曹丕自然是不會做的。


我是趙帥鍋


夷陵之戰是蜀漢與東吳之間的一場大戰,這個過程中曹魏採取的是坐山觀虎鬥的策略,沒有偷襲上述兩國。

原因或許在於以下幾點:

1、雖然當時蜀漢與東吳之間矛盾已經激化,雙方關係已經破裂,但是在曹丕的角度看來,原來曾經聯合抗曹的劉孫兩家的姿態也大有通過這些表面現象戰略引誘曹魏軍隊南下而擊破之的可能性,在局勢不明朗的情況下前來偷襲,很可能被誘騙進入包圍圈吃大虧。

2、當時曹丕剛剛登基,無論是內部的局勢穩定還是西北、東北等不同地區的外來壓力都使得他不能沒有後顧之憂,等待蜀漢與東吳龍爭虎鬥出一個結果,再選擇其中的一方進行打擊,從軍事上來說可能是最為妥當的策略。

回過頭看,我們能夠覺得歷史的當事人作出了錯誤的選擇,然而在當時限於各種信息與約束條件,當事人作出某些選擇是有其道理的。


談古論金


這個問題提的很有見地,沒錯,假如在夷陵之戰結束的時候,魏國出兵南下,可以說,打蜀國則蜀國亡;打吳國則吳國滅。

趁你病,要你命!

這麼好的買賣,為啥曹丕不做呢?

鐵錘文史先亮自己的答案:夷陵之戰期間,魏國沒有出兵偷襲,不是不想,而是魏國自己也處於內憂外患之中。非不為也,不能也。

下面鐵錘分三個部分解釋為啥魏國不能偷襲:第一部分,魏國認真討論過偷襲問題;第二部分,魏國當時有外患,不能偷襲;第三部分,魏國當時有內憂,無暇偷襲。

第一部分 魏國認真討論過偷襲問題;

公元219年,孫權偷襲拿下荊州,這個時候劉備還沒有開始復仇,孫權已經提前打好了預防針。他派遣使者向魏王曹丕投降。這個時候曹丕就和手底下的大謀士劉曄研究吳國和蜀國的形勢。劉曄是個了不起的智囊,當時就跟曹丕分析:孫權無緣無故來投降,一定是國內有急事。之前孫權偷襲殺死關羽,拿下荊州四郡,劉備大怒一定會帶兵過去找回場子。這個時候孫權外面有強敵,手底下一定人心不穩,這個時候最擔心咱們在後面捅刀子,所以提前跑過來投降,這樣一來可以阻擋我們出兵,二來可以狐假虎威,借用我們魏國的力量,震懾國內的動搖派和蜀國軍馬。孫權這個傢伙一貫狡猾狡猾的,肯定是這麼打算盤滴。現在這個時候,天下一分為三,我們魏國拿了八成天下,吳國蜀國一家一成,各保一州,依靠山水險阻,加上吳蜀聯盟,才能自保。現在他們兩家內訌,我們應該趁機發兵,直接掏孫權的老窩。這個時候劉備在外圍和孫權死磕,我們在裡面掏孫權的老窩,內外夾攻,一個月就能把吳國給滅掉。吳國一滅掉,蜀國沒有了互相照應的左右手,搞死蜀國還不就像打個哈氣一樣簡單嗎?

曹丕說啥呢?曹丕覺得這個時候打孫權抹不開面子,因為人家過來投降,已經是我的臣子了,我要討伐孫權,那麼天下其他願意投奔我的人,肯定心有畏懼。不行。我不如先接受吳國的投降,然後去打蜀國,不也蠻好的嗎?

“人稱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來者心,必以為懼,其殆不可!孤何不且受吳降,而襲蜀之後乎。”

由此可見,曹丕還是個紙上談兵,被道德綁架的瘸腿政治家,這要是曹操還活著的話,早就率領千軍萬馬掩殺過去了,還討論個毛啊。先把天下攥在手上再說,天下都是自己的了,還在乎什麼說法不說法的。這事兒曹操幹得出來,曹丕幹不出來,這就是差距。

這一段國際形勢分析,記載在《三國志·劉曄傳》,傅玄的註解裡面。有興趣的,可以翻閱查證。


第二部分,魏國當時有外患,

孫權投降曹丕的第二年,公元221年,一切正如劉曄預測的那樣,劉備發兵攻打孫權,兩家打了十三個月,可以說是人困馬乏。這個時候,曹丕既沒有打蜀國,也沒有打吳國,眼睜睜看見最好的統一機會在眼前溜走,曹丕為啥淡這麼的定呢?不是和劉曄說好的弄死蜀國嗎?怎麼還給吳國蜀國再次結盟的機會呢?

原因之一,是曹丕有外患,北方不省心。

公元220年,曹丕冬天剛剛登基。北方河西諸郡發生大規模叛亂,武威,張掖,酒泉都發生叛亂。最後金城太守蘇則幾乎調動了涼州所有兵馬才成功平亂。

公元221年,也就是劉備孫權開打的時候,關中發生鄭甘、王然叛亂,這次規模更大。鄭甘叛亂又引發了涼州羌人胡人的騷亂,曹丕把心腹大將曹真,曹仁,郭淮,張郃、張既全部調過去彈壓。與此同時,東北的鮮卑族也開始騷擾中原邊境,曹丕派遣大將田豫鎮守邊關。

一波一波的精兵強將派到了北方,曹丕眼看著南方吳國蜀國鬥得烏眼雞,一塊好肥肉沒有牙齒下口,急死個人啊。

第三部分,魏國當時有內憂,無暇偷襲。

內憂是啥?後院失火唄。曹丕這個皇帝,得來的就很險。大家都知道,曹操一開始是很喜歡才高八斗的曹植曹子建的,只是後來曹植放浪形骸失去了曹操的寵愛,命運的天平才開始慢慢的轉向了曹丕。但是另外一個曹家猛人,曹彰卻親近曹植,不喜歡曹丕。這個曹操的二兒子,比曹丕小,比曹植大,關鍵是,他點兵打仗是個超級猛男,這樣的人,站在那一邊,另外一邊都得肝兒顫啊!

公元219年,曹操讓曹彰做越騎將軍,駐守長安,曹操在洛陽病倒之後,召見曹彰,結果曹彰還沒到,曹操就死了。曹操那個時候為啥要讓曹彰過來,是一個謎。曹彰比較直接,找到曹植就說,先帝要找我,就是要立你為王。曹彰後來到了洛陽,直截了當的要保管玉璽,最後是曹丕手下的大牛謀士賈逵攔住了一道:

彰從長安來赴問述先王璽緩所在 。賈逵正色曰:太子在鄴,國有儲副 ,先王璽綬非君侯所宜問也。

曹丕跌跌撞撞坐上了寶座,回頭就開始剪出曹植曹彰的羽翼,後來又在棗子裡面下毒,毒死了曹彰。準備對曹植下手的時候,被卞太后阻攔。一家人一直鬥爭到公元223年,曹丕下詔書,不允許婦人干政,禁止大臣把奏疏交給卞太后,才算把這個內部權力的拉鋸戰掰扯清楚。

所以說,孫權劉備斗的你死我活的時候,曹丕正撅著屁股給自己家的後院澆水滅火呢。哪裡顧得上偷襲呢。

等到曹丕搞定兄弟,母后,再想騰出手收拾蜀國吳國的時候,人家那邊已經重歸於好,敬個禮笑嘻嘻,我們還是好兄弟。

曹丕只能著急嘆氣了。

總結:夷陵之戰的時候,魏國如果偷襲,絕對是一個坐收漁利的大好時機,只可惜曹丕當時自己也面臨著內憂外患,一頭的包,所以只能坐失良機。不是不想,臣妾真的做不到啊!


鐵錘文史


如果夷陵之戰時,魏國皇帝是官渡之戰時期的曹操,魏國肯定會舉大軍偷襲。但是很可惜的是,當時曹操已經病死了。魏國在位的皇帝是曹丕,而曹丕的性格註定了他不會在夷陵之戰期間,去偷襲東吳。至於說偷襲劉備,當時的曹魏沒有這個能力。

先說說我為什麼覺得曹操在位,他肯定會去偷襲東吳。

其實夷陵之戰的機遇,曹操也遇到過。那是在官渡之戰後,袁紹病死,曹操本打算乘機攻河北。但是郭嘉對曹操說:袁紹的兩個兒子素來就不和,而且是他們還有郭圖、逢紀這樣的謀臣在當中攙和,所以袁氏兄弟必然要反目。我們現在去攻,他們會團結起來抵抗我們。不如我們先假裝南征劉表,造成退兵的假象,等到他們打起來的時候再乘機偷襲,一舉可定也!

事後果然如郭嘉所言,曹軍剛退回許昌,袁氏兄弟就打了起來。曹操乘機率軍北上,將袁譚和袁尚逐個擊破。袁尚還假意投降,結果曹操根本不鳥他!當面接受投降,暗地裡卻派人去偷襲。最後袁氏兄弟一死一逃,河北遂即被平定。

當面準降,背地裡搞偷襲,這就是典型的曹操式思維!他不怕別人罵他,因為只要打能打勝仗,誰敢罵他?

在曹操平河北十八年後,幾乎是同樣的天賜良機落到了曹丕頭上。當時劉備與孫權這對十四年的盟友展開火拼,情況如當年袁氏兄弟內訌一樣,曹魏也是坐山觀虎鬥,同樣也掌握戰略了主動權。

但是這一次,曹丕卻玩砸了。

是怎麼玩砸的呢?因為曹丕太要面子了。完全沒有遺傳到曹操性格中的狡猾。

先簡單覆盤一下夷陵之戰前後的大致情況:

從赤壁之戰開始,一直到呂蒙偷襲荊州。孫權與劉備都是結盟關係。期間,雙方雖然有一些爭執,但在共同對付曹操這件事上,雙方利益和立場是一致的。

但是在呂蒙偷襲荊州後,孫劉雙方的同盟關係迅速破裂。孫權為了應付劉備將來可能會興兵報仇,一面將首都從江東遷至荊州,一面向曹操臣服,緩和江東與曹魏的關係。

沒過多久,曹操病死了,曹丕繼立。孫權繼續遣使向曹丕臣服。

面對孫權的臣服,曹丕高興壞了。因為他搞禪讓制,篡漢自立,最需要的就是名份!讓大家都承認他是天下的共主。然而當時的形勢,卻是曹劉孫天下三分,曹丕這個大魏皇帝,其實做得名不正言不順。

因此,當孫權的使者來到洛陽後,曹丕很是心動。曹魏大多數的大臣,也都傾向於接受孫權的臣服。畢竟孫權主動請臣,是主動在給曹丕送名份。

這個時候,劉曄站出來反對了。他反對的理由主要有兩點:

首先,孫權的動機不純。他現在來投,必然是迫於劉備的軍事壓力,而不是心悅誠服的向大魏歸順。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麼要接受呢?反正以後孫權還是要反叛;

其次,如今天下三分,就是因為蜀、吳兩國結盟,抱團和我們大魏抗衡。如今他們雙方狗咬狗,正是我們藉機漁利的好時機。這種機會不會常有,必須要把握好;

劉曄的這個話,簡單點說就是:我們之所以滅不了孫權與劉備,就是因為他們結盟。現在他們破天荒的破盟,這個機會實在太難得了!這是老天爺送給我們的一個機會。如果抓不住這個機會,等他們再結盟,我們就很難再滅吳蜀兩國了。

如果把劉曄說的這番話與當年郭嘉對曹操說的那番話做對比,可以看出劉曄說的,是非常有道理的。

因為當年的袁尚和袁譚有仇,不管有沒有曹操的壓力,他們都會掐架!所以郭嘉建議曹操不要急著出兵,讓他們開始掐架了再行出兵;但是劉備和孫權不一樣。孫、劉兩家十四年的同盟,只是因為偶然的機會才大打出手。如果這一仗打完了,雙方很有可能會再次結盟。若是讓他們再次結盟,那麼魏國也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然而,曹丕卻認為:孫權向我投誠,我不接受也就算了,反而還要乘人之危,這恐怕不是大國所應有的風度吧?畢竟,我現在最需要的是名聲啊!如果沒有名聲了,我的老臉哪擱?

劉曄見曹丕要犯渾,就繼續再勸。結果把曹丕給問急了,他便反問道:既然你說我們可以出兵,那我們為什麼不出兵打劉備呢?打劉備正好可以顯示我們的大國風度。

劉曄反駁道:劉備如果知道我們要出兵去攻打他,那劉備肯定就不會和孫權打了;但如果反過來,如果我們打吳國,劉備肯定是樂見其成的,我們正好可以一消滅孫權。

打孫權——劉備不會幫忙,而且孫權離我們比較近,這樣打起來容易。

打劉備——孫權雖然也不會幫忙,但是劉備離我們太遠了,不容易打。

陛下,你要明鑑啊!

然而,曹丕還是不聽,他最終接受了孫權的投誠,並且封孫權為吳王。在劉備與孫權的大戰期間,不發一兵一卒。

所以,當吳蜀在夷陵大戰時,曹丕卻沒有乘機出兵的原因,就是因為曹丕認為:自己剛剛篡漢,需要合法性。現在孫權來稱臣,就是給我送合法性。如果我不接受,反而還要乘機偷襲他,怕是會傷了後來者的心。並且曹丕還天真的認為,只要吳、蜀交戰,必然會打的兩敗俱傷,到時候我們再去摟草打兔子,大業必成。

簡而言之:曹丕要面子。

然而後來的事態發展,證明了曹丕在接受孫權投降的問題上,他失策了。因為從後來發生的事情來看,孫權的請降就是一場徹徹底底的假投降。

曹丕他想當然的認為孫權與劉備必然是兩敗俱傷。豈不料,劉備敗的太慘了,孫權也贏得太快。以至於說,夷陵之戰幾乎沒有傷到東吳的元氣。

等到夷陵之戰後,曹丕又要伐吳。而曹丕出兵東吳的理由也是很幼稚,僅僅是因為孫權對他不恭敬,他要給自己找回面子。

而在曹丕出兵之前,劉曄又勸他:東吳在夷陵之戰中的損失不大,我們現在去討伐東吳,已經沒有時機了。

但是曹丕就是不聽不聽我不聽,寡人就是要去伐吳,寡人就是要給自己找回面子。

結果,果然是一場敗仗收場。而孫權則是大放異彩。

他先是用詐降的辦法穩住了曹丕,然後一磚拍倒了劉備;接著又穩住了劉備,再以一板磚拍暈了曹丕。化解了這一場有可能滅亡東吳的危機。然後孫權再朝著曹丕的方向哈哈大笑——你就是個傻子!

最後說說,曹丕的失策到底失策在哪。

曹丕的失策,其實就是他在決策前,沒有分清楚問題的主次關係。

曹丕看中的,是大國的風度,是接受孫權請臣以後,對後來者的示範效應;

劉曄提出的,則是夾擊東吳的機會,這種機會實在太難得,以後不會再有;

曹丕有他的道理,劉曄也有他的道理。但是這兩人的道理,明顯劉曄的更有道理。

因為曹丕如果拒絕了孫權,並偷襲孫權,哪怕是失敗了,事後還可以補救,只是代價會更大一點;而孫權與劉備翻臉,這不是曹丕能決定的。也就是說,前者可控,後者並不可控。

舉個例子來說,老闆安排我今天加班,完成一個大案子,乾的好會升職加薪。但是我之前答應了女朋友,晚上陪她一起看電影。如果我不加班,有可能我會失去升職加薪的機會,甚至會丟掉工作;而如果我不陪女朋友看電影,我有可能會被女朋友罵。

曹丕和劉曄,其實就是在陪女朋友看電影和晚上加班的問題上的分歧。


曹丕他覺得,不陪女朋友,自己的天就會塌下來了。而劉曄認為,如果你連這個大好機會都把握不住,陪女朋友看電影了又能怎麼樣?你這是因小失大。

或許,在曹丕的世界裡,他認為堅持自己的王道才是最重要的。其它的東西,都要給自己的王道讓路。雖然這個理由很可笑,但這就是曹丕不出兵偷襲東吳的原因。


Mer86


魏國為何不偷襲,說到底,是決策上的重大失誤

曹丕本想“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一點沒有錯,但是,要做”漁翁“,必須要懂得抓住機會,顯然曹丕不像他老爹,不懂得這個道理。

為何不偷襲?首先孫權向曹丕俯首稱臣,讓曹丕誤以為孫權真的軟了,或者說是為了自己剛當上皇帝的虛榮心,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孫權是不可能一直向曹丕服軟的,只不過是為了東吳避免遭到兩線夾擊的危險而已,果不其然,在擊破蜀漢之後,孫權便翻了臉,不再服從曹丕,而是在劉禪上位後,繼續貫徹連蜀抗魏的戰略。

那為何不偷襲蜀漢?

實際上,劉備率軍攻打東吳時,並沒有全力而出,而且是相當理智的。諸葛亮鎮守成都,魏延把關漢中,且馬超尚在,可以說此時蜀漢實力尚在,魏國小打小鬧沒有實際利益,大舉進攻還可能得不償失。

所以在此時,聯合蜀漢偷襲東吳是最好的選擇,要知道,在蜀漢前期進攻東吳時是佔據優勢的,東吳舉國陷入了空前的危機中的。

只可惜,曹丕為了自己的虛榮心,為了自己所謂的皇帝面子,錯失了良機。

而魏國的大臣劉曄則是看的很清楚

吳、蜀各保一州,阻山依水,有急相救,此小國之利也。今還自攻,天亡之也。宜大興師,徑渡江襲其內。蜀攻其外,我襲其內,吳之亡不出旬月矣。吳亡則蜀孤。若割吳半,蜀固不能久存。

不過,歷史就是這樣,作為後人,我們只能對那段歷史發出感慨和無限的遐想了。


尚德未央


首先,劉備是有考慮的。諸葛亮坐鎮成都,統率大局,馬超,魏延據漢中,北防曹魏,趙雲督江州以為接應。這是劉備認為最穩妥的安排了。最起碼保證了大後方的穩定。無論曹魏是出兵漢中還是偷襲荊襄,都能從容應對。這個安排在戰略上也是正確的。只是劉備沒有料到是自己出了問題,在夷陵敗給了陸遜。但是,還是在趙雲的接應下,安全退回白帝。因此,曹魏在曹丕主政,穩健派佔上風的情況下,還是慎重行事,沒有貿然出擊。當然,鷸蚌相爭漁人得利的算盤,曹魏肯定也是打得當當響的。

其二是有人根據演義的說法認為劉備是因為諸葛亮和趙雲直諫不可伐吳,所以二人失去了劉備的信任,才沒有到伐吳前線。我覺得這不是事實,如果對二人的信任稍有折扣,也不敢把最重要的守衛大本營的擔子交到二人肩上。相反,我覺得劉備對馬超和魏延還是缺乏信任的。無論在能力上還是政治品格上。留諸葛坐鎮成都,趙雲督江州,也隱隱流露出了這種思想。如果不是劉備,馬超都離世過早的話,肯定還有一番政治博弈。

另外,漢末的白帝並不是唐時的白帝城哦。我看有的哥們朝辭白帝彩雲間都出來了。


風神翼龍12


夷陵之戰中,魏國沒有偷襲,是因為曹丕想坐收漁利,又沒把利害想清楚。

夷陵之戰前,魏國的格局可以說是最有利的。劉備氣勢洶洶一門心思想找東吳報仇,而東吳則向曹丕稱臣。這時候,曹丕有四種選擇:

(1)進攻蜀漢的漢中地區。

(2)進攻東吳的揚州地區。

(3)衝到荊州地區開打。

(4)兩不相助,靜觀其變。

這裡面,(3)顯然是不妥的。本來兩家在荊州正打得你死我活,你參進去反而他們可能不打了。

劉曄的主張是(2),趁機夾攻東吳。他的思路很簡單,就是蜀國和吳國都有很險要的地形,單獨靠魏國很難打下。如今吳蜀相爭,魏國應該趁機下手幫著一家打另一家。現在既然蜀國主動打吳國,那曹魏趁機也打吳國,必然就可以滅掉吳國。滅吳之後,曹魏佔據了東吳的核心區域(揚州),再對付孤掌難鳴的蜀國就比三足鼎立要容易了。

應該說,劉曄的這個思路基本是正確的。因為如果曹魏按照(1)去打漢中,首先漢中隔著秦嶺,比揚州地形更險要,其次劉備是吳蜀戰爭的進攻方,如果屁股起火,多半會停止進攻,這樣吳蜀之間的戰火就弱化了,曹魏等於幫東吳解了圍,不符合曹魏利益。而曹魏打東吳,只會讓劉備打得更來勁,進一步激化吳蜀衝突。等滅了東吳,變成一大一小的局面,對曹魏更有利。


不過曹丕最終卻選擇了(4)兩不相助。這是一個看上去謹慎,其實卻過度保守坐失良機的決策。不知道曹丕是因為孫權已經稱臣而決定打之不義,還是害怕孫權一旦被腹背夾擊有可能乾脆投降劉備造成吳蜀合一?

下面是兩人的對話,出自《傅子》

孫權遣使求降,帝以問曄。曄對曰:“……今天下三分,中國十有其八。吳、蜀各保一州,阻山依水,有急相救,此小國之利也。今還自相攻,天亡之也。宜大興師,徑渡江襲其內。蜀攻其外,我襲其內,吳之亡不出旬月矣。吳亡則蜀孤。若割吳半,蜀固不能久存,況蜀得其外,我得其內乎!”帝曰:“人稱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來者心,必以為懼,其殆不可!孤何不且受吳降,而襲蜀之後乎?”對曰:“蜀遠吳近,又聞中國伐之,便還軍,不能止也。今備已怒,故興兵擊吳,聞我伐吳,知吳必亡,必喜而進與我爭割吳地,必不改計抑怒救吳,必然之勢也。”帝不聽,遂受吳降,即拜權為吳王。


但是,等到孫權終於打敗劉備後,吳軍銳氣正盛,他又轉去進攻孫權,結果鬧得灰頭土臉,這就是自討沒趣了。所以整體而言,魏國這樣的決策,是曹丕腦殘造成的。

(歡迎關注巴山夜雨,更多三國趣話共賞)


巴山夜雨涮鍋



夷陵之戰是吳國和蜀國之間的一次大戰,根據《三國志·後主傳》記載:

陸議大破先主軍於猇亭,將軍馮習、張南等皆沒。先主自猇亭還秭歸,收合離散兵,遂棄船舫,由步道還魚復,改魚復縣曰永安。

由此可以看出吳國和蜀國在夷陵之戰當中派出了主力軍,在戰爭當中激戰許久吳國才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那麼作為三國當中最為強大的魏國,為什麼沒有趁著吳國和蜀國兩軍在夷陵一帶交戰而唱趁機南下消滅吳國呢?在一些人看來這是曹丕的政治幼稚所導致曹魏勢力失去的一次統一全國的機會,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我認為並不是這樣。在我看來這正是曹丕的獨特的政治智慧所在,並非是一句簡單的政治幼稚可以解決的。


首先曹丕的父親曹操曾經南下意圖一舉統一全國,但是遭到了蜀國和吳國的聯手阻擊,最終夢斷赤壁之戰,倉皇逃回北方。《三國志》如是記載了赤壁之戰:

是時曹公新得表眾,形勢甚盛,諸議者皆望風畏懼,多勸權迎之。惟瑜、肅執拒之議,意與權同”、“權遣周瑜、程普等水軍數萬,與先主併力,與曹公戰於赤壁,大破之


從那以後魏國由戰略攻勢轉為守勢,一方面在長江沿線打造百里無人區防止吳國的北下侵略,一邊在蜀漢方向構築防線以應對諸葛亮的北伐舉動,面對南方吳國和蜀國的聯合而被動防守,整體國力有所不如只能無奈接受這一狀態。

但是夷陵之戰是一個戰略轉機,吳國和蜀國因為荊州歸屬問題,在夷陵地帶交戰,雙方可以說是主力盡出,打的昏天黑地。


其次那為什麼魏國不趁機去沿著長江進攻吳國來達到消滅吳國的戰略目的呢?其實在吳蜀兩國交兵開始,魏國國內就出現了兩種不同的聲音。司空王朗主張:坐山觀虎鬥,待雙方兩敗俱傷從而去坐收漁翁之利。侍中劉曄則建議:聯蜀滅吳。

曹丕選擇了前者,這在現在看來彷彿是愚蠢之舉,直接錯過了統一的好時機。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也不失為明智之舉。

前文已經說過曹魏勢力實力較為強大,因而遭到吳國和蜀國的征討。夷陵之戰在今天看來是吳國和蜀國之間的一次戰爭,但是在三國當時那個大環境看來更像是對於魏國的一種戰略引誘,通過誘導魏國軍隊南下來削弱魏國的軍事實力,從而達到消滅魏國的目的。


在我看來,在那種大環境下選擇出兵南下無疑是有著極大的風險的。魏國按照在夷陵之戰之前的態勢,面對吳國和蜀國的進攻已經有了相對應的辦法。剩下就在於消耗其國力,等到優勢累積到一定地步,出兵南下就可以一舉勝利。在我看來夷陵之戰固然對於魏國是一個機會,但這個機會背後的風險也不得不面對。

因為在夷陵之戰前吳國和蜀國是聯合對抗魏國的,無論是赤壁之戰還是兩國不斷的南征。無不在表達著一個既成事實,兩國是聯合對抗魏國的。


最後固然後續荊州之戰兩國出現了摩擦,但是曹丕無法確定兩國是否真正交兵。畢竟在魏國的強大壓力之下,自身內鬥實為不智。說白了就是曹丕低估了劉備為其義兄弟關羽報仇的決心,也就是他們的兄弟感情。畢竟從一個大國決策者來說,聯吳抗魏才是首要任務。

那麼魏國選擇按兵不動也就不難解釋了。魏國本身戰爭實力遠遠強於吳國和蜀國,沒有必要去投入兵力做一次巨大的冒險。畢竟只要拖住了,最後的勝利者肯定是魏國。恰恰相反,如果魏國選擇趁機南下,反而可能促進吳國和蜀國放下兵戈聯合對抗魏國,那樣反而是不妙的。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夷陵之戰是吳國和蜀國聯合進行的一次戰略欺騙,從而選擇對魏國進行征討,這種情況也是有可能的。

從此來看,曹丕當時選擇按兵不動也是有著其獨特考慮的。畢竟出征在當時來看屬於冒險行為,選擇更加穩妥的方式,也並沒有錯誤。

你是如何看待曹魏不偷襲?

歡迎關注,講述三國故事,瞭解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三國逐鹿


要知道,夷陵之戰爆發的時間是公元222年,而曹丕是在公元220年的12月才成登上皇帝位。

曹丕稱帝過後,翻年就是公元221年了。接下來的頭兩年裡面,他首先要解決的是政權的穩定問題。

一方面,既要清除曹植在文臣中的黨羽,還要掃清曹彰在軍隊中的勢力,從而削弱他們對朝政的影響。同時,還要安插自己的心腹和支持者,牢牢地掌控政權。

這些工作都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了,所以當他面臨著夷陵之戰的機會,也沒有精力南下偷襲。

另外,曹丕還有第二個大的問題要解決,就是要解決青州和徐州的割據勢力。

如果不能夠很好的解決藏霸和孫觀等人在青州、徐州的割據勢力。一旦曹丕大軍南下,則後方不穩,那就是曹丕被別人偷襲了!

因為青州和徐州的位置距曹丕的大本營洛陽非常近,可謂臥榻之患!

實際上曹操剛死的時候,洛陽附近的青州兵和徐州兵就曾經發生過騷亂,要不是曹丕及時招撫,穩住陣腳,可能就已經出現了大動盪。

因此對曹丕來說,最好的策略就是精神上支持孫權打劉備,狗咬狗一地毛,最好是雙方打得兩敗俱傷,才再讓魏國來收拾殘局。

所以說,夷陵之戰時,剛剛稱帝不久的曹丕,當務之急是穩定政權,排除割據勢力,他根本無暇南下偷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