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雙輪底酒和回沙酒?

市場上從名優酒到不知名的一些酒,尤其是濃香型白酒幾乎都會宣傳其酒採用了雙輪底發酵工藝。雙輪底發酵已是公認的中國白酒五大傳統技藝之一。但到底什麼是雙輪底工藝呢,它釀出的酒為什麼好呢?

什麼是雙輪底酒和回沙酒?|酒知識

所謂“雙輪底發酵”即在開窖時,將大部分糟醅取出,只在窖池底部留少部分糟醅(也可投入適量的成品酒、曲粉等)進行再次發酵的一種方法。等到酒醅經過兩輪發酵期滿,稱為:“雙輪”發酵糟,所釀出的酒稱為:“雙輪”發酵酒。

什麼是雙輪底酒和回沙酒?|酒知識

雙輪底”發酵始於上個世紀60年代,經過多年的生產實踐,證明“雙輪底”發酵是提高產品質量極其有效的措施。凡經“雙輪底”發酵的,酒質顯著提高,特別是在濃香型白酒中。

什麼是雙輪底酒和回沙酒?|酒知識

雙輪底槽發酵,其實質是延長髮酵期的一種工藝方法,只不過延長髮酵的糟醅不是全窖整個糟醅,而僅僅是留於窖池底部的一小部分糟醅。其作用如下:

第一、通過延長髮酵期,增加了酯化時間,故酯類物質也增多。

第二、底部糟醅與窖泥有較長時間的接觸,有利於香味物質的大量生成與積累,使酒質提高。因為,窖底泥中的微生物及其代謝產物最容易進入底部糟醅。底部糟醅營養豐富,含水量充足,故微生物容易生長繁殖。底部糟醅酸度高,有利於酯化作用。

什麼是雙輪底酒和回沙酒?|酒知識



雙輪底糟發酵產的酒酸和酯含量高、香氣正、糟香味大,能增強基礎酒的濃香、糟香,提高酒體的豐滿度,主要作調味酒使用。

劃重點

雙輪底發酵即對第一次發酵的底糟不做蒸餾,進行第二次發酵,有意延長底糟發酵期的一種工藝。其所釀製的雙輪底酒酸和酯含量高、香氣正、糟香味大,能增強基礎酒的濃香、糟香,提高酒體的豐滿度,主要做調味酒用。

瞭解完雙輪底酒,下面開始說一下什麼是回沙酒。

什麼是“沙”?指的是高梁,茅臺鎮及周邊出產的小粒糯高粱最適宜醬酒的釀造。醬香型白酒生產的第二次投料稱為糙沙。醬香型白酒的第二輪酒,第二次原酒,稱“回沙酒”。

糙沙流程:

開窖配料:

把發酵成熟的生沙酒醅分次取出,每次挖出半甑左右(約300kg左右),與粉碎、發糧水後的高粱粉拌和,高粱原料為175-187.5kg。其發水操作與生沙相同。

什麼是雙輪底酒和回沙酒?|酒知識

蒸酒蒸糧:

將生沙酒醅與糙沙糧粉拌勻,裝甑,混蒸。首次蒸得的酒稱生沙酒,出酒率較低,而且生澀味重,生沙酒經稀釋後全部潑回糙沙的酒醅,重新參與發酵。這一操作稱以酒養窖或以酒養醅。混蒸時間需達4-5小時,保證糊化柔熟。

什麼是雙輪底酒和回沙酒?|酒知識

下窖發酵:

把蒸熟的料醅揚涼,加曲拌勻,堆集發酵,工藝操作與生沙酒相同,然後下窖發酵。應當說明的是,醬香型白酒每年只投兩次料,即下沙和糙沙各一次,以後六個輪次不再投入新料,只將酒醅反覆發酵和蒸酒。

什麼是雙輪底酒和回沙酒?|酒知識

蒸糙沙酒:

糙沙酒醅發酵時要注意品溫、酸度、酒度的變化情況。發酵一個月後,即可開窖蒸酒(烤酒)。因為窖容較大,在多次蒸餾才能把窖內酒醅全部蒸完。為了減少酒分和香味物質的揮發損失,必需隨起隨蒸,當起到窖內最後一甑酒醅(也稱香醅)時,應及時備好需回窖發酵並已堆集好的酒醅,待最後一甑香醅出窖後立即將堆積酒醅入窖發酵。蒸酒時應輕撒勻上,見汽上甑,緩汽蒸餾,量質摘酒,分等存放。醬香型白酒流酒溫度控制較高,常在40℃以上,這也是它“三高”的特點之一,即高溫制曲、高溫堆集、高溫流酒。糙沙香醅蒸出的酒稱為“糙沙酒”。酒質甜味好,但衝、生澀、酸味重,它是每年大生產週期中的第二輪酒,也是需要入庫貯存的第一次原酒。

什麼是雙輪底酒和回沙酒?|酒知識


回沙酒:

糙沙酒蒸餾結束,酒醅出甑後不再添加新料,經攤涼,加尾酒和大麴粉,拌勻堆集,再入窖發酵一個月,取出蒸酒,即得到第二輪酒,也就是第二次原酒,稱”回沙酒”,此酒比糙沙酒香,醇和,略有澀味。

大回酒:

以後的幾個輪次均同“回沙”操作,分別接取三、四、五次原酒,統稱“大回酒”,其酒質香濃,味醇厚,酒體較豐滿,無邪雜味。

什麼是雙輪底酒和回沙酒?|酒知識

小回酒:

第六輪次發酵蒸得的酒稱“小回酒”,酒質醇和,糊香好,味長。

枯糟酒:

第七次蒸得的酒為“枯糟酒”,又稱追糟酒,酒質醇和,有糊香,但微苦、糟味較濃。

丟糟酒:

第八次發酵蒸得的酒為丟糟酒,稍帶枯糟的焦苦味,有糊香,一般作尾酒,經稀釋後回窖發酵。

什麼是雙輪底酒和回沙酒?|酒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