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建議多不為所用,卻仍是歷史的推動者,隋末重臣牛弘的儒生情懷

引言

中國被稱為禮儀之邦,這和中國歷史悠久的儒家文化傳承是密不可分的。在中國歷史上,儒家學派最早只是中國政治理論中的一支,但是隨著漢武帝時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政策的實行,儒家文化逐漸成為了中華文化的政治內核。而在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禮教,這個制度規定了中華文明的等級制度,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統治基礎。

雖建議多不為所用,卻仍是歷史的推動者,隋末重臣牛弘的儒生情懷

孔廟

在歷史上儒家文化的發展也歷經了多次較大的波折,其中在南北朝時期儒家文化的發展曾經迎來了一次比較大的退步。在中國北方由於少數民族的長期統治導致文化的傳承出現了比較大的斷檔,在南方雖然中國傳統文化得到了較好的保存,但是侯景之亂和梁元帝的焚書也都給文化的傳承造成了極大的危害。隨著隋朝完成了國家的統一,如何重新建立起成熟的儒家統治體系成為了亟待解決的問題。

而當時的大儒牛弘在這方面為隋朝作出了極大的貢獻,他不僅重新制定了禮法,還設計了音律和祭祀場所的規制,雖然因為隋初國家行政資源緊缺沒能完全實行,但這也為之後唐朝的禮法制度建設提供了借鑑,牛弘和其同僚們的努力還是值得肯定的。

雖建議多不為所用,卻仍是歷史的推動者,隋末重臣牛弘的儒生情懷

牛弘塑像



正禮法先正祭祀,牛弘提議修建明堂重視禮教體制

牛弘出生於北魏的官員世家,其父親牛允曾經官拜尚書之位,因此牛弘在年輕的時候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入仕之後,牛弘因為文筆出色承擔了編寫起居注之類的工作,也從事典籍的整理,這讓他的學問有了更大的進步。在隋文帝稱帝之後,牛弘因為文采學識都十分出眾,擔任了秘書監一職。

在開皇初年,隋朝政府的各項政務都亟待改善,而精通儒學的牛弘最想完成的就是禮法制度的建立。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的說法。隋朝初年國家統一,邊境也較為安定,戰爭這個重心可以稍微放一放,祭祀的問題就成為了牛弘關注的焦點。

雖建議多不為所用,卻仍是歷史的推動者,隋末重臣牛弘的儒生情懷

洛陽明堂

他向隋文帝提出了重新修建明堂的建議,因為這是一切祭祀的基礎。牛弘上疏中所提到的明堂就是古時祭祀的場所,主要用來祭天和祭祖。由於這是所有封建王朝都要做的事情,所以隋朝之前的北周也有相應的設施。

而牛弘之所以想要讓隋文帝重修明堂,是因為他覺得在經歷了兩晉南北朝長期的分裂動亂之後,禮制已經被破壞了,北周所修建的明堂在他看來是和古代的形制不符的,這樣是無法起到祭祀的效果的,因此牛弘才會提出這樣的建議。

雖建議多不為所用,卻仍是歷史的推動者,隋末重臣牛弘的儒生情懷

洛陽明堂

那麼在牛弘看來什麼才是符合規制的明堂呢,在這篇上疏中,牛弘引經據典,解釋了前面幾朝明堂的具體形制以及這樣建立的理由。他認為明堂最重要的任務是祭天,那麼其建設的參數都要與天時相對應。比如明堂的長度一定要是九丈,而寬度要是六丈,這樣才能與陰陽九六之變相對應。屋子高度要有八十一尺,柱子要有二十八根,並且要按照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排好,這樣才能與九九黃鐘之實還有四方二十八星宿對應起來。牛弘的書表在《隋書》中有如下記載:

"太廟明堂方六丈,通天屋徑九丈,陰陽九六之變,且圓蓋方覆,九六之道也。八闥以象卦,九室以象州,十二宮以應日辰。三十六戶,七十二牖,以四戶八牖乘九宮之數也。戶皆外設而不閉,示天下以不藏也。通天屋高八十一尺,黃鐘九九之實也。二十八柱布四方,四方七宿之象也。"

除了明堂內部的建設之外,牛弘還對明堂周圍景物的佈置也做了詳細的規定,牛弘在上疏之中提到,北周以及南北朝見其他朝代所興建的明堂都沒有在其周圍佈置水流,這與《明堂銘》中所記載的"疏水洋洋"的要求不符,並不能體現統治者的誠意。而且修建新的明堂的時候,對於外面水路的具體形制也有十分具體的要求,首先水路必須是左旋的,以此來代表上天的運行,而且水路的內徑要達到三百步,這樣才能顯示出統治者足夠的誠意,才符合之前朝代對於明堂的要求。

雖建議多不為所用,卻仍是歷史的推動者,隋末重臣牛弘的儒生情懷

古代明堂概念圖

在這份上疏中牛弘引經據典,顯示了其超群的儒學功底,楊堅在看到這份上疏之後也深感佩服。但是鑑於修建這樣的明堂需要消耗大量的財力,而當時隋朝建國不久,國庫並不充裕,楊堅也就把這件事情停了下來,並沒有興建新的明堂。

牛弘的這份上疏雖然沒有取得實質性的效果,但是他讓楊堅開始重視其自己身邊的這位大儒,並且之後又將重建禮制的任務交給了他,這個決定無疑是十分明智的。而且在隋朝滅亡之後,後面的唐王朝在修建明堂的時候也借鑑了牛弘的這份上疏,可以說他為中國祭祀傳統的恢復和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禮法制度的基礎,牛弘致力音律的恢復

中古的禮法制度起源很早,在前三代就有一定的記述,而其真正成為有體系的傳統則出現在西周時期,周公制定了完善的禮樂制度幫助西周王室完成了對於諸侯的統治,自此之後周禮就成為了禮法制度的基礎。而最早的禮法制度是以禮樂為基礎的,要想建立完善的禮教體系,樂律正音的確定是十分關鍵的,而牛弘就被隋文帝安排了這一工作。

雖建議多不為所用,卻仍是歷史的推動者,隋末重臣牛弘的儒生情懷

曾侯乙編鐘

作為儒家學子,牛弘的思想是復古而嚴謹的,他引用了《周禮》中的說法,希望能夠採用旋相為宮的方法來制定樂律體系。而這裡提到的旋相為宮,指的是在一年十二個月中,採用不同的樂律來作為宮音,因為樂律本就來源於自然,所以必須與自然的變化相契合。牛弘的上疏在《隋書》中有記載,現摘錄如下:

"謹案《禮》,五聲、六律、十二管還相為宮。《周禮》奏黃鐘,歌大呂,奏太簇,歌應鐘,皆是旋相為宮之義。蔡邕《明堂月令章句》曰:"孟春月則太簇為宮,姑洗為商,蕤賓為角,南呂為徵,應鐘為羽,大呂為變宮,夷則為變徵。他月放此。"故先王之作律呂也,所以辯天地四方陰陽之聲。"

他向隋文帝請求建立完善而複雜的音律體系,來調節人和自然的關係,使身心得到平衡,而這正是音樂的本來功能。但是隋文帝卻覺得這樣的音律體系太過複雜,讓牛弘只需要用黃鐘敲定十二律即可,不需要根據季節調整宮音的所在,牛弘雖然心有不甘,但還是接受了隋文帝的提議。

雖建議多不為所用,卻仍是歷史的推動者,隋末重臣牛弘的儒生情懷

傳統樂器瑟

當時的樂官在奏樂的時候普遍採用六十律來進行演奏,這在牛弘看來也是一種不符合禮法的行為,他認為在《周禮》中只規定了十二律,其餘添加的音律都是對於正音的干擾。他還舉出了之前人們將瑟由五十弦減為二十五絃的例子,由此來證明過於繁複的演奏技巧反而會造成情感的變動。而且牛弘認為禮樂的根本原則是"大樂必易,大禮必簡",因此他希望能夠廢除六十律這種演奏方式,楊堅這次接受了他的建議,牛弘也按照自己的理念為隋朝設立了樂律。

從制定音律這件事中我們也能看出牛弘身上的儒生本色,他對於傳統和經典的堅守雖然沒有被全部承認,但是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之下,這種在學術上追根究底的精神是十分難得的,這也是牛弘在當時受到人們尊敬的重要原因。

雖建議多不為所用,卻仍是歷史的推動者,隋末重臣牛弘的儒生情懷

《周禮》書影

寬仁簡樸,訥言敏行

隋朝作為終結了亂世的大一統王朝,在其建立過程中做出了貢獻的功臣自然有很多,而這些功臣在隋朝大多都受到了統治者的猜忌,其中只有牛弘在整個政治生涯中都一直深受統治者的信任,而這與牛弘高尚的人格有著直接的關係。

牛弘在擔任高官之後也一直沒有停止學習,在任何情況下都手不釋卷,這也讓他對於所有關於禮制的問題都爛熟於胸。在獻皇后去世的時候,牛弘接受了為其安排葬禮相關事宜的工作,他在很短時間內就交出了完善的安排,每一項措施都引經據典,令人歎服,這與他平時的積累是分不開的。

雖建議多不為所用,卻仍是歷史的推動者,隋末重臣牛弘的儒生情懷

影視劇中的牛弘形象

雖然牛弘有著淵博的學識,但是其卻並不十分善於表達,有一次楊堅讓他傳達口諭,牛弘竟然難以開口,從這可以看出牛弘在處理需要變通的事務的時候存在一定的問題,這可能與他長期治學有關,不過這樣的特徵也讓楊堅對牛弘十分放心,這也是他一直深受統治者信任的原因。

而在平日的生活中牛弘也保持了君子的作風,他生活簡樸,能夠禮貌地對待下人,更關鍵的是其有一顆寬仁之心,無論誰做了什麼忤逆他的事情他都不以為意。有一次他的弟弟喝醉了射殺了他出行所用的牛,這讓其妻子十分驚慌,而牛弘在聽說這件事情之後,只讓下人將牛做成肉脯,並沒有其他的表示,其不拘小節與寬仁由此可見一斑。也正是這樣的君子之風讓他收穫了世人的尊敬,成為了當時的學界領袖之一。關於此事在《隋書》中有如下記載:

"有弟曰弼,好酒而酗,嘗因醉,射殺弘駕車牛。弘來還宅,其妻迎謂之曰:'叔射殺牛矣。'弘聞之,無所怪問,直答雲:'作脯。'坐定,其妻又曰:'叔忽射殺牛,大是異事!'弘曰:'已知之矣。'顏色自若,讀書不輟。其寬和如此。"

雖建議多不為所用,卻仍是歷史的推動者,隋末重臣牛弘的儒生情懷

牛弘墓現狀



結語

魏晉南北朝雖然是中國歷史上的文化大發展時期,但這種發展更多指的是文化多樣性的增加,作為曾經文化正統的儒家文化在這個時期其實是遭遇了相對較大的打擊的。而隋朝作為終結了南北朝亂世的朝代,重構傳統的禮教體系來增強皇權成為了十分重要的課題。而隋朝初年的大儒牛弘在這個過程中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牛弘作為學識淵博的大儒,治學十分嚴謹,對於禮教文化有著很深的研究,他幫助隋朝設計了祭祀,禮法,音律等制度,由於其對於文化傳統性的堅持,使得其許多提案都與當時社會的實際情況格格不入,因此也沒有被隋文帝完全接受。但是牛弘的治學成果和政策建議在中國歷史上卻是十分重要的。

一方面他為後面唐朝的禮教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另一方面牛弘也相當於對之前禮教發展的脈絡進行了整理,這對於儒學的復興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而牛弘自己的君子之風也對當時的社會風氣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這樣的一位大儒受到隋朝兩任皇帝的敬重是他應得的獎賞。


參考文獻

1《隋書》

2《資治通鑑》

3《北史》

文章內容為本號100%原創,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存在疑義,請聯繫刪除。)我們將持續為大家輸出精彩的原創文章,歡迎小夥伴們訂閱轉發及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