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歷史上唯一一起惡性朝堂鬥毆事件,過程驚心動魄

  • 正統十四年(1449年)六月,瓦剌太師也先屢次舉兵入侵明朝邊境。明軍面對也先蒙古騎兵的進攻接連失利,大同前線的敗報開始不斷傳到北京,明英宗朱祁鎮在太監王振的煽惑與鼓動下,打算準備親征。兵部尚書鄺埜和侍郎于謙勸諫:“力言六師不宜輕出”,吏部尚書王直更是率群臣上疏勸諫。但是,明英宗偏信王振一人,不顧群臣勸阻,一意孤行,執意率領大軍親征。
大明王朝歷史上唯一一起惡性朝堂鬥毆事件,過程驚心動魄

明英宗偏信王振,致土木堡之變

正統十四年(1449年)7月16日,明英宗朱祁鎮命弟弟郕王朱祁鈺留守北京,自己親率25萬明朝精銳北上迎敵。八月壬戌(十二日),瓦剌大軍追至土木堡(今河北懷來縣境內),混亂中明英宗被抓了俘虜,王振被亂軍殺死,明軍幾乎全軍覆沒。

至此,明成祖朱棣留下的幾十萬精銳大軍幾乎全軍覆沒,最為精銳的三大營部隊亦隨之毀於一旦。京城的門戶亦已洞開,隨後,瓦剌大軍開始進逼大明京師。

眾臣群情激憤,朝堂上鬥毆

明軍土木堡軍敗的噩訊傳來,京師震驚,文武百官大臣慟哭。國不可一日無主,皇太后孫氏命郕王朱祁鈺監國,並立明英宗長子朱見深為皇太子。正統十四年(1449年)八月癸酉(二十三日),郕王朱祁鈺攝朝朝議,準備與群臣商議如何擊退進犯京師的瓦剌大軍。朝堂會議一開始,群臣就群情激憤,義憤填膺,如今擅權亂政的王振已死,於是紛紛要求郕王朱祁鈺徹底清算罪魁禍首大太監王振在朝中的親信勢力。

大明王朝歷史上唯一一起惡性朝堂鬥毆事件,過程驚心動魄

當天,在大臣們的一片哀哭聲中,都御史陳鎰率先代表群臣上奏,“劾王振誤國罪”,請求郕王朱祁鈺下令誅殺王振全族,並稱“振傾危宗社,請滅族以安人心。若不奉詔,群臣死不敢退”。陳鎰的奏言,說出了大家的心聲,廷臣紛紛響應。朱祁鈺一時之間無法作出決定,下令改日再議,群臣則不依不饒。

朱祁鈺一時恐懼,將站起離去,內使將要關閉殿門,眾臣不依不饒跟上隨後一起擁入。朱祁鈺只得下令籍沒王振家,並遣錦衣衛指揮馬順前往。眾人稱:“馬順是王振黨羽,應當遣都御史陳鎰。” 這時太監金英傳旨,命令百官退下。於是眾人想要毆打金英,金英一看情況不對,趕緊脫身跑回殿內。

這時,都指揮使馬順突然站出來叱斥百官,一下子就激起群憤,戶科給事中王竑奮然站起帶頭在朝廷上猛擊馬順,並咬下其面,稱:

“馬順往往藉助王振的威嚴作惡,現在到此了,你還不知道恐懼麼!”於是眾臣紛紛跟隨,馬順當即斃命。“奮臂起,捽順發……且罵且齧其面,眾共擊之,立斃”。

大明王朝歷史上唯一一起惡性朝堂鬥毆事件,過程驚心動魄

馬順一死,朝堂已經大亂。群臣又向郕王朱祁鈺索要王振黨羽毛貴、王長隨兩人,“內官毛貴、王長隨亦振黨,請置諸法”。朱祁鈺下令讓毛、王二人出來受審,兩人恐懼不肯出去,太監金英於是將兩人踢出,兩人一露面,隨即就被憤怒的群臣群毆致死,“眾又捶殺之,血漬廷陛”。

一些大臣將馬順、毛貴、王長順三人屍體掛到東安門上,軍人士兵看到後都非常憤怒,爭相擊打不止。之後,逮捕王振侄錦衣衛指揮王山,反接跪於朝廷上,大臣紛紛唾罵他。至此一時血濺朝堂,而士卒亦聲洶欲誅,朝廷禮儀頓時不復存在。百官們雖然毆打殺死馬順等人,也感到恐懼不能自安,怕郕王朱祁鈺秋後算賬。於是,群臣聚集在朝堂之上久久不肯離去,要求郕王朱祁鈺給個說法。

大明王朝歷史上唯一一起惡性朝堂鬥毆事件,過程驚心動魄

剷除王振餘黨,于謙力挽狂瀾

郕王朱祁鈺看到朝堂之上竟然發生如此血腥的一幕,內心非常恐懼,竟然想要起身一走了之。就在這危急時刻,兵部侍郎于謙擠到郕王朱祁鈺身前,趕緊扶臂勸導道:“馬順等人罪當死,不殺不足以洩眾人憤怒。況且群臣心為社稷,沒有其他想法,請不要追罪於各位大臣。”郕王朱祁鈺隨後聽從於謙主張,降令旨獎諭百官歸蒞事,馬順等人罪應死,以後不再追論。群臣這才拜謝後放心散去。至此,事態才得以控制住。

大明王朝歷史上唯一一起惡性朝堂鬥毆事件,過程驚心動魄

為了平息眾怒安定人心,郕王朱祁鈺隨後又命將其侄王山在集市中淩遲而死,王振全族無論老少全部斬首,“命臠王山(王振侄子,錦衣衛指揮)於市,並振黨誅之,振族無少長皆斬”。剷除王振餘黨之後,孫太后任命于謙為兵部尚書,全力備戰抵禦瓦剌軍。由於瓦剌軍來勢洶洶,京師已大亂,為了大局,群臣聯合奏請孫太后立朱祁鈺為皇帝。正統十四年(1449年)九月癸未(六日),朱祁鈺登基稱帝,是為明代宗,並遙尊明英宗為太上皇帝。此後,朱祁鈺、于謙帶領軍民奮戰,最終打退了瓦剌軍,取得了京師保衛戰的勝利,挽救了大明王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