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歷史上哪國的軍服最漂亮?

古今譚


專注歷史的中國小賤,與你分享。


小賤帶大傢伙一起欣賞我軍歷年來的軍服。

我軍的軍服最初的藍本源頭,是南昌起義時期的軍服,如下圖,左一是南昌起義時軍官軍服,左二是武漢國民政府軍軍服。

建國前的軍服

一、工農紅軍軍服

由於原材料困難,一部分從集市上購買布匹,很大一部分還是來源於繳獲。剛開始並沒有嚴格的統一著裝標準,各部隊之間的著裝比較混亂。有感於此,趙品山接到上級指示,接收設計統一的軍服。最終的設計效果如下圖:

二、八路軍和新四軍軍服

國共第二次合作時期,紅軍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此軍服一直延續到1948年,國共破裂後。

八路軍軍服

新四軍軍服

三、解放戰爭時期49式軍服

解放戰爭時期,我軍的軍需生產已出具規模,在1949年2月的時候,新的軍服被確定為黃綠色的棉布中山裝。取消了臂章,改為在胸前佩戴寫有“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胸章。

49式軍服,是我軍真正意義上第一次統一的服裝樣式,參加開國大典的部隊,接受檢閱的時候穿的也是49式軍服。

建國後軍服

從廣義上來說,建國後總共經歷了六次軍服的改制,目前所沿用的是07式軍服

一、50式軍服

50式軍服是第一次全部裝備在海、陸、空三軍。

二、55式軍服

55式軍服有兩大特色,第一是第一次分禮服和常服兩種,第二是借鑑了蘇聯軍服的設計,在55式軍服上,多多少少會看到一點蘇聯軍服的影子。

三、65式軍服

65式軍服的名氣是最大的,也是我們印象中最為常見的一款軍服,65式軍服包含了三種改良型款式:71式、74式、78式,大體上還是遵循65式軍服的樣式,大多數人還是將這三類改良軍服,統統看作69氏軍服。

69氏軍服整整使用了二十年,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我軍使用綠色軍裝的傳統。

四、87式軍服

87式軍服的設計相對之前而言,比較開放,這也凸顯出了那個時代的中國,逐漸開放的意識。

五、97式軍服

97式軍服是我國和國際軍服接軌的第一次嘗試,比較特別的是,97式軍服的首次試換是從駐港部隊開始。

六、07式軍服

07式軍服是我軍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換裝,它包括了禮服、常服、作訓服、標誌服四個系列,總共644個品種,此次大規模的換裝首先從駐京、駐港和駐澳部隊開始。

我個人覺得男兒穿著軍服的樣子,是最帥、最迷人的,不知道為什麼,軍裝總能把男人體內那種莫名的魅力給展現出來。

但是,很可悲的是,於我而言,猥瑣的氣質渾然天成,再加上天生小短腿,跨年都跨不過去,穿什麼都白搭。


賤議你讀史


單純的說軍服,二戰時期的德軍,尤其是黨衛軍軍裝莊重大氣,沒有之一。




漂泊的雲zy


德國軍服看著威武



feigenlhao


德國和美軍最漂亮,中國的最差,尤其中國的儀仗隊服裝,原來挺漂亮,現在整的和農村鼓樂隊一樣,最難看就是黃金色的武裝帶。要多醜有多醜


無尚榮光啊


八路軍最漂亮!



大叔狂奔而來


分國外和國內、按時間從古至今

1、古代國外

肯定是條頓騎士團了。這支部隊是重型騎兵,全身包裹重甲,連馬都披甲。衝鋒用槍,近戰用劍。

在當時來說絕對的精銳部隊。號稱“”移動堡壘“”,以一敵十沒問題,在當時屬於特種兵級別的。

2、古代國內

清朝將軍的鎧甲有9片鎧甲衣,肩甲和身甲由外露的鐵甲片穿成。

為了身體每個部位都能分攤鎧甲的重量,在胸口和腰的位置都要繫帶,這樣還能保持外形好看。外層是鐵片鑲嵌,內層把棉花浸水後壓實填充。

這樣保障了防護性,但不能透氣。所以古代好多將官都死於卸甲風。

3、二戰期間國外

個人認為德國的軍官軍服,由於軍人接受的訓練顯得非常的挺板,再加上各種點綴,基本上像個移動的服裝展示櫃。

而將軍軍服更是把穿著者的氣質提高了一個檔次。胸前的勳章和帽徽上的飛鷹與當時的信仰息息相關,不說其他,只談色彩和版型,在當時算是審美超前的。就算現在也還有許多人喜歡。

4、二戰期間國內

國軍的軍官大多接受了正規的軍校訓練,不論是黃埔還是日本陸軍軍官學校,對儀表儀容都有嚴格的要求。

長期的軍事訓練也使其身形符合大眾審美。軍服參考了美軍和德軍的軍裝元素,又貼近亞洲人的身形,所以穿在身上普遍顯得很精神。

5、現代國內

當然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軍裝了。長期的訓練,使得小夥子們個個英氣十足,凌厲的眼神彷彿秒殺一切的存在!


妙音淨香居


拋開其他因素不說,單純的談服裝本身,二戰時期德國和意大利的軍服無疑是最好看的。



大海無量8888888


還用問嗎?還有其他答案嗎?

二戰德國軍裝是最好看,最牛逼的。


老艾有愛鑫


直到如今沒有哪國家的軍隊服裝能比得上納粹德國的軍裝那麼莊嚴威武有殺氣,就是一懦夫穿上也會瞬間變成威武霸氣的軍人。


德勝紅蘭


肯定是二戰德軍軍服,不戰都會讓對手膽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