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城梅花滿城詩

——題記:有梅花的地方必有文化,有梅花的城市必有故事。


滿城梅花滿城詩

千里梅江,穿越千年。宛如玉帶,繞城而過。以江命名,謂之梅城;一棵古梅,在城之東。歷經千年,至今猶盛。年年花開,滿城梅香。因梅之緣,故曰梅州。

這是一個小城,地處嶺南偏東一隅。從建城之初的方圓不足1裡到500多平方公里;這是一個古城,始建於北宋初期,距今已有千年歷史。北宋楊萬里《明發梅州》詩中贊她:市小山城寂,船稀野渡忙。金暄梅蕊日,玉冷草根霜。他自彭田鋪至梅州,看見道旁梅花盛開蜿蜒十里,贊曰:一路誰栽十里梅,下臨溪水恰齊開。此行便是無官事,只為梅花也合來。


滿城梅花滿城詩

就是這樣一個城市,雖經滄海桑田之變,因為有千年古梅、千里梅江,古城之地名亦先後經過敬州、程鄉、嘉應之變,但最後還是梅州、梅城傳用至今。葉劍英元帥詠梅詩可以一證:心如鐵石總溫柔,玉骨姍姍幾世修。漫詠羅浮證仙蹟,梅花端的種梅州。

每個城市都有每個城市的味道。梅花之靜謐清香,梅江之靈動溫婉,一靜一動之間給了梅州這座城市特有的韻味。


滿城梅花滿城詩

這是實至名歸的世界客都、華僑之鄉,濃濃的客味如春風撲面。千百年來,中原士族為躲避戰亂,一路往南遷徙、往山裡鑽。先入為主,後來為客。這些南遷之人自稱為客,客家也自成一脈,成為中華民族的重要部分。經過贛州、龍巖抵達梅州後,因山高林密,水草豐盛,戰火也漸漸遠去,便在此開始了安居樂業的生活。許多研究中華文化的學者,把中華文化分為三大塊:黃土文化,即黃河流域;海洋文化,即沿海一帶;山地文化,主要是指客家文化。所以有“逢山必有客”之說。在山裡安頓下來後,客家人一方面認真讀書,另一方面積極向外發展,通過梅江水路向海洋發展。因此,梅州既是客家人南遷的最後落腳點,也是明清以來客家人衍播四海的主要出發地,旅居港澳臺的同胞和海外僑胞達700多萬人,是全國重點僑鄉。

滿城梅花滿城詩

每個城市都有每個城市的故事。單從這個城市以梅蘭竹菊四君子之首命名,我就斷定這個城市一定有故事,而且這些故事肯定與梅花有關。在梅州城之東有棵古梅,名曰潮塘宮粉,是栽於宋代的野生古梅,俗稱宋梅。據介紹,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梅樹為湖北黃梅縣蔡山的晉梅;其次為浙江天台國清寺的隋梅。第三是這棵宋梅,因為是野生原木,顯得尤為珍貴。這棵古梅,見證了城市的歷史,也留下了許多不朽的詩文辭賦。有多少知名的不知名的賞過她、贊過她,自然無從考證。但這些人經過梅州後都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開當地教化之先河。這些士人,既有詩性又有血性,為當地文化教育的興盛做出了貢獻。唐宋期間,有四位名人被貶嶺南這一南蠻之地。韓愈之潮州,包拯之端州,蘇軾之惠州,劉元城之梅州。這四個人,自是君子中的君子。其中劉元城是北宋後期諫議大夫,以直諫聞名,被蘇東坡稱之為“殿上虎”,是“廣東古八賢”之一。他被貶梅州後,以文化人,首開“元城書院”,讓梅州文脈從此興盛。也因為梅花之緣,“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張九齡,“我手寫我口”的黃遵憲等,都在此留下了詩篇和足跡。至今,這裡還有紀念他們的元城路、凌風路、相公亭和黃遵憲故居人境廬。就連郭沫若先生1965年到梅州時,也贊曰:“健婦把犁同鐵漢,山歌入夜唱豐收。靈禽聞有翎五彩,文物由來第一流”。

滿城梅花滿城詩

我一直認為,一個城市的品位,僅靠金錢是打造不出來的。必須要有文化的浸潤和滋養。而文化是不能打造的,必須靠沉澱和積累。文化,讓城市充滿內涵,也讓居住在這裡的人充滿自信、內心強大。梅州雖然還是欠發達地區,但崇文重教、科甲鼎盛是最為突出的文化特質,其中有個攀桂坊,方圓不足一里,科舉以來進士、舉人以上就達一百多人,被譽為人文秀區。同時,這個城市還孕育了120多位國共兩黨將軍,12名兩院院士,更有學貫中西的中國美院院長林風眠大師。

滿城梅花滿城詩

一個城市也有她的性格。梅花精神鍛造她,梅江之水孕育她。她的故事傳唱千年,她的品格述往追遠。這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紅色之城。這裡有周恩來東征時的舊址,有紅軍首任參謀長朱雲卿的故居,有葉劍英元帥油巖題壁“慰祝蒼生樂大同”的舊跡。更值一提的是梅城戰役。這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一個重要戰役,從1929年10月中旬開始歷時半個月,朱德、陳毅、羅榮桓、聶榮臻、林彪以及粟裕、譚政、羅瑞卿、肖克、朱雲卿、伍中豪、劉安恭等都參與了這次梅城戰役。這次戰役推動了東江革命根據地的土地革命,為創建粵東北蘇區,實現閩粵贛中央蘇區連成一片發揮了重要作用,在中共黨史、軍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滿城梅花滿城詩

這樣的城市,你來與不來,她都始終如一個客家婦女,勤勞、寬容、乾淨、整潔,雖沒有北上廣深這些貴婦們的高大上,卻如千年古城一個小巷子裡走出來的鄰家大姐,素面朝天、明眸皓齒,讓你感到親切、可信。如果再撐一把油紙傘,說她是丁香一樣的姑娘也不為過。一腳踩下去的,不小心是楊萬里的足跡;一路走下來的,身上沾染的可能是張九齡馬車捲起的履塵。再往巷子,似乎還聽見太平天國與清兵的鏖戰聲。


滿城梅花滿城詩

我經常向我的朋友、客人這樣推介梅州:來梅州,洗肺、養胃、陶醉。因為空氣優良,豐富的負離子可以讓你心曠神怡;因為都是土生土長的食材,環保健康。還有梅州的風景,唱在千年漢劇裡,那是比京劇還早一百多年的劇種;講在中州古韻裡,那是古漢語的活化石;釀在客家娘酒裡,那是中國黃酒的典範。怎不令人陶醉?當然,還有客家山歌,那是可以找到古老《詩經》印記和韻味的古代文學。


滿城梅花滿城詩

或者,來梅州就賞賞古梅,聞聞梅香,是否有千年的味道?是否還能找到楊萬里的“只為梅花也合來”的感覺?或者,聽聽山歌,聊聊漢劇,感受郭沫若先生稱的“第一流”的風情?

(作者系梅州市梅江區委書記朱國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