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繡殺了曹昂和典韋,為何還能得到曹操的重視和尊重?

草莓奶昔ru


看到這個問題,我想起了張魯降曹的故事,好有一比啊。

我在寫作《史上男女那些事兒---張繡的嬸嬸》就說過,張繡因為曹操納了其嬸嬸感覺受了侮辱,於是反叛。其原因絕非這麼簡單,在這裡再詳細說說 。

01

張魯降曹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親率10萬大軍,西征漢中,抵達陽平關。張魯想要投降曹操。但張魯弟弟張衛不聽,率領數萬人馬,堅守陽平關,為曹操所破。張魯聞訊就想磕頭投降。張魯的功曹閻圃獻計說:“如今您被迫謁見,肯定得不到曹公的重用,不如先到樸胡去抵抗一陣,然後再向他獻禮稱臣,這樣才會得到曹公的重用。”

張魯於是率軍前往巴中。臨行前左右的人想將倉庫裡面的寶物全部焚燬,張魯說:“我已有歸順朝廷的意願,只是曹公尚不知曉。今天我們離開,不過是避開鋒芒,並沒有別的意圖。寶貨倉庫應歸國家所有,不能毀壞。”於是,將寶物都妥善藏好才離去。

曹操到達南鄭後,對張魯的行為大加讚賞。知道張魯早有歸順之意,所以派人前去慰問。張魯帶著全家謁見曹操,曹操以客禮相待,任命張魯為鎮南將軍,封閬中侯,食邑一萬戶。

曹操將張魯和他的家屬帶回鄴城,封他的五個兒子及閻圃等人為列侯。還讓自己的兒子曹宇娶了張魯的女兒為妻,以示親近。

02

張繡降而反叛

張繡(?-207年),武威祖厲(今甘肅靖遠)人。驃騎將軍張濟的從子。東漢末年割據宛城(今河南南陽)的軍閥、軍事家,漢末群雄之一。初隨張濟征伐,張濟死後與劉表聯合。後降曹操,因不滿其言行而突襲曹操,復與劉表連和。官渡之戰前夕,聽從賈詡的建議再次投降曹操,參加官渡之戰,官至破羌將軍,封宣威侯。在北征烏桓(207年)途中去世(一說為曹丕逼死),諡定侯。

建安二年(197年),曹操南征,到達淯水。張繡想投降,就派賈詡前去致意。曹操就想留下賈詡。賈詡對曹操說:“當年勸說李傕郭祀進攻長安,殺死王允,那是不得已的事,但讓世人詬病,現在張繡對我是言聽計從,不好離他而去。”

賈詡是天下第一“毒士”,絕不是省油的燈。他知道張繡成不了大事,也清楚曹操雄才偉略。但張繡不發一槍一箭就率軍投降,曹操很輕視他,沒有啥封賞。又見曹操謀士眾多,自己恐怕一時也混不出頭來。

回來之後,就動了心思。恰巧曹操納娶了張繡的嬸嬸,賈詡趁機獻計張繡反叛。曹操措手不及,倉皇逃竄。結果,其長子曹昂,侄子曹建民,勇士典韋全部戰死,張繡的嬸嬸鄒氏也死在混亂之中。

以後曹操多次征討張繡,互有勝負,一時不能徹底解決張繡的問題。這是賈詡在討價還價,其目的就是想讓張繡賣個好價錢。

03

張繡降曹

建安四年(199年),袁紹準備進攻許都。於是派遣使者想聯合張繡和劉表夾擊曹操。袁紹也知道賈詡是個很角色,還專門給他去信示好。張繡準備答應,可在一旁的賈詡先開口啦,說“回去告訴你家主公,兄弟都不能相容,還能容得下天下的國士嗎?”

賈詡對張繡說:“袁紹不能容人,而曹操卻有三大優勢:挾天子以令諸侯,名正言順;兵力較弱,更願意拉攏盟友;志向遠大,一定能夠不計前嫌。”

當曹操與袁紹官渡決戰的關鍵時刻,賈詡勸說張繡投降曹操。

張繡接受了賈詡的建議,率眾投降。曹操解除了後顧之憂,並且張繡還協助曹操參加了對袁紹的決戰。

就在曹操與袁紹對峙官渡的初期,徐州的劉備反叛了,曹操當機立斷,親自率兵東擊劉備,解除後患。

從劉備與張繡的一叛一降,就能體會曹操的心境。由此也看出賈詡的老辣之處。

選擇這個時機,投降曹操,的確是給張繡討要了一個好價錢。

張繡到達後,曹操牽著張繡的手,一起參加宴會,十分親密。封張繡為揚武將軍,併為兒子曹均娶了張繡的女兒。跟對待張魯的投降一樣,是如法炮製。

曹操親自接見賈詡,握著他的手說:“使我的信譽揚名天下的人就是你啊!”拜賈詡為執金吾,封都亭侯,遷冀州牧。由於當時冀州還為袁紹所佔,賈詡便留參司空軍事。

之後,張繡,賈詡跟隨曹操北征南戰,混的相當不錯。


豹眼看歷史


公元197年,宛城之戰曹操損失慘重,他不但丟失了新得的宛城,還葬送了長子曹昂、侄兒曹安民及大將典韋。後來,張繡在謀士賈詡的建議下,再一次歸順了曹操,不但沒有受到曹操的追究,還被委以重任,得到了曹操的尊重。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分析如下三個原因。

其一,張繡降而復叛是有原因的。

公元197年,曹操征討張繡,張繡自知不敵,便聽從謀士賈詡的建議,歸順了曹操。可是,曹操不安分,老毛病犯了,惦記上了張繡的嬸嬸。張繡氣不過,於是降而復叛。他先派出胡車兒偷了典韋的雙戟,再在夜間偷襲曹營,想要將曹操拿下,一雪被羞辱之仇。

張繡降而復叛是有原因的,而且這個原因還是曹操自身的,張繡也是一個受害者。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曹操想要收買張繡部將胡車兒為己用,想要分化瓦解張繡,這讓張繡很氣憤。他這才奮起反擊。《資治通鑑》中記載如下:

操納張濟之妻,繡恨之;又以金與繡驍將胡車兒,繡聞而疑懼,襲擊操軍,殺操長子昂。

這次張繡反叛,錯在曹操。曹操先霸佔張繡的嬸孃,使張繡忍無可忍,這才鋌而走險,反叛的。曹操自知理虧,在張繡第二次歸順時,曹操沒有對上一次張繡的偷襲提一句,也沒有翻舊賬,埋怨張繡殺了自己的長子曹昂、侄兒曹安民及愛將典韋。

其二,張繡是在曹操官渡之戰前夕歸順的,屬於雪中送炭。

公元199年,張繡第二次歸順曹操,是曹操最艱難的時候,即官渡之戰前夕。這時候,袁紹率領十萬大軍來襲,曹操處於弱勢,失敗概率很大。在袁紹和曹操兩人之間選擇一個,如果按照張繡的本意,他就選擇袁紹而來。因為此時的袁紹兵強馬壯,雄踞北方四州,討伐曹操如牛刀殺雞。而大謀士賈詡,卻力勸張繡再次歸順曹操。

因為賈詡早已看出袁紹不能成就大事,是一個鼠目寸光之輩,遲早會敗在雄才大略的曹操手裡。這時,張繡還在猶豫,因為他曾經降而復叛曹操,怕曹操不會接納他。賈詡又一次告訴張繡,認為曹操不會計較的,是會善待張繡的。張繡這才下定決心,歸順曹操。張繡歸順曹操後,確實受到了曹操的隆重接待,被封為揚武將軍。

官渡之戰時,曹操處於弱勢,如果不是張繡的加入,曹操還可能一敗塗地。公元200年,張繡在官渡之戰中立有大功,升任破羌將軍。後來,張繡的食邑漲到2000戶,是當時曹操手下將領中食邑最多的。

其三,張繡和曹操已經結為兒女親家,以前的仇恨自然煙消雲散。

張繡第二次歸順曹操後,曹操對張繡非常器重,還與他結成了兒女親家。曹操在一次宴會上,他為自己的兒子曹均娶了張繡的女兒,成為了一家人。曹操通過此舉,徹底收服張繡的心,使他不再懷疑曹操會算後賬,會死心塌地為曹操賣命打戰。《三國志》中記載如下:

太祖拒袁紹於官渡,繡從賈詡計,復以眾降。語在詡傳。繡至,太祖執其手,與歡宴,為子均取繡女,拜揚武將軍。

你想,如果你剛剛投奔新老闆,而且還是曾經有過不愉快的老闆,而這個老闆不但沒有追究之前的錯事,還非常器重你,主動和你結成兒女親家。這換做誰的,都會被感動,為其征戰一生,死而無憾的。

能和老闆結成兒女親家,這是很多打工仔的願望,他們想要一步登天,只有和老闆有了姻親關係,才可能飛黃騰達,由醜小鴨變成鳳凰。大膽猜想,在曹操和張繡說出結成兒女親家這件事的時候,張繡心裡的大石頭才真正落地,認為曹操不會再為難自己,重用自己。

總結:張繡本來歸順曹操,你好我好大家好,萬事大吉。可是中途出了意外,由於曹操霸佔了張繡嬸孃,他還想收買胡車兒為己用,這觸碰了張繡的底線。最後,張繡降而復叛,導致曹操損失慘重,損失了長子、侄兒,還有大將典韋,這責任在與曹操,不在於張繡。

因此,在張繡第二次歸順,即官渡之戰前夕歸順時,曹操非但沒有埋怨,怨恨,還給予了很大的尊重。曹操為了拉攏張繡,為其賣命,還為自己的兒子曹均娶了張繡的女兒,結成了秦晉之好。


魁哥說歷史


張繡殺了曹操的愛子曹昂與愛將典韋,後來他投降曹操,曹操不僅沒有拒絕,也沒有報復,反而還與張繡結為親家,授予他“揚武將軍”。面對殺子之仇人,曹操為什麼還沒沉得住氣,為什麼還能大度待之呢?

第一,張繡的叛變,事出有因

張繡殺曹昂/典韋的背景是這樣的:

公元197年,曹操徵張繡。在眾軍閥中,張繡實力是比較弱的,因此他沒怎麼抵抗,就舉旗投降了。然而,曹操在得意忘形之下,幹了一件極不公道的事:他把張繡的嬸孃給搶了當小妾。不僅如此,曹操還極力拉攏張繡的愛將胡車兒,送給他大量財物,讓張繡有被挖牆腳的感覺。

一怒之下,張繡降而復叛,突然引兵攻打曹操。曹操根本沒有防備,被殺了個措手不及。在這次突襲中,曹操奪路而逃,被流矢所傷,所幸並非致命傷。他的長子曹昂就沒那麼幸運了,在交戰中被殺。同時被殺的還有曹操的愛將、校尉典韋。

這次張繡的叛亂,可以說是曹操咎由自取。人家剛投降,你就要霸佔人家的嬸孃,哪裡有一丁點的尊重呢?因此,張繡是出於激憤之情而叛反,曹操自然心知肚明,這件事,很大責任在曹操身上。

第二,張繡第二次歸順曹操,是為曹操雪中送炭

後來,張繡又歸順曹操,而且是主動歸順的。

這就奇怪了。張繡殺了曹操的兒子,仇怨如此之深,他怎麼會去歸順曹操呢?

我還要交待一下歷史背景:當時曹操與袁紹的戰術已是一觸即發,袁紹兵強馬壯,而曹操的兵則處於絕對劣勢。當時袁紹認為張繡與曹操有仇,可以拉攏利用,遂派人前去遊說張繡。對於袁紹的拉攏,張繡想都不用想,當然是想答應了。但是這時,張繡麾下的智囊賈詡卻認為:不應該投靠袁紹,而應該投靠曹操。

張繡一聽,賈詡腦子是不是進水了?且不說他與曹操有殺子之仇,就單從形勢上看,袁強曹弱,也不應該投靠曹操啊。

然而,賈詡卻指出,應該投靠曹操的三個理由:第一,曹操奉天子以令天下,可謂是名正言順;第二,袁紹強而曹操弱,這時若投靠袁紹,袁紹也不會重視;但投靠曹操就不一樣了,是雪中送炭,曹操既增加了兵力,又少了一大隱患,他怎麼會拒絕呢?這時歸順曹操,正好可以實現價值的最大化。第三,曹操有霸王之志,為了贏得天下人之心,他肯定會拋棄個人的恩怨以彰顯自己的德行。

賈詡的分析,可以說是驚人之論,但又非常合情合理。因此,張繡在官渡之戰前夕,選擇曹操一方,這使得曹操多了一份勝利的籌碼。對此,曹操怎麼可能拒絕呢?

第三,在利益面前,曹操把個人感情放在一邊

對於一個殺死自己兒子的人,曹操不可能不怨恨。曹操並不是佛祖或耶穌,從來沒有以德報怨的想法。但是作為一名政治家,他考慮的是權衡利弊。

首先,袁紹已經向張繡拋出繡球了,曹操只要拒絕,張繡肯定會倒向袁紹。倘若如此,曹操將腹背受敵,形勢將更加嚴峻。因此,對張繡前來歸順,他不能拒絕。

其次,既然接受張繡的歸順,不願內心願不願意,表面文章還是要做的。不能說張繡來歸降你,你反而把他抓起來殺掉以復失子之仇。倘若曹操乘機把張繡殺了,那麼試問以後誰還敢來投降呢?因此,張繡到來時,曹操還是假惺惺地握住他的手,拉著他一起就入座歡宴。

其三,善待張繡,可以撈得虛懷若谷的美名。倘若曹操連殺子仇人都可以接納,還有什麼人他不能接納的呢?這種氣量若千頃之波,怎麼能不把天下英雄招攬過來呢?因此,曹操不僅隆重歡迎張繡,還授予他“揚武將軍”,約為親家,張繡的女兒嫁給曹操的兒子曹均。

曹操的做法,是相當明智的。他為什麼能夠招攬那麼多良將謀臣,就是與這種胸襟有關係。


君山話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這是曹操的一個最好的宣傳。

大家都知道,袁紹和袁術兄弟本來是全國最強的軍閥。

兄弟兩人如果能夠聯合起來,國內沒有一個軍閥是他們對手。

兩人卻互相拆臺,甚至互相開戰。

最終袁術先被擊敗,吐血而死,袁紹稍後也被打垮,憂愁而死。

袁家兄弟互相鬥爭,對於袁紹、袁術的聲譽有著很大的影響。

袁紹本來學著祖先禮賢下士,招攬人才,收穫豐富。

客觀來說,袁紹麾下文臣武將還是很多的。

然而,兄弟相殘後,投靠袁紹的人才就迅速減少。

很多人都是說同一句話:袁紹連親弟弟都不容,還能容我們嗎?

曹操也是同一個道理!

張繡實力很弱,只盤踞一個宛城(河南省南陽市),繼承了叔叔張濟的部分軍隊而已。

嚴格來說,張繡只是劉表的一個藩屬,類似於後來的劉備。

之前張繡投降,也是認為自己實力很弱,不能和曹操對抗。

然而,曹操管不住小弟弟,竟然睡了張濟的寡婦。

張繡勃然大怒,認為這是對張家的公開侮辱。

況且,曹操這樣對張濟的遺孀,說明對張繡根本不放在眼裡。

這樣投靠曹操,張繡不會被善待,甚至可能有殺身大禍。

所以,張繡聽從謀士賈詡的計策,突然襲擊。

曹操措手不及,據說是從被窩裡面倉促逃走的。

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都被亂軍斬成肉醬,猛將典韋戰死,曹操騎著兒子的馬才僥倖逃走。

張繡沒有對抗曹操的實力,最後還是投降。

奇怪的是,曹操沒有報復,卻接納了他。

甚至,曹操兒子曹均還娶了張繡的女兒,兩人結了親家。

為什麼兒子被殺,愛將被殺,曹操還這麼做?

這是曹操招賢納士的最好宣傳!

試問,連殺死我兒子的人,我都願意善待,何談其他人。

所以,大量人才投靠曹操,這也是曹操在官渡之戰勝利的重要原因。

不過,你要認為張繡過得很好,就錯了。

以張繡的聰明,當然知道曹操只是演戲,他是很驚恐的。

曹昂是劉夫人的兒子,但由曹操的原配丁夫人養大。丁夫人和曹昂關係很好,形同親生。

得知曹昂事後,丁夫人極為悲痛。

丁夫人當面大罵曹操:“你害死了我的兒子,從此我沒什麼可留戀的!”

丁夫人怒而回老家隱居,不見任何人。

曹操戀著舊情,曾親自回故鄉,撫摸丁夫人的背說“夫人,我們一起坐車回家,好不好?”丁夫人默不作聲。

曹操沒有辦法,只得離開。出門前,曹操再問:“跟我回去,行不行?”

丁夫人依舊默不作聲,二人夫妻關係從此斷絕。

後來曹操病重,自認為時日無多,嘆息說:“我一生做事,沒有什麼後悔的。假如死後還有靈的話,如果曹昂問我他的母親在哪,我將怎麼回答啊!”

一說張繡是病死,另一說他則是自殺。

而《魏略》記載:曹丕因兄長曹昂慘死,對張繡不滿,多次怒目而視:“你殺了我的兄長,還有什麼臉面見我們曹家人呢?”

張繡明白曹丕很有可能成為曹操的繼承人,心不自安,隨即自殺。

張繡死後,這事並沒有結束。

張繡的兒子張泉襲爵,封長樂衛尉。

可是後來卻捲進了魏諷的謀反事件,被視為同黨誅殺。

而魏諷謀反事件,其實是曹丕開展政治大清洗,削弱反曹勢力和文官集團力量,包括所有自己看不順眼的人,連坐死者數千人。

張泉因此喪命,很有可能是秋後算賬,曹丕比曹操要狠毒的多。


薩沙


一提到曹操我們總能把“好人妻”這個標籤貼他臉上,但我們要清楚一點,曹操好人心除了沒個正常男人的好色新作祟外,更多層面是因為他要拉攏這位人妻背後的宗族勢力。所以我們也能發現曹操並不是對所有人妻都是照單全收的,比如劉備的小老婆蔡夫人他就不敢動。而對於張繡的嫂子鄒氏,曹操也不是強行將其霸佔,而是二人情投意合兩情相悅,雖然當事人覺得這麼做沒什麼問題,可小叔子張繡不樂意了。

張繡在賈詡的建議下造反,而他造反的緣由也不單單因為是嫂子成了他的主母。除此之外,曹操對張繡的舊將們皆盡封賞,張繡雖已降,但他總覺得自己始終不被信任,見見的,曹操也看出了張繡的不滿,就決定先將其殺死,誰知消息被洩露,張繡率先造反,曹昂、典韋等人為了保護曹操全都戰死。

在解氣之後,張繡暫時逃往了劉表那裡,可劉表只想守著荊襄的一畝三分地當土大王,並沒有雄踞天下之心。賈詡告訴張繡,就劉表這德性,在這個亂世當中遲早要完,而咱們的仇家曹操正屬於上升期,又是用人之際,將軍你這麼有能力,不如再次投奔曹操呢。

張繡一聽這話,嚇得當場差點尿褲子,張繡說文和你是要整死我啊,我砍了他的寶貝兒子,他能放過我嗎,我不如去投袁紹呢。賈詡說將軍此言差矣,袁紹再厲害,他的個人水平也很有限,你想啊當年劉協被綁,眾人都覺得這皇帝沒用,只有曹操積極去救駕,後來劉協在曹操手裡,居然有號令諸侯的功效,這份眼見不是別人能比的。再說了,曹操若殺將軍,是理所應當,若不殺將軍,定會得到天下人的讚揚。憑這點,曹操也不會殺將軍。

所以張繡就過去投降,曹操真的沒殺他。而曹操沒殺他的原因,就是賈詡心裡想的那樣。張繡也很爭氣,用出色的個人能力在官渡之戰中立下大功,一點沒讓曹操失望。

所以,曹操是個非常顧及員工感受的人,而對於自己而言,就算這個人是殺子仇人,也能為了大局不計前嫌。但對於宗室的顏面,曹操也能很好的考慮到,比如夏侯惇被高順軍射瞎一隻眼睛,獨目的夏侯因為這件事情煩躁了一輩子。等到高順被擒時,曹操自然只是禮貌性的招降他一下,高順也知道夏侯惇的怨氣,也就慷慨赴死了。就算高順想降,曹操也會考慮夏侯惇的面子,在後來製造什麼事情也會砍了高順。這就是曹操的高明瞭。


高順投錯了主。


邏輯文史游


我是生活問道。

說到與曹操為敵後又歸降曹操的,絕不止張秀一個。但是可以把歸降演繹的這麼藝術的,除了張秀沒有第二人選。

簡單一句話:張秀是在正確的時間、用正確的方式、選擇了一個正確的人。




正確的方式:做敵人,就要打出價值

張濟在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攻打穰城時戰死,由張秀接管了他的部隊。雖然叔叔張濟是被劉表所殺,但感恩於劉表的愛才,張秀依舊選擇依附於劉表,幫他駐守穰城。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曹操第一次攻打劉表,首先面對的就是張秀。張秀的謀士賈詡勸說歸降曹操,得到了張秀的同意。

但是由於曹操行為不檢點,寵幸了張秀的嬸嬸,並暗中想要收買張秀大將胡車兒,繼而除掉張秀。結果張秀在賈詡的謀劃下先發制人,打敗曹操,並且殺死了曹操的兒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和有古之惡來之稱的大將典韋。

這次的降而又反,不但重創了曹操勢力,讓曹操南下的計劃受挫,同時高調展示了張秀和賈詡的能力。

一年後,也就是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再一次攻打張秀。

此時的張秀由於和曹操結怨,又一次依附於劉表麾下。但是張秀和劉表的聯軍仍舊敗於曹操手下。

由於袁紹襲擊許都,曹操被迫退兵回援。張繡和劉表不聽賈詡的勸說追擊曹操,結果大敗而回。

大敗而回的張劉聯軍正在為失利而懊惱的時候,卻被賈詡力主再一次追擊曹軍。劉表沒有聽從賈詡的建議,張秀獨自追擊曹軍後衛部隊,果然大獲全勝。

這一次反敗為勝對日後張秀能再次歸降曹操至關重要。

  • 張秀作戰中展示了高超的個人能力;
  • 賈詡在指揮上運籌帷幄,得到張秀的完全信任;
  • 曹操不但欣賞張秀,更欣賞賈詡。

第二次作戰,表面上只是一場交鋒,實際上是雙方真正瞭解對方的平臺。


正確的時間:

對於袁紹的率先發難,由不得曹操逃避。

這場戰爭早晚是要到來的,曹操要想完成自己統一寰宇的夢想就必須要擊敗袁紹。


曹操與袁紹,都知道這是一場不允許失敗的決戰,每一個細微的變化都有可能影響整個戰局,因此,擁有一定實力的張秀的態度就顯得至關重要。

此前張秀在兩次對曹操的作戰中的英勇表現,引起了袁紹的重視。畢竟,能夠以一己之力兩敗曹操的,除了呂布,也就只有張秀了。

袁紹對於召降張秀充滿信心。

  • 首先是自己實力強勁,兵精糧足,聲名顯赫,張秀選擇自己是良禽擇木而棲。
  • 其次是張秀與曹操有不共戴天之仇,無論如何,張秀都不可能投降曹操。

不出袁紹所料,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在曹袁決戰前夕,成為了張秀為自己選擇陣營的最正確的時間。

最正確的時間莫過於最需要的時候。

建安二年和三年的兩次戰鬥,在曹操心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次輕慢張秀,曹操雖然損失慘重,但並不以張秀為重,只是對自己的行為深感懊悔。

第二次對張秀的先勝後敗,則讓曹操從全新的角度來看待自己的這個對手,包括張秀的謀士賈詡。

但是官渡之前對於張秀的爭奪,即便是曹操都不認為張秀會再次來歸降與他。

這就是賈詡高於常人的能力最好的詮釋。

袁紹的使者前來勸降張秀,張秀也在猶豫不決的時候,賈詡果斷拒絕袁紹的“好意”,對袁紹的使者說:“袁紹連自己的親兄弟都容不下,又怎麼可以容忍外人。”並趕走了使者。

對於賈詡投降曹操的建議,張秀充滿疑慮和不安。畢竟他和曹操之間屬於不共戴天之仇。

賈詡為張秀分析了曹操和袁紹的特點,最後總結“袁紹勢強,降之必不受重用;曹操勢弱,正是用人之際。袁紹用人不以才能重用;曹操任人為能。袁紹妒賢嫉能,曹操任人唯賢。”

由於之前賈詡算無遺策,張秀最終聽從賈詡建議,歸降曹操。



跟對正確的人:

果然,曹操對於張秀的到來喜出望外。對於第一次張秀的降而又反,曹操也表示了是自己的錯誤導致的。

為了表示對張秀的信任,曹操並沒有把張秀做為下屬看待,而是以諸侯之禮相迎。

  • 首先讓自己的兒子曹均迎娶了張秀的女兒,並請旨封張秀為“揚武將軍”;
  • 其次在次年的官渡之戰中,根據張秀的戰功,封張秀為“破羌將軍”;
  • 建安十年(公元205年),張秀在擊潰袁譚之後,被曹操請旨封邑兩千戶,這在曹操所有將領中絕無僅有的。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張秀在跟隨曹操征討烏桓途中身故。和他一同去世的還有曹操手下第一謀士郭嘉。

很多人都猜測張秀是被曹丕恐嚇而死,當然,也僅限於猜測。張秀死後被封諡號:“定候”。無論如何,張秀在歸降曹操後,人生也達到了巔峰。從這一點來看,張秀真正做到了“良禽擇木而棲”。



張秀在賈詡的幫助下,用並不佔優勢的一手普通牌面,打出了一手漂亮的牌局。其中賈詡功不可沒,更重要的是張秀識人如炬,用人不疑的特點,這一點,和曹操簡直是不謀而合。

在曹操和張秀身上,真正體現出了“英雄惺惺相惜”。


生活問道


這個問題我覺得可以從四個方面來回答。

第一點,張繡殺了典韋與曹昂的大仇,曹操自己有責任,這一點曹操是清楚的。曹操在晚年曾有過類似的悔過,曹操是知錯、改錯但不認錯的性格,因此在張繡再一次投降的時候曹操能夠大度的接納張繡是明白在張繡第一次降而復叛是有自己的問題的;

第二點,張繡投降的時機極為重要,張繡第二次投降的時候恰是官渡之戰前夕,如果張繡不投降,那麼在袁紹與曹操的官渡之戰中,曹操很有可能陷入兩線作戰的危險境地,進一步講如果張繡投降了勢力更佔優勢的袁紹從後面襲擊曹操,那麼官渡之戰中失敗的很可能就是曹操了,這個時候張繡投降了曹操接觸了曹操的後顧之憂,曹操怎麼可能不重視,相比較喪子之痛、愛將之失,諸侯霸業的大局顯然更重要;

第三點,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人物,賈詡。不論在張繡的第一次投降還是第二次投降賈詡都是主要的建議者,而賈詡的智謀也是三國時代不可多得的人才,張繡的投降為曹操陣營帶來了軍隊的同事還有智謀人才,這都是曹操急需要的;

第四點,名聲,張繡如果投降了得不到曹操的尊重或者曹操因為舊恨而殺了張繡,試問以後其他的軍閥還會投降曹操嗎,這也是曹操需要考慮的,哪怕曹操再恨現在也不能殺反而要更加的尊重才能引來天下歸心。


古事今説


曹操對張繡確實不錯,畢竟張繡在殺了曹操的愛子曹昂和愛將典韋之後,曹操還能對他既往不咎和平相處,就曹操這胸懷,在當時真的無人能比,他能夠成為那個時代最為傑出的人,也不是偶然事件。

當然了曹操不殺張繡,最為主要的是,當時自己的力量比較小,不管是芝麻還是綠豆,他都需要爭取,只有爭取了邊緣的小部隊,才能壯大自己的隊伍,才能和當時強大的袁紹想抗衡。

當然了張繡的命運也沒有那麼好,畢竟曹操不殺張繡,不代表曹操的兒子曹丕不殺張繡。

到了曹丕掌權的時候,他就開始秋後算賬了,曹丕對張繡殺了自己的哥哥曹昂的事件耿耿於懷,最後曹丕就逼迫張繡,讓張繡自殺了。

那麼問題來了,當初張繡為何要殺曹昂和典韋呢?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說張繡和曹操之間的戰爭了。曹操來討伐張繡,張繡因為勢力比較小,他覺得和曹操打仗自己肯定會輸。

所以,在謀士賈詡的勸說下,張繡就投降了曹操。

可是,曹操這個人有個臭毛病,就是他每次攻佔一座城池,就會搶人家的女人。這不是曹操把張繡的嬸嬸給搶走了嗎。

張繡覺得這件事曹操做的讓他很沒面子,我投降了你,沒想到你這樣羞辱於我。張繡咽不下這口惡氣去。

索性,他就讓賈詡給他出了一個主意,這個主意就是出其不意,打曹操一個措手不及。本來曹操覺得張繡已經投降了自己的,他根本就沒有意識到,投降自己的張繡會偷襲自己。

當張繡帶領著自己的人在曹軍裡反抗的時候,曹操還不知道怎麼回事,就兵敗如山倒了。這時候曹操的性命也是岌岌可危了,正是因為曹昂、典韋用自己的性命,換了曹操逃跑的機會,所以,曹操才死裡逃生了。

就這樣張繡和曹操結下了樑子,兩個人勢如水火。

可是,到了曹操和袁紹打官渡之戰的時候,這時候曹操急需要擴張自己的隊伍。張繡也面臨著選擇,他不清楚自己究竟是該投降曹操,還是投降袁紹。本來他覺得自己和曹操結下了仇怨,自己應該投靠袁紹。

但是,賈詡告訴張繡,一定要投靠曹操。

張繡有點不明白了,他問賈詡,我和曹操有殺子之仇,若是我這時候投靠他,不是自尋死路嗎?

賈詡說這個時候,你若是投降曹操,他不但不會殺你,而且還會重用你。你想呀,此刻正是曹操用人之際。他和袁紹比,本來力量就很小。

你若是這時候去投靠曹操,就如同雪中送炭一般,他怎麼可能會對你興師問罪呢?相反若是你選擇去投靠袁紹,就你手裡這些人馬,袁紹根本就不會把你當一回事。再說了曹操和袁紹之間的戰役,當然是曹操屬於正義之戰,因為曹操手裡有漢獻帝。

在皇帝和謀逆之臣當中選擇,當然了是選擁有皇帝的曹操這邊呀。

張繡一聽賈詡給他分析的頭頭是道,所以,他就投降了曹操。

到了賈詡到了曹操這裡來的時候,曹操果然視張繡為上賓。曹操自始至終就是很敬重賈詡的,不過,到了曹丕的時候,他不但逼死了張繡還把張繡的家給滅了族。

不過,張繡投降了曹操,賈詡是收益最大的一個人,畢竟他的才能很高,張繡投降了曹操,賈詡就成了曹操的謀士,為曹操這種大咖服務,當然比為張繡這種小兵小將服務好的多了。


史學達人


在評書大師張國良所著《評話三國》中,張繡有一個很響亮的稱號:北地槍王。書中說張繡是張任、趙雲的師兄,師從東漢末年著名的武術大師童貫,童貫交給了張繡出神入化的槍術,張繡因此被稱為“北地槍王”,當然在歷史上,張繡並沒有“北地槍王”的稱號。

歷史上的張繡,雖然沒有“北地槍王”的威名,但是他卻以區區一郡之力,害死曹操愛將典韋、長子曹彰、侄子曹安民,險些要了曹操的命,最終卻得到善終,也算是聞名三國了。張繡是驃騎將軍張濟的侄子,自幼跟隨張濟在軍旅生活,建安元年,張繡隨張濟自關中進軍荊州,進攻劉表,張濟在南陽郡穰城與劉表交戰之時,不幸中流矢而死,張濟臨終之前,將軍隊託付給張繡,張繡率領張濟的殘部,退出穰城。然而劉表卻沒有乘機消滅張繡,而是派人去弔唁張濟,安撫張繡,張繡對此感恩涕零,決定歸順劉表,劉表讓他依然統領原部隊,駐守在宛城(南陽郡治),作為劉表北方的屏障,替劉表抵禦外敵。從這個安排可以看出來,劉表無意進取中原,只想割據江南自保而已,假如是曹操,肯定會乘機收編張繡的軍隊,然後給張繡安排個閒職,而不是讓張繡得以割據宛城。劉表想利用張繡抵禦來自中原的侵襲,卻也阻斷了自身進取中原之路徑。

劉表原本以為,自己對張繡如此仁義,張繡應該會全心全力為自己所用,然而在利益面前,哪有什麼情義可言?一年之前還對劉表感恩涕零,信誓旦旦的說要誓死效忠劉表的張繡,僅僅一年以後,就背叛了收留他的劉表。

建安二年,曹操南征劉表,張繡居然舉宛城之眾投降曹操,使得曹操得以兵不血刃奪取荊州南陽郡,接下來便可直接威脅荊州郡治襄陽,然而曹操納了張濟之妻鄒夫人,引起張繡不滿,曹操聽說了張繡不滿,準備殺掉張繡,惱羞成怒的張繡決定先下手為強,在賈詡的建議下,率軍突襲曹操,幸虧有愛將典韋拼死護衛,曹操差點就死在宛城,張繡率軍繼續追擊曹操直到穰城,曹操與曹彰換馬才得以脫險,而曹彰則死在穰城,張繡繼續追擊曹操被擊退,於是退守穰城,張繡又表示歸順劉表,劉表不計前嫌,再次接納了他。

建安三年,曹操再次南征,包圍了穰城,但是袁紹意圖乘機襲擊許都,於是曹操率軍撤退回防許都,劉表派出軍隊增援張繡,與張繡組成聯軍意圖切斷曹軍退路,然而曹操大破張繡、劉表聯軍,劉表軍只好放棄追擊曹軍,率眾撤退,但是張繡依然不願意放棄打敗曹操這一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在劉表撤軍以後,不顧賈詡勸阻,堅持繼續追擊曹軍。張繡追擊曹軍失敗,準備撤退。然而賈詡這時候卻勸說張繡追擊曹操,於是張繡追上曹軍,成功擊敗了曹操的後衛部隊,但是曹軍主力已經成功撤退。以區區一郡之兵,居然敢直接和曹軍主力決戰,還兩度取得勝利,放眼漢末三國時期,也只有張繡有這勇氣了。

建安四年,在官渡之戰前夕,曹操為了穩定後方,向張繡示好。同時袁紹想讓張繡襲擊曹操後方,也向張繡示好。張繡最終接受賈詡的建議,率眾再度投降曹操。張繡其實挺對不起劉表的,劉表兩度接納張繡,換來的是張繡兩次的背叛。張繡隨曹操出征,先後參與了官渡之戰,南皮之戰等戰役,多有立功。

據《魏略》記載,張繡是被曹丕因為不滿他殺死自己的哥哥,逼迫他自殺的,但是《三國志》中,張繡卻早在4年之前病逝。筆者認為《三國志》的可信度是要高於《魏略》的。

參考文獻:

《三國志》


亭殿閣


曹操連皇帝的老婆都敢殺,為何能善待殺子仇人張繡? 曹操不殺張繡甚至重用,正如他初期的收留劉備一樣,他不聽程昱的勸說殺劉備絕後患,明知此人很有可能成為心腹大患,還是容忍了,理由就像他所說的,殺一人而失天下人心,吾不為也。同樣,殺張繡而讓天下欲歸順的人望而卻步,也是不合算的。


張繡出自董卓西涼軍派系,叔父張濟,郭李爭鬥時獻帝東歸,一路狼狽不堪,被曹操迎入許昌,西涼軍有的跟從有的搶掠,中途張濟軍因無糧,便到附近城池打秋風,搶到荊州劉表的範圍南陽穰城,被亂箭射死。劉表善於玩小手腕,便讓他請來代替張濟當家的張繡,請他駐紮在穰城,美其名盡地主之誼,其實是讓他擋住北方之敵,以成荊州割據。(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張繡也不傻,因勢利導,擇主而棲,不久,曹操許昌周圍打理完畢,兵鋒西指,首當其衝是南陽郡,是荊州與中原的跳板,這一次大兵壓境,張繡投降。(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期間發生了一件改變三國曆史的大事,曹操入城後看中張濟孀居的老婆,把她收入後院,張繡得知怒不可遏,借移師的機會,突襲曹軍,這一仗曹操慘敗,死了兒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侍衛典韋。之後張繡便與劉表再度合作,擊敗曹操的又一次進攻。


這時,袁紹曹操的關係已經很敏感了,曹操實力所限,表面還是尊袁紹為長,暗地裡磨刀霍霍,劉曹聯軍剿平徐州呂布,劉備再度佔據徐州,袁紹兵鋒漸動,雙方在官渡躍躍欲試。張繡便聽從賈詡建議,投降曹操。曹操善待張繡的理由,在賈詡的建議中也有提及,就是曹操力弱,必須借重他以致天下“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將釋私怨,以明德於四海”,不出所料,曹操得知張繡來降喜出望外,熱情款待外,為自己的兒子曹均娶了張繡的女兒,二家結為姻親,以示不計前嫌,並封張繡為揚武將軍。(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這件事到此本成一段佳話,以德報怨皆大歡喜,袁曹大戰,張繡也拼命衝殺,不能只憑人家一邊信任就想居高位無後患,多立功勳,升為破羌將軍。曹操借袁氏大敗,乘勢北伐烏桓,解除了北方的隱憂,在徵烏桓時,張繡病逝在途中。魏略有一則記載,說是曹丕因張繡害死了兄長曹昂,一直耿耿於懷,多次責罵他,張繡心知以後沒有好果子吃,就自殺了,這個說法後人多有反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