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牛逼,我却等到去世才认识他

上个月底,日本著名的发型和头饰设计师加茂克也

(Katsuya Kamo)去世。


我猜,哪怕出示照片,大多数人都对这位大师很陌生。


这么牛逼,我却等到去世才认识他


还是直接点,看作品吧。


香奈儿2009春季高定秀。


模特们身着卡尔大帝设计的以白色为主调的高定礼服,而她们的头饰,来自加茂克也和他的几位助手。


全场一共65个头饰,全都是白纸手工做出来的。


这么牛逼,我却等到去世才认识他

这么牛逼,我却等到去世才认识他

这么牛逼,我却等到去世才认识他


帽饰和它们的设计者,很多时候是被观众忽略的,因为在大家印象里,它们就是装饰和点缀而已,不是主角。


其实,不都是这样。


你看看加茂克也的这些,哪一个不是引人注目的存在,它们不仅让造型更完整,还让设计师的表达更生动、出挑。一不留神,就能抢走衣服的风头,把你的注意力吸走。


这么牛逼,我却等到去世才认识他


它们可以是美丽的,是神秘的,也可以是让你黑人问号脸的……


这么牛逼,我却等到去世才认识他


准备好接受视网膜轰炸的话,就一起进入今天的主题——


“你的帽子只是帽子,他的帽子,是艺术品。”


这么牛逼,我却等到去世才认识他

这么牛逼,我却等到去世才认识他

这组真的好看到炸裂


1995年,加茂克也开始和渡边淳弥(Junya Watanabe)合作,应设计师要求,他在发型设计的基础上,加入头饰的设计。


炸炸原本以为,他们俩的设计,一个承包了模特颈部以上的位置,一个承包了模特颈部以下的位置,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沟通很多才对,天天腻在一块聊天干活也不是没可能。


可实际上,他们的分工,独立到令人惊讶。


加茂克也在《PURPLR DIARY》的采访中透露,在开始的七八年时间里,他们大概见过20次,但加起来只讲了差不多10分钟的话。


有时候渡边淳弥就是过来看一看,然后就走了,一句评语都没有。


Junya Watanabe SS 2014


这么牛逼,我却等到去世才认识他

这么牛逼,我却等到去世才认识他


如果说渡边淳弥给予了充分的信任,那加茂克也回应他的,则是绝佳的理解能力、创造力和执行力。


他们俩的出品,总有种“你要疯,我就陪你一起疯”的感觉,而且,你还分不清楚,到底是服装设计师先“疯”,还是发型设计师先“疯”。


两人最"出圈"的一次合作,应该是Junya Watanabe2008秋冬的秀。


造型一出,“我看不懂的时尚圈”疑惑大赏,又多了一名强有力的竞争者。


Junya Watanabe AW 2008


这么牛逼,我却等到去世才认识他

这么牛逼,我却等到去世才认识他

这么牛逼,我却等到去世才认识他


是不是很搞笑?


其实,加茂克也真的做得很神。


渡边淳弥的这个系列,不论是整体或者是细节,细微到皱褶的线条和鞋跟的形状,都能看到强烈的层次感和雕塑感。


作为发型师,他要做的是保持整体的统一,让模特的头部也能有雕塑感、几何感。


也只有他这样的造型鬼才,才想得出用尼龙布包裹泡沫,直接把模特的头藏到雕塑里。


这么牛逼,我却等到去世才认识他


作为一个创作的多面手,他不光有和渡边淳弥的“疯”,还有和高桥盾(Jun Takahashi)的“锋”,先锋的锋。


2003年,高桥盾在巴黎时装周亮相,凭借Scab系列惊艳全场,被国外媒体视作日本时尚界继川久保玲、山本耀司之后的又一先锋人物。


Scab的妆发,就是由加茂负责的。由后往前梳的麻花辫,系上链子,既有浪漫的感觉,又有战士的气场。


Undercover SS 2003


这么牛逼,我却等到去世才认识他

这么牛逼,我却等到去世才认识他

这么牛逼,我却等到去世才认识他


而后续,Undercover那些让粉丝狂热不已的经典,也都有加茂的一份功劳。


Undercover AW 2006


这么牛逼,我却等到去世才认识他

这么牛逼,我却等到去世才认识他

这么牛逼,我却等到去世才认识他


这熟悉的“不露脸”,你可以通过材质认出它是加茂克也的作品,但这是在另一个设计师的T台上,看到的必定大不一样。


当你还沉醉在这股末世感里,一转身,他又用纸张和金属,把模特们变成甜美的动物。


Undercover FW 2013


这么牛逼,我却等到去世才认识他

这么牛逼,我却等到去世才认识他


纸张、尼龙布、别针、鲜花……这些我们日常生活里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物件,在加茂大师的手中,总是能摇身一变,成为艺术品。


除了T台,加茂大师也是拍时尚大片的宠儿。他既可以做出被称为masterpiece的头饰。


这么牛逼,我却等到去世才认识他

这么牛逼,我却等到去世才认识他


也可以直接打造时髦而对味的发型。


其他帽饰设计师最不一样的是,加茂克也和本来就是一个发型设计师。


这么牛逼,我却等到去世才认识他

这么牛逼,我却等到去世才认识他


这也算是一个曲线救国的例子了吧。


当他还是高中生的时候,他原本立志要当一个插画家,而父母告诉他,还是成为商标设计师好。


觉得无趣的他,看到川久保玲和山本耀司的设计在巴黎大放异彩,生出了进军时尚界的想法。


可是,身在福冈村庄的他,连服装设计学校的存在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他所能想到的和美、和时尚的连结点,只能是乡下的理发店。所以,他开始了他的学徒生涯,从福冈到东京,跟随自己的老师帮时尚杂志做造型设计,一步步接近自己的梦想。

这么牛逼,我却等到去世才认识他

孙菲菲For美版《VOGUE》

这个充满古典美感的发型就是他的作品


加茂克也说过,他喜欢和具有直觉和本能的设计师一起工作。他在卡尔·拉格斐、川久保玲、渡边淳弥身上都看到了这一点。


「我看过一个草间弥生创作过程的视频,里面透露出一个强烈的信息,那就是只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追求最好非常重要,因为当你考虑太多的时,事情会逐渐变得复杂,最后你会无法理解任何事情的核心。」


我相信,这些大设计师也同样在加茂克也的身上看到了这种特质,不然他们不会找他,并以长期的合作来表达对他的认可。


30年的职业生涯,就这样因为生命的逝去而落幕。加茂大师的离开,实在是日本时尚界的一大损失。


在此之前,炸炸印象中的知名帽饰设计师,只有Philip Treacy和Stephen Jones两位。这次回顾加茂克也的作品,才发现,加茂克也同样值得在头饰世界占据一席之地。


这么牛逼,我却等到去世才认识他


其实在时尚的世界里,除了大名鼎鼎的服装设计师,还有很多出色的工种,比如配饰设计师、头饰设计师、发型师、彩妆师……


他们有些人继续奋斗,最终能走到台前,成为知名的那一批,而有些人,他们的工种注定名声没那么大。


只能努力出好作品、只有作品比人还红,他们的名字才能在这个世界上活得更久。


对他们来说,记住他们的作品,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