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去內蒙自駕遊,路邊飯店的菜量大得驚人,東北菜的量都那麼大嗎?有體驗過的沒有?

73神牛


內蒙那邊的飯菜飯量,我在前幾年的時候,就己經體驗過一次了,還記得當時,是和朋友一起遊玩過去的,一路上走走停停的,花了快半個月的時間才到內蒙那邊,到了那邊後,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空氣特別好

比我們這邊的空氣好太多了,而且天空也很藍,等感嘆完後,就和朋友找了一家賓館先休息了一下,睡到下午的時候,才和朋友一起去賓館附近的飯館吃飯,當時我們二人,只點了幾個內蒙那邊的特色菜


當我們點到第四個菜的時候,服務員問我們是不是就二個人,我們說是的,然後服務員就和我們說,二個人的話,點三個菜就足夠了,他們這裡的份量比較大,點多了肯定吃不完的,於是我們就按照服務員說的,只點了三個菜

過一會菜上來後,我一看好大的盤子,在看看裡面的菜,基本上多要把大盤子給裝滿了,其它的二個菜也同樣是這樣,我當時心想好傢伙,這份量也太多了,隨後又想到,我們二個人的話,肯定是吃不完的,還好有服務員的提醒


不然在點一個菜的話,那就真的是浪費了,事實上也是,就這三個菜,我們二人多沒有吃完,而且重要的是價格並不是太貴,我們二個人的話,也才花了二百元左右,這是包含了菜和飲料一起的,而且吃的還是,他們那邊的特色菜

當然那些比較貴的特色菜,我們沒有點的,要是點了那些比較貴的特色菜,估計二個人下來的話,也就在400元左右,從這點上就可以看出,內蒙那邊的消費並沒有多高的,在適合旅遊的城市裡,內蒙的消費也只算中等了,所以推薦大家去遊玩一下


七哥美食記


說個我親身經歷過得事,16年,我去內蒙的東勝(鄂爾多斯),我是南方人,當時我們一共五個去一家手把肉羊肉館吃飯,我們點了7斤羊肉,加一點小菜,當時餐廳服務員就說你們怎麼點這麼少,夠吃嗎?我們當時納悶的,這要是在我們那邊,都算多的了,高潮在後面,我們坐下一會,隔壁桌來了一家三口,女兒目測可能17.8歲,應該是真正的蒙人,都長得特別高大壯實,他們點了17斤手把肉,三壺奶茶,三個餅(叫什麼我忘記了,那個餅我們三個人後來分著才吃完),後來徹底把我們驚呆了,東西全部吃完了,他爸還喝了5瓶啤酒!我們五個人到後頭完全忘記自己是來吃飯的,一直在觀察他們,他們比我們晚進餐廳,比我們早離開,確實當時讓我們挺吃驚的,我們的7斤羊肉到最後都還剩了一些!餐廳的服務員還嘲笑我們,真的特別佩服他們!


奶昔有八斤


的確如此。

我也算內蒙人,也算黑龍江人,所以可以說是一個東北人,但我原來沒有開車,也沒有體會過路邊飯店菜量的大小。

也是前幾天回呼倫貝爾辦事兒,這一次真正的感受到了,路邊店菜盤子的大。

我們一行4人,原來以為兩個菜怎麼也不多吧!

結果我們想錯了,根本吃不了。

後來,我們每次在點菜的時候,先看看同桌的盤子有多大。結果真都是大盤子,沒辦法,我們只能點一個菜。就這樣,還吃得非常飽,而且還是有剩下的。

所以提醒大家如果去東北自駕行在路邊飯店吃飯,一定要注意點菜誰的個數基本上4個人,兩盤菜足夠吃,即使是年輕人也吃不了的。

如果要是兩人以下你不用說只點一個菜就行了。飯店老闆不會有任何不滿意的表現,因為他的菜量就是那麼大,而且並不是很貴。

同時我還有一個發現。以前總覺得東北人吃飯口重,菜味兒特別鹹。

但是通過五一太行山自駕行,以及這次呼倫貝爾自駕行,卻有了另一番感受,那就是現在的東北菜一點也不鹹了,反倒是我在河南河北這一帶吃的飯菜,口味卻很重。

走過了,大江南北好多地方,還是覺得東北菜比較好吃,特別是最近一些年,口味漸漸轉淡了許多, 更加有利於健康了。

因為從小在東北長大,除了如酸菜和醬作的菜以外,其餘的還都可以。我不喜歡上而兩種菜類。

也可能是常年在外的緣故,最近每次回去,到覺得家鄉菜確實很好吃!



夕陽無限好3439


體驗過蒙古包生活,飯菜量不是大,是大的驚人,感覺一頓飯吃掉了一整頭羊。肉食、奶食多,菜很少。

我們和大同的朋友一起自駕進草原旅遊,主要是看看大草原的風光和內蒙古人的生活習俗。中午我們找了一個蒙古包用餐,其實並不是傳統的那種遊牧性質的蒙古包,相當於農家樂,專門接待遊客的。經營蒙古包的是夫妻兩人帶著姑娘和兒子、兒媳一家五口,男主人介紹說他們這裡有傳統的手扒羊肉,烤羊排,還有北方人喜歡的大鍋燉肉,主食有石頭餅和烤餅子,還提供馬奶酒、奶茶等飲品。

飯前,主人邀請我們看烤羊排,蒙古包外有用塊石頭壘著個簡易的爐子,裡面燒著火,他的女兒向火裡扔乾草餅,大同的朋友告訴我們那是曬乾的牛糞餅,火力不足時,女孩用一支羊皮做的鼓風機向火裡吹風。石頭上架著鐵板,烤肉時不像城裡的燒烤攤上一根一根烤,而是將整扇羊排直接放上去,下面鋪羊油,上面刷油,邊烤邊撒調料。烤的時候煙很重,羶氣很濃,但滋滋作響、泛著金光的脆皮羊肉有著擋不住的誘惑。

爐子旁邊一個籐編筐裡放著油亮的石頭,我問主人這是做什麼用的,主人說這是做石頭烤餅、石頭烤肉的。大家經常吃石頭餅,但見到做餅的石頭還是覺得很新鮮。

吃飯就在蒙古包裡,地上鋪著厚厚的羊毛氈子,中間擺著長長的矮桌子,大家盤腿坐在小墊子上。手扒羊肉是抬上來,嚇了我們一跳,用一個方形盤子裝的,感覺盤子至少有80公分長,60公分寬,上面的肉滿滿當當堆成小山。肉裡並沒有太多的調料,但吃起來非常的嫩,而且一點也不膩。大同的朋友告訴我,其實做法很簡單,主要是用鹽煮,好吃的關鍵在於肉,用的是草原羔羊肉,肉質起決定作用。

緊接著女人開始在一邊打馬奶酒,男主人端上整扇的烤羊排,和我們一起坐到了桌旁,從腰裡拔出蒙古刀,在袍子上蹭蹭,開始分割羊排。我看到男主人很粗糙的手指又黑又油,心裡覺得不舒服,但出於禮貌,扭過頭不看。男主人把肉分割好放到我們每個人眼前的盤子裡。這時女主人的馬奶酒也製作好了,她從旁邊的矮櫃子裡拿出一摞小銀碗,碗裡似乎不太乾淨,她把每個碗在膝蓋位置的袍子上轉一下,然後盛滿馬奶酒,蒙古包裡光線不好,我看到她時不是時跪坐在地上的膝蓋位置油光發亮,是不是經常擦銀碗的結果?沒等我想明白,主人的兒子、兒媳端著酒雙手敬獻給每一位客人,然後唱起了歡快的祝酒歌,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大家一起舉杯,喝酒吃肉。肉是我吃過最好的,但馬奶酒喝不習慣,乳白色的,外觀像陝西的稠酒,四川的米酒,味道酸中帶奶羶氣,喝不習慣的人感覺味道很怪。主人說這是草原上原汁原味的馬奶酒,還有一種蒸餾馬奶酒,和平時喝的白酒差不多,我們可以購買留念。

平時覺得我飯量比較大,但兩道硬菜已經吃得我胃口撐脹,這時又上來一盆野蔥土豆燉羊肉,真是一盆,就是平時我們用的洗臉盆,土豆都是對半劈開的,羊肉塊都是半寸見方的方疙瘩肉,大同的朋友說,這道菜應該是抄襲雁北的菜。

隨後主人的姑娘又拎來一大銅壺奶茶,是當地特有的磚茶裡,加上奶,有點像西方人喝咖啡加牛奶的感覺。喝奶茶時也有“奶茶伴侶”,一種是炒米,加上後有點焦糊味,口感不太好;還有一種是長相怪怪的奶片片,叫奶嚼口,泡在奶茶中喝,口感筋道,很好吃。

蒙古石頭餅和漢人做的沒什麼區別,就是個很大,每個直徑差不多有一尺半,而且裡面加了奶,酥脆中帶有股奶香。

我們六個人連三分之一的菜都沒吃完,已經肚子撐得坐不住了,紛紛站起來跑到帳蓬外面活動消食。這頓飯應該是我吃的最多最飽的一次,一直到第二天中午,打出膈來還帶羊肉味。


聾王異史


冰山一角!

看你的照片,就敢說,你根本就沒進內蒙古腹地!

內蒙古腹地,尤其是進入牧區,根本就沒有盤子碗兒一說!

點手抓肉得論幾斤幾斤!菜,沒有!能點到土豆悶小白菜就算不錯了!更別想點茶!除了奶茶沒別的選擇。

所以,去內蒙古腹地遊覽,做好準備頓頓吃肉,而且,是咬不爛的肉!別指望能吃蔬菜,沙蔥餡餃子就是肉包子。

哈哈,有空進草原,要自己帶茶葉!





北京花事


你看到的僅是小荷才露尖尖角,越往北走菜碼越大牛羊越肥壯。到呼倫貝爾可以剎車了,繼續的話就得品償魚籽醬紅菜湯了😃


雅魯河蠶蛹


東北人實在,點一個菜,給你加一個菜。


用戶71117985026


你來的內蒙,肯定是東四盟


用戶6033314542872


東北的菜碼和東北人一樣大氣豪爽講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