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縣路12號老舍故居修繕前舊影

黃縣路12號老舍故居修繕前舊影


導讀;1934年8月,老舍帶著國立山東大學文學院的聘約,舉家從濟南來到青島。先後住過萊蕪一路(今登州路)、金口二路(今金口三路2號乙,舒乙即在此誕生)等幾個地方,一直到1936年初他才搬到今黃縣路12號的居所。此處是頗有些德國風格的兩層樓房,座北朝南,黃牆紅瓦,整體多用花崗岩建造。當時老舍住在一樓,共四間房,兩間做臥室,一間做會客室,一間是老舍的書房,(黃宗英一家曾住在二樓)。在這裡老舍創作了著名長篇小說《駱駝祥子》、中篇小說《文博士》。胡絜青回憶說:“在黃縣路居住的這段時間是老舍一生中創作的旺盛時期。” 這一年多時間裡,老舍一家過著極為清貧的生活,胡絜青為照顧兩個幼小孩子,也辭去了在市立女中的教職,一家人靠老舍拿稿費餬口(此期,老舍辭去山大教職)。胡絜青在青島老舍故居時曾感慨地說:“終生難忘黃縣路6號(今12號)。”


黃縣路12號老舍故居修繕前舊影

2008年8月28日的清晨我順著這斑駁的圮牆來到黃縣路12號。

黃縣路12號老舍故居修繕前舊影

黃縣路12號老舍故居修繕前舊影

黃縣路12號,寒磣羞澀地躲在一條窄窄的巷弄裡,牆壁上有兩塊碑文,標明此處不同尋常。

黃縣路12號老舍故居修繕前舊影

這座樓,朝陽下顯得古樸、慈祥、滄桑。

黃縣路12號老舍故居修繕前舊影

黃縣路12號老舍故居修繕前舊影

久久沒人居住的寓所,象一段故事,在流變的時光中慢慢變得生疏,以至塵封在記憶裡了。

院子裡住著一位姓董的大爺,今年85歲高齡,佝僂著背,清矍硬朗。董大爺說,他12歲在東文學校讀書,每天從小樓前走過,常碰到匆匆行走的老舍先生。老舍話不多,對小孩子很溫和。那時院子裡有一棵冬青後來長成了大樹,十年前,院子裡一住戶嫌冬青遮擋光線就砍掉了。胡絜青女士最後一次來青島,來到黃縣路12號,看到空蕩蕩的院子,連連說:連樹也沒有了……胡絜青第二年就去世了。

——那棵冬青,是胡絜青親手栽的。

而今,在這石條小徑能否靜聽到老舍先生匆匆行走的足音?

黃縣路12號老舍故居修繕前舊影

黃縣路12號老舍故居修繕前舊影

黃縣路12號老舍故居修繕前舊影

黃縣路12號老舍故居修繕前舊影

本組圖文作者閆世乾,別號“醉鶴”,島城文化藝人,好茶道、收藏鑑賞,此文記錄下了十年前黃縣路12號老舍故居改造前的珍貴影像。青島城市檔案論壇公眾號、青島城市記憶頭條號編輯整理發佈,轉載請註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