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偃師刑徒墓磚

洛陽、偃師刑徒墓磚1956年和1962年出土,後者發掘出522座刑徒墓,墓磚820餘塊,其中刻有刑徒死亡日期的共229塊,始自永元十五年(公元103年),終於延光四年(公元125年)。由於只是死亡刑徒有關事件的簡單記錄,書寫、刻契都比較草率,但別有一種揮灑自由的氣質,有些甚至有草書的意味。

洛陽、偃師刑徒墓磚

刑徒磚 是指東漢獲刑後死去刑徒隨葬時鐫刻銘文的墓誌磚。一般是2塊,少者1塊,這些墓誌磚都是利用不同規格的殘缺廢棄磚塊,多數是用過的城磚。

洛陽、偃師刑徒墓磚

一般磚長48釐米,寬24釐米,厚12釐米。磚志的銘文,先用硃筆將要刻的文字直接書寫在磚面上,然後按字跡刻出。有刻工相當規整,也有比較草率的。磚銘內容一般是記錄刑徒的部署、無任或五任、來自郡縣獄所、生前判罰的刑名、刑徒姓名、最後是死亡年份日期。

洛陽、偃師刑徒墓磚

洛陽刑徒墓誌磚的書法價值極高,因時期為漢代,故通用書體為隸,而刑徒磚的書寫是隸書最實用性的方式,結字變化非常豐富。

洛陽、偃師刑徒墓磚

由於書寫介質為隨形的廢棄的城磚,故漢字的筆畫和空間處理上章法豐富奇特。此做為書法重要文獻以重視,無疑會對習隸與篆刻朋友有一定的借鑑。(圖文來自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